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0年11月29日下午,中國婦女研究會2010年會舉辦“社會性別與貧困”論壇,會上發布的報告揭示了新貧困8大來源。
調查顯示,中國的貧困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農村主導逐漸轉向城鄉貧困並存的局面,“新貧困”人群逐漸超過過去所說的無經濟收入、無勞動能力、無贍養人的“三無人員”,成為城市貧困人群的主體,城市女性貧困化程度有不斷增加的趨勢,“貧困有張女性的面孔”。
來源
下崗失業人群
統計顯示,從2000年起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女性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到2008年已降至42.1%,但同年城鎮職工中女性比例僅37.6%,女性下崗失業的風險遠大於男性,而城鎮男性就業者現有基本保險是女性的1.4倍。
工作中的低收入者
指非正規就業者,中國目前(2010年)新增就業崗位80%來自非正規就業,2009年全國城市低保對象中非正規就業者排在第二,占總人數的18.4%,62.9%的城鎮女性職工非正規就業比男性高8.4%。
雙重邊緣的貧困者
指流動婦女,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05年1.47億流動人口中女性占49.7%,全國婦聯調查顯示,外來女工收入水平遠遠低於城市居民,也低於外來務工男性,務工男性收入比女性高20.3%。
新市民中的脆弱者
指失地的女農民,中國有數千萬農民“農轉非”成居民,婦女更是失地農民的主體,從夫居住的婚姻制度中,很多婦女在婚嫁的過程中逐漸失去土地承包權,土地補償的分配權被剝奪,成為新的城鄉貧困群體。
女戶主單親家庭
一份對中國某省會城市低保戶備案資料的分析顯示,6城區全部低保戶中,女性戶主占39.7%,4個街道896戶低保戶中單親家庭占到14.29%,其中71.01%是女性單親,單親母親具有較大的陷入貧困的風險。
愛滋病病毒感染者
中國80%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發生在農村,女性感染者所占比例從1998年的15.3%上升到2009年的30.5%,性暴力、性剝削等使女性更難以抗拒愛滋病的肆虐,而婦女作為母親、女兒、照顧者和愛滋病病毒感染者都要比男性付出更大的代價。
老齡化中的老年人群體
據測算,農村男性老人月平均收入低於貧困線標準的比例為43.1%,女性老人達65.5%,老年婦女受教育水平低、有收入的工作時間短、壽命長、家庭和社會地位低等影響,使她們在貧困時比男性承受更多的壓力和折磨。
氣候變化災害影響的新型貧困
隨著氣候變化異常和全球災害頻發,在災害頻仍的中國,貧困地區和人口在災害面前的易受損害性更大,由於女性與男性在經濟社會權利方面的差異,婦女的易受損害性遠比男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