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

漢族

漢族,是上古傳說炎帝(或神農氏)與黃帝(或軒轅氏)兩個部落的後裔,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自然科學等諸多領域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漢族歷史上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是一種典型的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在中國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2%;在台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布。

基本信息

簡介

漢族服飾漢族服飾
在歷史上,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華夏部落經殷商周秦等等原位處中原邊緣的夷人他者,在諸夏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本部,於漢朝形成自稱為漢人的“文化共同體”。漢族別稱“漢人”、“華人”,“唐人”、“秦人”、“桃花石”等。到了近代以後“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炎黃子孫”及“炎黃裔胄”皆曾被用來做為“漢族”的代稱或另稱,現代則有龍的傳人等稱呼。

漢族的族稱,是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的。公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歷400餘年,經濟、文化及國家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原稱華夏的中原居民稱為漢人。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漢人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族稱,歷代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在各方面發展中占主導地位。漢族歷經與各族的共處、遷徙、融合,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農業發達地區及城市集中分布,在邊疆與當地各族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當地的華裔華僑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擁有眾多影響深遠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和數學成就為世人矚目。古代農學曾有農書370餘種。在古代漢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顯著地位,如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其他如散文、小說等也著稱於世。

沿革

漢族先民

黃帝黃帝

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立都範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中原地區為活動範圍;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雖都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然而歷史傳說又表明,漢族遠古先民,實包括來自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團的人。因而,又有虞舜出自東夷,夏禹出自羌、戎的記述;還有一些傳說中的人物,按不同記述,可解釋成亦羌、亦夷、亦苗黎。這種歷史傳說的矛盾現象,反映了不同來源的氏族部落集團逐步融合為同一個族體,創造共同祖先的歷史過程。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商、西周幾個王朝。夏王族為大禹之後。商王的祖先本是東夷,周王自稱其先民為夏人的一支,雜居於戎、狄之間,與羌人關係密切。這些雖都自認黃帝為其祖先,而實際卻是來自不同部落集團的人們,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經過漫長歷史年代的接近、交往、鬥爭和融合,而形成為共同族體。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以與蠻、夷、戎、狄相區別。

春秋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至戰國,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進至中原的戎、狄、夷、蠻也逐漸與華夏融化,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布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形成發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併六國,在“大一統”中,華夏民族也從分散走向了統一。秦王朝建立後,秦始皇採取了推行郡縣制,規定“書同文字”,統一貨幣、度量衡和“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築長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統一和穩定華夏民族。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統一的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在國家統一的條件下,漢族形成了統一的民族。

秦統一以後,華夏的族稱仍然沿用。但原屬山東(崤山以東)六國之民,已同為秦朝“黔首”。秦雖國祚短促,然而西域(包括今新疆)諸族、匈奴至漢代仍稱中原人為秦人。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和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

東漢以後,中原大亂,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四分五裂,到處是封建割據,到處是紛爭戰亂。在大分裂、大混戰、大動盪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處流徙,北方匈奴鮮卑、烏丸、氐、羌紛紛入主中原,史稱“五胡亂華”,江漢地區的部分蠻族也湧進中原,在中原地區形成漢族與匈奴、鮮卑、烏丸、氐、羌及蠻族交錯雜居的局面;而北方漢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史稱“衣冠南渡”,在長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漢族與蠻、俚、僚等南方少數民族或部族交錯雜居的局面。他們大多已被漢族同化,變成漢族的一部分。

近代發展

漢族歷來是一個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對於封建地主階級和君主專制制度的殘酷壓迫剝削,自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在中國古代舉行過千百次農民起義,其中有些是以漢族或某一少數民族為主,有許多其他民族參加的起義鬥爭。明末李自成起義,曾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清代太平天國運動中制訂了《天朝田畝制度》,說明到了封建社會末期,農民已試圖用平均主義去改變封建土地不均與等級森嚴的封建壓迫。雖然這些起義都由於歷史與階級的局限而最終失敗,但它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發生了重大影響。

對於民族壓迫,漢族人民有著英勇反抗的歷史記錄。1840年,英國向中國發動鴉片戰爭,從此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經歷了一個世紀之久。英國對中國發動的兩次鴉片戰爭,法國侵華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至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國東北等等都表明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1840年以後發生的歷次反侵略戰爭與其他形式的反侵略鬥爭,都是漢族和中國其他民族人民共同參加的。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所發動的廣州起義、鎮南關起義、雲南河口起義及辛亥革命,均為以漢族為主體有少數民族成員參加的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孫中山在“同盟會”時提出的“民族主義”,與那些單純鼓吹排滿的政治派別劃清了界限。辛亥革命以後,建立中華民國,以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為政體,雖被帝國主義操縱的軍閥所篡奪,但對漢族和中國其他各民族的覺醒,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1919年“五四”運動,標誌著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與勝利,一般都是在漢族地區首先興起,逐漸發展到邊疆民族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隨著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事業的發展,不僅漢族本身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和各民族建立了以平等、團結、互助為特點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各項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漢族的生活不斷改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漢族與各民族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也在迅速發展。

人口

漢族人口約為13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9%,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世界各地皆有分布,漢族是數個現代國家或地區的主體族群。占中國大陸人口92%,占新加坡人口74%,占馬來西亞人口24.5%,占中國台灣人口98%。

漢族之內因基因、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晉朝以前漢族主要分布於中國北方,隨後因永嘉之亂大舉向南遷徙,南遷漢族則和與漢族基因及語言相異的中國南方包括傣族、南亞語系及苗瑤語族的原住民混居。

數量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夏民族算起開始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周三代,到戰國盛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在漢族形成的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元代以後,在中國統一的大趨勢下,漢族人口越來越多。明萬曆二十八年(1601)人口達1.5億。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達4億以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其人口約6億,到20世紀末已達10億以上。在地域上則從黃河、長江流域向南發展到珠江流域抵台灣島和海南島,向東北發展到黑龍江流域,向西北發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發展到雲貴高原青藏高原

分布

漢族在中國分布的特點是東密西疏,1990年的統計,中國10.39億漢族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1.92%,其中漢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比例,江蘇、浙江分別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則分別為37.58%和2.05%。

民系

對漢族人而言,炎黃認同是民族的精神傳統的標誌物和代表物之一。對於民族之下的民系而言,在同一個民系裡的人,往往對某一特定的事物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認為這一事物代表了自己所屬民系的某些特性和精神傳統。

遷徙

歷史上漢族人口有過幾次大規模自黃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向長江、珠江流域南移。秦統一六國時,曾將關東強宗大量遷入關中,西漢時也有過類似移民活動,然而當時的經濟發展決定了黃河中下游各郡為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如以秦嶺與淮河為界把郡縣地區劃為南北兩部,兩漢大體都是北部約占當時戶口總數的80%,南部約占20%。從東漢末年起,北部割據混戰,人民開始南遷,而西晉末年“永嘉之亂”,黃河流域人民大規模南遷至長江中下游與長江中上游及漢水流域。經南北朝,繼續有人口南移,使長江流域人口不斷增加,但仍未改變北部人口多於南部的分布狀況。然而如果拿隋末與西晉時的南部諸郡人口總數相比較,則長江流域與嶺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唐末藩鎮割據混戰與五代時期,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現了南遷趨勢。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現了第二次人口南遷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以及洞庭、鄱陽、太湖等大湖周圍和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些地方成為人口稠密之區,人口密度高於北部各州。除以上兩次大規模人口南遷之外,還有幾次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口南遷。南部經濟自東晉以來發展迅速,至兩宋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僅密度高於北方,而且漢族人口的總數,至明、清時也已超過北方。

漢族經歷與中國境內各民族長達數千年的共處、遷徙,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及城市集中分布,在邊疆與當地各民族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有的在移居國生根發展,成為當地的華裔,有的則保持中國國籍,成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僑。

政治

漢族在中國建立多數王朝,長久主導中國政治,但期間也有被異族統治的歷史,如西晉亡於匈奴人建立的趙漢,北宋亡於女真人建立的金,南宋亡於蒙古人建立的元,南明、明鄭亡於滿洲人建立的清。最後滿洲人政權被推翻於以漢族為主體的在1911年10月10日建立的中華民國,同時漢族也是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力量。

經濟

農業

孫中山孫中山
農業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主要物質基礎,農業生產在歷史上素稱發達,尤其以發達的水利灌溉與精耕細作著稱於世。歷代都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秦蜀郡守李冰領導興修的都江堰,在古代使成都平原成為全國著名的糧倉,享有“天府之國”的美名。都江堰是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

在耕作技術方面,漢族及其祖先,自古以來一貫注重農時、改良土壤、輪休耕地,以及施肥、保墒、選種、培養新品種、改良農具,同時也不斷從國內各民族中甚至從國外吸收新的作物品種和學習耕作技術。因而不僅創造了在古代堪稱水平很高的產量,而且作物品種之豐富,也是罕有。

手工業

漢族手工業也有相當高的發展水平。在高度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生產的基礎上,古代科學技術如天文、數學、農學、醫藥學、冶煉術、建築學等都在世界文明發達史上大放異彩,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火藥用於作戰,指南針用於航海,以及養蠶、織造絲綢、制瓷、制茶等技術,對世界文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遊牧

中國除以漢族為代表的農耕民族區之外,還有廣大的遊牧區、狩獵區和漁獵區各民族,這兩大類民族之間農業、手工業產品與畜牧狩獵產品及其他土特產品的交換,不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促進了各族人民的生產發展。唐宋以來形成的“茶馬互市”是漢族與各兄弟民族經濟上互相補充、交流關係的主要形式。

商業

商業的發達,有利於農業、手工業的發展。至明代中晚期,已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尤其在江南地區一些城鎮的手工業工場與商業中,資本主義萌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從19世紀中後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近代工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同樣主要是在沿海及交通較發達的內地大中城市漢族聚居的地區。

文化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時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這就是禮樂文化,周代樂舞如《大武》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比較完善教育制度,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就是周代貴族的文化教育內容,中國最早的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周禮》、《樂經》(已佚)、《春秋》都產生這個時期,以及春秋時期的諸子學說等。至漢武帝時(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統治漢族古代思想與文化近2000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著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中國相鄰的國家。在古代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

民族圖騰

漢族的圖騰是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占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龍飛鳳舞,是中原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民族標誌。

文化信仰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中國傳統上為以祖先信仰為主,並且具有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信仰傳統和特點,同時存在其它多種宗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官方奉行無神論,其後曾經發動過文化大革命對各種宗教造成破壞,直到改革開放後才開始轉變。

漢族宗教文化,有“儒道釋”三教之說;一般的中國人,在祖先崇拜的基礎上,都受到儒、道、釋三教思想的影響,稱之為中國民間信仰。

服飾髮式

漢族服飾漢族服飾
服飾在服飾上,漢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統治者下令全國剃髮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也因此逐漸消亡。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餘部,從此漢服從漢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

由於漢服的消亡,清朝時期長袍等開始在漢人中傳播,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後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後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著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後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

現代漢族的服裝,多興西式服裝。但隨著進入了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的漢族人再次穿起了漢服,而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服的運動,通常稱為“漢服運動”。

其中,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後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甚至包括清朝“長袍”,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千層底的布鞋,圓口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著之一。

仿唐百合髻仿唐百合髻
髮飾

古代漢族男子不剃髮,結髮於頂加冠;清代滿族統治者強迫漢族人民剃髮結辮;民國後剪辮留短髮,多西洋式、平頂式或光頭。漢族女子髮式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單辮,或雙丫髻,中年婦女多梳長髻,老年腦後梳纂兒。民國後不少女子改剪短髮,留髮齊耳。現代漢族男子髮式已無特色,女子仍以梳長辮為具有民族特色的髮式。

修飾,古代漢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齡均留胡蓄鬚,女子15歲行笄禮,俗稱“開面”。清代婦女還有束胸、纏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習俗。

配飾

佩戴方面,古代漢族盛行佩玉,不論男女均戴肚兜,意為落地平安,一至五歲要戴“天官鎖”,又稱“長命鎖”。

語言文字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也有不少學者認為廣西的平話、山西的晉語應與其他七大方言並列。對漢語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國語、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準粵語(廣州話)。

漢字的書寫方式分別有正體字和簡化字。此外,有的學者還將閩方言分為閩南話和閩北話。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個方言內部又可再分區劃片,從而構成了漢語方言複雜,南北互不相通的語言狀態。

漢族姓氏

茶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姓氏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以官職為姓,以職業和技藝為姓,以祖先的名字、爵位為姓,以封國、封地為姓,以原始崇拜物為姓,以居住地方的特徵為姓,以數字為姓,此外還有些複姓如長孫、賀蘭、呼延,則是由少數民族語音譯而成。

宋朝人編寫的《百家姓》內收入單姓共408個,複姓共76個。近代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已收入單複姓共4129個。常用姓氏不過200個左右,最常見的單姓只有100個。

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複雜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現代人命名沒有古代人那么講究,除少數人有字、號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個名字,並且多為一字或兩字。名反映了漢族文化特徵和心理特徵。

文化心理

曲裾曲裾

首先,以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統治了中國幾千年,這種封建的宗法社會,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兩個特點:一是對血緣關係的高度重視,二是對等級差異的強調。因此在言語交際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講究親屬稱謂的使用,長幼輩分的嚴格區別。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的情況,這在中國人的交際中是不允許的,對親屬中的長輩,交談時都必須使用稱謂,這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而且親屬稱謂還作為一種尊稱,大量用於非親屬的交談者身上,如稱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認為是對對方的尊敬,表示關係的親密。

重視長幼的宗法觀念被移用到社會的人際關係,就變為等級觀念。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提倡長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們對有官職的談話對象歷來有以職務相稱的習慣,在古代這就被認為是敬稱。在交際中為了抬高對方的地位,往往就壓低自己,於是有了一批與敬稱相對的謙稱,如貴姓--敝姓、府上--寒舍、賢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見--愚見、淺見。

其次,強調人際關係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群體對個人的約束,不突出個人與個性,而強調群體。這也是與封建社會的宗法關係相連的,它與西方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的人格、個性,推崇個人的成就和榮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文學

漢族優秀著作三國演義

在古代漢文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顯著地位,如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而屈原、李白、杜甫、柳永、蘇軾、陸游、辛棄疾等人的名字與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放異彩,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公認的名家。散文有著名的秦漢古文,至唐中晚葉,由韓愈、柳宗元等倡導恢復秦漢古文運動,到歐陽修、蘇洵、曾鞏、王安石、蘇軾、蘇轍時,古文運動大獲全勝,號為“唐宋八大家”。小說創作,到明清時獲得很大發展,長篇巨著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短篇集如:《聊齋志異》均素負盛名。還有不少少數民族作家也運用漢語進行創作,產生了許多名家與名著,而《紅樓夢》,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

其他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面,都有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他們獲得了令人讚嘆的藝術成就。在這些藝術的發展中,尤其表現了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以發展其藝術,形成了特有的風格。在一些類書巨著的編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時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特別是明清的《永樂大典》、《圖書集成》可稱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書,不僅顯示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也顯示了古代漢族學者與少數民族學者合作與互相學習的精神。

史學

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自司馬遷撰《史記》,歷代都有紀傳體史書,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為代表;其他各種紀事本末體史書及古史、雜史、地方史志、史學理論等官私撰述,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出於漢族學者的手筆。

教育

自從漢朝開始獨尊儒術後,中國開始了2000多年的儒學教育。隋朝時隋煬帝確立科舉制度,宋朝時開始興建書院。清朝末年科舉制度取消。

習俗

傳統禮儀

傳統漢族成人禮傳統漢族成人禮

坐禮

正坐是從古代漢族流傳的坐姿,動作是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而現代坐在凳子上,雙腳縱向下來的坐法,實際上在南北朝以前不視為正式場合的坐法,是從當時西域國家傳來的,當時稱為胡坐

送禮

漢族的社會關係是一種典型的互惠型社會關係。通常社會關係的不同是通過類似家庭稱呼來表達的。個人與社會的聯繫被稱作“關係”,聯繫感情。華人的社會關係通常是通過互相送禮來進行。自古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的說法,表示禮物的價值在於送禮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禮物本身的價值。尤其是定情信物。

婚姻習俗

漢族傳統婚禮是華夏文化的重要部份。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基於此原因,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昏禮在五禮之中屬嘉禮,是繼男子的冠禮或女子的笄禮之後的人生第二個里程碑。傳統中式婚服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里,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這些程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稱呼習俗

酒文化酒文化

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係,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係和姻親關係聯繫起來,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親屬系統。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里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一般地說,注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

喪俗習俗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後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紮人像伴葬。

葬禮以後,有做七、斷七、百日、周年等追悼儀式,並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另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死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係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裡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係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

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

飲食習慣

漢族主要從事農業,主食以小麥玉米稻米等為主,輔以蔬菜、豆製品和雞、魚、豬、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傳統飲料。以大米為主食的,習慣將大米做成米飯、粥或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以小麥為主食的,習慣將麥面做成饅頭、麵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講究並善於烹任,是漢族的一大飲食特點。不同地區的漢族人民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經過長期的實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的粵、閩、徽、魯、川、湘、浙、蘇等八大菜系,聞名于海內外。

傳統節日

節日節日

漢族傳統節日,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節、社日、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

正月不剃頭

在正月里大多數漢族是不剃頭的,這一原因與滿清的剃髮易服有關,清朝統治者要求漢族人和滿洲人一樣剃鼠尾頭,而漢族人自古就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說法,除了佛教徒外,人民輕易不會剃頭。這一做法激起了漢族人強烈反抗。大家相約正月絕不剃頭藉此思念舊國明朝,因為“思舊”與“死舅”同音。漢族人民藉此來矇混滿清統治者。這也是正月不剃頭的由來。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中文名稱人口
Hàn Zú 漢族1,230,117,207
Zhuàng Zú壯族16,178,811
Mǎn Zú滿族10,682,263
Huí Zú 回族9,816,802
Miáo Zú 苗族8,940,116
Wéiwúěr Zú 維吾爾族8,399,393
Tǔjiā Zú土家族8,028,133
Yí Zú彝族7,762,286
Měnggǔ Zú蒙古族5,813,947
Zàng Zú藏族5,416,021
Bùyī Zú布依族2,971,460
Dòng Zú侗族2,960,293
Yáo Zú 瑤族2,637,421
Cháoxiǎn Zú朝鮮族1,923,842
Bái Zú白族1,858,063
Hāní Zú哈尼族1,439,673
Hāsàkè Zú哈薩克族1,250,458
Lí Zú黎族1,247,814
Dǎi Zú 傣族1,158,989
Shē Zú畲族709,592
Lìsù Zú傈僳族634,912
Gēlǎo Zú仡佬族579,357
Dōngxiāng Zú東鄉族513,805
Gāoshān Zú 高山族458,000
Lāhù Zú拉祜族453,705
Shuǐ Zú水族406,902
Wǎ Zú佤族396,610
Nàxī Zú納西族308,839
Qiāng Zú羌族306,072
Tǔ Zú 土族241,198
Mùlǎo Zú仫佬族207,352
Xíbó Zú錫伯族188,824
Kēěrkèzī Zú柯爾克孜族160,823
Dáwòěr Zú達斡爾族132,394
Jǐngpō Zú景頗族132,143
Màonán Zú毛南族107,166
Sǎlá Zú撒拉族104,503
Bùlǎng Zú布朗族91,882
Tǎjíkè Zú塔吉克族41,028
Āchāng Zú阿昌族33,936
Pǔmǐ Zú普米族33,600
Èwēnkè Zú鄂溫克族30,505
Nù Zú怒族28,759
Jīng Zú京族22,517
Jīnuò Zú基諾族20,899
Déáng Zú德昂族17,935
Bǎoān Zú保全族16,505
Éluōsī Zú俄羅斯族15,609
Yùgù Zú裕固族13,719
Wūzībiékè Zú烏孜別克族12,370
Ménbā Zú 門巴族8,923
Èlúnchūn Zú 鄂倫春族8,196
Dúlóng Zú獨龍族7,426
Tǎtǎěr Zú塔塔爾族4,890
Hèzhé Zú赫哲族4,640
Luòbā Zú珞巴族2,96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