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介紹
曲種簡介
三棒鼓是源於唐代的三杖鼓,是廣泛流傳於湖南湘西龍山縣永順縣以及張家界一帶,和鄂西南恩施州一帶的一種曲藝走唱形式。它的產生與長期流存,雖然民間有“周天官一本堵九河”的傳說,實為歷代封建統治者的橫徵暴斂,不修堤防,致使當地十年九水,連年遭災。人民為了活口,紛紛以打三棒鼓、敲碟子、唱小曲等形式沿門乞討,奔走四方。經過長期的演唱實踐,使之逐漸形成這一形式獨特並具有濃厚地方風格的走唱形式。
歷史淵源
民間體育活動之一--三棒鼓
三棒鼓,唐代就出現了,當時稱為三仗鼓。曾經廣為流行。三棒鼓,是以拋三根棒和敲鑼打鼓得名,是土家山寨到處可見的一項以打擊樂器、口頭文學、表演技藝合為一體的文體活動形式。
三棒鼓流行於湖北天門、沔陽等地,源於唐代的“三杖鼓”,曾經廣為流行。以拋耍三根特製的鼓棒擊鼓伴唱而得名。明沈德符《顧曲雜言》載:“吳下向來有婦人打三棒鼓乞錢者,余幼時尚見之。”說明明代已有此曲種,後流入湖北,並在竟陵(今天門市)一帶盛行。清代末葉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漸廣,及於湖北沔陽、天門、洪湖、潛江、京山、麻城、沙市、宜昌、恩施等地;並流傳到湖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江西、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三棒鼓還隨著藝人流傳到過英、法、義大利、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印尼、越南、汶萊、高棉、寮國、緬甸、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
三棒鼓的棒法來自於生活,“鬧春耕”、“收割打場”、“慶豐收”、“拜年節”四套棒法具有渾厚的生活氣息。打三棒鼓技巧性強,表演時需高度集中精力,用力適當,貫通一氣,並與演唱者默契配合。
每年春節,藝人們都結伴走村串寨拜年,不論貧富,戶戶必到。遇見特別貧寒的漁家,表演者還會將別家贈送的禮品轉送,意圖希望人人過節都歡喜。在沔陽洪湖一帶,三棒鼓頗有市場,因此,藝人頗多。1818年前後,沔陽洪湖有戶人家的3個女兒都是優秀的三棒鼓藝人,她們結成戲班,所到之處,聚集觀看的人群常常“翹首伸頸,圍於堵牆”。
可是,洪湖一帶水荒不斷,導致民不聊生。為謀求生路,人們背起三棒鼓,浪跡四方。三棒鼓成為洪湖人民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是洪湖人民手中的一個武器。
自1949年之後,除水害,興水利,洪湖人逃荒流浪已成了永遠的過去。三棒鼓敲出的便是洪湖人民的“三棒鼓新唱”,聽一曲魚躍蟹肥、荷綠藕白的新曲,便能體會洪湖人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三棒鼓如何使用
三棒鼓,唐代稱三仗鼓, 約於明代傳入本境,並逐漸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每年春節,藝人們結伴走村串寨拜年,表現對象不分貧富,戶戶必到。如遇貧寒之家,表演者將別家贈送的禮品相送,意在人人過節歡喜。充分體現出土家人熱情好客,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對加強民族間團結有一定的作用 。
三棒鼓 通常由三至五人組成,一人擊鼓唱詞,一人鑼鼓配樂,一人耍花棒。花棒三根,長一尺,舞者左右各執一根,將另一根拋在空中,左右開弓,擊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也有以刀代棒,以五刀代三棒的技藝。鋼刀在空中歡跳,銀光閃閃,左右穿梭。技藝高強者,突然把刀拋得及高,來一個騰空飛腳,轉身外擺,繼續接刀上拋,令人眼花繚亂,不禁稱絕。打三棒鼓,通常有“鬧春耕”、“收割打場”、“慶豐收”、“拜年節”四套,分“鯉魚跳龍門”、“玉女穿梭”、“板岩漂灘”等項目。打三棒鼓技巧性強,表演時需高度集中,用力適當,貫通一氣,並與演唱者默契配合。
表現形式
三棒鼓的道具少不了鼓和棒,也有短刀、鋼叉。表演形式類似雜技。通常情況下,藝人多是女子。一般是3—5個女子組成藝術班子,表演時一人擊鼓唱詞,一人鑼鼓配樂,一人耍花棒。耍花棒者左右手各拿一根花棒,左右開弓,擊打另一根拋在空中的花棒,使之不落地,但他的節奏必須和鼓點一致。也有以5把鋼刀代棒的技藝,鋼刀在空中左右穿梭,銀光閃閃,令人眼花繚亂。
三棒鼓是一種技藝獨特的走唱形式。演唱不插道白,表演分單人和雙人兩種。單人表演者自己拋耍三根嵌有銅錢的鼓棒擊鼓伴唱,並敲掛在鼓側的馬鑼。雙人表演則一人丟棒擊鼓,另一人奏馬鑼,二人對唱。三棒鼓的鼓面直徑七寸五分、高四寸。三根鼓棒,每根長七寸,鑿三個不同側面的小方孔於棒上,嵌入銅眼錢。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銅錢。三棒鼓丟打起來,眼錢相互碰擊,鼓棒上下翻飛,落鼓合拍成音。丟打三棒鼓的技藝約二、三十種,有“金線吊葫蘆”、“姑娘紡棉紗”、“白蛇吐飛箭”、“麻雀鑽竹林”、“烏龍攪水”、“跛簸箕”、“砍四門”、“單跨花”、“雙跨花”、“單背花”、“雙背花”、“織布”、“絞花”等。三棒鼓唱詞通俗,詞句簡短,每段押韻。唱詞結構各地不同,較常見的句式有“五、五、七、五”句,四句一組。還有“五、五、七”句,三句一組。三棒鼓的聲腔風格樸實,委婉低沉。由於拋棒擊鼓有嚴格規律,歌唱時節奏平穩,變化不大。
打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組成,師傅擊鼓唱詞,一人打鑼,一人耍花棒、花刀。由一人表演,將鼓架擺在前面鼓架上,將鑼掛在鼓架下面,用細繩繫著鑼棒套在腳板上,表演時,口唱詞、手打鼓、腳踩鑼,鑼鼓節拍是按拋花棒、花刀速度的需要而定。三棒鼓的唱詞是五言四句重複半句組成。即五字一句,四句為一節。每小節的第四句要重複半句。每一小節擊響鑼鼓四遍。前三句是每唱完擊三響,最後一句唱完即每小節結束時擊響十下。例如唱:"學打三棒鼓",打"鏘鏘鏘";唱"學又學得苦",打"鏘鏘鏘";唱"三歲學到一十五",打"鏘鏘鏘";唱"學起呀,學起走江湖",打"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這一小節,每唱一字為一拍,"鏘"為鑼鼓同鳴聲,每聲占一拍,標點符號也占一拍。每拍的快慢取決於花棒下落的速度,任何一個花棒下落一次均為一拍。因此,如果花棒拋得低,下落的頻率就快,每拍所占時間就短,反之,花棒拋得高,每拍占的時間就長。三棒鼓的第二句和第四句都要求壓韻,一句和三句可壓可不壓。
打三棒鼓的鑼鼓曲牌不變,但唱詞多種多樣,除了固定的《十二月花》等唱詞外,均為即興編詞隨口而唱,唱三棒鼓歌的人,都是腦筋靈活、口才伶俐者。
打三棒鼓的技巧性很強,思想要高度集中,拋刀拋棒用力要適度,動作要敏捷準確,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敗,還會被刀劃破手腳或誤傷他人。因此,凡是學打三棒鼓者,均需經常練習飛拋接技術,做到閉目均能拋接刀棒。因此,青少年經常用三個卵石練習拋接技術,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不但會拋棒,而且能拋刀。
主要形式
三棒鼓又名花鼓子,在湖北來鳳、湖南龍山、重慶酉陽普及程度極高,尤其是在來鳳縣舊司、大河一帶,三歲娃娃隨時隨地都會即興演唱幾則。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兒時曾經唱過的兩則: 講起打花鼓,硬是學得苦,三歲學到一十五,才會打花鼓。
刀刀三塊鐵,敢拋不敢接,落到腳上要出血,找藥要一歇。
據查,三棒鼓,唐代稱三仗鼓,明沈行符《顧曲雜言》曰:“吳下何來有打三棒鼓乞錢者,余幼時有見之也,起於唐鹹通中(公元865年)”,約於明代傳入本境,並逐漸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每年春節,藝人們結伴走村串寨拜年,表演對象不分貧富,戶戶必到。如遇貧寒之家,表演者將別家贈送禮品相送,意在人人過節歡喜。
三棒鼓一般由3~5人組成,1人打鼓唱詞,1人鑼鈸配樂,1人耍花棒。花棒有3根,長約33厘米,人左右手各拿一根,將另一根拋到空中,左右開弓,擊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
天門、沔陽一帶,由於地勢低平、多水,往昔水災不斷,民眾深受其苦。為謀求生路,他們背井離鄉,背起"三棒鼓",走到哪裡唱到哪裡。許多人從湖北到中國西南部、印度、伊朗、中歐、西歐等地。也有些人經廣東到菲律賓及其它東南亞國家,人們稱他們為“中國的吉卜賽人”。
代表曲目
三棒鼓的傳統曲目,大多反映舊社會人民的痛苦及對統治者的不滿,如《逃水荒》、《宣統皇帝坐金鑾》、《開門曲》、《十恨》等。也有以描敘古人和四時景色為題材的曲目,如《十繡》、《唱八景》等。還有一部分曲目是采自民間的民歌小調,如《月望郎》、《孟姜女》、《嘆五更》等。現代的都是歌頌人們新生活,新風貌,如《我們湖鄉新事多》、《敲鑼打鼓上北京》等。
流派種類
天沔地區
“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兒咚咚,鑼兒哐哐,含著眼淚去賣唱,好不叫人痛斷腸。”聽來令人肝腸寸斷,傷感萬分!可以想像,歷史上的沔陽,天門一帶的地勢是何等的低洼,水災是何等的頻繁,百姓們的生活又是何等的貧窮。據《沔陽州志——地埋》記載,天沔一帶因“土瘠民窮”、“十年九水”被稱為“澤國”。自乾隆三十年間到同治九年的一百零四年間,天沔共發生水災五十四次,“水勢橫溢數百里,人畜淹死無數,老弱轉移,十室九空”。因此,窮苦的人們只好身背三棒鼓,或夫妻,或兄妹,或父女,流落他鄉,穿林過市,沿門乞討唱花鼓。由此可見,特殊的環境創造了三棒鼓藝術。清代末葉三棒鼓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更廣。為謀生計,沔陽、天門一帶的人們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到中歐,到東南亞,走到哪裡,唱到哪裡,他們被稱之謂“中國的吉卜賽人”。
沔陽三棒鼓傳說唐時已有,當時叫三杖鼓,由一人頸掛扁鼓,手輪三根小木仗,三杖輪次擊鼓,並以一杖輪流拋擲空中。邊舞邊擊邊唱。發展到宋以後,從演唱小曲到中長篇,並從話本、鼓詞中移植事故,如三國、水滸、封神、西遊、薛家將等。聲腔發展到後來, 除[平腔]、[悲腔]、[鳳尾腔]、[雜花腔]、[魚尾腔]外,還有[十枝梅]、[摘花調]。唱詞多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數為五、五、七、五。“三棒鼓”傳到湖北沔陽、天門,融入當地花燈鑼鼓、田歌等,富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受水災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時,操漁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蓮湘,邊舞邊唱,有的甚至融武術、雜耍、魔術於其間,花樣很多,因而流布很廣,有的還傳到國外。
據《沔陽實錄》中載:“氏(陳友諒之妻)女形美而善歌舞,腳常曲行,口吐依呀……氏善刀法,三刀齊發,來回如飛……諒(陳友諒)編歌子隊,演唱軍兵間。” 民間羨慕其技藝精美,欲仿難學,通過不斷探索改進,便用三把農村收割麥子的鐮刀,將其鋸成只留下一手能捏的小把,用雙手輪換拋丟,很快成了民間的一種演藝形式,由於水災連綿,百姓為了討米謀生,只有將鐮刀除掉剩下三根木棍,即成為“三棒鼓”。
《沔陽實錄》又云:“清中業,三棒流行,城內不得演,文人多唱花鼓於茶樓”,可見“三棒鼓”在清中業期間,就遍及沔陽城鄉。然而“三棒鼓”的演變公式基本是:武功--娛樂--雜耍--謀生,這就是“三棒鼓”的來由。
又據《天門縣誌》記載:同治年間,天門藝人陳登洲攜兒帶女靠唱漁鼓,打三棒鼓到了烏克蘭一帶。歐洲其它一些國家也有天門華僑當時靠打花鼓到國外謀生的。如今,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奧地利、義大利、波蘭、比利時、瑞士等歐洲國家,還有“華人花鼓劇團”及對這一藝術進行研究的組織。
漁鼓、三棒鼓在清末時就由逃荒餬口的演唱變為二人化妝三人化妝表演故事,進而組成草台班子參加農村迎神賽會、民俗節日、家族禮儀等聚會活動。在演出時用幾張桌子搭成戲台,故農村稱之為“平台花鼓戲”。大約1930年前後才進入洪湖的峰口,沔陽的楊林尾, 天門城關的茶園、劇場演出。在城鎮演唱中與漢劇、楚劇有了更多交流,從而吸取了漢劇 、楚劇的表演程式。在音樂方面也增加了絲弦伴奏,形成了獨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劇劇種之一。 三棒鼓是指①流行於湖北的一種曲藝形式。②侯寶林先生的相聲段子。
鄂渝湘縣
流行於鄂渝湘邊區的來鳳縣、龍山縣和酉陽縣等地的一種曲藝表演形式,因表演時領隊用三根棒擊鼓而得名,又名花鼓子。表演隊一般由三到五人組成,領隊是主唱,用三根棒擊鼓,也可以一邊唱一邊拋棒一邊擊鼓。其他人或敲鑼、或拋刀或舞連鉸棒,是副唱。唱詞以四句為一節,要求前後押韻,每句的字數有定數,一般分別為“五言、五言、七言、五言”,最後一句要重複半句,如“老婆本姓沙,不會發粑粑,一蒸一個硬疙瘩,口口啊口口都不扎”。唱詞有傳統的曲目,但主要是即興編詞隨口而唱。每句唱詞後用樂器配樂,節奏分別為“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拋刀者所用刀一般為專門打制的鐵刀,也有高手拋殺豬刀、菜刀或砍柴刀,一般為三把。連鉸棒為一根兩頭粗中間細的圓棒,表演者雙手各執一根細棍,前後上下撥弄,使連鉸棒往復鏇轉。
曲藝表現
曲藝中的三棒鼓又稱為花招鼓。藝人所敲擊的鼓不大,三寸多高,尺二來寬。是用三足支架架起,與京韻大鼓、奉調大鼓所用的支架平鼓相同。
藝術價值
“三棒鼓”傳說唐時已有,當時叫三杖鼓,由一人頸掛扁鼓,手輪三根小木仗,三杖輪次擊鼓,並以一杖輪流拋擲空中。邊舞邊擊邊唱。發展到宋代以後,從演唱小曲到中長篇,並從話本、鼓詞中移植事故,如《三國》、 《水滸》、 《封神榜》、《西遊記》、 《薛家將》等。聲腔發展到後來,除[平腔]、[悲腔]、[鳳尾腔]、[雜花腔]、[魚尾腔]外,還有[十枝梅]、[摘花調]。唱詞多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數為五、五、七、五。
生存現狀
來鳳縣舊司鄉岩朝門村的花鼓表演隊,在整理挖掘傳統段子的基礎上配合當地經濟發展,自編花鼓詞400多段,每年在城鄉演出達100餘場。他們多次參加湖北來鳳、湖南龍山、重慶酉陽三縣組織的表演、競賽和宣傳活動,因其聲音洪亮,拋舞技絕,唱詞精彩而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比如他們演唱的這幾段就極具地道來鳳風情。
來鳳三棒鼓,歷史很悠久,民間相傳代代有,絕技前人留。
手拋刀與棒,耍出新花樣,邊打邊拋又邊唱,出口能成章。
客往來鳳過,進了花鼓窩,隊伍龐大人也多,演遍川湘鄂。整理加工過的相聲傳統曲目。對口。短段。原名《學評戲》。學唱內容往往因人而異,1956年經侯寶林加工整理並演出,改名《三棒鼓》。
曲目開頭先講述了評劇的發展簡況,並且學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著名評劇演員花蓮舫的《劉公案》選段和老白玉霜的《玉堂春》選段,仿學了“大口落子”的演唱特色。接著回顧、仿學了評劇剛剛興起時,在廟會上圍個布圈演唱《老媽開嗙》時的淒涼景象:由於班主只顧賺錢而不顧演員和觀眾,演唱中間常常敲鼓暫停向觀眾零打錢,結果,比買票聽戲還貴,坑害了觀眾。侯寶林表演時既模擬了一心賺錢的戲班班主,也模擬了兩個看戲的老太太,通過兩方面不同的音容笑貌,諷刺了舊社會的這種畸形現象。
1956年下半年中央廣播說唱團侯寶林、郭啟儒首演並錄音廣播,且為保留節目,腳本收入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侯寶林相聲選》。
2017年3月,一首主打“搖滾+三棒鼓”的創意歌曲在網際網路廣泛傳播,這支作品首次在搖滾的節奏中大段融入三棒鼓,並配以中國大鼓與嗩吶,主創團隊對三棒鼓詞的字法、句法、韻律以及鑼鼓點的節奏進行了大膽的革新,詞作者黃摩崖再次將現代詩的寫法熔鑄成俚俗詼諧的表達。而主唱羅卿領銜肖澤貴、楊妙勤、袁明燦、楊志義、肖昌永老中青三代五位三棒鼓藝人傾情演唱,抒發了異鄉人在北京打拚漂泊的複雜情感,引發社會各界人士熱議。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
湖北戲曲、曲藝知識盤點
湖北地方戲曲、曲藝種類繁多。地方戲中最具影響是漢劇、楚劇和荊河花鼓戲。說到地方曲藝:大鼓、漁鼓、三棒鼓,小曲、南曲、碟子曲,當陽扇子戲,恩施有揚琴,文曲數廣濟,善書說得巧,耍耍好稀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