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位
小組長、課代表、委員、副班長、班長,如今,在國小的一個班裡,設定的班幹部崗位不少,細數之下,有近20個。
每個班的班幹部崗位設定是這樣的:
小組長,以每一排為一個單位設定,按學科分類。一般一排會設定3個小組長,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組長,主管收發作業、打掃衛生;
課代表,以班級為單位設定,主要也是語文、數學、英語三科,負責全班三門學科的作業收發;
委員,也是以班級為單位,數量較多,如學習委員、勞動委員、風紀股長、音樂委員、體育委員等;
副班長,一位;
班長,一位。
另外,以學校為單位,還有大隊委,設定大隊長、副大隊長,以及分管學習、勞動、紀律等工作的委員。
校園官本位
有媒體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在180名接受調查的一年級國小生中,想要當班幹部的學生有九成,其中七成國小生想當班裡的“一把手”,明確表示自己不想當班幹部的還不足1%。
當官原因
一是當官可以滿足小孩的虛榮心,可以施展自己手中的權利制約他人;
二是當官後,會有同學投其所好,花錢請吃零食,還有禮物相送。
三是學委會經常和班主任老師一起探討班級里學生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課代表收作業和老師接觸的機會比較多,和老師溝通的機會就多,因此孩子在學習上有什麼問題直接可以問老師,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
四是許多國小生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在班級里當上“官”,是想讓孩子在國小積累當幹部的經驗,到了國中以後,班主任老師就會對曾經當過班幹部的孩子另眼相看。
競選
1、每到10月前後各中國小改選學生幹部時,班主任、大隊輔導員往往會接到來自各種渠道的“說情電話”,希望能給某某一個“展示的機會”。
2、參與競選者拿著家長給的零用錢請同學吃飯,給同學買禮物,提前拉選票,想以此增加競選班幹部的籌碼;
3、更有甚者,全家總動員,印海報、做PPT大勢宣傳,以期先聲奪人;
預防
試行“人人當官”
為了讓每名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哈爾濱市許多中國小的班主任讓全班的學生都能當一回班幹部,給班級設定了很多“官銜”:如衛生監督員、紀律監督員、班主任助理。經過班幹部輪換制後,所有學生都能當上班幹部。這種選拔班幹部的方法也在試行階段,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得到鍛鍊的機會,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
學生毛遂自薦
班主任設定了許多崗位,由學生來主動應聘。首先想當班幹部的學生要先推薦自己,通過一段時間的試用期後,再通過班級里的公開競聘會,由師生共同確認班幹部人選。
班幹部輪流當
為了能讓每名學生都有鍛鍊的機會,明明知道有些學生不是最優秀、最稱職的,但還是要每名學生都輪流擔任班幹部工作。班幹部崗位可以多設,每一個學科就有兩名課代表,誰負責收作業,誰負責收卷子都落實到人頭。這種輪流當班幹部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先試用後選舉
先派兩名在國小曾當過班幹部的學生臨時管理班級。讓學生間互相熟悉,方便老師觀察學生們的工作能力。兩周后,由學生競聘上崗,全班學生參與公開選舉。
先民主後集中
現在好多學生非常崇拜學習好的同學,認為只要學習好什麼方面都強,所以學生在選舉班幹部時,通常將學習好放在首位,不能綜合地看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幹部是班主任老師的助手,所以在選拔班幹部的時候不能完全由學生選。選擇班幹部應該有民主同時也講集中。如果兩名學生在競選時分別獲得50票和45票,但可能選擇得45票但工作能力強的學生當班幹部。
班主任協助
鑒於現在有不少家長想給孩子在學校謀個好差事,就通過班主任這個渠道 。例如請班主任吃飯,或是給班主任紅包,那么班主任可謂是“有求必應”那么孩子在班上當個幹部不在話下。只要整治教師風,杜絕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利益來往,那么選舉自然會公開公正的進行。
現象反映
實際上,孩子從小就喜歡當官更多是當下社會現實的一種折射,是因為當官有太多的好處,才驅使學生家長想方設法去為孩子“謀”個一官半職。而家長的這種“熱情”又進一步助長了國小生的“官欲”膨脹,致使這一現象愈演愈烈。
首先,推行班幹部競聘上崗的指導思想有失偏頗。前些年,很多學校紛紛實行班幹部競聘制度,強調這一創新舉措可以讓國小生形成一種自覺向上、不斷完善的進取心理,幫助學生培養“領導意識”、“領導能力”和“領導藝術”。可實際上學生幹部擔當更多的是一種服務和責任,其次才是能力的鍛鍊,而我們的指導思想側重於幫助學生培養“領導意識”、“領導能力”和“領導藝術”,這就本末倒置,在客觀上為國小生“當官”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次在於政策不當。幾乎是所有地方都明確規定班幹部可以在“小升初”時加分,有段時間甚至出台政策規定優秀班幹部在聯考時都可以加分。在這種政策“鼓勵”下,孩子及其家長們自然對班幹部趨之若鶩,自然削尖腦袋想“當官”了,出現給國小生“跑官”甚至“買官”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三,學校沒能堅守教育的底線,屈服於社會的壓力,甚至迎合這種不正之風。由於學校培養的學生幹部很可能就是未來的“領導幹部”,又由於時下幹部是個極其搶手的職業,越來越多的人想讓自己的孩子領先一步,躋身班幹部行列。而學校、班主任在眾多家長要求“給孩子官當”的壓力下,胡亂編造“幹部崗位”,甚至出現“門官”(專司關門之責)之類的笑話和全班皆為“官”的尷尬局面,在相當程度上污染了校園風氣,造成孩子心態失衡。
由上可見,國小生“官癮”如此之大,最該抱怨的恰恰是教育部門和學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