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來源
據《成都通鑑》記載:最早的四川評書,是在市井搭棚設台,台上置一上書“評書”的方式形燈籠。說書人手揚摺扇、退開弓步,講述將帥交鋒、兩軍對壘、吼喊廝、短打擒人,給人以筋響骨炸之感。
四川評書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以具有四川地方語言特色而見稱。由於書路和表現手法的不同,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以說煙粉、傳奇之類的風情故事為主,重在文說,講究談吐風雅,以情動人。“清棚”,是文人從事說書,沒有程式,偏重文采,講究“聲、才、辯、博”的基本功,強調“抑揚頓挫,口齒利落”、“舉一反三、思維敏捷”、“繪聲繪色,唇槍舌劍”、“博覽廣聞、信手拈來”。
雷棚以講史和金戈鐵馬一類的書目為主,重在武講,講究摹擬形容。金鼓號炮、馬嘶虎嘯,都通過藝人之口來表達,使聽眾如臨其境,如聞其聲。雷棚藝人中還有專長於朴刀桿棒之類的武俠書。此外,還有熔“清”、“雷”於一爐,文武兼備的一派,書路寬廣,並編演了一些表現近代、現代生活的書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四川評書還發展了一種韻文評書的形式,全用韻文敘述故事,演出時用朗誦的語調,琅琅上口。韻文評書專演反映現代生活的短篇書目,如《冷槍戰》、《戰天池》、《米拉山上的英雄》等。
書目介紹
四川評書的傳統書目,經過歷代藝人的積累和藝術加工,異常豐富,有“墨書”與“條書”之分。墨書即根據演義和小說改編、敷演的書目,有《三國》、《水滸》、《隋唐》、《包公案》、《濟公傳》、《聊齋》、《說岳傳》、《文武榜》(據彈詞《再生緣》改編)等。條書即藝人創造的書目,有《王三槐反達州》、《金雞芙蓉圖》、《鐵俠記》等。還有一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重慶掌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川評書演出了不少根據現代小說改編的新書目,有《林海雪原》、《平原槍聲》、《紅岩》、《王若飛在獄中》等。
著名演員
四川評書著名演員有王秉誠、鍾曉凡、傅平川、唐玉龍等。 著名評書演員徐以“手有勁、眼有神、身有形、步有法”的精采表演藝術,博得觀眾的好評。
相關詞條
發展歷程
散打評書
讓四川評書“逆流而上”
從唐宋開始,評書逐漸興旺,成為中國百姓茶餘飯後重要娛樂休閒方式之一。上世紀80年代,評書再創輝煌,“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評書在那時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樣。但進入上世紀90年代,隨著大眾娛樂方式日益豐富,聽評書的人變得越來越少,評書藝術開始走下坡路。
不過在四川,評書離開百姓的步伐卻似乎放慢了些,原因是上世紀90年代末,評書在成都發生變革,由李伯清獨創的散打評書火遍成都大街小巷,李伯清的出現讓四川評書煥發生機,使得四川評書在評書衰退大潮中“逆流而上”,一時間,“李伯清現象”成為媒體和專家研究的話題。
相比傳統評書,李伯清散打評書最大的貢獻,在於評書內容的創新,內容更貼近時代,許多段子直接源於現實生活,這一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百姓的創新,也使四川評書得到了新發展。
說起四川評書,也許大家腦海中都會出現一個個子高高、身形消瘦、顴骨突出、長著眯眯小的三角眼、留著一嘬小鬍子、額頭光亮的男人,他就是李伯清,一個把四川評書通過創新,再推向街頭巷尾的人。有很多成都人都說只有李伯清才能代表當代成都的“俗”文化,成都人都很喜歡這個瘦瘦高高,說書時神采奕奕的男人,從1994年李伯清開始說散打評書起,十幾年的時間,人們都還是喜歡聽他說散打評書。
李伯清的散打是“與時俱進”的,WTO是熱點的時候,他散打WTO,“非典”期間他散打“非典”。2005年春節,李伯清在四川電視台還推出了“散打十二生肖”,節目中他不再單身上陣,還有川版“女子十二樂坊”——“錦城絲管·女子蜀樂”民樂組合為節目演奏量身定造的《十二生肖曲》,還有美女上台為李伯清伴舞。經常聽李伯清說評書的人發現,李伯清說書的形式開始越來越多樣化了。
李伯清愛收徒弟,他的徒弟中有幾個在川內的電視台擔任黃金時段的節目主持人,比如廖健、叮噹、閔天浩等。廖健算是個把李伯清的散打評書活學活用的徒弟,他在散打評書的基礎上開創了“川普說唱”形式。在舞台上一身嘻哈打扮的廖健,一張嘴,流行的RAP節奏里傳出的竟然是:“你娃不要吵,你娃不要鬧,桌子端起硬斗硬我炸得你娃跳。”廖健繼承和發揚李伯清的經典“素芬”和“哈悶墩”,把它們編成了歌:“那天你在春熙路吃涼粉,我就在旁邊啃蹄花……我們兩個打哈哈兒,牽你手府南河邊轉圈圈。”曾有一時,《素芬》成了四川本土最流行的市民歌曲。
廖健還有一個師兄叫呂品,他是成都2004年流行一時的“方言卡通片”的創造者。2004年2月,呂品策劃了四川方言版《貓和老鼠》:小貓湯姆的名字叫做“假老練”,老鼠傑瑞叫做“風車車”。“假老練”和“風車車”在方言版里成了一對針鋒相對的朋友,《貓和老鼠》在四川一上市就賣出了20萬套,還直接掀起了國內的跟風:東北方言版、河南方言版、蘭州方言版……
內容創新
僅僅是產業化第一步
遺憾的是,這樣的好日子並沒維持多久。李伯清在散打評書如日中天時,選擇離開成都轉戰重慶。散打評書顯露頹勢,一些人把原因歸結為李伯清的離開以及缺少傳人。然而這並非問題關鍵,即便李伯清現在已回到成都,也培養出了幾個得意門生,但如今散打評書早已今非昔比,四川評書似乎難逃傳統評書宿命。今天,除了李伯清仍繼續堅持“散打”,另一位一直堅守傳統本土評書的還有大師羅世忠。
內容革新曾一度讓四川評書煥發新活力,但僅靠內容革新並不能讓四川評書實現持續發展。要賦予評書生命力,內容創新僅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在於現代傳播方式和行銷手段的運用。有關專家表示,當前文化產業要形成良性發展產業鏈,最缺的是現代行銷理念和人才,傳統文化要發展的前提,過硬的內容做支撐是第一步,但僅靠內容是無法維持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從全國情況來看都是如此。
轉換思路
從賣評書發展到賣廣告在這股評書衰退大潮中,許多評書藝人改行,但單田芳卻是個十分特殊且值得深入研究的個案,這位2007年已74歲的老人不僅堅守評書陣地,還率先探索出一條頗為成功的評書產業化之路。如今,單田芳文化傳播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評書公司,全國有近千家電台購買了單田芳評書播出權,一些地區甚至專門開辦電台評書頻道,單田芳一人的作品就撐起頻道半邊天。
是什麼讓單氏評書在今天仍然市場火爆?除了內容創新外,不難看出,現代傳播手段和行銷理念的運用是殺手鐧。其實,單田芳文化傳播公司在創業伊始很長一段時間裡,運營並不成功,無論賣評書磁帶、CD,還是把評書改編成電視劇,幾乎都賠錢。後來,他與合伙人開動腦筋,逐步開始與電台合作,在電台播出他的評書,才漸漸找到市場的感覺。如今,他們已和全國近千家電台建立起穩定合作關係,而這一傳播平台又吸引來商家廣告,這也成為公司主要盈利模式之一。有媒體曾報導,目前單田芳文化傳播年毛利已近千萬元,且呈明顯上升趨勢。“通過實踐,我們終於找到了傳統評書藝術與市場的最佳結合點,而且生存得很好。”單田芳說。
動漫評書
讓年輕人關注傳統文化
由於之前有過把評書改拍成電視劇的失敗教訓,單田芳在評書改革上很慎重,但他堅決支持評書改革。單田芳公司還製作了一套“動漫評書”,實際上就是把單田芳的評書配上動畫畫面,更直觀,吸引了不少中國小生。這樣的動漫評書每集製作成本約1萬元,不過在電視台播出的回報也比較高。這一嘗試應該說比較成功,吸引了更多年輕的評書愛好者。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愛看評書,在題材上應該緊跟時代,比如奧運會反響就很強烈,奧運評書不錯,新形式、新題材能吸引人。
藉助電視媒體弘揚傳統文化,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很有前瞻性。
四川曲藝
成都的地方曲藝從出土的東漢說書涌看,早在漢代以前就很流行了。唐宋時期,說唱藝術有了進一步發展和普及。清代,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四川曲藝品種逐漸形成。有一首嘉慶年間的(錦城竹枝詞描寫當時成部曲藝發展盛況:“清唱洋琴賽出名,新年雜耍遍蓉城,淮書一陣蓮花落,都愛廖兒《哭五更》。”民國時期,成都出現了專門的曲藝書場,當時最有名的演出場地有“芙蓉亭”、“錦江茶樓”等。三四十年代,成都曲藝界湧現了李德才的揚琴、賈樹三的竹琴、曾炳昆的評書和李月秋的清音等四大名演員,被譽為四川曲藝界的“四絕”。
四川曲藝的代表品種都集中在成都,主要有:
四川揚(洋)琴
說唱時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因而得名。揚琴演員最初主要是盲藝人,後來逐漸普及成為四川地區的主要曲藝品種。揚琴藝人用情真意切的演唱和揚琴伴奏來描繪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表述人物喜。怒、哀、樂的變化,因此被譽為有“坐地傳情”的功效。
原是道士遊歷四方勸善說道的一種演唱藝術,原名四川道琴。因它以竹筒鼓和簡板、啞鈴為伴奏樂器,民國初年始稱竹琴。竹琴的演唱形式多樣,有一人自打自唱的,也有四五個人一起坐唱的。
是一種以說為主的演唱藝術,明代以後流行四川各地。四川評書與北京評話、上海評書。揚州評書齊名。說評書的藝人借用桌子、醒木。摺扇。貼子等作道具,以生動的語言表演吸引聽眾。評書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偏重文采,講究“聲、才,辯、博”的基本功;雷棚則偏重聲腔和動作表演。
一種敘事體的說唱音樂,大約在清朝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因多用月琴伴奏,所以民間又稱唱月琴、唱小曲。唱琵琶。清音一般為一人演唱,演唱者左手擊板、右手擊打竹鼓以掌握節奏。如另有伴奏時,伴奏者有時也幫腔幾句。
一種以逗笑為手段,運用幽默風趣的四川方言表演的單口相聲戲。該劇種系民國年間由王永梭首創,它採用話劇的形式,有簡單布景,一個人表演。由於諧劇演員的表演恢諧風趣,被譽為“一人上台,滿座生輝”。像相聲藝術一樣,觀眾面比較寬。
又稱金劍板、三才板,一般由單人表演,以唱為主。演員手持三塊竹板擊打節奏,配合說唱故事,形式活潑,很富表現力。金錢板除了說唱技巧外,還特別講究手上功夫,演員憑手中三塊竹板,既可打出千軍萬馬的雄壯氣勢,又可打出似清風流水般的委婉深情。所以,金錢板的道具看似簡單,其功夫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
一種說唱兼備的藝術,有歌劇藝術的效果,只是不需布景、化妝而已。四川荷葉可以由一人表演,也可由多人同台演出。演員手持檀板(又稱天橋)、銅釵(即蘇鉸),邊敲打邊表演,因銅釵的形狀似荷葉,因此人們把這種獨特的說唱藝術稱為“四川荷葉”。
是一種單人或多人表演的歌舞藝術。它綜合了四川清音和四川民歌的表演風格演變發展而成。演員在表演時手持竹棍(比竹筷長、稍細)、瓷盤(碟於)敲打節奏,邊唱邊舞,似一種風格獨具的歌舞劇,形式活潑。曲調優美。
是在民間唱花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演唱藝術,一般以兩人為一棚進行表演。表演時由一人主鼓,另一人伴奏相合。道具是小鼓和小鑼。花鼓表演的獨特之處是有的演員練就了一手拋棒(刀)擊鼓的絕技,類似於雜耍丟刀表演,很富刺激。
成都曲藝一般不在大型正規劇場演出,多在茶樓、酒肆、書場,甚至街頭巷尾民眾集中的地方表演。
配圖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