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

清嘉慶十一年(1806),“溫州鼓詞”已有藝人白門松演唱活動的文字記載。用溫州地方語言說唱,以瑞安話為準,有說有唱,以唱為主。演唱者自行伴奏說唱,伴奏樂器牛筋琴、檀板、扁鼓、抱月均為演唱者(一人)自行伴奏。十六弦的牛筋琴為全國唯一的獨特的曲藝伴奏樂器。常用曲調有“太平調”、“吟調”等,古樸而具溫州地方特色。演唱區域為溫州市區和瑞安、平陽、永嘉、樂清、洞頭、文成等縣(市)。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長篇曲目有《陳十四娘娘》、《十二紅》等。

基本信息

簡介

溫州鼓詞是流行於浙江溫州及其毗鄰地區的一個曲藝品種,俗稱“唱詞”。因過去的藝人多為盲人,故又稱為“瞽詞”或“盲詞”。它用溫州方言表演,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清代中期已見流傳。說起溫州鼓詞的淵源,藝人們說溫州鼓詞的“祖師爺”是唐明皇的叔叔。他從小聰明、善文能詩,諳音律。後因病瞽目,親嘗失明的痛苦,便教盲人唱鼓詞以自誤,於是民間便有鼓詞。

歷史溯源

溫州鼓詞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文學形式角度來看。它是和唐代的變文一脈相承的,因為“敦煌變文是後世各種說唱文學的先驅。”

關於它的具體形成時代,一說始於南宋。持此說者以當時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作為分析論證的依據。金兵入侵,宋室南遷。隨之而來的宋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曲藝作為民間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也隨著民族的遷移而南下。

另一說人為,溫州鼓詞“始於明代,由橫陽里巷之曲與詞曲合併而成。”橫陽,即今平陽;里巷之曲,指的是民間小調。當時在野的文人與聰明的盲藝人,承受了古樂的衣缽,並吸收了當地的民間小調,創造了說唱形式。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在器樂和音樂上也日臻完善。

在舊社會,鼓詞藝人的地位十分低下,鼓詞同樣不為達官貴人、豪門紈絝視為藝術,而被拒之於藝術之宮的門外。解放前,當時的紳士就不承認它是文藝。解放後,藝人翻了身,他們不但在政治上是國家的主公翁,在黨和政府的關下,組織了曲藝協會。在經濟上也與工農民眾一樣生活日益改善。於是溫州鼓詞得以新生。目前,溫州農村幾乎到處都可聽到鼓詞的美妙音樂,民眾也喜歡哼幾句鼓詞流行曲調。

藝術特色

溫州鼓詞男女對唱
溫州鼓詞按演唱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平詞”,凡逢紅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爭端認錯罰詞還有一種叫“大詞”,也稱“娘娘詞”。解放前都在供奉女神的廟宇中演唱。唱大詞時,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鑼,曲調高亢、粗獷,比較原始。其主要詞目為《陳十四娘娘》,唱陳十四學法滅妖的故事,可以連唱幾晝夜。

溫州鼓詞有唱有說,以唱為主。它的唱腔、曲調,帶有濃郁的南國民歌風味,鼓詞的基本曲調有慢板、流水、緊板等幾十個板式。由於溫州鼓詞是用溫州方言演唱(以瑞安語言為標準),因此各地語音不同,唱腔也各有特色,其唱法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曲調比較細膩、柔和;北派曲調比較粗獷、古樸。

溫州鼓詞長於抒情,善於敘事,曲句俚質,通俗易懂,並夾有豐富的民眾辭彙和民間諺語,曲本形式有“折書兒”、“小說”、“部書”等三種。其句法結構,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時也運用五字句及疊板等形式。其文體一般由韻文、道白相間而成。唱韻很講究押韻自然,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說唱音樂的特色。

溫州鼓詞演唱用的主要樂器,有扁鼓、三粒板、牛筋琴、小抱月等。因此在表演上的最大特色,是在單檔表演時一個人可以敲奏四至六件樂器。同時一個人要兼扮各種角色(現有時採用男女對唱),並且要求吐字清楚和細緻刻畫人物。情節要交代詳細,人物個性、神態要掌握準確,一個人能塑造多種不同性格的人物,而且會模仿各種聲音,以渲染氣氛。

20世紀80年代,發行商張瑞星錄製了80多個版本溫州鼓詞磁帶、88部溫州鼓詞VCD曲目;90年代,瑞安文藝人鄭志強編寫了《鼓詞集》;2003年,瑞安市文化局組織編印了《瑞安鼓詞史資料》;2004年,瑞安市建立了鼓詞研究辦公室,開展了溫州鼓詞調查研究工作,掌握了溫州鼓詞保護基本情況、問題和思路。這些,都為溫州鼓詞藝術文化資源保護準備了非常有益的研究基礎、經驗借鑑或者措施導向。傳統曲目整理如下:

類別 篇幅 代表劇目
神怪類 長篇 《封神》、《西遊記》、《南遊》、《北游》、《東遊》、《濟公傳》、《白蛇傳》、《天仙配》等。
中篇 《張羽煮海》、《天緣配》、《寶蓮燈》、《三打白骨精》等。
短篇 《豬八戒拱地》、《林香盜寶》、《對課》等。
講史類 長篇 《東周》、《西漢》、《三國》、《昭君出塞》、《羅通掃北》、《說唐》、《征東》、《征西》、《反唐》、《月唐》、《殘唐》、《長生殿》、《後唐》、《水滸》、《三下南唐》、《飛龍傳》、《岳傳》、《五虎平南》、《楊家將》、《呼家將》、《英烈傳》、《滿江紅》、《大紅袍》、《小紅袍》、《萬花樓》等。
中篇 《野豬林》、《鳳儀亭》、《西施淚》、《韓信拜帥》、《武松》、《魏相千秋》、《搜孤求孤》等。
短篇 《楊志賣刀》、《忠義堂》、《周幽王玩法》等。
俠義類 長篇 《水滸》、《萬花樓》、《八大劍俠》、《綠林奇俠》、《川南三俠》、《大俠劉百龍》、《義俠英雄傳》、《眉州大俠》、《英雄二十四俠》、、《五義雙俠》、《七美十二俠》、《七俠五義》、《小五義》、《續小五義》、《七劍十三俠》、《乾坤女俠》、《山東大俠》、《紅沙俠》、《荒郊女俠》、《紅山女俠》、《雌雄劍》、《電雷劍》、《劍俠奇中奇》、《寶劍金釵》、《乾坤印》、《鶴驚崑崙》、《玉蟠龍》、《大破紅蓮寺》、《大破白衣寺》、《大破畢華寺》、《天寶圖》、《地寶圖》、《天板圖》、《日月圖》等。
中篇 《武松》、《楊志賣刀》、《忠義堂》、《野豬林》等。
世情類 長篇 《文君夜奔》、《日月樓》、《九曲樓》、《粉妝樓》、《百仙樓》、《三探聖仙樓》、《連城璧》、《風雨雙龍劍》、《寶騎試劍》、《雙龍劍》、《七星劍》、《三盒明珠劍》、《梅花劍》、《定漢劍》(又名《白兔記》)、《盤龍劍》、《雙劍合璧》、《八寶珠》、《恩仇奇緣》、《墨水龍》、《金如意》、《金絲帶》、《十三支金牌》、《八仙台》、《六美英雄傳》、《乾坤四面貌》、《梅花英雄傳》、《九連環》、《呂蒙正》、《定心珠》、《五玉牌坊》、《五鳳圖》、《八美圖》、《十美圖》、《九鳳圖》、《淚灑美人圖》、《太陽圖》、《百鳥圖》、《紫金鞭》、《飛虎鞭》、《虎雷鞭》、《九龍鞭》、《金玉扇》、《雙鳳白龍扇》、《十美穿金扇》、《玉羽扇》、《落金扇》、《西廂記》、《荊釵記》、《琵琶記》、《繡襦記》、《契約記》、《契約鏡》、《合珠記》、《乾坤銀錦記》、《一串珠》、《二度梅》、《雙珠鳳》、《雙玉燕》、《雙金牌》、《三門街》等。
中篇 《荷花閣》、《風雨亭》、《思鄉賦》、《節孝文》、《十八灘》(又名《梅花簪》)、《許容圖》、《私畫容》、《三賣陶嬌》、《三摘葡萄》、《悶碗記》、《玉笛番書》等。
短篇 《送肥記》、《分芋頭》、《媽媽不做壽》、《新旅行記》、《新群英記》、《山崗紅波》、《別靠天》、《六號服務員》、《全家上陣》、《一個銀元》、《一盆君子蘭》《進村前後》、《愛的是人》、《軍民魚水情》、《一個降落傘包》、《一條扁擔》、《龍江路上》、《主考》、《熊熊烈火》、《生死與共》、《孤膽英雄—一龍巖》、《出入刀叢》《孤膽英雄一陳金剛》、《恩仇記》、《愛情的風波》、《公共車上》、《羅漢錢戈》、《櫃檯新風》、《魚水深情》、《祥林嫂》、《補票》、《投宿》、《彭德懷坐轎》、《夜渡險津》《黛玉哭靈》、《偷詩》、《趕船》、《拷紅》、《包公賠情》、《斬鴻恩》、《油郎拾金》等。
公案類 長篇 《包公案》、《施公案》、《彭分案》、《大破獅子案》、《宋公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李辰妃》等。
中篇 《顏查散案》、《十五貫》、《徐九經升官》等。

主要特徵

溫州鼓詞《七俠五義》
溫州鼓詞,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溫州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它在溫州的民間是很富有生命力的一種說唱藝術,幾百年來經久不衰。現在,雖然是現代的文藝形式充斥著大街小巷,但溫州鼓詞還是在人民的心中那么牢固的紮根。如果你有心對溫州鼓詞作一番了解,就會發現,在溫州各地的老人亭里、個體的修車攤上、小館裡都有播放這種用溫州方言演唱的溫州人的曲藝。這種古老的藝術現在還通過現代的製作手段,被刻上光碟,帶到港澳去,傳到國外去,在海內外的溫州人的群體中廣泛地傳播,溫州人稱這是唱中的鄉音。

溫州鼓詞在題材上,大都取材於民間傳說歷史小說,其中以表現家庭的悲歡離合和愛情故事居多。傳播的倫理道德、審美情趣,人生價值觀念跟傳統文化精神是相一致的。唱的具有溫州人文特色的鼓詞有《高機與吳三春》、《王十朋中狀元》、《陳十四收妖》等,還有《九美圖》、《粉妝樓》、《二度梅》、《岳傳》、《七俠五義》、 《封神榜》等。溫州鼓詞是以聽覺思維去聯想、想像、再現歷史事件與人物的圖景。成為傳播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成為不識字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

發展歷程

據已故名藝人季松年、管華山說:溫州鼓詞,“始於明代,由橫陽里巷之曲與詞曲合併而成。”橫陽是溫州市平

溫州鼓詞溫州鼓詞
陽縣的古縣名。它是中國最大的縣份之一,1981年的時候,人口就達152萬,後經國務院批准分成兩個縣,現在的蒼南縣就是從原平陽縣析出來。這個古老的縣,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南宋的時候,溫州出14位武狀元,這個縣就占了13位。而且還出了大批的文藝家,永嘉崑曲的眾多藝人就出自平陽。自古還有平陽出戲子之說。所以在平陽這塊土地上誕生髮展溫州鼓詞是很有條件的。

溫州鼓詞的發展,這應該歸功於盲人。平陽過去就有句口頭禪:“盲瞠人唱詞”,因為過去這種藝術是在市井裡演唱,大多是由盲人作為職業的,所以又稱“瞽詞”。而且這種藝術又是在里巷之曲,民間小調中收集和發展起來的,特別地親近於市民鄉親。當時在野的文人與聰明的盲藝人,承受了古樂的衣缽,並吸收了當地的大量的民間的藝術形式,創造了這種非常綜合說唱形式。說它綜合,就是這種藝術是個溫州藝術的寶庫,溫州方言、溫州的鄉土音樂、溫州人文、掌故習俗都可以在這裡面得到體現。而且它的伴唱的樂器也是溫州藝人自己發明,又經不斷改造得到了提高,它的音樂非常的動聽,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音樂上也日臻完善。

主要特點

溫州鼓詞表演形式
溫州鼓詞按演唱方式很靈便,只有一個人帶上一張牛筋琴就可以了。演唱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平詞”,用於紅白喜事,或款待客人的。另一種叫“大詞”,因爭端認錯罰詞,在大集市中演唱的,還有一種解放前都在供奉女神的廟宇中演唱的,也稱“娘娘詞”。唱大詞時,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鑼,曲調高亢、粗獷,比較原始。其主要詞目為《陳十四娘娘》,唱陳十四學法滅妖的故事,可以連唱幾晝夜。就好比有開台唱戲那般的熱鬧。
溫州鼓詞有唱有說,以唱為主。它的唱腔、曲調,帶有濃郁的南國民歌風味,鼓詞的基本曲調有慢板、流水、緊板等幾十個板式。由於溫州鼓詞是用溫州方言演唱(以瑞安語言為標準),因此各地語音不同,唱腔也各有特色,其唱法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曲調比較細膩、柔和;北派曲調比較粗獷、古樸。

藝人們演唱用的主要樂器,有牛筋琴扁鼓、三粒板、小抱月等。因此在表演上的最大特色,是在單檔表演時一個人可以敲奏四至六件樂器。同時一個人要兼扮各種角色(現有時採用男女對唱),並且要求吐字清楚和細緻刻畫人物。情節要交代詳細,人物個性、神態要掌握準確,一個人能塑造多種不同性格的人物,而且會模仿各種聲音,以渲染氣氛。

藝人們雖然是盲人,但他們非常敬業,廣泛吸收評書、戲曲、古典小說的精華,加上自己的創作,很容易為百姓接受。在題材上,大都取材於民間傳說和歷史小說,其中以表現家庭的悲歡離合和愛情故事居多。有大小傳統曲目四百多本,如《陳十四》、《說岳》、《粉妝樓》《雙面貌》等。唱詞其句法結構,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時也運用五字句及疊板等形式。其文體一般由韻文、道白相間而成。唱韻很講究押韻自然,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說唱音樂的特色,並不乏正統的嚴謹。曲目有《高機與吳三春》、《鸚哥傳等》,故事生動,辭彙豐富,多用比喻烘托環境和描寫人物性格。他們長嘆短吁,富於抒情,善於敘事,曲句俚質,通俗易懂,並夾有豐富的民眾辭彙和民間諺語。

主要藝人

溫州鼓詞溫州鼓詞
由於溫州鼓詞在平陽發展比較快,歷史上公認溫州鼓詞出平陽,但其中也有平陽的藝人為溫州鼓詞發展和提高作出巨大的貢獻有關。如平陽鰲江鄭家墩藝人陳昌牌(1864-1946)。因為他創造了鼓詞的牛筋琴樂器,被稱為現代溫州鼓詞音樂的奠基人。早年陳昌牌的演唱就獨具特色,故爾人們尊稱他“牌先”。他青年時曾當過戲班正吹,精通音律,後學唱鼓詞,進步甚快。他發現原來的鼓詞伴奏樂器是用牛筋繩綁在凳腳上作琴敲擊,牛筋繩因纏繞方法不同,琴的音價無法控制,定調困難,在演唱中稍有不慎便會鬆動,且每次綁上解下很不方便,於是經過反覆研究進行改進。他把五根牛筋繩並排固定在一塊木板上,按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序排列,經多次試驗後終於獲得成功。不但使琴音悠揚動聽,且能直接烘托演唱效果,增強藝術表觀力。還可以使演唱者將手腳解放出來,更加灑脫地表演。為了加強演唱節奏感,他又在左手加了一副拍板,既可控制演唱節奏,又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烘託故事情節和演唱氣氛,溫州鼓詞演唱的基本格局從此定型。一個民間的盲人藝術家,創造了這么一件音色美妙,音域寬廣的樂器,實在是令後人稱頌。當這件樂器在發明100後的今天,在首都曲藝大會演中展示時,眾多的音樂家們為這種民間的器樂感到驚奇。

平陽昆陽鎮還有一位叫盲人藝術家叫鄭永(1910-1972),鼓詞文學作者。青年時代迷戀傳奇小說,常在茶餘飯後或夏夜納涼時給鄰居或夥伴們說書唱詞,頗受鄰里讚賞。建國初正式在詞院裡說唱,還深入工廠田頭,鰲江兩岸,宣傳新中國新社會。他廣泛地與溫州各地的鼓詞藝人接觸,逐漸了解和掌握溫州鼓詞的演唱格局,遂萌發創作溫州鼓詞的欲望,初次創作了《擊沉蔣艦中字號》,並在報刊上發表,頗得好評。接著又創作了《解放一江山》。從此創作的欲望一發而不可收,先後創作《別靠天》、《古城會》、《三世仇》、《血淚盪》、《兒女風塵記》、《草原烽火》、 《新兒女英雄傳》等;並對傳統曲目《胭脂》進行改編。1958年,他創作的鼓詞《別靠天》由鼓詞藝人參加全國首屆曲藝會演,獲優秀獎。

平陽縣宋橋村黃玉臣(1894--1966)原名黃熙廊,出生時即雙目失明,為謀生計,少年時即學唱溫州鼓詞。也是享名溫州的著名鼓詞藝人。1951年至1957期間曾任平陽縣民間曲藝協會主任。由於他天資和藝術悟性都很好,他在鼓詞音樂的繼承和改革方面也頗多造詣,他運用扁鼓的敲擊技巧,把歷史演義中行兵布陣、槍刺刀砍的情節演唱得唯妙唯肖,使聽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被溫州曲藝界譽為“平陽鼓”。代表作有《岳傳》、《隋唐演義》、《北宋楊家將》等。

傳承意義

溫州鼓詞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是溫州的“特產”,是傳統藝術,它的存在和發展是溫州的民間藝術家們尤其是平陽鼓詞藝人的貢獻,使這個民間的藝術至今還富有這么強的生命力。

溫州鼓詞的藝術傳人已知的有清代的白門松、阿光兒、毛行發、陳昌德,民國時期的曹岱卿、陳壬蓮、李慶新、李林姆、白象珍、王阿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管華山、阮世池鄭明欽、丁凌生、陳志雄、方克多、徐玉燕林秀珍等。

進入21世紀以來,溫州鼓詞的發展 面臨困境,演出很少,傳人斷檔,急需保護。

瑞安鼓詞的起源和發展
瑞安鼓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文學形式角度來看。它是和唐代的變文一脈相承的,因為“敦煌變文是後世各種說唱文學的先驅。”關於它的具體形成時代,一說始於南宋。持此說者以當時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作為分析論證的依據。
金兵入侵,宋室南遷。隨之而來的是宋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曲藝作為民間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也隨著民族的遷移而南下。陸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夕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就生動地描繪了江南農村演唱鼓詞的盛況。陸游所指,相當部分人認為,它是北方南下的鼓詞,這就為北方曲藝南下找到了依據。
瑞安地處浙南,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又鄰近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溫州。宋室南遷後,因溫州使成了南宋王朝的大後方,因而,與外地交往也更為密切頻繁,這為鼓詞形式的進入創造了一定的有利條件,作為浙南地區最大的曲種瑞安鼓詞產生和發展在此時,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鼓詞最早見到文字的,乃是清代趙鈞的《過來語》。趙鈞(1757),世為學究,頗多著述。他從嘉慶丁卯年(1806)始撰《過來語》,其中說:“嘉慶、道光年間,有白門松最善唱詞,到處皆懸燈結彩,傾動一時。”從書名《過來語》以及書中所載內容來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結論:一、1806年前已有鼓詞流傳;二、白門松是“傾動一時”的“最善唱詞”者,可見當時還有中下等水平的藝人,證明當時“唱詞”比較流行,鼓詞藝術已見成熟。任何一個藝術門類,從它形成到成熟,都有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戲曲從形成到發展就經歷了幾百年。當然,瑞安鼓詞並非戲曲,但從嘉慶年間瑞安鼓詞的興盛,並且出了名藝人這一點來看,瑞安鼓詞源於明代或明末清初之說是較為可靠的。如是,瑞安鼓詞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了。
瑞安市現轄8個片區,計100多萬人口。瑞安人自古以來就十分喜歡聽鼓詞,據張綱《杜隱園日記》載:“晚,是處搭一戲台,懸燈結彩,雇一盲人唱《陳十四收妖的故事》。台下男女環價坐,聽者不下千餘人。少年婦女濃妝艷服,輕搖圓扇,露坐至五更始返。”這些記載,既反映了歷史上瑞安鼓詞在城鄉活動的情況,又說明了民眾對這一說唱藝術的喜愛。解放初期,瑞安就有詞場47家,比較正常營業有36家。城鄉聽眾不但就近到詞場聽唱,而且還可以聽瑞安廣播站點播的“瑞安詞場”節目。
1983年瑞安張瑞星音像公司錄製了瑞安鼓詞錄音帶,發行國內外,深受聽眾歡迎。1998年瑞星音像公司製作了鼓詞VCD,更受聽眾歡迎。以前,一些鄉鎮如召開大會,往往把演唱鼓詞作為“開路先鋒”,以召集民眾;為配合黨的中心任務的宣傳,如計畫生育宣傳,反盜竊宣傳等,鼓詞就更發揮了“文藝輕騎兵”的作用了。
民眾的喜愛,帶來了鼓詞形式的繁榮,同時也促使藝人隊伍的壯大。據1986年統計,瑞安市有鼓詞藝人197人,如以每一藝人每年演唱一百場,每場聽眾150人計算,年聽眾總數量可達300多萬人次,鼓詞藝人隊伍之大,有賴於鼓詞擁有廣大的聽眾,聽眾之愛好,又有賴於鼓詞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同時還有賴於瑞安古來的民風習俗及鼓詞獨特的藝術形式。
1、瑞安鼓詞的藝術特點

溫州鼓詞溫州鼓詞
瑞安鼓詞是使用瑞安方言的一種說唱藝術,為什麼以瑞安方言音韻來演唱瑞安鼓詞呢?
一、較之其它縣區,瑞安鼓詞之風尤盛。
二、瑞安城關方言噴口重,宜辨別;聲調多變,富有音樂性。
三、瑞安城關方言音韻部少,這就使每韻部包含的字數多,善於表達內容及便於藝人記憶背誦。
瑞安鼓詞的演唱形式,分“大詞”和“平詞”兩種,以一人演唱為常見。
大詞,宜唱經卷書。流傳詞目有《南遊》,民間又稱大詞為“娘娘詞”。清、郭鍾岳的《甌江竹枝詞》:“呼鄰結伴去燒香,迎廟高台對夕陽,錦繡一叢齊坐聽,盲詞村鼓唱娘娘。”即演唱大詞。
平詞,適合演唱以傳書,小說編成的詞目。瑞安古來習俗,凡村遇社日廟會,神佛開光,宗族宗譜,家逢壽誕,婚喪嫁娶,或夏日納涼,或犯禁、爭端認錯等,總喜歡邀請鼓詞藝人去演唱。村頭巷尾,草坪中堂都可作場,多則連台數日,少者一夜即止,曲調文雅,賞心悅耳。演唱時,藝人把一張約1.5市尺見方的凳子倒置,用帶子把四隻凳腳繃成網狀,右前放扁鼓,牛筋琴平直擺在正中,右面後凳腳上繫著抱月(梆),前圍一幔。現在,一些藝人又在右面凳腳上掛堂鑼,以增加音樂氣氛。表演時,藝人端坐椅上,左手持鼓簽(筷子),敲奏琴、鼓、梆、鑼(堂鑼),與此同時,表演者兼生、旦、淨、末、醜於一身,要求吐字清楚,情節交代分明,神態掌握準確,人物刻劃逼真,若非苦練,確實很難成功。
瑞安鼓詞以一演唱(單檔)為主,但也存在雙檔、多檔的演唱形式。雙檔,習慣上稱為唱“對詞”。或二男、或二女,若一男一女,基本都是“夫妻檔”,當然,也有“兄妹檔”。70年代末,瑞安排練了以瑞安鼓詞曲調為基礎的鼓詞劇《秋江趕船》參加溫州地區曲藝會演,並進行巡迴演出;鼓詞劇《寡婦門前》,在1984年溫州民眾文藝會演中,受到民眾一致好評。
瑞安鼓詞的主要伴奏樂器有扁鼓、三粒板(拍)牛筋琴、小抱月(梆)等,較有特色的是牛筋琴。牛筋琴產生於清光緒中葉。後瑞安一個叫廣全的藝人又把五弦發展到七弦,伴奏上又加上小抱月,此舉順應了鼓詞伴奏樂器進一步改革和發展的要求。
瑞安鼓詞的內容大都取材於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分其類別,大致有神話類、歷史類、武俠類、世情類、公案類,其中以表現朝庭的忠奸鬥爭,社會上的頌善懲惡,家庭的悲歡離合和愛情故事居多。
瑞安鼓詞有說有唱,以唱為主,代言敘事相結合,行詞流暢,音節諧和,長於抒情,善於敘事。其文體韻散相間,詩文合璧。散文部分包括敘述語言和人物語言。敘述語言以第三人稱出現,有表(白)、評(白)之分。表(白)用來敘述故事、刻劃人物、說明事件、描繪環境,同時,還對人物性格成長的某些特點、事件發展的某些環節、環境氣氛演變的某些方面作適當的交代和說明。評(白),即表演者對故事、人物或某一事件發表評議,人物物語言以第一人稱出現,有對白、獨白、咕白等。咕白,是人物抒發內心情思,類似戲劇中的旁白。
鼓詞的韻文包括三個部分:一、唱句;二、含句;三、數板句。唱句的句法結構以四三式的七字或或加冠七字句為基本句式,有時,為加強氣氛,也運用五言、大言。唱句除首句起韻外,其餘奇句落仄聲,不求合轍,偶句落平聲,必須押韻。韻分:先、冬、江、支、歌、漁、陽、更、貞、灰、真、山、寒、由、知、來十六部,只論平仄,不分陰陽,其中“先”部和“來”部,“歌”部和“由”部有許多字韻母收音相同或相近,可以互借,其他不可借用。唱句中間換韻,以道白後換韻為好,也可以在唱句中直接換韻。唱句用韻避免連用相同字或同音字。唱句有表唱、人物唱之分,意義與表(白),人物白相同。含句是詞中人物韻白,有台引、定場詩、出場白等。其聲韻要求和唱句同,句式不限於七言。念句可套用曲牌,如《點降唇》、《撲燈蛾》等,它的確良句式聲韻按譜填詞;不用曲牌的,可用戲劇韻轍。數板句大都採用三、五字相同的句式,上句平仄不拘,下句押韻。用韻平仄均可,一般押仄聲韻。韻字要求同一聲調,或上、或下、或入,一韻到底。數板句除兩一韻的特殊用法外,中間不宜換韻。
瑞安鼓詞的唱腔、伴奏音樂是在不斷借鑑、創新中發展起來的。原始的鼓詞曲調平板單調,基本上是吟喔式的上下旬結構。後來,藝人們吸收了民間小調、田歌來充實鼓詞音樂。鼓詞音樂真正起重大變化,解放後的數十年間,體現的最為明顯。阮世池、鄭明欽等著名藝人,借鑑吸收了諸如應變劇、越劇、甌劇、高腔、梆子、黃梅戲等戲曲音樂為已有,並不同程度地套用戲曲曲牌音樂,形成了各自不同唱腔的藝術流派,豐富和發展了鼓詞音樂。於是瑞安鼓詞不僅在詞目上,而且在音樂上同上述戲曲劇種及其他曲種有著密切的關係。
藝人自我完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些熱愛地方曲藝的音樂工作者,為發展鼓詞樂也不遺餘力,他們所作的貢獻,是很值得稱道的。瑞安胡廣澤、胡平致力於曲藝音樂改革,先後為《陳家大媽訪農莊》、《送糧》、《古道別》編曲。其中《古道別》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多時。瑞安胡平,不僅能彈能唱,且對鼓詞音樂也矢志創新改革,他的《刑場上的婚禮》,獲1979年溫州地區曲藝會演音樂創作獎;《法庭擒鷹》獲1986年浙江省新曲(書)目比賽音樂創作獎。
瑞安鼓詞音樂是一種板式變化音樂,有九種基本板式,常用曲調有正、反太平調等(詳見音樂釋文)。這些基本曲調和板式的形成,離不開歷代藝人及熱愛鼓詞的音樂工作者的不斷實踐和不斷總結。
2、歷代藝人名輩和文人創作
在瑞安鼓詞的發展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名藝人。他們在表演上各具特色,有的重唱,有的重白,有的擅長抒情,有的擅長敘事,有的擅長琴鼓伴奏。文武粗細,異彩紛呈。
清乾、嘉年間,有白門松、阿光兒名聞遐邇。白門松不只是趙鈞對他作過評價,又項嵩《午堤集》:“瞽者白門松,工唱詞,遠近爭致之。名且出於其鄉土族以上……”可見白門松聲譽之高。阿光兒,以詼諧聞名,演唱時能隨機應變,出口敏捷,風趣橫生
同、光年間,有上塢發、毛行發、東山德、陳昌牌等名揚曲壇。張綱(1862-1943)的《杜隱園日記》贊道:“同、光之間,以唱詞知名者,無如上塢發。阿發唱詞,皆細針密縷,無一俗句,其所唱《倭袍傳》,尤膾炙人口。而今日(1906年)則推東出德為巨擘。”“初五日霽,是日東山德來予家唱詞,詞目為《雙面貌》。午後唱一本,燈下又接唱,約至四點鐘始罷。所唱故事,乃兩生兩旦,皆面貌相同,而悲歡離合,情節頗佳,阿德又唱得淋漓盡致,故聽者皆忘倦雲。”
四十年代,名藝人層出不窮,民間則廣泛流傳著這樣一首順口溜,即“林朝藩的勁,葉岳生的文(以演唱《西廂記》聞名),管華山的神,鄭聲淦的琴,阮世池的音。”當然,像高美卿、鄭明欽等都很有成就。
五十年代,阮世池成名,樹幟曲壇,在藝術界產生影響。
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前期,因受“十年浩劫”,名師無從誕生。
八十年代,新秀猶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瑞安有徐玉燕、阮愛蘭、林秀珍這些脫穎而出的新秀,使瑞安曲壇又充滿著活力和生機。此外,唐孫文、萬愛琴、黃世銘、凌康君等一批中年藝人也各紅一方,成為當今曲壇的骨幹力量。
瑞安鼓詞的繁榮,文化人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由於藝人文化水平的局限,先時的鼓詞內容大都為口傳身授,師徒相傳。據說《十二紅》詞目,還只能傳授瑞安市內的瞽目藝人。他們此為,無非是防止他人爭奪自己的飯碗。隨著從藝人員的增多和聽眾要求的提高,藝人意識到這種傳藝、傳詞方式不僅因代代相扣,造成一代不如一代的局面,且更談不上提高與發展。於是他們之中一些人,除自己進行創作或改編外,還聘請文人為自己編寫詞本。一些有識或失意的文化人被鼓詞這顆明珠的光彩所吸引,也樂於此道。清末民初,瑞安黃體芳、任滿蘇州學政回鄉,帶回彈詞唱本並予以改編。四十年代,藝人從事改編增訂本較多,稍見成就的有管華山、楊志鳴等。瑞安的解放,也為瑞安鼓詞創作帶來了繁榮局面。五十年代,瑞安李禮夫貢獻最大,經他改編的劇目有《描金鳳》、《三國》、《粉妝樓》、《反唐》等不下幾十中(本)。
八十至九十年代,曾一松、黃宗賢、張鶴鳴、陳錫權、鄭志強、蔡秀錢、凌康君、項積林等這批瑞安鼓詞創作編寫人員,還多次獲獎。(獲獎人員或獲獎鼓詞詞目略)在瑞安鼓詞創作繁榮的同時,鼓詞理論研究也逐步開展和深入,宋維遠對此頗有成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