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近一段時期,街頭“爛手爪子”的塗鴉被逐漸刷洗乾淨時,一些寫在樓體牆面上的“詛咒式提示語”凸顯出來,格外刺目。在道里區東風街一居民院入口處,有條黑色標語是“司機院內鳴笛必出車禍”,讓人看了膽戰心驚。(8月4日,《哈爾濱日報》)
隨著小區亮化彩化工作的完成,隨著城市根治裸土地面工作的推進,哈爾濱市創建文明城市的深度廣度已達到空前喜人的程度,於城市或市民來講,可謂天大的好事。然而,整治後的小區還有其他的問題:私家車亂停亂放,寵物隨地便溺,三輪車餐飲車隨處亂擺……這種亂象由誰來管?社區說:他們有管的權利,而沒有罰款的權利,所以管也沒人聽;城管部門說:他們只負責城市街道的管理,有執法執罰權,但社區不歸他們管。正是基於此,投訴無門的個別市民以怨排怨,產生了寫“詛咒式提示語”的想法,於是乎“在此小便全家死光光”、“亂倒垃圾不得好死”、“司機院內鳴笛必出車禍”等惡語應運而生。
根源
“詛咒式提示語”的出現,究其原因,固然有市民公共文明意識淡薄等主觀方面的原因,但與當地環境衛生問題影響的驅使不無關聯。居民勸導人們愛護環境、文明行車的提示語本是好事,但使用的詞語太過“狠毒”,表面看起來很痛快,短時間內似乎也能夠使某種具體的不文明行為得到遏制,但實際上卻是一種抽刀斷水,結果只能是抽刀斷水水更流,從長遠上看,並不能從根本上遏制不文明行為,況且令人膽戰心驚的“詛咒標語”,本身也是觸犯法規的一種不文明行為。
古語有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一些小事中,如亂扔垃圾、亂塗亂畫、隨意鳴笛……正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凸顯著個人的文明素養,更反映出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作為城市的主人,廣大市民不僅僅是城市文明成果的受益者和享受者,更應該是創建文明城市的參與者和實踐者。
當然,不文明行為的存在,固然有某種文化根深蒂固的因素,但主要的還是社會重視程度不高,治理方式不對,宣傳教育渠道不暢,於是“詛咒式提示語”應運而生,產生了諸如“在此小便全家死光光”、“亂倒垃圾不得好死”、“司機院內鳴笛必出車禍”等不文明用語。這種以一種不文明的行為對抗另一種不文明行為的做法,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有關部門管理的缺位,由此提醒有關部門,對現實中各種不文明行為應亟待整治,加強管理,以維護良好市容環境。
現象
這些“詛咒式提示語”大多出現在居民院內,主要針對亂倒垃圾、隨地便溺和車輛亂停、亂鳴笛這幾種不文明行為。在道里區東風街一居民院入口處,有條黑色標語是“司機院內鳴笛必出車禍”,讓人看了膽戰心驚。小區居民說,此舉實屬無奈。一些司機開車進院後,只顧自己方便,持續鳴笛,喇叭聲在小區內形成回音,擾得大家休息不好。經常有孩子被從夢中驚醒,老人被嚇得心臟病發作入院。開始,居民立塊木牌溫馨提示“入院不要鳴笛”,但仍有司機熟視無睹。迫不得已的居民們最後選擇了“詛咒”。居民說:“這樣的話,開車的都忌諱,現在看效果還不錯,鳴笛的明顯少了。”
據了解,類似的“詛咒標語”還有很多,其“惡毒”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如道外長春街附近一堵牆上寫的“在此小便全家死光光”、“亂倒垃圾不得好死”等,在鄰近大排檔的居民院牆上比比皆是。還有一些提示語言辭含蓄,但侮辱性顯而易見。比如香坊三大動力路上的“小狗犬類如廁處”、道里區田地街上“收狗尿”,讓人看著啼笑皆非。一些標語恐嚇意味十足,如“禁止停車,違者罰款”,“院內有狼狗,在此小便後果自負”等。居民反映說,這些標語的“震懾”範圍超不過3平方米。
評論
四川線上天府評論:“詛咒提示語”不能使不文明行為絕跡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城市中每個個體的文明素養。亂倒垃圾、隨地便溺和車輛亂停、亂鳴笛、亂貼亂畫等不文明行為,固然可恥,但以一種不文明的行為對抗另一種不文明行為的做法,實在不妥。因為這些看似個人小節的陋習,卻折射出一個人的文明素質,不僅污染了生活環境,也影響了冰城形象,這些現象均與文明城市創建背道而馳。
細節決定成敗。在冰城創建國際化大都市的進程中,大家應齊心協力,積極投身到文明創建行動中來,一方面做到獨善其身,做好示範,另一方面還要挺身而出,向周圍的不文明行為勇敢說“不”。對抗不文明行為,需用用文明做法、加強監管角度出發,而不是“以惡對惡”方式,只有大家都重視環境衛生,從自身做起,在全社會形成講文明為榮、以不講文明為恥的良好氛圍,才能進一步推動和提高城市文明,只有全體市民的文明素養根深葉茂,我們的文明生活才會花繁果碩!
政府部門:《哈爾濱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明文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建築物、構築物、樹木或者其他設施上塗寫、刻畫、張貼。違反規定的,責令清除,按每處處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各類招貼物應當在公共揭示欄上招貼。”因此,寫“詛咒式提示語”的做法雖是無奈之舉,但實際上已觸犯法規。
市民就此議論說,“詛咒式提示語”的出現反映了當地環境衛生問題的突出,有關部門應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居民勸導人們愛護環境、文明行車的提示語本是好事,但使用的詞語太過“狠毒”,會給人留下不良印象,甚至難以接受,這也是一種不文明。只有大家都重視環境衛生,從自身做起,才能進一步推動和提高社會文明。
王益民:“詛咒提示語”背後是管理盲點
從審視文明的角度出發,此等提示語確實缺乏文明含量,似有越描越黑之嫌;但,從市民關心家園的角度來看,多少有些抱打不平的意味,甚至為小區被不文明行為踐踏而憤憤不平。現象說明了本質,有“詛咒提示語”的小區管理一定存在空白和盲點。管理上的缺失,必然會導致城市文明建設的前功盡棄,忽視不得。
幾條詛咒式提示語,就能解決小區的文明問題?原本出了笑話,再用笑話來解決,更令人啼笑皆非。但,那畢竟是民心的一種折射,比麻木不仁要強。小區咋管?這是老課題中的新問題,有關部門應該好好思量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