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馮氏之學,崇尚溫補,尤其讚賞趙氏《醫貫》的“命門”說,對張景岳的善補陰陽,注重“大寶”等論,亦有同感。他總結治病診察之要領,歸納為:三法、四因、五治、六淫、八要。並非常強調醫德,指出“醫家應有濟人之心,必需具有救人之術”。其子乾元,繼其業。
作者
(清)馮兆張
馮兆張,字楚瞻,海鹽(今海鹽縣)人。明代崇禎—清代康熙間名醫。13歲習醫,從師訪道十載,曾六上京師,研究醫學,亦可稱之為“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尤精兒科,行醫於兩浙。經三十餘載之探索,於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著《馮氏錦囊秘錄》五十卷,充分反映了馮氏的學術思想。
主要內容
中醫醫學叢書。又名《馮氏錦囊》。五十卷。撰於1702年。包括《內經纂要》 、 《雜症大小合參》 、 《脈訣纂要》 、 《女科精要》 、 《外科精要》 、《藥按》 、《痘疹全集》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八種。分別輯取《內經》等基礎理論及所涉臨床各科的精要。參以己見,重點發揮。對於幾種痘疹論述尤詳。全書內容豐富,收集民間效方亦較多。現存多種清刻本。全書內含:《內經纂要》一卷,《雜證大小合參》十四卷,《脈訣纂要》一卷,《女科精要》一卷,《藥按》一卷,《痘疹全集》十五卷,《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十二卷。
書評
昔義興太守許嗣宗精於醫,或勸其著書貽後世,答曰:醫者意也,吾意所解,莫能宣矣。蓋深恐學古之士泥於書,拘於法,引經斷疾,罔識變通。創為斯說,以教天下,意深遠矣。今者業醫之家,動以百計,岐伯聖經、雷公《炮製》、伊贄《湯液》、箕子《洪範》、越人問難、仲景《傷寒》、士安《甲乙》、啟玄子傳注、錢仲陽診議、李時珍《本草綱目》,目不經見,妄以醫名,遂至風寒燥火暑濕之六氣,喜怒憂思悲恐驚之七情,表里虛實寒熱邪正之八要,浮沉遲數滑澀大緩之八脈,浮芤滑實弦緊洪之七表,微沉緩澀遲伏虛弱之八里,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之九道,以及五行之生克,十二經絡之傳變,臟腑、陰陽、天和、歲令,茫然莫解。病者當前,所投非症,以速膏盲。嗚呼!殆矣。不知“醫者意也”一語,非讀盡軒岐以下書不能出是言,非讀盡軒岐以下書,不能行是言也。武原馮子楚瞻,少業醫,行游浙東西間,所全活無算。浙東西士以醫名者,鹹俯首出其下。乙丑夏,至京師,經歷愈多,施劑愈驗,名譽極甚公卿間。一日來謁予,出書一帙,曰《錦囊秘錄集》。推探標本,縷析條分,使覽者按類隨索,了若觀火。蓋祖軒岐,宗倉越,法劉、張、朱、李及前後各家言,博綜其義,斷以己見,而成此集。信醫學之津梁,百家之囊橐也。然則得義興之言,可藥天下之讀古而不知變者;讀武原馮子之書,可藥天下之枵腹而空談雷、倉之術者。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二)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