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巫蠱(wū gǔ),是古代信仰民俗。即用以加害仇敵的巫術。起源於遠古,包括詛咒、射偶人(偶人厭勝)和毒蠱等。詛咒在原始社會已很盛行,古人認為以言語詛咒能使仇敵個人或敵國受到禍害。
姜太公的兵書《六韜》中說:“偽方異技,巫蠱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
群體
2010年7月17日,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非洲南部一些地方的很多兒童都被指控為“巫蠱兒童”。
他們大多數都是8到14歲的孤兒、流浪兒、白化病患兒及殘疾兒童。
遭遇
據稱,非洲當地人認為他們身上有“壞運氣”,避之惟恐不及,為了驅除這些“巫蠱兒童”的“邪靈”,會將汽油倒入他們的眼睛與耳朵中,進行“清洗”。有些人甚至殘忍虐待這些可憐的兒童,鞭打、火燒,甚至將其處死。
成因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隨著非洲南部城市化進程的發展,戰爭帶來的破壞及家庭經濟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兒童被人們遺棄,然後淪為“巫蠱兒童”。在剛果(金)就有2萬流浪兒童被視為“巫蠱兒童”。
阻止保護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員表示,要改變當地人對巫蠱術的看法很難,但是基金會會盡力阻止對兒童的虐待與殘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