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匯率是指兩種不同 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又叫做 匯價。如果把 外匯也看作是一種商品,那么匯率即是在外匯市場上用一種 貨幣購買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外幣匯率是指外國 貨幣與本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的 比價。
舉例
例如,l美元=110日元,表示美元與日元的兌換比率為110,1美元可換110日元,或110日元可兌換成 1美元。在 國際經濟交往中,時常要進行 貨幣之間的兌換。例如,日本進口商要進口10萬美元的美國設備,就必須先將1100萬日元兌換成10萬美元,再支付價款。目前,在國際 外匯幣場上,出現了許多脫離這種 經濟交易的 外匯買賣。例如,某人買進該種 貨幣,待匯率上升之後,再以高價賣出,從而獲取大量 利潤。因此, 外匯成了投資獲利的工具。
標價方式
目前國際上有兩種外幣匯率標價的方式: 直接標價法和 間接標價法。
簡單地說, 直接標價法就是用若干數量的 本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外幣,或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幣為標準,來換算 應收付若干本幣的一種測量 匯價的方法。
例如,以日元為 本幣,在直接標價下:
1美元=110日元
1英鎊=165.80日元
1馬克=64.94日元
在 外匯交易中, 直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外幣數額固定不變,匯率的漲跌是以 本幣數額的變化來表示的。如果外幣折算成本幣的數額上升,表示外幣升值, 本幣貶值;相反,如果外幣折算成本幣的數額下跌,則說明外幣相對於本幣貶值,而 本幣升值。簡單地說, 直接標價法下, 匯價數值越大,外幣價值越大,反之亦然。
目前,世界上除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以外,其他國家都使用 直接標價法。我國人民幣 外匯牌價,也採用這種方法。
間接標價法是用若干數量的外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 本幣,或是以一定單位本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付若干單位外幣的一種測量 匯價的方法。
例如: l美元=1.6840馬克
1美元=110日元
1英鎊=165日元
1澳元=1.6820美元
在 外匯交易中, 間接標價法所表示的本幣值固定不變,匯率的漲跌都以外幣數額變化來表示。數值越高,說明外幣幣值相對於 本幣來說越小(貶值);數值越小,說明外幣幣值相對於本幣而言越高(升值)。目前世界上只有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使用 間接標價法。美國在1978年9月以前也使用 直接標價法,後來為了和國際市場上美元標價一致,才改為 間接標價法。
本外匯率關係:外升本降,外率高 ;外降本升,外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