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書籍名稱:《伏氣解》
書籍作者:葉霖
撰寫時間:1897年
撰寫年代:清朝
書籍簡介
《伏氣解》為溫病著作。一卷。清·葉霖撰於1897年。這是一部專論伏氣病的著作。葉氏依據《素問·生氣通天論》等有關伏氣致病的理論,闡析各種伏氣病的病因、病理、證候和治法,作者強調運氣與發病的關係,對於某些病證,相信“乾支生克”的理論,亦不免於機械。現有《中國醫學大成》等刊本。
相關概念
伏氣
人體外感六淫伏於體內不即刻發病,過後方發之病稱為伏氣病;所伏之邪稱為伏邪或伏氣。
伏氣理論
闡述伏氣病的理論即稱為伏氣理論或伏氣學說。按病因學分類,伏氣病屬外感範疇,因其感而不發,過後方發,故與普通外感病又有所不同。
相關資料
伏氣學說的歷史起源
《內經》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醫學專著。它奠定了許多的理論基礎。許多中醫的基本理論都源於此。伏氣學說也是如此,最早即起源於《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中云:“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也有同樣的論述。文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伏氣一詞,但卻明確地說明了四時所感風寒暑濕之邪可潛伏於體內,不即刻發病,過一季後方發病。後世發展的許多伏氣理論都以此為據。
據現存醫籍所載,最早明確提出伏氣病這一概念的是東漢的張仲景。他在《傷寒論·平脈法》中曰:“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仲景所言“伏氣之病”,是否與《內經》所指一致,縱觀本段論述之前後,甚至整篇《傷寒論》包括《金匱要略》也無片言相關解釋。一方面可能是仲景對伏氣病尚無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推測,在仲景之前,《內經》成書之後,可能已經有人對伏氣一詞的概念作過解釋。因此,仲景在此無需詳述。無論如何,後人所用的伏氣病一詞與《內經》中對伏氣病的描述是相一致的。《內經》和《傷寒論》均是中醫發展歷史上較早期的經典著作,因此,伏氣理論不僅是中醫發展史上較早期的,而且也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基本理論之一。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二)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