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瘍經驗全書》
外科著作。十
三卷(又有六卷本,內容全同)。又名《竇氏外科全書》 ,舊題宋·竇漢卿撰,實為1569年竇夢麟補輯明代以前外科諸書而成。卷一咽喉牙舌毒;卷二發胸面部疽毒;卷三胸腹腰肋癰毒;卷四手腕發背、疔毒;卷五串毒、便毒、骨疽;卷六腿膝足部及諸瘤毒;卷七大麻瘋、疳毒、痔漏;卷八痘瘡形症;卷九灸治、開刀法、消托湯散膏丹;卷十用藥,脈訣·五臟圖說、決生死治法;卷十一雜症奇方;卷十二怪症及小兒雜症;卷十三霉瘡。本書內容龐雜,不限於外科瘡瘍。他如五官科、皮膚病科、小兒科、診斷學及解剖學等也有論述;又全書多系部分地或全篇地輯錄他書,且未標明出處,故顯得比較零亂。但作為臨床參考,可以借鑑。現存明刻本和十餘種清刻本。相關資料
《瘡瘍經驗全書》為宋代竇默所著。竇默(1196~1280年),字漢卿,河北廣平肥水鄉人(現邯鄲市肥鄉縣),曾官至翰林侍講學士、昭文館大學士,卒後贈太師,追封魏國公,諡號文政。竇默一生不斷學習前人的醫學成果,總結自己多年的行醫治病的經驗,前後編寫了一些很有價值的醫學著作,如《標幽賦》﹑《外科全書》﹑《醫論》﹑《銅認針經密語》﹑《瘡瘍經驗全書》等。《瘡瘍經驗全書》共十二卷,後附“蛇毒秘錄總論”一卷,內容涉及外科瘡瘍疾病、五官﹑皮膚﹑小兒雜症以及診斷學、解剖學等內容,約15萬字。
瘰癧之名始見於《靈樞·寒熱篇》:“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是生於頸部的一種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頸部皮肉間可捫及大小不等的核塊,互相串連,其中小者稱瘰,大者稱癧,連貫如串者為瘰癧。形長如蛤蜊,色赤而堅,痛如火烙者為馬刀。《外科證治準繩》卷三稱:“又有馬刀瘡,亦生於項腋之間,有類瘰癧,但初起其狀類馬刀,色赤如火燒烙,極痛,此瘡甚猛,宜急治之。”俗稱癧子頸或老鼠瘡。多見於青少年及原有結核病者,好發於頸部、耳後,也有的纏繞頸項,延及鎖骨上窩、胸部和腋下,屬中醫外科瘡瘍類疾病。該病病程進展緩慢,初起時結核如豆,不痛不紅,緩緩增大,融合成串,潰後膿水清稀,夾有敗絮樣物,此愈彼潰,經久難斂,形成竇道,愈後形成凹陷性疤痕。該病多因感受外來之毒氣,留於經絡,或由於情志不暢,肝氣鬱結,脾失健運,痰熱內生,氣滯痰凝,阻於少陽經絡,於頸項結成核塊而成。日久痰郁化熱,肝鬱化火,下灼腎陰,熱勝肉腐而成膿,破潰成瘡,耗傷氣血陰津,漸成虛證。亦可因肺腎陰虧,以致陰虛火旺,肺津不能輸布,灼津為痰,痰火凝結,結於頸項,痰濁凝結於筋,則成腫塊結核。毒氣久留或氣鬱化火,損傷陰液,可現陰虛潮熱之象。本病預後一般良好,但常因體質虛弱或勞累而復發,尤以產後更為多見。
對瘰癧病的認識《瘡瘍經驗全書》中對瘰癧的發病部位、臨床發展過程及治療方法都作了詳細的描述:“此症手少陽三焦主之。大抵此經多氣少血,因驚憂思慮故生此疾。”闡明了瘰癧的病因大多由情志不調所致,“初起生於耳下及項間並順頜下至缺盆,在鎖子骨陷隱隱皮膚之內”,明確了瘰癧的發病部位,而“從耳下及項間,順頜下至缺盆”又恰恰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經脈循行線路,因此經多氣少血,才會備受情致影響。“出生如豆漸長如李核之狀,或一粒或三五粒按之則動,而微痛不發熱,惟午後微熱或夜間口乾、飲食少思、四肢倦怠則堅而不潰潰而不合,皆因氣血不足往往變為癆瘵。自覺紅腫,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連串三五個,破潰遍項漸流膿血致成瘰癧。獨形者為結核,續欲連結者為瘰癧。”更是生動詳盡的描述了此病的臨床表現,患者自覺症狀,以及病症發展過程等。書中又指出:此症原不系膏粱之變,因慮勞氣鬱所致,宜以益氣養榮之藥治之,其瘡自消。如果出現“金石暴悍之劑,血氣愈損不能生矣,若不速治必治喪生。”把用藥禁忌亦明確了出來。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二)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