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盂蘭勝會

潮人盂蘭勝會

潮人盂蘭勝會(香港“中元節”),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元節)是香港潮人保護、傳承中華民間傳統文化和文化藝術的一項盛大活動,其舉行時間長達一個月,遍布港九新界各地,參與人數凡數十萬,消費總額七八千萬,可以和春節及聖誕節相比美,其規模比之西方的萬聖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某一側面來說,盂蘭勝會是旅港潮人熱愛祖國、念祖戀鄉、團結鄉誼的具體表現,對弘揚慈愛、孝道、互助精神具有深遠的意義,對促進社會政治、經濟和諧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概述

潮人盂蘭勝會潮人盂蘭勝會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蘭盆節。盂蘭盆,是梵文的音譯。“盂蘭”在梵語中是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佛教徒慶祝中元節的儀式稱為“盂蘭盆會”,慶祝中元節不僅是為了拜祭死去的親人,對佛教徒來說,也是紀念佛經中救母出地獄的目蓮,藉以表揚他的孝道。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三元”代表的是“三官”。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中元地官清虛大帝於七月十五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節逐漸與民間的鬼月俗信相互融合,成為了一個內涵和節俗豐富的集祭亡、祀鬼、解難、赦罪為一體的盛大民俗節日。在潮汕、福建和我國香港地區廣受重視,尤其是香港的潮人盂蘭勝會更是盛況空前。
5月18日,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中,香港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俗活動

蘭勝會,每年從農曆七月初一起舉行,直至七月底止。是香港潮人舉辦的規模盛大的“盂蘭勝會”,成為整個港島潮人最隆重的民俗活動,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創始者是香港銅鑼灣的公和堂,後來香港各地區都效法舉行,至今尤盛。這一民俗活動,繼承了潮汕地區中元節的“施孤”,以祈求異地生存平安、吉祥,並追薦祖先、悼念遠離家鄉到異地謀生、為繁榮香港而獻身的同胞。“盂蘭勝會”成為潮人聯結鄉情梓誼,互相祝賀一年來所取得成就,交流事業成功經驗的難得機會。活動地點設於公園、廣場、球場等寬闊的地方。全港分成幾十個街坊會場舉行,各會場設有施孤台、建醮台、戲台、大士台、神廠等。大士台上的“大士爺”,高4米左右,儼然威懾,高大袍莽、巨大貢香兩邊擺開,神台上擺滿各種各樣的祭品,很有氣派;神廠對面是戲棚,供潮劇演出,還有供宣讀經文的經棚。大門高高掛起盂蘭勝會和主辦單位的大牌坊,以及各施主牌匾,花團錦簇,規模宏大,氣勢非凡。施孤台上安放祭孤魂的五牲果品。這些臨時建築,氣勢恢宏,裝飾堂皇,場面壯觀,氣氛濃烈。會場周圍豎著一面面龍旗,上繡“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太平盛世”“廣結良緣”“恩澤同沾”等字樣,使會場平添氣氛,招來四方八面的觀眾。各街坊的戲台,以演潮劇為主。除請香港潮劇班演出,從1988年開始,內地潮劇團接受香港盂蘭勝會邀請,廣東潮劇院、潮汕各縣市潮劇團、福建省潮劇團都曾參加演出,吸引了眾多來自東南亞乃至美國、加拿大的潮劇迷前來欣賞。潮劇名藝人姚璇秋、洪妙蔡錦坤、李有存、蕭南英吳麗君葉清發黃清城等,都曾到香港獻藝。參加盂蘭勝會的除潮州人之外,還有不少是福建人、客家人和本地人,他們來會場參加“附薦”,就是把死亡親友的名字寫在紙條上,然後貼在神位牌上,陳列在宣讀佛經的棚里,得到超度。每一個社區的潮汕人,特別是那些普通勞動大眾和小商人們,把盂蘭勝會當成自己的節日。香港盂蘭勝會繁盛時有70多個地區社團舉辦,每個社區大約3天,在這3天裡,會長、理事、經師等人物均要齋戒。到了第3天,最為熱鬧,白天潮劇演謝神戲,下午二時到四時左右,經師棚請誦經上師起經,嚴肅莊穆。這時,會長和眾理事等率一班信奉者,手拈燒香,虔誠跪拜三叩首,大鑼敲十三響。誦經過程結束後,即行“施孤”,在孤棚上向來者發放大米、衣服、雨傘、家庭日用品等。拿到盂蘭勝會發放的物品,物雖輕,但得到的是濃濃的親情和“神佑”賜福的滿足。勝會結束,舉行拍賣“福物”。所謂福物,皆為供於神案上祭祀神靈之物,包括金銀飾品、玉石陶器工藝品、花木盆景和食品酒類。多年來,香港盂蘭勝會這一民俗活動,由於是保留潮汕文化傳統根脈的一種形式,所以別具風采,成為現代都市中獨特的傳統風情。
放燈布田度中元
公元538年,梁武帝在同泰寺舉辦“盂蘭盆齋”,依佛法制施行,設齋供佛及僧,求其滅罪增福。這是中國最早的盂蘭盆會,此後這個儀式遂在民間普遍流傳。
七月十五,人們大都要上墳掃墓,拜祭祖先。有的人家則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焚燒紙錢。在民間的中元節俗中,放燈是最盛大的活動。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以紙糊成荷花形,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為其引路。這與上元節的放燈有點相似,所不同的是,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按照民間的說法,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
另外,還有拜懺、放焰口等活動。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徵著五穀豐登,這叫作“布田”。

起源

在佛教方面,“盂蘭節”出自目連救母的故事。據《盂蘭盆經》等佛教經典記載,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成就神通後,要度化父母,以報養育之恩。他用天眼遍觀三界四生六道,看到死去的母親身墮地獄,轉生為餓鬼(六道中的“餓鬼道”),為了解救母親,目連施展神通,用缽盛了飯食去餵母親,母親一手持缽,一手遮掩不令旁見,慳貪之習依然如故,心量依然太小,上天罰她飯食未等入口,即化為火炭,無法進食。見此慘狀,目連悲號泣涕,於是返身求佛救度。

佛祖告訴目連,他母親的罪孽實在太多太大,不是他一人就能救度的,必須聯合眾人的力量,才能有所成效。“十方眾僧在七月十五日施法超渡,你要救母出厄難,可在這天準備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眾僧,成就殊勝功德。這樣,不但可以救你的母親脫離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別人的父母,讓他們也脫離苦難,福樂百年。”

目連聽佛祖宣說,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供養眾僧以後,其母果然當天就脫離餓鬼之苦,再經過目連鋪設49天道場後,他的母親得以升天。目連很感激佛祖,四處讚嘆三寶功德,奉勸世間應行盂蘭盆之法,供佛及僧,以報父母生養撫育慈愛的恩惠。這就是佛教“盂蘭盆會”或者叫“盂蘭盆節”的由來。

佛家在七月半舉行“盂蘭盆會”。七月十五日是僧眾功德圓滿之期,相傳在這天修供,其福報百倍於常時。因此佛陀教民眾在七月十五日做“盂蘭盆會”,以所得福報來解亡世父母在陰間倒懸之苦,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在道教方面。道教每年的勝會分為三次舉行,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七月十五日便稱“中元”,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三個合稱為“三元”。在上元當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下元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中元法事則為亡魂赦罪超度,希望他們早日離苦得樂。

相傳在七月初一“開鬼門關”,七月三十日“關鬼門關”,這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人世找東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渡”的祭儀,以誦經做法事和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里以誦經作法等事,超渡孤魂,以防它們為禍小區,同時祈求鬼魂幫助治病、保佑家宅平安。

舉辦盂蘭勝會的歷史及現狀

潮州人的原居地為廣東省潮汕一帶。潮人富拓荒精神,早於宋末元初,便有人漂洋過海,在南洋群島披荊斬棘,立根創業。香港開埠後,潮州人接踵而至。盂蘭勝會這個源於中國大陸的歷史悠久的民俗,隨著潮汕人的海外發展,傳攜到香港及東南亞。1866年,香港潮籍人士高滿華、陳煥榮、陳殿臣、蔡傑士等創“南北行公所”。十九世紀末,英商“渣甸洋行”屬下糖廠(俗稱“渣甸糖房”,位於港島燈籠洲,今銅鑼灣百德新街)所雇用的苦力(也稱“咕哩”)幾乎全部是潮州人。在潮州人和英籍經理渣甸的合力推動下,首屆勝會於1897年舉行,請僧人誦經超度孤魂,洋行方面代向當時的華民政務司申請立案,定名為“潮州公和堂”。由此,“潮州公和堂”每年農曆七月舉辦盂蘭勝會,至今已達112屆,規模由小到大,影響日益擴大。其它各區的潮籍人士亦紛紛成立盂蘭勝會,多達百左右間,都向香港政府註冊為慈善團體。除歷史最為遠久的潮州公和堂外,還有九龍城、長沙灣等區盂蘭勝會,歷史較久,其發展狀況與“潮州公和堂”基本相同。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入侵中華八年期間,盂蘭勝會曾經停辦中斷,至抗日戰爭勝利後又逐漸恢復舉辦。1986年,由香港潮州公和堂聯誼會及其它盂蘭勝會社團聯名向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暨基本法諮詢委員會,提出關於在香港舉行盂蘭勝會的法律問題,並希望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確立香港盂蘭勝會的法律地位。1997年香港回歸後,盂蘭勝會每年依照傳統舉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還派員參加。至今在香港舉辦盂蘭勝會的會所、組織眾多,全港潮人各會每年農曆七月都在各地區舉辦盂蘭勝會。現在,盂蘭勝會已經成為香港潮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重大民俗節日,在香港各界深入人心。據統計,每年勝會的開支多達七千萬元。由於盂蘭勝會的宗旨和精神得到人們的推崇和廣泛接受,港府也十分重視,政府民政部門、社會福利部門、警務部門或是立法會、區議會或派員出席,並做出無償提供場地、供水供電,維持治安、秩序,每一會場都有志願團體數以百計的義工參與工作,以及配合活動引導交通等實質性的支持,甚至文化行政部門還派出專家、學者對盂蘭勝會進行研究、引導,使盂蘭勝會活動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不斷提升。香港盂蘭勝會活動的參與人數眾多,每一年直接參與者有三五十萬人,包括幾部份之人士:一是組織者,包括盂蘭勝會之理事及職員;二是進行法事者及各類工程之從業者;三是為此提供服務之警員、義工,四是輪侯福品之客群或是觀看神功戲之市民。組織者大多都是年長者,而不同程度參與活動的人則涉及社會各階層人士。特別是一些富豪,為報神恩,亦為了行善積德,救濟弱勢社群,每年捐輸不少,更開著名貴房車,往現場拜祭及領取平安米。

盂蘭勝會的內容及習俗

雖然祖國大陸曾一度禁止舉辦中元節,認為迷信色彩太濃,但在一國二制的環境下,盂蘭勝會在香港的舉辦至今尤盛,顯示了香港潮人愛國愛港的情操。客觀上,將一些國內已式微或消亡的傳統承傳下來,具有重要的價值。

香港潮人舉行的盂蘭勝會是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的祭祀活動,主要有佛教和道教兩種儀式,但其宗旨和形式至今已融會貫通,異曲同工。甚至同一小區舉辦勝會時佛、道二家一起做法事。盂蘭勝會除了祭祀祖先、超渡亡魂外,還有為無主孤鬼和那些為國捐軀的死難者超渡,施予救濟。由於中國大陸解放前多年戰亂,好多人為避戰亂,偷渡到香港,在此過程中,有很多人喪失了生命,卻又不為家人所知。這些人本是一同渡港的夥伴,如今卻成無人祭祀的孤魂,所以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也有祭祀這些亡魂的內容,稱為“拜好兄弟”。抗戰勝利,又多了祭奠抗日英雄。

盂蘭勝會每年從陰曆七月一日開始,在不同小區,搭起大棚,其中有神廠棚、神棚、大士棚、孤魂台、附薦台、經師棚、戲棚和理事棚等。居中最重要的是神廠,是供奉先人以備祭拜的地方。紙紮塑像“大士爺”有三四米高,形相威猛,高大龍袍,巨大貢香兩邊擺開,神台上擺滿各種各樣的祭品。神廠對面是戲棚,供潮劇演出,還有供宣讀經文的經棚。大門高高掛起盂蘭勝會和主辦單位的大牌坊,以及各施主牌匾,花團錦簇,規模宏大。在這氣勢非凡的場面中,有潮劇的演出鑼鼓絲竹之聲,還有佛事的經贊鐘磬之聲,更有壯觀的潮州大鑼鼓遊行。隊伍龐大,鼓樂喧天,此起彼伏,震撼人心。

參加盂蘭勝會的人們,除潮州人之外,還有不少是福建、客家人,以及上海籍的同胞和本地人,他們來會場參加“附薦”,即是把死亡親友的名字,寫在紙條上,然後貼在神位牌上,陳列在宣讀佛經的棚里。這樣,親友的亡魂,便有機會聽經,因而得到超度。每一個小區的潮汕人,特別是那些普通勞動大眾和小商人們,把盂蘭勝會當成自家的重大節日。他們遷徙到其它地區經商,都喜歡依期回到從前居住的地方參加勝會,和遷徙前的鄰居暢談敘舊,一起觀賞潮劇、潮汕木偶(或稱紙影戲)、海陸豐白字戲,或輕音樂等節目。

香港盂蘭勝會每個小區舉辦三天或五天。在這幾天裡,會長、總理、理事、經師等人物均要齋戒。最後一天最為熱鬧,白天潮劇演謝神戲,下午二時到四時左右,經師棚請誦經師起經,嚴肅莊穆。這時,會長、總理和眾理事等率領信眾,手拈燃香,虔誠跪拜三叩首,大鑼敲十三響。誦經結束後,即行施孤,在孤棚向來者發放大米、衣服、雨傘和其它家庭日用品。那些來領取“救濟品”的人,排起長龍。實際上他們並非是需要救濟的人,而是為著“財氣”,拿一個“好意頭”或“彩頭”,吃一頓平安米煮的飯。拿到盂蘭勝會發放的物品,物雖輕,但得到的是濃濃的親情梓誼和“神佑”賜福的自豪和慰藉。盂蘭勝會期間,有不少習俗,甚為獨特,略舉數種如下:

燒街衣

在天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祭品,如豆腐、白飯等,在路邊拜祭一番。撒錢的習俗已很少見,但還有人這樣做。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盂蘭節忌諱

“鬼門關”的開放,在過去影響了不少社會運作。某些行業的人,因為畏懼鬼魂作祟,在七月里會停止工作。例如做土木工程的,在這個月裡忌諱開工動土;造船的,忌諱新船下水;行商的,忌諱商店開幕;嫁娶訂盟的,忌諱娶得鬼妻;出外遠行的,忌諱行近水邊,怕成為落水鬼的替身,等等。

盂蘭節神功戲

在盂蘭勝會中,通常都有戲班演出大戲,其作用是給先人的靈魂在接受功德之餘,又得到娛樂。當然,客觀上也為街坊民眾提供了精神享受。劇種通常是潮劇、潮汕木偶(或稱紙影戲)或白字戲。

平安米

每年盂蘭節期間,一些街坊組織都會派發經已由經師誦經祝福的白米,稱之為“平安米”,任何人都可以排隊領取。將一小撮平安米混和其它白米煮出的飯吃了可以保平安。當然,也有平安米接濟貧民。現在領取者則以老人居多,祈求健康長壽。

福物競投

盂蘭勝會中,有福物競投的環節,其目的是向各方面籌集勝會經費。人們為求好兆頭,會自動捐出或競投物品,取其“聖意”,故稱“聖品”。福物大多以十元至數百元為“底價”,其中有些福物叫賣後,價值可升至二三萬元不等。香港的盂蘭勝會歷史悠久。早在100多年前,一些潮人出海謀生,從事捕魚作業及商販,陸續到港定居,將盂蘭勝會的習俗傳至香港。目前香港潮人已有120多萬,已成為推動香港發展的重要群體,也是香港社會發展的重要中堅力量。盂蘭勝會這一傳統民俗活動,也成為香港民間的傳統文化主要表現形式,是中華傳統文化在香港紮根的典型代表。

歷史價值

潮人移居香港的時間有先後,來源地亦有不同;到香港後,從事不同的行業,分布於香港各區居住。每年農曆七月,他們以不同形式的組織,舉辦大大小小的盂蘭勝會。卻展現著不同的文化元素,表現出多元的傳統內涵。因此,每年七月,香港潮人的盂蘭勝會,實為潮人多元文化傳統集中表現的場所,對香港的移民史及華僑史也有重要意義。其顯著的特點如下:

(一)具有社會性、民眾性和廣泛性

盂蘭勝會遍布全港,香港潮人120多萬人口,不同程度上都參與了此盛大活動,盂蘭勝會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各區潮人大力開展該活動的籌備和宣傳工作,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及其它族群積極參與,充分體現了盂蘭勝會在香港具有社會性、民眾性和廣泛性。

(二)具有適應性、兼容性和綜合性

香港盂蘭勝會每年7月舉辦,全港各地盂蘭勝會的規模大小是根據潮人族群的人數、經濟狀況等而確定。對舉辦的場所要求也不高,因地制宜,只要有一片寬闊地,搭起神棚、設立祭壇,便可舉行。條件許可,則擴大規模,搭設各式各樣的祭品台、大戲台、福物台等。社會各界人士自願參與該活動,參與的人數、捐款金額不限。勝會的相關製品及活動等內容,形式豐富而多樣,同時也豐儉隨人。這些特徵充分體現香港盂蘭勝會的適應性、兼容性和綜合性。

香港盂蘭勝會是民間傳統信仰活動,是中華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深入挖掘、整理和保護,對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民間文化,倡導熱愛祖國、弘揚孝道、倡導行善、扶助弱者、團結鄉情的理念,以及促進旅遊文化事業發展以及構建小區和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其價值如下:

(一)精神價值

盂蘭勝會是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其產生由目連救母的傳說而來,它的活動形式是佛家和道家的相融合,其宗旨一致,宣揚孝道、扶助弱勢群體,倡導從善如流的美好道德風尚,對弘揚佛家和道家慈悲、博愛思想,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激發廣大信眾愛國、愛港,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社會價值

盂蘭勝會的活動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其重要價值體現人與人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鄰里和睦,尤其在打造和諧文明小區,構建香港和諧社會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經濟價值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是中華傳統文化和世界文化匯集地,也是世界知名的旅遊城市,盂蘭勝會是宣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視窗,很多西方人為了解中華文化而專程赴港參觀勝會,從而促進香港旅遊業的發展。盂蘭勝會舉辦歷時一個月,每次投入資金六七千萬,數額十分巨大,有力地刺激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四)文化價值

盂蘭勝會的場地布置、用品製作、活動內容十分豐富,都是十分優秀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所以可以說盂蘭勝會是中華文化藝術的寶庫。眾多優秀民間藝術如牌坊製作、剪紙藝術、(米+果)品飲食及烹調製作技藝、潮劇表演、木偶戲表演等,都在盂蘭勝會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也得到有效的傳承和保護。盂蘭勝會為傳承和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

瀕危狀況及保護措施

目前,香港的盂蘭勝會也面臨著瀕危狀況:

(一)在香港地區,由於長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對中華民族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缺乏保護意識,由其自生自滅,使優秀傳統民俗文化內涵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和危機。

(二)由於認識上的誤差,一些人把盂蘭勝會理解為迷信活動,而傳統民俗文化所創造的重要價值被忽視,使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三)傳統民俗活動的參與者年齡老化,缺乏傳承,隊伍青黃不接。並且由於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更熱衷於追求日新月異的經濟效益,年青一代對參與傳統民俗活動興趣淡薄,造成傳承危機。以前一般主事者的文化素養參差,未能以創新思維將此一活動發揚光大。

(四)對盂蘭勝會蘊涵的文化藝術價值缺乏系統的整理研究,未能充分發掘其文化內涵,使該活動缺少應有的文化感召力和影響力。

為了保護這一瀕危習俗,近年來,在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潮屬社團總會進行了下列工作:

(一)推動成立九龍東、九龍西、新界和香港島四個潮人聯誼會,有步驟、有計畫地吸納地區的盂蘭勝會;

(二)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學術機構聯絡,收集有關盂蘭勝會的研究資料。

(三)配合特區政府之要求,每年與各地盂蘭勝會進行協調,並協助解決其碰到的一些問題,包括場地安排,人員安排,甚至資金籌集等。協助政府與各盂蘭勝會溝通,協助制定大型活動,建章立法,使盂蘭勝會有序發展。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