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歌

木魚歌

彈詞系統的曲種。簡稱木魚,也叫摸魚歌。流行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帶。起源於明末,清代以後興盛。早期木魚歌都是隨編隨唱,後來才記錄曲詞,輾轉傳抄,或刻印傳唱木魚歌流行於晚明,到清代以後極為興盛。清人屈大均《廣東新語》及羅天尺《五山志林》中都記載過當時演唱的盛況。早期的木魚歌都是隨編隨唱,憑記憶演唱,後來才記錄曲詞,輾轉傳抄,或者先編好曲詞,刊印成書傳唱。這種抄本或刻本,叫木魚書,既可作演唱的腳本,也可供閱讀。

主要簡介

木魚歌木魚
木魚歌又名“木魚”,“關於這名稱的來歷,一說是與寺廟的敲擊樂器沐浴有關。“據說魚類睡眠是不閉目的,念經敲木魚,是要警誡僧侶一力苦行,這與木魚書的內容多是警世勸善相吻合。演唱時便敲邊唱,隨物贊祝,久而久之,‘木魚’便成了這一說唱形式的名稱。”另一說來自1927年出版的第233號《小說世界》上署名為秋山的文章《木魚書》:“注引《池北偶談》及《後山叢談》:‘二廣居山谷間,舟居謂之蛋人。蛋有三種:蠔蛋、木蛋、魚蛋也。’‘此地有民歌,……大抵皆男女相謔之詞。’據此……則木魚歌者,木蛋、魚蛋之歌也。”關於“蛋民”,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卷三里記載:“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者‘蛋’也……蛋有三,一為‘魚蛋’,善舉網垂綸;二為‘蠔蛋’,善沒海取蠔;三為‘木蛋’,善伐山取木。”同時木魚歌也稱“摸魚歌”,這可在明末清初的朱彝尊(1629-1709)和王士禎(1634-1711)的詩中找到互證。1657年朱氏曾到東官(東莞的舊稱),並寫下《東官書所見》:“浦樹重重暗,郊扉戶戶關。長年搖櫓至,少婦採珠還。金齒屐一尺,素馨花兩鬢。摸魚歌未厥,涼月出林間。”而後者則是在1684年奉命到廣州,他的《南海集•廣州竹枝詞六首》第一首中道:“兩岸畫欄紅照水,蟹船爭唱木魚歌。”兩人都是親見親聞,但說法不一,且“木”與“摸”發音相近,可見所指乃是同一事物。此外,木魚歌還有一俗名“盲佬歌”,莞人習慣用此說法,那是因為唱木魚的職業藝人一般是失明之人,男性稱瞽師女性則稱瞽姬,且男性比女性多。木魚歌的文字載體,是木魚書。但在清初,莞人稱之為“歌本”,後改稱“歌書”直至今天。如果是短篇的歌書,又可稱“摘錦”(或作“擇錦”)。

主要由來

木魚歌傳承
楊寶霖先生認為木魚歌源於唐代的說唱文學“俗講”,“俗講”的話本即是“變文”。元末明初,流傳於江南的“變文”嬗變成“彈詞”,彈詞流入廣東,結合當地的人民的生活及獨特的方言,便成了“木魚歌”。

而譚尋、譚正璧認為木魚歌是在從其流行地區的民歌民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後來又受到外地民間說唱文學的影響而更豐腴壯大,而它的演變過程,確是錯綜複雜。

又一說是“木魚”來源於北方的“子弟書”。賈天慈在《試論子弟書的沿革》一文中說:“當時由於清兵分赴外地駐防等原因,此種曲藝遂先後隨之傳播到廣東,江蘇等地;各地又以不同曲藝形式別創樂調。經研究考證,木魚、開篇、津子弟書、清音子弟書等,均源於子弟書,與北京子弟書同源異流,僅不為世人所熟知而已。”6這些都是一家之言,學術界對此莫衷一是,尚未有定論。

歷史淵源

木魚歌表演
要說最早記於古籍的廣府曲藝人物,應數西漢孝惠帝時南海人張買(後被封南宮侯),他“侍游苑池,鼓棹為越謳,時切諷諫”(明歐大任:(百越先賢志》)。漢代以後歷代古籍皆有零星記載廣府的曲藝。

始於唐代佛教變文、寶卷傳唱與本地民歌的融合演變,形成於明末,是吟誦式曲藝,清代至民國初期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木魚初為清唱,不用伴奏,腔調樸素簡單,特別受民間婦女喜愛,往往居家傳唱、自娛自樂。後有失明藝人以唱木魚為業,加上樂器伴奏,男的稱“誓師”,女的稱“瞽姬”;腔調有所變化,創出苦喉梅花腔,表達哀傷情感。常有婦女請他們回家演唱,中秋節時特別好生意。由於木魚受民眾喜愛,木魚歌書也大量流行,產生過一批有鮮明嶺南俗文學特色並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作品。其中《花箋記)、<二荷花史)在國際文壇上亦有聲名。如《花箋記)於1824年、1836年先後被英國德國學者譯為英文本、德文本在外國出版。還有《三國》、《好逑傳》、《玉嬌梨》、《平山冷燕》、《金簪記》、《西廂記》、《琵琶記》、《珊瑚扇金鎖鴛鴦記》、《雁翎媒》等,也被稱為木魚書中的“才子書”。其他還有改編演義小說的、取材於社會生活的、反映民主革命的,揭露外國侵略者醜惡面目的,現今有記載的木魚書目多達500種,四五千卷。早期作品《觀音出世》、《觀音十勸》等可見佛教變文、寶卷的路子,在民間流傳廣泛。清末民初,進步報刊常登宣傳革命的木魚作品,可見其為民眾所喜聞樂見。

但“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木魚因腔調單調、少變化而落後於時代,創作、演唱木魚的人漸少,後來木魚只作為一種曲牌偶爾出現於粵曲演唱之中。龍舟歌,簡稱龍舟。其來源,一說是民間變木魚歌腔調而創,始於順德龍江;一說源於端午賽龍舟時向龍王唱的頌詞。形成於清乾隆年間,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職業藝人常手持一支上端架著木雕小龍舟的長棍作標識,胸前掛一副小鑼小鼓,敲擊節拍和唱,不用其他樂器伴奏。龍舟曲目有些以木魚書改唱,有些是藝人自編自唱,內容廣泛,也有編成曲本流傳的。辛亥革命前後,革命黨人編寫“社會龍舟”、“政治龍舟”,成為宣傳革命的文藝形式。後隨著粵曲興起,龍舟式微,僅作為粵曲中的曲牌偶爾唱之。但解放前夕仍有知名藝人龍舟棋、龍舟德、龍舟寧、龍舟會等。那時的流散藝人隨街賣唱,賺取微薄收入,境況堪憐。

明末清初起流行於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的,用廣州方言演唱的一種民間說唱形式。它是廣大城鄉百姓尤其是婦女自娛自樂抒發情懷的重要方式。同樣,東莞木魚歌也有著四百年悠久歷史,其盛況可從當地的文史學者楊寶霖先生的記載中略見一斑:“歲朝佳節,農閒之時,榕樹下,廳堂中婦人圍坐,請識字者按歌本而唱之。一聽到木魚歌聲,就群起圍而聽之。聽者表情,隨歌書的情節而變化,怒罵者有之,嗟嘆者有之,損涕者有之,歡笑者有之。在莞城,除歲朝佳節外,最盛者首推盂蘭節”。此外,楊寶霖所認為的莞人佳作《花箋記》曾漂洋過海,1827年德國詩人歌德在日記中記述他讀英譯本的感想。如今,木魚歌卻已不再興盛,作為土生土長的莞人,筆者在田野考察之前就從未聽過,而父輩中大多數的人也對此一無所知。為了追尋和了解昔日輝煌的木魚歌,在2005年春在東莞市道滘鎮作了一次實地調查。

1.自然環境:道滘位於東莞西部,面積63平方公里,北距廣州30公里,南距香港90公里,東距東莞市區5公里,廣深高速公路貫穿南北。據史載,道滘昔稱“到滘”,又名濟川,始於公元1342年立村,向來被譽為東莞的“水鄉明珠”,河涌交織,綠榕如蓋,石橋長臥,古巷通幽。

2.戲曲活動:道滘人向來愛好曲藝且輩出人才,三十年代有葉棣材五兄弟,吹打樂器一流,自立“五兄堂”,設館授徒,馳名廣州、新加坡。四十年代粵劇名伶何非凡(1920-1980,原名賀年,又名康琪,道滘南城坊人)以《情僧偷到瀟湘館》一劇成名,省港澳共演出367場。文武雙全花旦陳艷儂組成全女子戲班,名曰“美人威”,演出《劉金定斬四門》成名,提高梨園女子的地位,其後又有花旦劉蓮卿、陳錦雲等。1980年當地文化站組成道滘業餘粵劇團,近年來,創作出《彩菊回生記》、《情暖老人心》、《生死簽》等作品,並在各種比賽中脫穎而出,屢獲殊榮。目前全鎮已成立了14支曲藝隊,村村都有“私伙局”,經常參加活動的有五百人之多。這些曲藝隊都有各自固定的場地、服裝、道具、樂器以及燈光音響,平時他們各自排練,自娛自樂,而逢年過節,他們就會走鄉串鎮,為各地民眾演出。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各曲藝隊每年的演出高達400多場次。鎮裡每年除了舉辦一系列的粵劇調演活動外,還常邀請省市各級粵劇團過來演出,進一步豐富民眾的生活。因此,1999年11月道滘鎮被評為“中國曲藝之鄉”,2000年5月,又被授予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筆者調查期間,正值該鎮舉辦粵劇黃金周活動。

演唱形式

木魚歌三弦
1)樂器。據介紹,唱木魚歌時多用弦樂伴奏即二胡古箏琵琶三弦等,沒有樂器時也可用竹板,亦有說法稱木魚也可做擊節之用。當劉老即場表演時,他所使用則是一把小三弦(參見照片)。小三弦又名曲弦,長95厘米,分為琴頭、琴桿和琴鼓三部分,用琴桿做指板,無品;音箱扁平近橢圓且兩面蒙皮。

2)表演。劉老採用“雅唱”的方式為筆者演唱了《禪院追鸞》和《秋江送別》的片斷(參照片和錄音檔案)。他先報上曲目名稱,然後撥動琴弦,隨即飄出清亮悠揚之音。起式只有兩句,正文是每四句組成的一段,每句多是七個字或九個字,故一般是“二二三”或“二二二三”節奏,超過七字部分唱時不占板。由於唱詞較長,故只能將樂段不斷反覆,直至唱完為止。採用“梅花間竹”韻的唱法即是一句高一句低,句與句之間的停頓需要伴奏長過門或短過門,然後接著唱下一句,不斷交替使用。

木魚歌原是五音階徵調式,鏇律與節奏都較平穩。但它畢竟屬於散板,演唱時因需要也偶有變化,有時因故事內容和人物心理活動轉換尤其在情緒激動時,便可相對自由靈活地跳躍和變節奏。此時便會出現乙反調式,則又構成七聲音階。劉老臉上帶著很投入的表情,歌聲莞音厚重,婉轉低回,沉鬱淒楚,正如前人屈大均所言:“唱一句或延半刻,曼節長聲,自回自復,不肯一往而盡,詞必極其艷,情必極其至,使人喜悅悲酸不能自已”。8問起長篇的曲目,他說現在年紀日增,記憶力下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想起來。

主要腔調

木魚歌《成二口》演唱
木魚的腔調有兩種:一是苦喉,曲調沉鬱,適於表現纏綿悲惻之情,如《玉碎珠沉》等。另一則是正腔,曲調爽朗,適於表現歡快喜悅的情緒;上述曲目中,《鋪床歌》、《家鄉民謠自彈唱》以及劉老演唱的幾支小曲包括《貴人居》、《花夾果》、 《成二口》 、《賀燈頭》、《十二奶娘》、《逢春花開》《賀新新抱》(莞人對媳婦的稱呼)都屬於後者。《鋪床歌》與東莞的舊風俗有關,當新娘進入新房揭開紅頭帕後,“大妗”(媒人)便將新人的帳子、被褥、枕席安置在床上,再叫新人兩人站在床前,大妗便開始唱“鋪床歌”,歌詞無非就是祝福新人婚姻幸福生活富足。那些小曲也是用於各種喜慶場合,如新居落成、男嬰的慶燈宴等;而《家鄉民謠自彈唱》則是2001年劉老參加比賽時,由文化局人員所作,歌頌東莞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因此,它們聽起來都是節奏明快色彩喜慶。在這些錄音中發現:唱木魚歌無論男女皆用一種腔調,而且都是一個人獨唱全篇,沒有角色之分。

格律用韻

木魚歌表演唱
木魚歌的句子在一句中,它的平仄符合七言絕句或律詩的要求,但句與句之間則往往失粘。例如《淚濕青衫》中“隴頭梅放一枝春,萬里相思憶故人。雪冷郵亭車馬少,難逢驛使敘花津。”格律則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木魚歌只能押平韻,但壓韻不似詩歌嚴格,只要音相近即可。長篇歌書的一節,短篇歌書的一篇,一般只用一韻且可以重韻,其間可以換韻但也只是平韻互換,而且是在情節暫告一段落時,轉韻時常以兩個三字句首起。如《玉碎珠沉》:“轉思我有隨身物,當初猶未對他言。呢嚇人亡物在有何用,等我沉歸波底作妝奩。開包匣取衣箱,萬疊蘇杭錦繡裳。玳瑁珊瑚兼瑪瑙,金環釵珥及明璫。”偶爾,也有個別篇章是仄聲與平聲互葉為韻的,此時則用五字句。如《淚濕青衫》中“碧海何時開並蒂,春歸免我盼佳期。虧我錯把洵陽輕薄子,中道思情棄惜分離(平聲)。遠隔人千里(平聲),月痕空把金釵記(仄聲)。愁唱陽關幾曲詞,回憶少年歌舞事(仄聲)。平康艷艷里不勝悲,愁處鎖雙眉(平聲)。”

主要體制

木魚歌傳授
木魚歌它基本上是七言的敘事詩,間雜以三、五、九言,最長的有十二字。用語半文半俗,夾有大量的俚語和方言詞。作品多屬長篇,每篇都分若干回,一般每回有一個獨立的小標題,多是四字。通常是第一回“開書大意”,介紹全書梗概、人物和背景,接著是正文,逐回陳述故事情節,最後一回是尾聲,交代故事終結,一般在最後加上勸誡之語。從取材方面看,木魚書有改編自前代盛行的歷史小說或戲文,如《狄青比武》取材於《萬花樓》,《長亭餞別》取材於《西廂記》;另有獨自創作的,東莞人的《殺子報》、《梅李爭花》、《番寶名琴》、《花箋記》、《二荷花史》等等。

演唱方式。東莞人唱木魚歌自然是用地道的莞語,莞語屬於粵方言的地方變體,與廣州方言差別較大。演唱方式有兩種,一是“讀歌”,一是“雅唱”。前者是沒有音樂伴奏的清唱,有拖腔且節奏較快,高低抑揚,莞人常用於此唱長篇的曲目。而後者則節奏相對緩慢,深沉淒婉,亢墜徐疾,是職業藝人必用的,且有樂器伴奏。現在,木魚已經成為粵劇、粵曲的一種調式。

主要曲目

木魚歌戲曲磁帶
所收集到木魚書有26種。其中24種是油印的手抄本,7種是不完整的曲目(以數字標明)。現羅列如下:《金山信》、《過埠歌》、《金葉菊8-12》、《怨夫老》、《禪院追鸞》、《店中卻色》、《孤兒憶母》、《夜送寒衣1-3》、《白沙訪友》、《雙鳳奇緣》、《降仙遊園》(節選自《金絲蝴蝶》)、《周氏返嫁》、《會妻訴情2》,《岳娘諫婿》、《英台祭奠》、《十送英台》、《十朋祭江》、《玉碎珠沉》、《玉蓮投江》、《淚濕青衫》、《觀音十勸》、《執詩求合1》、《山伯回鄉2》、《秋江送別2》《漁翁出江2》、《三娘汲水上、下》、《正宗南音金絲蝴蝶》(香港陳湘記書局發行)。其中《金絲蝴蝶》是唯一一本正規出版且是機器印刷的。《金山信》、《過埠歌》、《怨夫老》、《禪院追鸞》、《店中卻色》、《雙鳳奇緣》、《降仙遊園》、《岳娘諫婿》、《英台祭奠》、《觀音十勸》、《玉碎珠沉》、《淚濕青衫》、《夜送寒衣1-2》。它們都是呂先生經多方打聽從別人手中買來的。後據知情人說,在鎮上的綜合市場中某一香燭店出售木魚書,另有一婦人偶爾會在附近擺賣,筆者多次前往卻一無所獲。另外他還藏有的錄音帶有:《過埠歌》、《怨夫老》、《李書雲集》、《三娘汲水》、《三姐回門》、《周氏返嫁》、《陶府訴情》、《蘇姐贈金》、《秋江送別》、《金葉菊1-4》、《王公賣仔1-3》。表面看,磁帶似是私人錄製,但因為包裝尚未拆開故不能證實。

盛行時期

提起木魚歌,最流行的時候在解放前,街頭巷尾、樹蔭涼棚,縣城(東莞於1985年起設市)農村,東莞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人唱。聽眾往往中老年人其中婦女居多,也有相當部分的年輕人。農閒時,一群婦女聚在一起,讓識字的人邊看歌書邊教唱,其他人在一旁跟著學,不少人還通過這樣來認字。晚上,通常是十多個婦女集資請藝人在空曠的地方唱木魚歌,有時候藝人會邊唱邊講解歌書的內容。而平日稍微富裕的人家也會請職業的盲藝人上門演唱,甚至連唱數天。

他自幼愛好曲藝也學樂器,年輕時乃是村上的文娛積極分子。1976年開始視力下降,於是便少量學木魚歌,到快失明時便專心學以求將來藉此謀生。起初邊看書邊聽師傅唱到後來便全憑記憶。1982年,失明的他住在縣城的親戚家,並在遠涌尾(地名)以賣木魚書和木魚歌錄音帶度日。當時的木魚書有80多種,是文化局的工作人員和退休教師幫忙印刷的。而錄音帶則是自己灌錄的,演唱者既有職業藝人亦有明目人。可是,一到1984、1985年,對此感興趣的人迅速減少,因為那時收音機、電視機開始湧入百姓家庭。

說到現在,老人不無感嘆地說:“現在人沒人愛聽這木魚歌,它節奏太慢了,說一件事情也要幾個晚上。時代曲卡拉OK多得很,多看多聽也能得名。而且幹這一行謀生也艱難。幾年前,曾經有幾個盲人學會了唱木魚歌,還向我請教過,但現在都已經轉行做按摩了。”“姑娘,這東西基本被淘汰的,注定要失傳了”,他重複了幾遍。

葉炳是劉老的師傅,也是當年道滘最出名的木魚歌藝人,以聲腔動聽淒婉著稱。據劉老講,葉炳是道滘厚德人,自小失明,13歲起便以賣唱和占卜為生。據說,他的木魚歌是從大羅沙人(道滘的村名)葉齊枝處學得的。他會唱相當多的曲目,甚至可以連唱一個多月也不重複。其妻也是盲人,並育有一女,解放後受到政府照顧而全家搬進老人院,大約在1991年去世,卒年約77歲。他生前沒有正式受過徒弟,除了現在的“棠叔”。劉老至今仍然記得過年時與師父賣唱的事情。過去,職業藝人也喜在春節唱木魚歌賺錢。一般是從初一到十五,挨家挨戶演唱。師徒一人彈奏一人吟唱,唱的一般不是悲哀淒涼的歌書內容,而是自編的吉利話以討人歡喜。大約唱十分鐘左右,主人家便會送上紅包以作打發。

主要特徵

木魚歌粵劇
木魚歌雖屬彈詞系統的曲種,但與蘇州彈詞不同,沒有開篇、詩、詞、套數和說白。以後受粵曲、南音和龍舟歌的影響,始插以說白。演唱時用二胡古箏琵琶、三弦伴奏,也可用竹板擊節。曲調分“正腔”和“苦喉”兩種。前者爽朗明快,歡樂喜悅;後者沉鬱悲惻,哀怨纏綿。木魚書有記載可查的約有500部、4000~5000卷之多。內容良莠雜陳。有從佛經故事和寶卷改編的,如《目連救母》、《觀音出世》;有來自小說傳奇之作,如《仁貴征東》、《白蛇雷峰塔》等;也有反映現實社會題材的曲目,如描寫反美華工禁約的《金山客自嘆》、《華工訴恨》,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的《國事訴根源》等。傳統曲目以《花箋記》、《二荷花史》最為著稱。
歷史悠久的東莞木魚歌古為今用登上了大雅之堂,在2006年農曆二月初二的東坑“賣身節”開幕式上,“木魚說唱賣身節”的木魚歌表演唱登場亮相,給四百年傳統歷史的東莞木魚歌賦予嶄新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受到廣大民眾的熱烈歡迎和眾多媒體的關注。

東莞木魚歌(又稱盲佬歌,因昔日唱此歌的多是盲藝人而得名)具有悠久的歷史,起源於明末清初,訖今歷400多年,其鼎盛時期至“歲朝佳節,農閒之時,榕樹下,廳堂中,婦人圍座而歌”。清初學者朱彝尊更言“一唱摸魚聲,都來月下聽”。幾百年來,裊裊莞音的木魚歌在東莞城鄉廣為流傳,但世易時移,如今木魚歌實際上已是風流不再,幾成絕唱,只在城鄉的一些老年人中傳唱,位於莞城區的細村市場上目前還有木魚歌的錄音帶出售。

木魚歌牛津大學
400多年以來,雖然受到全球化經濟和現代工業文明的強烈衝擊,東莞木魚歌卻在國際上擁有眾多的研究者、傳誦者。這是因為,由於歷史的變遷,歷史上記敘木魚歌的木魚書最好版本大多流失到國外,國外收藏的數量也遠比國內及東莞多。現東京大學、倫敦大學、牛津大學英國博物館、巴黎國家圖書館、萊頓大學漢學研究所(荷蘭)、莫斯科國立外交圖書館、幕尼黑巴伐利亞國立圖書館、西柏林普魯士文化圖書館、美國等都有收藏。1827年德國著名詩人歌德(1749—1832)也曾經把“謎”一樣富有傳奇色彩的東莞木魚歌《花箋記》稱作為一部“偉大的詩篇”。因此,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東莞木魚歌引起美國、英國、俄國、日本等眾多國家的學者的研究。

近幾十年來,東莞博物館、東莞圖書館等有關部門以及東莞的一些熱心人士如楊寶霖、張儉東等,都十分重視東莞木魚歌的收藏和整理工作。特別是莞邑文史學者楊寶霖數十載潛心研究,千方百計把藏於英國博物館、牛津大學、巴黎國家圖書館等現今存世最早的莞音木魚書《花箋記》幾個刻本(複印件)收藏,寫出了《東莞木魚歌初探》、《(花箋記)研究》等專著,為傳承東莞木魚歌這筆珍貴的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
豐厚的文化積澱,是東莞打造“文化新城”的穩固基石。東莞木魚歌在東坑“賣身節”登大雅之堂,開創了東莞傳統文化古為今用的新路子。可以相信,東莞木魚歌這種植根於東莞大地的珍貴文化遺產,必將大放異彩。

此外,“木魚”、“龍舟”、“南音”是三個關係密切的概念,譚正璧、譚尋認為“木魚歌是粵語民間說唱文學的總稱,它自產生到發展宗支龐雜,因而有多種名稱,多種形式。最早的分類如《廣東新語》所說的‘如《連昌宮詞》、《琵琶行》等至百言、千言’的,就是我們所稱的‘龍舟’,‘如元人彈詞曰某記、某記’寫‘小說’故事的,就是我們所稱的‘南音’;其‘短調踏歌’,就是我們所認為是木魚的始祖原始民謠民歌。”4而實際上,“龍舟”、“木魚歌”、“南音”三者是有區別的,前者多是口語,且字數不拘,但平聲句與仄聲句都要押韻,多寫無關名教宏旨的瑣事。後者則是多文雅之詞,多是七字句,且平聲句押韻,多寫歷史傳奇故事,抒情色彩濃,充滿封建說教;木魚歌與南音較相似,但“南音”的平仄格律更嚴格,且演唱時有起序,一板三眼。儘管如此,相當多的人還是簡單地認為短篇的“木魚歌”是“龍舟”。長篇的“木魚歌”是“南音”。據楊寶霖先生考證,東莞書坊刻印的木魚書都沒有註上“南音”二字,但民國後的廣州和香港則有出現,且前者居多,而且都是後印的機器版,即是說原來版本並沒有“南音”,後來被其他書坊添加上去的。其中原因可能與粵劇的發展有關。民國初,粵劇由戲棚官話改為粵語,南音也被收入粵劇、曲藝中,如名伶白駒榮所唱的南音佳作《客途秋恨》可謂名震一時。廣州書坊為招徠顧客,就在木魚書封面上印上“南音”二字。但對莞人而言,唱“南音”用的是標準的廣州話,唱木魚歌則必用莞語。廣大的勞動人民,尤以婦女為多,他們一般不懂得唱南音,如果印上“南音”二字定會失去市場。所以,香港陳湘記書局發行《正宗南音金絲蝴蝶》,十之八九應是木魚書,而非“南音”的曲本。

生活現狀

木魚歌賞叔
中原文化傳播到各個地區,因為地域、文化語言等的差異而演變出各種地方特色。木魚歌也是一樣,它大部分取材於中原的故事,為了適應當地的需要而加入方言諺語來演唱,讓廣大勞苦大眾接受。此外,還有本地人的作品,用木魚歌的形式把廣泛流傳的故事寫下來,這是為了更通俗易懂。

現在木魚歌在道滘已經不再興盛了,它是民間的暗流,只是零星地流傳著,至於具體的情況,目前還不清楚。因為他們尚未對此作過統計,一方面是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做民眾的思想工作。有些藝人不想再唱,有些家屬也拒絕談起。在他們看來,父母的失明本是一種缺陷,加之木魚歌屬於下九流,所以如果將之挖掘出來對他們而言,便是一種恥辱。現在只是大概知道會唱木魚歌的人一般是60歲以上的老人且多是婦女,鎮上有部分唱粵曲的人會哼幾句,但懂得唱長篇的卻為數甚少。他所看到最盛的集體演唱便是每年的七姐誕(莞人對七夕的稱呼),在文閣的天后宮,十多個婦女圍著一張擺滿祭品的桌子唱木魚歌。他所知道的職業藝人就剩下一個,即在閻公古廟裡的“棠叔”。一般的年輕人不接受木魚歌,認為它節奏太慢,而且與現代相隔太遠。他認為隨著時代的進步,木魚歌終究會被慢慢淘汰,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中國的文化發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從巫、儺、風雅頌到唐詩宋詞元曲一脈相承。但它在受到電視電影網路的巨大衝擊後,在新世紀將面臨一個重大的轉折。過去的傳統是單向的,現在的選擇是多元的,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儘管如此,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應該有責任把祖先遺留下來的東西整理並保存,留待後人去研究探討。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