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泥魚習俗

裝泥魚習俗

“裝泥魚”習俗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技藝,集傳統手工編織和捕魚技藝於一身,在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乾務鎮廣大灘涂地區廣為流傳。但即使在“裝泥魚”的發源地斗門,現在了解“裝泥魚”的人也越來越少,目前乾務鎮會“裝泥魚”的村民以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為主,面臨後繼乏人的局面。

介紹

裝泥魚”習俗瀕臨失傳珠海斗門將建泥魚生態保護區
裝泥魚的傳統手工技藝起源於清乾隆三十年間(1765年),由於泥魚表皮非常光滑,經常在淺灘上跳躍或爬行,很難徒手捕捉,村民們根據泥魚喜在泥洞裡出沒的習性,琢磨出了用籠子誘捕的辦法,而“裝”在廣東方言裡即“誘捕”之意。
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香山縣誌》卷十四中對這種不知名的小魚進行了描述:“彈流魚即田流魚,一名花魚,一名七星魚。色灰黑,長三四寸,身有花點,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為花魚長期在灘涂上活動,體表顏色與海泥接近,所以乾務鎮虎山村一帶的村民習慣把“花魚”稱作“泥魚”。目前泥魚的市場價格約為110元/斤,有很高經濟價值。
珠海市斗門區宣傳部獲悉,有著240多年歷史的傳統習俗“裝泥魚”,日前正式成為新入選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斗門區將通過建立泥魚生態保護區保護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

村民稱灘涂為“泥夾萬”

“裝泥魚”的傳統手工技藝起源於清乾隆三十年間(1765年),由於泥魚表皮非常光滑,經常在淺灘上跳躍或爬行,很難徒手捕捉,村民們便琢磨起捕捉泥魚辦法。
最初是釣,但未找到合適的釣餌,後來根據泥魚喜在泥洞裡出沒的習性,琢磨出了用籠子誘捕的辦法,而“裝”在廣東方言裡即“誘捕”之意。
240多年前,斗門區乾務鎮虎山村的先人們便以“裝泥魚”為生,他們將大批的魚販運至中山、江門、新會、台山等地區,成為當時非常重要的一種貿易形式。
直到上世紀中葉,虎山村90%的農村家庭都以賣泥魚所得作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經常成群結隊外出捕魚。至今當地村民還把廣闊的灘涂親切地稱為“泥夾萬”(粵方言,意思是指灘涂上的銀行)。

“裝泥魚”習俗瀕臨失傳

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技藝,“裝泥魚”集傳統手工編織和捕魚技藝於一身,在斗門區乾務鎮廣大灘涂地區廣為流傳。但即使在“裝泥魚”的發源地斗門,現在了解“裝泥魚”的人也越來越少,目前乾務鎮會“裝泥魚”的村民以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為主,面臨後繼乏人的局面。
同時,由於泥魚只能生活在沒有污染的自然灘涂中,在工業發展日益迅速的今天,自然灘涂又越來越少,這一原本在當地童叟盡知的傳統習俗越來越無“用武之地”,“裝泥魚”的場景難得一見。

建泥魚自然生態保護區

1997年,斗門區文化館館長沈俊校就根據這一民俗編成舞蹈《裝泥魚》。他介紹,在全省乃至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中,像“裝泥魚”這樣類型的並不多見。

從當地宣傳部了解到,對於這一新榮升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斗門區委、區政府現已批准劃定乾務鎮大角頭水閘至連灣閘海灘一帶為泥魚生態保護區。
為培養傳承人,在乾務鎮虎山村黃氏宗祠設立“裝泥魚傳承基地”,經常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的活動,教他們編織泥魚籠和魚簍的習俗,讓他們了解“裝泥魚”的歷史,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此外,乾務鎮將從今年起,每年不定期地組織大型“裝泥魚”系列活動,包括織魚籠比賽、織泥魚簍比賽、現場“裝泥魚”等活動,讓“裝泥魚”這一傳統習俗在活動中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為防止泥魚進籠後逃脫,村民們不斷地將泥魚籠進行改良,最後編織成一種特別的魚籠,籠口用三絞篾編織、籠尾可以摺疊。
為在灘涂地上更快地尋找泥魚出沒的洞口,村民們又自製可在淺灘上滑行的泥板;為保護村民的雙腳不被淺灘上的蚝殼割傷,婦女們縫製了功能類似雨靴的多層蚝襪。(記者陳治家通訊員梁力生、江文宇攝影報導)

"裝泥魚"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