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扁鵲(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緩,字越人,尊稱扁鵲,號盧醫。扁鵲是戰國時著名醫學家,居中國古代五大醫學家之首。
扁鵲在青年時曾替貴族管理客館,結拜了名醫長桑君,得其真傳,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開始行醫生涯。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他天資聰穎,善於汲取前代、民間經驗,逐步掌握了多種治療方法,後來醫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隨之巡診列國。遍游各地行醫,擅長各科,通過望色、聽聲,即能知病之所在。並帶領弟子到各地行醫,因其醫術高明,被當時廣大老百姓尊稱神醫,並且借用上古神話中黃帝的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後為秦武王治病,遭太醫李醯嫉妒,派人把他殺死。
少年拜師
扁鵲年輕時做人家客館的主管。有個叫長桑君的客人到客館來,只有扁鵲認為他是一個奇人,時常恭敬地對待他。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普通人,他來來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鵲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鵲說:“我有秘藏的醫方,我年老了,想傳留給你,你不要泄漏出去。” 扁鵲說:“好吧,遵命。”
行醫諸國
公元前361年之後,秦越人到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原屬陝西,今河北邯鄲市)當地人民很重視婦女,所以他便做帶下醫(婦科醫生)。因此,他的威望就更高了。
後來他又取道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之伏道社,渡黃河經長清(今山東長清縣),於公元前357年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今山東臨淄縣)。齊桓侯田午派人招待他,桓侯接見時,他望著桓侯的顏色,便說:“君有疾在胰理,不治將深。”桓侯答道:“寡人無疾”。他離開後,桓侯就對左右的人說:“醫之好利,欲以不疾為功。”過了五天,他見到桓侯又說:“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仍答道:“寡人無疾。”他辭出後,桓侯感到很不高興。過了幾天,再看見桓侯時,他又鄭重地說:“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很不愉快,沒有理睬。又過了幾天,扁鵲復見桓侯。看見桓侯的臉色,吃驚的溜走了。桓侯便派人追問原因,他說:“疾之居腠理,湯熨之所及;在血脈,針石之所及,在腸胃,酒醪之所及;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不久桓侯病發,派人去請他治療,可是他已取道魏國,跑到秦國去了。桓侯終因病深,醫治無效而死去。
秦越人等離開臨淄後,於公元前354年到了魏國的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在大梁時,他曾見過魏國的國王魏惠王。公元前350年,他們一行到達秦國的都城鹹陽。以後又回大梁。
在公元前355年前後的一段時間裡,他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都逗留在那裡行醫。大約於公元前317年,他們又取道周都洛陽( 河南洛陽),聽說當地的人民很敬重老人,因此,曾為“耳目痹醫” (五官科、瘋科醫生)。後來他們又向鹹陽而去。
公元前310年,扁鵲再度來到鹹陽,因鹹陽的人民很愛小兒,所以他就做了“小兒醫”。扁鵲及其弟子不辭艱辛,行程四千餘里,周遊列國,濟世救人;他們“隨俗為變”,成為醫、藥、技非常全面的“全科醫生”。
名揚天下
扁鵲名聲傳揚天下。他到邯鄲時,聞知當地人尊重婦女,就做治婦女病的醫生;到洛陽時,聞知周人敬愛老人,就做專治耳聾眼花四肢痹痛的醫生;到了鹹陽,聞知秦人喜愛孩子,就做治小孩疾病的醫生;他隨著各地的習俗來變化自己的醫治範圍。秦國的太醫令李醯自知醫術不如扁鵲,派人刺殺了扁鵲。天下談論診脈法的人,都遵從扁鵲的理論和實踐。
遇害經過
秦武王與武士們舉行舉鼎比賽,不覺傷了腰部、疼痛難忍,吃了太醫李醯(音西)的藥,也不見好轉,並且更加嚴重。有人將神醫扁鵲已來到秦國的事告訴了武王,武王傳令扁鵲入宮。扁鵲看了武王的神態,按了按他的脈搏,用力在他的腰間推拿了幾下,又讓武王自己活動幾下,武王立刻感覺好了許多。接著又給武王服了一劑湯藥,其病狀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鵲為太醫令。李醯知道後,擔心扁鵲日後超過他,便在武王面前極力阻撓,稱扁鵲不過是“草莽游醫”,武王半信半疑,但沒有打消重用扁鵲的念頭。
李醯決定除掉扁鵲這個心腹之患,派了兩個刺客,想刺殺扁鵲,卻被扁鵲的弟子發覺,暫時躲過一劫。扁鵲只得離開秦國,他們沿著驪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殺手扮成獵戶的樣子,半路上劫殺了扁鵲。
著作
《漢書·藝文志》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均佚。現存《難經》系後人託名扁鵲之作。
學術內容
診療技術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套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套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扁鵲的切脈診斷法也很突出,具有較高水平。《史記》稱讚扁鵲是最早套用脈診於臨床的醫生。先秦時期,中醫的脈診是三部九候診法,即在診病時,須按切全身包括頭頸部、上肢、下肢及軀體的脈。扁鵲是我國歷史上最早套用脈診來判斷疾病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
醫學主張
扁鵲十分重視疾病的預防。從蔡桓公這個案例來看,他之所以多次勸說及早治療,就寓有防病於未然的思想。他認為對疾病需要預先採取措施,把疾病消滅在萌芽里,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曾頗有感觸地指出:客觀存在的疾病種類很多,但醫生卻苦於治療疾病的方法太少。
臨床套用
在治療方面,扁鵲能熟練運用綜合治療的方法。綜合療法為扁鵲行醫時的主要治療措施。先秦時期,在臨證中,醫學尚未明確分科。儘管《周禮》中已有獸醫、食醫、疾醫和瘍醫之分,但這僅僅是在宮廷中的設定。獸醫、食醫、瘍醫分別管理牲畜疾病、宮廷飲食調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項。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證,都屬疾醫的範疇。扁鵲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扁鵲還能根據當地的需要,隨俗為變地開展醫療活動。據記載,扁鵲還精於外科手術,而且套用了藥物麻醉來進行手術。
軼事典故
扁鵲換心
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輕病,就一起請扁鵲治病,扁鵲對公扈說:“你的志氣強身體卻很弱,有計謀卻並不果斷,齊嬰你的志氣弱身體卻很好,沒有謀慮卻過於執著。如果把你們的心臟互換,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扁鵲讓二人喝了藥酒,他們昏死了很多天,剖開他們前胸找到了心臟,將它們互換放置好,然後給他們吃了神藥,於是二人過了一會便醒了,就像剛開始一樣的健康,後來二人就向扁鵲告辭回家了。
起死回生
一次扁鵲到了虢國,聽說虢國太子暴亡不足半日,還沒有裝殮。於是他趕到宮門告訴中庶子,稱自己能夠讓太子復活。中庶子認為他所說是無稽之談,人死哪有復生的道理。扁鵲長嘆說:“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試著診視太子,應該能夠聽到他耳鳴,看見他的鼻子腫了,並且大腿及至陰部還有溫熱之感。”中庶子聞言趕快入宮稟報,虢君大驚,親自出來迎接扁鵲。
扁鵲說:“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謂的‘屍厥’。人接受天地之間的陰陽二氣,陽主上主表,陰主下主里,陰陽和合,身體健康;現在太子陰陽二氣失調,內外不通,上下不通,導致太子氣脈紛亂,面色全無,失去知覺,形靜如死,其實並沒有死。”
扁鵲命弟子協助用針砭進行急救,刺太子三陽五會諸穴。不久太子果然醒了過來。扁鵲又將方劑加減,使太子坐了起來。又用湯劑調理陰陽,二十多天,太子的病就痊癒了。
這件事傳出後,人們都說扁鵲有起死回生的絕技。
人物的評價
司馬遷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說:“女無美惡,居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故扁鵲以其伎見殃,倉公乃匿亦自隱而當刑。緹縈通尺牘,父得以後寧。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豈謂扁鵲等邪?”
日本醫師滕惟寅說:“扁鵲,上古之神醫也。”
對後世的影響
扁鵲奠定了祖國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難怪司馬遷稱讚他說:“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守數精明,後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他用一生的時間,認真總結前人和民間經驗,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在診斷、病理、治法上對祖國醫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扁鵲的醫學經驗,在我國醫學史上占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對我國醫學發展有較大影響。因此,醫學界歷來把扁鵲尊為我國古代醫學的祖師,說他是“中國的醫聖”、“古代醫學的奠基者。”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稱他是“總結經驗的第一人”。
中國古代名醫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所處時代 | 特長及成就 | 醫學著作 |
華佗 | 名旉,字元化。 | 東漢沛國譙(今安徽毫州)人 | 東漢末年(約公元2世紀~3世紀初) | 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發明“麻沸散”,創“五禽戲”。 | 《中藏經》 |
葛洪 | 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 | 丹陽郡(今江蘇省)人 | 晉代(公元284年-354年) | 道教領袖,內擅丹道,外習醫術,研精道儒,學貫百家,最早的傳染病學專家 | 《抱朴子》、《肘後救卒方》 |
王冰 | 自號啟玄子 | 不詳 | 約唐景雲至貞元(710-804)年間人 | 中唐著名醫家。唐寶應中(762—763)為太僕令,故稱為王太僕。 | 《次注素問》 |
皇甫謐 | 初取名靜,後改謐,字士安。 | 東漢時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 | 東漢(公元215年-282年) | 針灸鼻祖 | 《針灸甲乙經》 |
王叔和 | 名熙 | 西晉高平(今山西高平)人 | 公元201年—280年 | 精通中醫經典方書,於脈學頗有研究 | 《王叔和脈訣》、《脈經》 |
滑壽 | 字伯仁,晚號櫻寧生。 | 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縣) | 約1304~1386年 | 提出奇經八脈的任督二脈與其他奇經不同,應與十二經脈相提並論而成十四經 | 《難經本義》、《讀素問鈔》 |
錢乙 | 字仲陽 | 浙江錢塘 | 約1032-1113年 | 著名兒科學家,有“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之稱 | 《小兒藥證直訣》 |
淳于意 | 西漢初齊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 | (約前205—?) | 《史記》記載了他的二十五例醫案,稱為“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 | ||
李時珍 | 字東璧,晚年號瀕湖山人 | 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縣)人 | 1518—1593年 | 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 | 《本草綱目》、《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 |
扁鵲 | 姓秦,名越人 | 春秋戰國時期渤海(今河北省任邱縣)人 | 約生於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於赧王五年(前310) | 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套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 《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和《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十三卷 |
張仲景 | 名機,字仲景 | 東漢南郡涅陽(今河南鄧縣穰東鎮,一說今南陽)人 | 生卒年及生平不詳,經後人考證,約生於東漢和平元年(150年),卒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正史無傳,他寫作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喻嘉言稱此書:“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元明以後被奉為“醫聖”。 | 《傷寒雜病論》、《傷寒論》 |
朱丹溪 | 朱震亨,字彥修,晚年被人稱作丹溪翁。 | 元代婺州義烏人(今屬浙江), | 公元1281-1358年 | 是中國醫學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 | 《格致餘論》、《本草衍義補遺》、《丹溪心法》、《醫學發明》、《脈訣指掌》、《平治薈萃》、《語法機要》、《丹溪醫要》、《脈因證治》 |
孫思邈 | 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孫家塬)人。 | 公元581—682年 | 被人稱為“藥王”。在《千金要方》中首創《大醫精誠》論,較全面地論述了作為醫生所必須恪守的醫德準則。 |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老子注》、《莊子注》、《枕中素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