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李濟先生1954—1972年間對中國上古文明與文化研究成果的一個初步總結,展現了李先生學術思想和觀點的發展。書前收入了五十幀精美圖片,其中有些為首次中文出版。全書共八篇,其中第一篇《中國文明的開始》,以殷墟發掘成果,尤其是對殷墟陶器、青銅器的研究為基礎,對中國文明的起源進行了探究。其他各篇在肯定安陽發掘對中國歷史重要性的基礎上,對遠古文化以及中國文化的原始進行了重新認識,尤其在古史料的收集、選擇、整理以及古史的寫作等各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議,提出了中國上古史的重建問題。
關於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一直是學術界的焦點,而近年來我們所能看到的多是建立在李濟先生這本著作基礎之上的。
作者簡介
李濟(1896—1979),湖北鍾祥人,蜚聲中外的考古人類學一代宗師。1918年清華畢業留美,1923年獲哈佛研究院人類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歷任南開大學社會學教授,清華國學研究院人類學特約講師,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主任。1928年始直至1979年逝世前,任“中研院”史語所專任研究員兼考古組主任,並兩度代理“中研院”院長。曾在山西西陰村領導第一次由國人主持的現代考古發掘,領導著名的殷墟十五次發掘等。主要著述有《中國民族的形成》、《西陰村史前的遺存》、《中國文明的開始》、《安陽》、《殷墟器物甲編:陶器》等,其他論著計一百五十餘種。任主編或總編輯的學術報告集和集刊凡八十餘編李濟是中國現代考古學之父,是中國考古學的掌門人。他有兩個快慰平生的高足:一是曾任中國考古所所長的夏鼐;一是哈佛人類學系主任張光直。讀到李濟的成就,張光直先生說過,“迄今為止,在中國考古學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在達到最高學術典型這一點上,還沒有一個人能超越他。隨著他的過世,一個巨子消失了。”李濟一生學術上的主要成就是:“以殷墟發掘資料為中心,進行專題和綜合研究,建立了殷商文化在歷史上的地位。亦初創了中國考古學嗣後70年間研究古代陶器、青銅器、石玉器方法的基礎。”
書評
現代中國考古學家的工作,不能僅限於找尋證據以重現中國過去的光輝,其更重要的責任,毋寧說是回答那些以前歷史學家所含混解釋的,卻在近代科學影響下醞釀出的一些問題。這樣產生的問題屬於兩類,但兩者卻息息相關:其一是有關中華民族的原始及其形成,其二為有關中國文明的性質及其成長。
——李濟
目錄
圖版二十幀
增補圖版三十幀
李濟關於中國民族及文化發展的初始的幾點看法
張光直:人類學派的古史學家——李濟先生
(一)中國文明的開始
葉公超序
著者序
第一講挖掘出中國的歷史
第二講中國文明的起源和它的早期的發展
第三講中國的青銅時代
(二)安陽的發現對譜寫中國可考歷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
(三)從中國遠古史的幾個問題談起
(四)試論中國文化的原始
(五)人之初
(六)古代中國文明
(七)再談中國上古史的重建問題
(八)踏入文明的過程——中國史前文化鳥瞰(待定稿)
相關評論
對一個對考古的了解僅停留在《奪寶奇兵》層面上的人來說,讀《中國文明的開始》是件費腦子的事,因為首先,它討論的命題本身很宏大——中國文明的開始、中華民族人種的起源;其二,考古學、人類學都是專門性較強的社會學科;其三,作者的原文是英文,若是唯讀英文還好,有了中文譯文便免不了將自己的理解與譯者的理解作一比較,順便再學一學專業術語的翻譯。
然而,我終究還是將這本書啃了下來,一方面是想看看作者如何把握這兩大命題,另一方面,是想知道,作為這兩個學科的門外漢,有無可能讀懂這些學術文章,有無可能參與這種專門性的對話。
《中國文明的開始》原是作者在華盛頓大學作的三次關於“安陽殷墟發掘”的英文演講手稿集,原書名為TheBeginningsofChineseCivilization。據說該書在美國出版後在十年間重印五次,這多少讓我感覺有些吃驚,原因同我所預想的困難。瀏覽發現,除了關於殷墟發掘的介紹外,還有討論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建立、中華民族人種的起源等問題,文章或是演講手稿,或是學術論文;然而,事實證明,這樣一部經典的專門性著作是可以讀懂的,而且,我相信,任何讀者只要抱著了解中國歷史的興趣去閱讀這本書,不僅能讀懂,還能獲得一些啟發和思考。
究其原因,大多數演講、論文的發表都帶有傳播考古發掘及研究成果的目的,這種傳播本來就不局限在學術圈內,也不局限於東方與西方、中國和外國的分界。因此,這本書本書就帶有科普的性質,它是以一種平易近人的態度來接近讀者,而不是以一副嚴肅的面孔拒普通讀者於千里之外。同樣重要的是,以廣泛的交流和討論為前提的演講和寫作必定是建立在一般的基本的共識上的。作者提出的每一條立論都是實在的證據和邏輯推理基礎上的,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因此,有判斷力的人都能跟得上作者的思路,還能找到類似福爾摩斯探案的推理體驗。我想到《城記》的作者王軍對梁思成先生學術貢獻的一句評價,“梁先生不是用雜文的方式寫歷史,而是最實誠地去調查、測繪,而這些成果都是可以討論的,證實和證偽都是對學科的貢獻。我覺得這是非常可貴的,為整個學科的發展、包括中國文化史的認識提供了一種空前的可能性”。李濟先生的工作何嘗不是如此呢?
最後,作者精確凝練的語言和嚴謹的文章架構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在如此短的篇幅內清楚地討論三個同時具有高度、深度和廣度的問題,作者的視野之廣闊和思想之深刻自不待言,其對語言,尤其是對第二語言的駕馭能力實在令人嘆服!
說到《中國文明的開始》的語言,還有一個背景。在中國的歷史的研究上,李濟一早就提出應該採取他名之為“心理學+雙語研讀制+人類學”的方法,而能夠善用這種研究方法的人無非兩類:一類是“學會用中國話和中國文字去思考,必須能用中國語言客觀地內省自己的思維過程,並用他同樣熟悉的另一種語言把這一過程記錄下來”的外國學者,另一類是“以中國話為母語……又受到完善的科學方法的訓練,並且外國語也學得很好”的中國學者。因此,採用英文寫作不僅是出於學術交流的需要,其背後更有作者對於研究方法和人才培養的思考。
寫到這裡,我發現,於我這樣一個門外漢而言,為什麼能讀懂《中國文明的開始》與《中國文明的開始》於一個普通讀者的意義何在竟是兩個緊密交織的問題。若這個人還對中國的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差異、民族與世界的關係這些在當下仍被熱烈討論的問題感興趣的話,那他或她一定會對這本書更有共鳴。回顧大半個世紀前中國受到激烈的現代化衝擊時學人的所思所想和身體力行,或有助於理清一些思路,以更接近於常識的態度去看待這些問題。 記得梁文道在某期的《鏘鏘三人行》中說過類似這樣的話,“讀讀不懂的書才是真正的閱讀”,親身經歷表明,讀一本難懂的書,走一段從未走過的路,對思維和勇氣都是一種鍛鍊。
相關新聞
《中國文明的開始》(英漢對照)出版
人文社科分社“博雅雙語名家名作”系列推出新書《中國文明的開始》。本書收錄了李濟在考古學、人類學方面的經典英文著作,配以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的譯文,首次雙語呈現。讀者不僅可以跟隨中國考古學之父探尋古老中國文明之濫觴、追溯中華民族人種之起源,亦可重見這位偉大學人的學術生涯、人生軌跡如何與中國現代科學之建立、文化之復興、家國之命運緊緊聯繫地一起。
1918年,李濟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1923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後回國,時年27歲。1925年,李濟加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與“國學四大導師”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共執教鞭,成為國學教育隊伍中最年輕的一員。1926年,他主持山西西陰村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的發掘,成為第一位挖掘考古遺址的中國學者。1928年開始,他主持震驚世界的河南安陽殷墟發掘,使殷商文化由傳說變為信史,並由此將中國的歷史向前推移了數百年。1937年,由於抗戰全面爆發,安陽的發掘無限期中止。此後的歲月里,李濟一直致力於文物的保護、研究及其出版工作。
曾為與李濟同窗好友的徐志摩曾在信中對他作如此評價,“剛毅木訥,強力努行,凡學者所需之品德,兄皆有之”;李濟先生的學生、著名考古學家許倬雲以一句樸實的話將他的學術研究概括為“真正做到不偏不倚,誠實地追尋古史中最可能接近真相的面目,不受偏見的蔽囿”。
1957年,李濟受邀華盛頓大學介紹安陽殷墟的發掘,後以TheBeginningsofChineseCivilization為名將英文講稿交付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在十餘年內共刊印了五版,在海內外學界引起廣泛反響。外研社版的《中國文明的開始》不僅將該書的內容全部收錄在內,還增加了幾篇同樣與中國古代文明有關的文章,故本書沿用了這個最初的書名。
在中國的歷史的研究上,李濟一早就提出應該採取他名之為“心理學+雙語研讀制+人類學”的方法,而能夠善用這種研究方法的人無非兩類:一類是“學會用中國話和中國文字去思考,必須能用中國語言客觀地內省自己的思維過程,並用他同樣熟悉的另一種語言把這一過程記錄下來”的外國學者,另一類是“以中國話為母語……又受到完善的科學方法的訓練,並且外國語也學得很好”的中國學者。李濟先生哲嗣、資深翻譯家李光謨認為,外研社人文社科分社以英漢雙語形式出版李濟先生的作品,是對這一學術主張很好的回應。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