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老子》先秦道家典籍﹐又名《道德經》。相傳是老聃隱居之時過函谷關應函谷關關令尹喜所請而著,主要闡述自己的思想與社會經驗等。
關於《老子》這部書的產生時間﹐一般認為是在戰國時期﹐其中雖有一些老聃本人的思想﹐但它更多地表現了戰國時期的特徵。此書分上﹑下篇﹐共5000多字。後人稱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合稱《道德經》。近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則先《德經》而後《道經》。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思想內容微言大義,一語萬端。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另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老子的《道德經》也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老子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經》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哲學、邏輯、宗教、天體科學、生命科學、文學語言、醫學、生理學、心理學、化學、生物學、醫藥學、物理學、氣象學、環境學,天文學、地理學、社會學、倫理學、宗教學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乃至影響到世界。嚴謹的邏輯,精美的文字,玄妙的思想,傾倒了一批又一批學者,吸引他們不懈研究,窮神探賾。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思想影響了後來整箇中國哲學史的發展。《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
歷史
先秦道家典籍﹐又名《道德經》。《老子》,又稱《道德真經》《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相傳是老聃相傳是老聃隱居之時過函谷關應函谷關關令尹喜所請而著,主要闡述自己的思想與社會經驗等。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生活時代在春秋後期﹐與孔丘同時而略早﹐曾任周王室的柱下史﹐掌管王室圖籍。孔子到周﹐曾向他問禮。老子見周衰﹐即離去﹐莫知其所終。一說老子即太史儋﹐又一說老子即老萊子。
關於《老子》這部書的產生時間﹐一般認為是在戰國時期﹐其中雖有一些老聃本人的思想﹐但它更多地表現了戰國時期的特徵。此書分上﹑下篇﹐共5000多字。後人稱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合稱《道德經》。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則先《德經》而後《道經》。
作品原文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 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老子》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也。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 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老子》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 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 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 ,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搏氣致柔,能如嬰兒 乎?滌除玄監,能如疵乎?愛民治國,能無以知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以為乎?生之畜也;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 令人耳聾;五味 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 ,失之若驚 ,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猶兮其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復成。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 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其次,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老子》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絕學無憂。
《老子》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眾人昭昭 ,我獨昏昏。眾人察察 ,我獨悶悶。恍兮其若海,恍兮其若無所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 ,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 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 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王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其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 ,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老子》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恆善救人,故無棄人;恆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 者,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恆德乃足,復歸於朴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老子》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 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隨;或噤或吹;或疆或剉;或培或墮。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 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故善戰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強焉。果而勿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道者弗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 也,不祥之器也。銛龐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殺人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老子》第三十二章
道恆無名、朴,雖小,天下弗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也。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 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老子》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弗辭;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萬物 ,而弗為主;則恆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知主;則恆無名也,可名為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其大。
《老子》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老子》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去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是謂微明:柔之勝剛 ,弱之勝強。魚不可脫於淵,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恆無為 ,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 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盈;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謂地無以寧,將恐發;謂神無以靈,將恐歇;謂谷無以盈,將恐竭;謂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謂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必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 自謂孤、寡、不穀。是其以賤為本也?非歟?故致數輿,無輿。是故不欲琭琭 若玉,珞珞若石。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 ,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右邊是一個頁字,左上邊一個業字下面是一個系字);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婨 ;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稱也。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亦議而教人。“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學父。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 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詘,大辯若訥。大巧若拙 ,其用不屈,躁勝寒,靜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 ,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懵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弗行而知,弗見而明,弗為而成。
《老子》第四十八章
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則無不為。將欲取天下者,恆以無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老子》第四十九章
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聖人之在天下歙歙 焉,為天下渾渾焉。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動。動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惜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無死地焉。
《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也,德之貴也,夫莫之爵 。而恆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度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老子》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可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老子》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
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竽 。盜竽非盜也哉!
《老子》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 ,以天下觀天下。吾奚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虺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 ,而握固。未知牝牡之會,而朘怒,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 ,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五十六章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老子》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諱 ,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襖。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老子》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謂重積德。重積德 ,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老子》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老子》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恆以靜勝牡,以靜為下。大邦 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於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過欲兼畜人;小邦者,不過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則大者宜為下。
《老子》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 ,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老子》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 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 ;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為之於其未有,治之於其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成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恆於幾成而敗之。故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中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也。
《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國 ,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德。知此兩者,亦稽式 。恆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
《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為百穀王 。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樂推而弗厭也。非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爭。
《老子》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恆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器長。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後,且先;則必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建之,如以慈恆之。
《老子》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則哀者勝矣。
《老子》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
《老子》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老子》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弗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故去彼而取此。
《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 ,疏而不失。
《老子》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恆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恆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則希不傷其手矣。
《老子》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者,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飢。民之難治者,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民之輕死者,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也。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 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拱。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之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損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 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以其無以易之也。柔之勝剛也,弱之勝強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聖人之言云:“受國之詬,是謂社稷之主;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 ,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
《老子》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作者信息
關於《老子》一書的作者和成書年代,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議。比較流行的觀點是:《老子》一書是春秋末期大思想家老聃學說的實錄和發揮,其書奠基於春秋末年,而基本定型於戰國初年。此外,也有主張老子是戰國時代人者,甚至有成書於秦漢之際的說法。第一種觀點相對來說比較接近於歷史的實際,也同各類史實相吻合,可信性較高。
姓名:李耳別名:老子 李聃 李伯陽
生卒: 約公元前600-公元前500
信仰:道家文化
籍貫:楚國苦縣
地區:河南鹿邑東
時代:春秋
職業:思想家 道家學派創始人
老子故里
《史記》說是“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為今河南省鹿邑縣。而孔穎達《禮記·曾子問疏》引《史記》則說為“陳國苦縣賴鄉曲仁里人也”。《史記》索隱引《地理志》說:“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故云楚苦縣。”可見兩種說法並不衝突,苦縣春秋時屬陳地,自古而言,老子為陳人。
但是,陳地不久後即併入荊楚,所以說老子為楚苦縣人也不為錯。又,陸德明《老子音義》說老子為陳國相人,《郡國志》說:“苦,春秋時曰相。”司馬彪說:“相今屬苦。”可見所謂的苦人、相人,實際和楚人、陳人一樣,都是因為古今異名而形成的。此外,又有說老子為宋人的,其根據是《莊子·天運》說孔子“南之沛見老聃”,而沛為宋地,故老子為宋人。但《天運》篇並沒有明確說明沛就是老子的故里,所以“宋人說”難以成立。
今又有人說相在春秋時為宋地,以證明老子為宋人。孫以楷、甄長松引《水經注》卷二十四:“睢水又東,逕相縣故城南,宋共公之所都也。”由此得出結論說:“春秋相城,為老子故里,春秋之時當屬宋地。……老子只能是宋之相人。”(《莊子通論》第58頁,東方出版社1995年版)但《水經注》所說相縣,是秦時所置,漢時為沛郡。它是否就是老子所出生的相,尚有疑問。故其安徽渦陽說仍難成立。
近日,隨著一枚《古代思想家———老子》郵票首發式在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的隆重舉行,老子故里之爭終於塵埃落定。連日來,各種紀念活動正在老子家鄉進行,老子文化熱也再度興起。
老子新說
老子文產生於中國春秋末期,史經周景王變法、戰國紛爭、秦始皇“焚書”和漢武帝對老子“絕其道”,其諸多版本仍然傳抄、傳印了2500多年!這個歷史奇蹟用漢武帝下屬司馬遷《史記》解釋說:是老子見周朝將亡,隱居到邊關,為關尹寫的五千餘言道德文章。這,難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諸多古籍都沒流傳下來,而一位所謂的“古代圖書館長”在邊關寫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傳文全國、流傳百世?純屬無稽之談!歷史上肯定是掩蓋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經過對先漢史料的邏輯考證,認為歷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謂的“王子朝之亂”實際是“單穆公之亂”!“王子朝之亂”是中國歷史上一樁最大的冤假錯案!它的主要矛頭就是針對老子文和景王變法,並因此引發了一場以單穆公為首“親下以謀上”的反變法派對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為首的官道理論變法派的大屠殺和中國兩千多年的理性黑暗,這在先秦的《左傳》《國語》等史科中均有記載。
老子文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來政策欽定的“令德”,因為這一年《左傳》記載:魯大夫閔子馬公開攻擊周朝不學周禮,歪曲老子改革周禮的“無學”理論是“不學”。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無射鍾的律文,因為這一年《國語》中記載單穆公反對景王鑄無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鐘),他攻擊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過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離民之器二焉,國其危哉”!也因為鐘上的律文無先後之分,造成了帛書抄本“德經”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經”在先的差別。正因為以上的原因,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才稱老子文是“老子貴虛靜而重變法”,說單穆公政變是“親下以謀上”,說老子文是《周書》,留傳下了春秋末期各國的不同抄本。
老於文是春秋末周朝變法的綱領、中華的《義經》,由於公元前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單穆公才得手勾結晉國政變,實現了大貴族的霸道對追求為民作主的王室、舊臣和百工的野蠻殘殺!至此,中國這頭雄獅才沉睡了兩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國人的一種慰藉的夢幻。人民懷念他們,把他們稱為中國的神,把老子奉為“太上老君”。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認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歷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來者,今可以借鑑經驗,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重要工作。
老子生於公元前570年左右,約比孔子大二十歲,是他的老師。老聃是王族,《左傳·定公四年》說:“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為大宰,康叔為司寇,聃季為司空,五叔無官。”家族世襲周朝司空之職。《史記·管蔡世家》說:“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封季載於冉。”冉即聃,因此季載又君稱聃季——聃國的君主,老聃就是這一事實的繼承人,因此又官稱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陽子。老是對文王老兒子聃季族的族稱,老子本名老陽子,字來,學稱陽子,爵稱伯陽,師稱老子(子學家),官稱老聃或老君,隨王子朝攜典籍奔楚國曲仁里時字稱老萊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澤——聃國彭地(開封一帶),後人又稱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漢武帝反黃老之道時,對“聃季”兩字各去一半的貶義反稱,無先漢依據。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單氏取周”後離周去秦問祖歸宗,死於泰國。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道德經》,在戰國時韓非子稱為《周書》,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時則直呼《老子》,《史記》始稱“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漢景帝以黃子、老子義禮改子為經,楊雄《漢志·蜀王本紀》說“老子為關尹喜著《道德經》”,《邊讓老子銘》說“見迫,遺言道德之經。”可見,對老子文最早的稱謂,是韓非子的《周書》。周時,晉國師曠稱此舉為“修《義經》”,周太子晉說是“立義治律”。最近,安徽渦陽縣鄭店村考古發掘出老子在楚國時居地,有關尹墓和聖母墓及聖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時陶製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誕”等殘片。
依據這些線索,我們很容易找到《周書》——老子文與兩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鑄無射”鐘的關係:因為當時各諸侯國抄寫鑄在圓鐘上的《周書》順序和六書文字不同,造成流傳到現在的漢墓帛書《德經》先於《道經》而其它傳本《道經》先於《德經》,以及文字等差異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無解。
文學特點
語錄體韻文﹐語言精練﹐內涵豐富,結構嚴謹,思想性極強,很有韻味,多排比對偶之句。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58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75章)﹐修詞凝練﹐音節鏗鏘﹐理雖玄遠﹐文實多姿。其修辭比況﹐多為後世文士所取法。
人物思想
哲學思想
《老子》是一本道家的哲理書﹐主要研究自然和人生哲學 ,但它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對後世文學的影響不小。它主要闡述自然無為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對立轉化的樸素辯證觀點。《漢書·藝文志》謂:“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西漢 史學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謂:“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
1、宇宙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2、價值觀
無、有、道、德
老子的價值觀由「無」、「有」、「道」、「德」四者所構成。
老子言「無」、「有」,嘗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當宇宙尚未形成,萬物不會存在,故稱「無」。天地初開,形成宇宙,故稱「有」。「無」跟「有」同出而名字不同,同稱為「玄」。「玄」之又「玄」,眾妙的所在。「萬物」由「有」所衍生,而「有」從「無」所衍生。
老子言「道」,嘗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認為「道」是宇宙本體,乃萬物之根源,故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於天地萬物之先,獨立長存於萬物之外,不斷循環運行,遍及天地萬物,絕不止息。老子又認為「道」不可觸摸、莫可名狀,故謂:「無狀之狀,無物之泉。」只能用「道」來代表,亦可勉強稱為「大」。故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謂「道」是玄妙深奧的,常人難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語來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當宇宙萬物形成之際,人類會給萬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衍生出來的。人為自然萬物之一,故須遵守自然法則,故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賦予萬物生機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認為「德」乃「道」之體現,而「德」應服從於「道」,故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家強調人應當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養,避免犯過。
守柔
老子言「守柔」,嘗謂:「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剛。」「道」之所以能循環不息,因為「道」具備了柔弱的特質,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勝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又謂:「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強調以柔制剛,認為「強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謙卑遜讓,以退為進。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謂:「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豁;為天下豁,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意謂人可有雄心壯志,但不可逞強好勝,應抱持柔弱謙下之道,保持質樸本性。老子強調「守柔」,皆因認為除了「道」之外,世間萬物總有沒落的一日。故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老子又認為世事難測,故謂:「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老子強調「守柔」,要求人清虛自守,勿剛強好勝,否則不得善終。
居後不爭
老子認為人應有「居後不爭」之心,嘗謂:「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只有仁慈、儉樸、謙讓不爭的人,方能具備道德勇氣,進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擁護而成大器。老子嘗謂:「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捨棄爭先爭勝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之理。莫自恃聰明,鋒芒太露,應抱持以退為進的處世態度,從而達致「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境界。
寡慾
老子謂人應「寡慾」,故謂:「罪莫大於可欲,禍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懷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則貪念自生。只有「知足」帶來的滿足感,才是真正的滿足。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聲色犬馬和口腹物慾會使人神昏意亂,使身體的感官和靈性受損。故老子要求人「無欲」、「去欲」,故謂:「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謂:「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於生活起居、待人處事應「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達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境界。
3、政治觀
無為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無為”,不能理解為無所作為。《淮南子?原道訓》:”無為為之而合於道”。 道家的”無為”,是清靜自守之義,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達到的”合於道” 的理想境界。能達到這種理想境界便無所不能為(無為而不無為)。
善為下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仁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
4、知識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5、民本思想
“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軍事思想
《老子》也有相當篇幅的論兵內容,特別是該書多從考察歷史和戰爭的角度來揭示其哲學命題,故所論往往對軍事領域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唐人王真在所著《道德經論兵要義述》中曾說,《老子》五千言“未嘗有一章不屬意於兵也”。
《老子》的軍事思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兵者兇器”的戰爭觀。早期道家通過對歷史上興亡更替的深刻考察,充分認識到戰爭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破壞,進而在一般的意義上對戰爭持反對態度,這在《老子》一書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老子》主張“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與其清靜無為的政治立場是相一致的。
二是守柔貴雌、以柔克剛的戰略思想。《老子》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即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而在矛盾的統一體中,柔弱虛靜的一方總是占據主導地位,制約著剛強動躁的一方,因而主張貴柔守雌,以退為進。這一“柔弱勝剛強”的剛柔論思想體系客觀上為弱小的新生的力量戰強大而腐朽之敵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傳統戰略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是哀兵必勝的思想,說明戰爭是有規律可循的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仁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
創作背景
據《樓觀先師傳》和《樓觀本記》記載,在周昭王二十五年,相傳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前,被“關令尹喜”求留,在樓南高岡築台(位於現陝西周至縣終南山北麓樓觀台),挽留老子求其著述,老子述五千言《道德經》授之尹喜,倒騎青牛而去,不知所終。
影響
西方人最初了解老子不是通過電視的形式。早在唐朝,玄奘法師就將《道德經》譯成梵文,傳到印度等國。從16世紀開始,《道德經》就被翻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典籍已有1千多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一代文豪托爾斯泰對老子也十分推崇,有人問他,世界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對他影響最深,他回答說,孔子、孟子對他影響很大,而老子對他影響巨大。他對老子的《道德經》很有研究,曾幫助日本著名神學家小希貞次郎翻譯出版《道德經》,還親自編選出版了《中國賢人老子語錄》,並在書中發表了他的《論老子學說的真髓》一文。書的封面選用了他最欣賞的、具有東方情調的老子騎牛圖。
德國大哲學家海德格爾曾很推崇老子,與中國蕭師毅合譯《道德經》,其晚期思想與老子思想有多共性共識之處。
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士將《道德經》四十七章改編成歌曲《TheInnerLight》。 哈佛知名講師泰勒用《道德經》詮釋“幸福學”。
作品鑑賞
賞析
《道德經》書中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觀點,認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的,所以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可以解釋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有著”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絕對的本體的意義。
《道德經》書中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它提出”反者道之動“的命題,猜測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並意識到對立面的轉化,如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認為一切事物的生成變化都是有和無的統一(”有無相生“),強調無視更基本的。所以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德經》一書文約義豐,可謂博大精深。涉及面很廣,包括政治經濟、教育、軍事,都體現著道家的哲學思想。另外還涉及到美學、歷史、文學、宇宙學、人體科學等。
作品價值
古今中外,研究和注釋《道德經》的人難以計數,有人認為此書是一部養生學著作;有人認為此書是一部哲學著作;有人認為是一部政治著作;有人認為是一部兵法;有人認為是一部科學著作,等等,眾說紛紜。這些理解既有片面性,又有合理性。“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從某一側面來理解,把它當成某一局部的東西,是盲人摸象,顯然是片面的。從另一方面看,“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從這方面來理解,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在現代一些人根據西方哲學概念,把“道”片面解釋成“物質”、“精神”或“規律”。這些解釋都不符合《老子》本義。“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只有正確理解了“道”,才能正確理解“德”,從而以此為鑰匙,正確理解《道德經》全書。
該經典文約義豐,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樸素自然、深入淺出、洞玄察微、發人深省、包羅萬象,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無論對中華民族優良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注釋作品
1《黃元吉道德經注》作者:黃元吉
2《老子道德經憨山注》作者:憨山大師
3《老子他說》作者:南懷瑾
4《內在小孩解道德經》作者:韓金英
5《道德經求真》作者:誠虛子
傳說
話說函谷關守關官員關尹,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一日夜晚,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里,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里,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關尹早聞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七月十二日午後,夕陽西斜,光華東射。關尹正欲下關查看,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老者白髮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簡樸潔淨。關尹仰天而嘆道:“我生有幸。得見聖人!”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去,跪於青牛前拜道:“關尹叩見聖人”老子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試探道:“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關尹道:“老丈,聖人也!務求留宿關舍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你如此厚愛?慚愧慚愧,羞殺老夫矣?”關尹道:“關尹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里。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髮,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過獎、過獎!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迭。之後,關尹引老子至官舍,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為書?關尹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老聃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饑似渴。
西方人最初了解老子不是通過電視的形式。早在唐朝,玄奘法師就將《道德經》譯成梵文,傳到印度等國。從16世紀開始,《道德經》就被翻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典籍已有1千多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一代文豪托爾斯泰對老子也十分推崇,有人問他,世界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對他影響最深,他回答說,孔子、孟子對他影響很大,而老子對他影響巨大。他對老子的《道德經》很有研究,曾幫助日本著名神學家小希貞次郎翻譯出版《道德經》,還親自編選出版了《中國賢人老子語錄》,並在書中發表了他的《論老子學說的真髓》一文。書的封面選用了他最欣賞的、具有東方情調的老子騎牛圖。
德國大哲學家海德格爾曾很推崇老子,與中國蕭師毅合譯《道德經》,其晚期思想與老子思想有多共性共識之處。
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士將《道德經》四十七章改編成歌曲《TheInnerLight》。哈佛知名講師泰勒用《道德經》詮釋“幸福學”。
版本信息
現存《老子》的版本,以帛書甲、乙本為最早。此外,還有許多版本流傳。據統計,石刻14種,以唐太宗時虞世南校寫的石刻《老子》為最古,唐中宗景龍二年(708)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次之。唐寫本《老子》殘卷,散見於各地保存的敦煌經卷中,為數頗多。木刻以宋刊《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為早,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有影印本。明《正統道藏》蒐集《道德經》本文及漢、魏、唐、宋、金、元、明注本,總計有41種之多。
歷代解老、釋老者不下千百家,其中最著名的有:
戰國末的韓非《解老》、《喻老》;漢代河上公《老子章句》;魏晉王弼《老子道德經注》、何晏《老子道德論》;唐代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宋代道士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王安石《老子注》(已佚);明代焦竑《老子翼》;清代畢沅《老子道德經考異》;近現代有朱謙之《老子校釋》、高亨《老子正詁》、任繼愈《老子今譯》等。
魏王弼《老子注》多言玄理﹐最為通行。清人魏源《老子本義》掘其義蘊。近人馬敘倫《老子校詁》詳於章句訓詁。
【提示2】:所有文言文均無標點符號,只要加了標點符號就是經過校訂之人解讀。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顯然就是校訂者誤讀,原文就應該是: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校訂】:澹海若
【說明】:為保留必要的對比性,本處校訂完全依照帛書甲乙本次序排列,題頭“[]”內阿拉伯數字則表示通行本的對應章節的排列次序;“【】”內文字系參照通行諸本而作的補充,“(/)”內文字表示尚未確定的其它可能的原文,“()”內文字表示通假字,“(~)”表示疑似通假字,“<>;”表示校訂者增添的疑似脫失字,“[]”漢字表示疑似古本可能的衍文。
評價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史記·老子列傳》,孔子(前551-前479年)
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莊子·天下篇》,莊子(約前369-前286年)
(《道德經》)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御製道德真經疏》,唐玄宗(712-756年在位)
伯陽五千言,讀之甚有益,治身治國,並在其中。——《宋朝事實》卷三《聖學》,宋太宗(976-997年在位)
老子為書,其言雖若虛無,而於治人之術至矣。——《道德真經集注雜說》卷上,蘇轍(1039-1112年)
言至道無如五千文。——《雙溪集·遺言》,蘇籀(1091-1164年)
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御注道德經》,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匯,著書五千餘言,明清靜無為之旨。然其切於身心,明於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御製道德經序》,清世祖(1644-1661年在位)
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本義》,魏源(1794-1857年)
中國古典哲學的最高範疇是“道”,而“道”的觀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論老子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張岱年(1909-2004年)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
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紀曉嵐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胡適
當人類隔閡泯除,四海成為一家時,《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蒲克明
《老子》的意義永無窮盡,通常也是不可思議的。它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這本書道出了一切。——約翰高
東方古代世界的代表者。——黑格爾
或許除了《道德經》之外,我們將要焚毀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威爾·杜蘭
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德國總理施洛德
在偉大的諸傳統中,據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並且最完美的生態智慧型,它調在自然的循環過程中,個人社會的一切現象和潛在兩者的基本一致。——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卡普拉
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完滿三個層面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啟蒙思想的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著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面前。——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比利時學者、諾貝爾獎獲得者普利高津
協同學含有中國基本思維的一些特點。事實上,對自然的整體理解是中國(道家)哲學的一個核心部分。——協同論創始人哈肯在
”我不是理論的創立者,我只是個(道家)得道者,我們在這裡面臨著人類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難忘的表現在中國古代(道家)哲學中的一些互補關係。“——丹麥物理學家玻爾。
盤點世界經典名著
盤點世界經典名著。 |
民國以來老子研究著作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