簡介
《何正璜考古遊記》作者自己未能收集和保存。但意想不到的是,在上海有一位熱心讀者王鴻森先生,竟然長期堅持將何先生的文章詳能蒐集,全部收藏,並且在退休之後,用毛筆小楷書法抄寫成書,治印題簽,線裝成一函兩冊。1993年,當他偶然得知何先生還健在時,便托人送到西安。這段佳話,成為何正璜先生臨終之前的最大欣慰!也成為中國文博界的一件幸事。
這些遊記,是何正璜從赴日留學、回國流離、在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期間以及後來的文博工作中,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的記錄。在談到這些遊記時,何正璜先生說:“多少年來,我真像個跑江湖的人一樣,東越滄海,西涉沙瀚,常掠影於名山大川之間,曾佇立於千仞之頂,也曾浣巾於萬里之流,為了不負山河錦繡,我便苦攻歷史,使風景不致僅容流連,而賦歷史佳話,使它活起來。”在何先生的筆下,不僅使這西北黃土高原的山山水水活了起來,就連那埋藏數千年的文物,那綠銹的青銅、拙厚的漢磚、帶土的陶俑,也都隨著這飽蘸著歷史的優美文字,鮮活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特色
王子云、何正璜夫妻都是文博界的大家。本書是何正璜以散文體形式所寫的考古記游。其中的部分文章曾刊載於20世紀40年代的上海《旅遊雜誌》上。由於戰爭和動亂,作者未能收集和保存。但上海的王鴻森先生,由於酷愛其文,竟將其全部收齊,退休以後用毛筆小楷抄寫,並治印題簽,線裝成冊。1993年通過朋友將此書贈送給臨終前的何先生,使這部文稿終得保存。
這部遊記記述了何正璜先生於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從日本留學歸來後,在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工作期間以及後來的文博工作中的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通過她優美的文筆,那綠銹的青銅、拙厚的漢磚、帶土的陶俑,飽蘸著歷史的積澱於厚重,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作者簡介
何正璜(1914-1994.10),是陝西省博物館研究員,湖北漢川人。因父親何立夫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曾任武昌烈士遺孤教養所教育長的母親張楚(張佳牅)來日陪讀,何遂生於日本東京。青少年時期曾生活於漢口一個世代官宦的書香之家。
何正璜的主要作品有:《伊東拾零》《含淚返國門》《美麗的臨潼》《吟鞭指灞橋》《鹹陽仿古》《黃帝陵展祭》《東方的梵蒂岡——拉卜愣》《從長安到雅典——中外美術考古記游》等。
書摘
家中錢尚未匯到,用什麼走呢?於是我檢點可以換錢的東西,行李和書都賣掉,也不夠一張船票,便決定將母親給我的金戒指也加入變賣。
午後,進市內去找同鄉唐君,到神田路口恰好遇著了,他說:“大使館正造備忘錄,清理歷年檔案,一俟政府再來命令,即行下旗歸國,那時可能由大使館帶走我們這些青年學生,但二三日內恐還不能成行。”這已經是很圓滿的結果了。可是我住在荻原家,他們的態度令我一天也過不下去,與其花錢搬到市內來等大使館的船,還是不如設法自己走的好。
和唐君告別了,一個人站在街頭,望著車群和人群像水一樣地流來流去,自己卻像是立在荒島上,看著看著出了神。
一群白衣女人走過,肩上斜掛著紅字的布帶,上寫“國防婦人會”五字,每人手中搖著一面小日本旗,不覺煩上心頭,一口氣跳上了電車。
在銀座下來,走進伊東屋的四樓,想用完寬子送我的禮券買一點兒文具。不料四樓上正開著“北支土產展覽”,華北的各種出產,都一行行地陳列著,壁上懸有一幅極大的地圖,冀察區已與滿蒙染上同樣的淡紅色,和黃色的祖國脫離版圖了。旁邊是說明,既詳細,又醒目,一群日本人津津有味地指畫笑談著,我當時是呆在一邊,雖因身著制服長裙,並未被注意,可是我自感非常難堪,像受了極大欺侮的力弱孤子,也無心再挑選文具,滿心懊惱地走了出來。
目錄
伊東拾零
含淚返國門
美麗的臨潼
謁成陵
青海行
茂陵夜話
漢長安古城
唐太宗昭陵
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的展祭
吟鞭指灞橋
白的梨花、藍的涇水——古邰州幽賞記
東方的梵諦岡——拉卜楞
成陽訪古
終南山尋夢
春風長安頌
青海之戀
女帝御寢
鹹陽考古細錄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東北的歷史名城一一瀋陽
一串被遺忘了的珍珠一一天水麥積山的石窟藝術
馳騁在西漢王朝的歷史舞台上
永樂宮觀畫記
唐陵考察日記
後記魂兮歸來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