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尾概況
據族譜《隴西李氏家乘》記載,宋末李櫟囚遭權貴排擠,隻身由東莞白馬逃來塘尾,被黎姓人家收回並配與女兒,曆元、明、清近六百年的發展,李氏逐漸興旺,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人口增至1000多人,塘尾圍成李氏家族聚落。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勢緩坡而建,圍前三口魚塘一大二小,分別代表蟹殼與兩隻蟹鉗,圍面兩口古井代表兩隻蟹眼,仿生喻意一隻巨蟹守護後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畝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圍牆、炮樓、里巷、祠堂、書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農業村落文化景觀。尤為可貴的是,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未經破壞的明清建築比較多,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灰塑建築構件,明、清、民國至改革開放前使用的生活和生產用具也有大量保存,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現今塘尾明清古村落居民多搬出外住,房屋空置或出租給外地民工居住,塘尾村民委員會協調村民進行古村落的保護與管理。2001年被廣東省政府評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塘尾古村
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圍牆為界,依自然山勢而建,里巷布局合理,安全防禦設施齊全。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所建,紅石做門、窗框和砌牆基,水磨青磚清水牆,保存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築構件,遺留歷代眾多的生活、生產用具。祠堂建築除宗祠以三進布局外,各家祠則是二進四合院形式。民居布局多以三間兩廊、三間一邊廊為主,因與巷道的相對關係而有所變化。民居與書室結合、民居與祠堂結合是塘尾明清古村落的一大特點。以下對塘尾明清古村落重點建築進行描述:
(1)塘尾古圍牆、圍門和炮樓:始建於明,歷代有維修。圍牆繞古村落成封間一周,周長860.8米,高5米,寬0.35米,紅石牆基,青磚牆體,每隔4米有一附牆。在圍牆東南、西南、西北、東北角開有四個圍門,村民分別稱之為東門、南門、西門和北門。以東門規模最大,寬4.24米,長5.38米,高9.30米,為兩層青磚鑊耳山牆建築,圍門之上鑲“秀把東南”匾額。圍牆附有28個譙樓(當地鄉民稱樓斗、炮樓),以28個天文星宿命名,規棋有大有小,一般尺寸為長、寬各4.5米,高7米,圍牆、圍門和炮樓組成完整的防禦設施,保障塘尾古村落的安全,近百年來先後成功抵禦了1911年清軍的搶劫和1944年石碣吉洲土匪李朝的侵犯。現圍門完好,圍牆基本完整,炮樓尚存19個。
(2)古巷道:塘尾古巷道成井字形網狀布局,主要巷道有南北走向的直巷7條,東西走向的橫巷4條。巷道由紅石條石鋪就而成,寬2米左右,巷道下面有完整的排水渠。至清末光緒年間,富紳李植忠改建部分紅石巷為花崗岩麻石巷,橫穿圍面,從東門出圍到牛過村,可達當時的南社火車站,由北門出圍直達當時的木排村石龍渡口,總長度近10公里,現僅存圍內300米。
(3)古井:塘尾明清古村落有古井10眼,分布在各巷道旁公共使用或民居、家祠天井內私家使用。井壁用青磚砌築,井沿則用整塊紅石挖空而成,一般直徑0.87米,高0.40米。至清末採用花崗岩石。
(4)李氏宗祠:始建於明,歷代有維修。五開二間三進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梁架結構,硬山頂。寬17.8米,長43.7米,占地面積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間李質中舉後,在宗祠追遠堂掛“文魁”木匾,文革期間木匾被毀。民間二十一年(1932)宗祠闢為東莞第十六間國小,為石排第一間國小。
(5)景通公祠:始建於清中期,為十世祖景通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硬山頂。寬9.5米,長17.1米,占地面積162.45平方米。封檐板、梁架木雕和犁頭、橫樑石雕工藝精美。
(6)梅公祠:建於道光年間,為十二世祖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寬8.8米,長14.3米,占地面積125.84平方米。梅公祠保留從明代十世祖至清代二十二祖的祖先牌位原物,為東莞地區罕見。公祠還擺放了塘尾民間信仰神康王的神像,因而又稱康帥府。
(7)守善堂:為家祠與民居結合的典型代表。家祠與民居是光緒年間建造的一體建築,有側門相通。家祠為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民居為三間一邊廊建築。家祠寬9.14米,長11.9米,民居寬5.8米、長11.23米。民居建築規模和裝飾工藝稍遜於家祠。家祠屏風、梁架裝飾精英。
(8)寶卿家塾:民國年間李冀南擴建祖居而成,寬8.85米,長9.5米,早期為家祠與民居結合的建築,學冀南與陳伯陶同中鄉試後,改家祠為書院。現存東莞清末探花陳伯陶1919年題書的“寶卿家塾”紅石門匾。
(9)七房廳與墩睦堂:為家祠與家祠結合的典型代表。七房廳為李松石家祠(鄉民習稱家祠為“廳”),墩睦堂為李松石之子家祠,中間有房門和天井相通,建築總寬度為9.6米,總長度為20.95米,其中七房廳長10.31米、中間天井長1.04米,墩睦堂長9.6米。七房廳建於同治、鹹豐年間,墩睦堂建於光緒年間,皆為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墩睦堂封檐板、梁架木雕工藝精美 。
富而不貴
東莞富庶之地,水泥路筆直,一路上,車窗外掠過工業建築、修剪整齊的花壇、嶄新的住宅小區,鄉土氣蕩然無存。石排鎮離莞城一個多小時車程,再搭機車至塘尾村,當司機說到了,我與攝影記者方謙華都有幾分詫異,周圍是廣東農村的新式村屋,哪來古村落的痕跡?
老人和小孩簇擁在幾棵榕樹下玩耍,打聽之下,方知從旁一不起眼的門樓進入,對門牆上一溜釘著木牌,上刻“康真君座鎮”字樣;一旁牆上挖一小龕,內置男女社神,前垂紗質白簾,左右對聯“白髮知公老,黃金賜神人”,橫批“福德宮”,此福德正神即土地公。穿過門樓,清一色紅石基青石磚的古建築,樸實無華。
卻說這塘尾村民有經商的傳統,明清六百年間李氏人丁興旺,相對不足的田地難以承載人口發展,此處靠近東江,不少人於是出外謀生,近到東莞四大古鎮之一石龍,遠到廣州,香港未開埠前,已有塘尾李氏去做生意。清末民初,塘尾財力到達鼎盛,做船運、賣藥材、進行糧食貿易、開錢莊等,李氏族人紛紛在外賺到第一乃至不知第幾桶金,尤讓塘尾李氏引以為豪的是香港二十八“隆”,生意甚是興旺。
發達後的李氏回鄉建家祠書房,望後人在仕途上有所出息。然而李氏遵循著南方商人一貫的低調,縱然家境殷實,卻並不顯富張揚。保存下來的家祠書房,甚少有廣東其他地方農村富豪的做法:用鑊耳牆,在屋脊雕飾夔紋等,當然此舉一來由於李氏雖富卻不貴,較少在朝廷當高官之人;二來這些建築外表雖不奢華,真正精緻之處卻藏而不露。
村委特地讓我們看一堵半塌的黃泥牆,我們好生奇怪,不就一堵泥牆嗎,有什麼奧妙?原來這泥牆卻是村中唯一一堵,所有房屋,清一色紅石青磚,古時磚貴,非家底殷實,必難以支付建築成本。長老李陳焜說,看磚就知道一戶人家是否富裕。附近燕嶺盛產紅砂岩,故牆基多用紅石。富裕的人家,用青磚側放砌牆,牆體整整厚實一倍,而磚亦用多一倍。有人還在牆內夾層設機關防賊,賊人鑿牆至半,動及機關,則有地磚如鍘刀放下,將其手生生砍下。
而書房家祠的室內裝飾更顯精緻,在間隔上費盡心思,我們看過近十間家祠書房,沒有一家布局是一樣的,而門框、屋檐、樑柱的木雕或灰雕,雖談不上奇巧,亦無不是一刀一斧,精雕細刻。走進這些民居,雖然昔日容貌已只剩依稀,但那份滋潤、那份把家裡經營得一絲不苟的精緻,依然讓人不得不慨嘆低調的塘尾李氏確實懂得過日子。
祭祖儀式
清明後一天,到塘尾已近中午,村委急急通知全村男丁中午12點半在村口出發,去祭祖上墳,一時半刻不好安排採訪。我們一聽也來勁了,當下決定跟隨他們祭拜先人。
塘尾原有數個姓氏雜居,李氏六世祖從白馬遷至此定居後,李氏一脈發展迅速,很快成為當地第一大姓。六世祖墳選址在鄰村南社附近,背依一綠意盎然小山岡,面朝一水平如鏡碧綠湖。按傳統塘尾李氏應於每年農曆三月初一祭祖,因那天乃六世祖生忌,後把清明掃墓與本氏祭祖合而為一,選在清明後一日。
李氏子孫浩浩蕩蕩,車隊排開一長龍往祖墳開去。六世祖的墳用麻石修葺一新,到達後族人撿兩草垛壓在墓頭,祭品有一百來斤被剖開兩爿的大燒豬,用紅紙覆蓋,上插一刀,一雞,兩疊燒肉,三個蘋果,四個疊得整整齊齊的大包,幾杯米酒。上香,各人分一疊元寶點燃,幾枚紙元寶被滾滾上揚的煙氣吹起。
中途另一隊李氏抬兩隻稍小的燒豬加入,老人告訴我,那是橫瀝鎮水邊村與企石鎮南坑村的李氏分支。待燒過元寶,三個村老老少少的男丁紛紛聚到祖先墳前,稍稍作拜,然後,每人分得一個大白包,等包吃過,收拾殘局,把大燒豬抬回宗祠讓祖先繼續享用,到晚上大家再到村中食堂聚餐,分食燒豬。於是一年一度的祭祖,歷時一個多小時後結束。
主要景點
梅菴公祠
塘尾李氏十二世祖梅菴公祠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為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檐下彩繪均歷歷在目,左為黃初平(即黃大仙)叱石成羊,右為劉伶醉酒,兩則典故的主角,一超然物外,一任性狂放,梅菴公一族李氏之處世態度,從此可窺豹一斑。
祠內東北祭有康王神像,故此祠又稱康帥府。康王乃宋朝龍捷指揮史康保裔,河南洛陽人,據《宋史》記載,其人“謹厚好禮,喜賓客,善騎謝,弋飛走矢無不中。嘗握矢三十,引滿以射,筈鏑相連而墜,人服其妙。屢經戰陣,身被七十創”,與遼軍血戰死,被封為“威濟善利孚應英烈王”。後被神化為“康王”,又稱“康帥”,廣東東莞石排鎮、高土步鎮有康王廟,廣州的康王路亦典出於此。康王的塑像紅面怒目,以中指指賊。
東莞石排鄉民敬重康王。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至初七,石排一帶都有用“龍椅”抬康王出巡的祭祀活動。至於是否能從石排人所敬祭北方戰契丹的將軍,推測塘尾李氏之祖籍與身份,則是可交由民俗學家研究的課題了。
景通公祠
建於清朝中期,為李氏十世祖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祠堂大門緊鎖,無緣入內參觀。疑因年代之故,其大門檐下的彩繪木塑,保存不及隔壁的梅菴公祠,整體裝飾亦較簡單。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在塘尾村西北角,坐北朝南,五開間三進院落,占地770多平方米,建於明初,重修三次,最近一次維修是1999年。門外左右各遺旗桿夾,乃清光緒23年鄉試中舉第三名的舉人李衍廣所立。二進堂號“追遠”,前檐下還掛“文魁”、“經元”二匾,皆由後人仿造,原匾由明成化年間舉人李質立,已於文革被毀。裡間壁櫳滿置神主,兩邊對聯“舉目思言功祖德,存心為孝子慈孫”,其時從六世祖墳上擔回來的三隻乳豬靜靜躺在壇前,香火繚繞,供祖宗享用。
交通信息
自行駕車:走高速直抵東莞,後往石龍方向,石龍過後是石排,在石排鎮上,即可看到往塘尾村的指示牌。
公共運輸:
①坐車到石龍車站,乘坐計程車25元可到塘尾村。
②坐車到石排車站,乘坐計程車15元可到塘尾村。
瓜田夜話
焜伯在前面一邊走著,一邊講述每一間屋子背後的故事——這位名為樂平的李氏光緒年間在廣州河南擁有整條公正新街的商鋪;那家李氏在鴉片戰爭年間出國到了越南,做的是警務處長;還有一位李氏是大商人,家裡一條蛇養了幾十年,從手指粗細直到腰身粗如碗口,卻是十分懂人性,聽主人一聲喝令即蟄伏不動……數也數不完的家族故事,都從這些書房引申開去。
據焜伯說,從清朝順治一直到宣統年間,總共出28門文秀才,1門舉人,1門武秀才。值得玩味的是,中國古代歷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這下品之中,又是重農抑商。商人在主流社會中的地位一直受到壓抑,因而塘尾村人雖富,卻從沒有騎高頭大馬衣錦還鄉的及第狀元那般沸沸揚揚、沒有作為全村政治文化的狀元第一類的堂皇建築,因而建書房的舉動把商人心裡對讀書人的羨慕表露無遺。同時,塘尾村的經商傳統亦似乎已經根深蒂固。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從這村子四平八穩的格局,我們能看出一種和諧的力量,沒有等級限制,也就自由自在。
塘尾故事
尋根究底
當地人言,目前所能追溯最早的塘尾李氏,乃北宋靖康之亂時,逃難自南雄珠璣巷柯子裡。早年李氏住東莞長安,三、四世祖遷到白馬居住。根據族譜《隴西李氏家乘》記載,宋末李氏六世祖李櫟菴受權貴排擠,隻身由白馬逃到塘尾。當時塘尾雜姓混居,李櫟菴娶黎姓人家之女,在塘尾紮下根來。
在李陳焜老人口裡,這段“六世祖受排擠”的故事更顯傳奇生動:那年知縣夫人擺開排場,祭祖拜神,李櫟菴摘下一朵作祭品用的花,是因為淘氣還是別有用心,老人沒說明白,知縣因此大怒,認為受到侮辱,下令通緝李櫟菴。塘尾人的六世祖被迫逃到鄉下外公家,躲避風聲,結果在此娶黎氏之女為妻,安家樂業,繁衍生息,李家香火從此昌盛。
為塘尾李氏編寫新族譜的陳學偉對此廣泛流傳的說法提出質疑:李氏乃當地望族,三世祖李用為理學家,曾遠赴日本講學。四世祖為宋末特奏進士(特奏進士者,乃“貢於鄉而屢絀於禮部,或廷試所不錄者”,遇皇帝“親策士則籍其名以奏,徑許附試,故曰‘特奏名’”)。四世祖之兄李春叟是宋末嶺南名賢,有抗元詩篇和碑記流傳於世,當年元兵南下,他報必死之決心,撐一葉孤舟,獨闖元營,勸元軍莫濫殺百姓,史書記載其“有功於邑”。
李櫟菴生於1265年農曆三月初一,1277年間,他從白馬搬來塘尾,還是個孩子。陳學偉說,儘管家譜上書李櫟菴逃難到塘尾,也有資料記載李櫟菴遷居原因是在塘尾外公家住下後“愛其山水之盛”,後娶黎氏,更在此“開館授徒”,他遷到塘尾後,田產仍在白馬,李櫟菴三兄弟,每年祭祖收租,都會往來白馬,故“受權貴排擠”一說在邏輯上站不住腳。至於為何有此一說,陳學偉表示仍需作進一步考究。
游村驚夢
塘尾水鄉,又名蓮溪,老人說,當年東江邊有一大蓮塘,從樹下(地名)綿延至中坑(地名),長約一千公尺,他還是小孩時,夏天就愛鑽到蓮塘里玩,摘蓮花,採蓮子,挖蓮藕,十分痛快。人們可從“塘尾”之村名聯想村子的地理位置,現在蓮塘已經淤塞,此地縱然一馬平川,然再怎么極目遠眺,眼前也難現滿塘荷葉田田之景象了。
蓮塘已淤塞,難現荷葉田田之景象。
村內外的基本格局倒是基本保存完整。在修築圍牆之前,村里人已有意識在村落外圍種植榕樹,幾百年的老榕樹圍繞村落,早已亭亭如蓋,村里人愛在村下聊天打牌下棋打桌球,甚逍遙自在。村委說,全村共有大榕樹25棵,其中3棵為大葉榕。
明末亂世,盜賊橫行,劫掠之事時有發生,民不聊生,到清代康熙年間,太平盛世,李氏財力崛起,考慮築圍修樓,防禦日後不測。二十一世孫中有位大商家,他發動村民募捐,並出資補充不足部分,建圍挖塘,形成今日塘尾村之基本格局。
村落坐北朝南,圍牆繞村落一周閉合,周長860.8米,紅石牆基,青磚牆體,在圍牆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各開四圍門,村民稱之為東門、南門、西門和北門。這四角邊上的門,特別之處在於它們更像“樓”而不是像“門”。規模最大而最為典型的東門,為兩層青磚鑊耳山牆建築,圍門外牆鑲“秀把東南”匾額,從外觀看,更像一戶住有人家的房子而不是村落入口,從朝南的門入,穿過門廳,從朝西的門出來,才豁然開朗,看到一地草色青青,井然有序的古建築在眼前鋪展開來。圍牆附有以28星宿命名的28炮樓。
南面圍牆外,一大二小三個魚塘,按村里人的解釋,正中大塘象徵蟹身,兩邊小塘分別是圍攏的兩個蟹鉗;圍內東西門附近有兩口對稱的水井,那是蟹眼。大鉗對外,兩眼看護,整一格局具把守之態。
而令塘尾村人尤其自豪的是村內自發的布局,南北走向的直巷七條,東西走向的橫巷四條,呈網狀井型,巷道由紅石或麻石鋪就,“條條巷道都能通到外面”,焜伯強調了好幾次。
圍內正面朝南,正中乃文革年間建造的平房,現用作老人活動中心和飯堂,東邊為十二世祖梅菴公祠,西邊為十世祖景通公祠。正中巷道把地皮一分為二,1、4、6、7房分布東面居住,2、3、5房分布西面,有意思的是,正街以東的四房多出商賈富人,而正街以西的三房多出秀才文人。
相關介紹
東莞市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築群、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卻金亭碑等3個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石排鎮塘尾古村落舉行授牌儀式,至此,東莞的“國保”單位由原來的2處增加到5處。針對“國保”等文物古蹟出現受到遊客不同程度損壞的情況,東莞市文廣局文物科余春桂科長認為,除了加強各單位的日常監管和維護外,更需要在廣大市民和遊客中倡導文明旅遊行為。
石排
圍繞“國保”打造旅遊片區
石排鎮作為東莞的文物大鎮,除了“國保”塘尾村古建築群外,還有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鎮正圍繞塘尾村等文物旅遊遺產設施的修繕和開發,規劃建成以居住、商貿、旅遊功能為主、凸現嶺南“中國鎮”特色的塘尾古城片區。據了解,該旅遊片區將以紅石山為依託,借東江優美的風景,將鎮內的各個文物古蹟連成一片,重點凸顯該鎮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嶺南民俗特色。
茶山
古村落旅遊品牌逐步形成
茶山鎮南社村古建築群始建於宋代,占地面積10.9萬平方米,其中明清時期的祠堂有30座、廟宇3座、古民居250間、古井30多口,是嶺南地區保存規模最大的古村落。
南社村正在開發文物古蹟民俗游、生態觀光休閒遊。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3月份以來正式對市民開放以來,南社村接待的海內外遊客將近9萬人次,逐步形成了古村落旅遊品牌。
莞城
將建卻金亭碑主題公園
位於東莞老城區的卻金亭碑,立於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碑文記載番禺縣尹李愷與泰國商人文明貿易不收酬金的史實。
近年來,莞城大力改造舊城區。而在前幾年的一輪改造中,曾在卻金亭碑所在地段規劃設計了一條主幹道,按照規劃,卻金亭碑需要進行搬遷。在相關部門的建議以及文物專家的呼籲下,規劃部門決定對規劃道路進行改道設計,讓卻金亭碑避免了“遷家挪窩”之苦。
莞城區已明確提出規劃和建設卻金亭碑主題公園。而對“國保”進行全天候保護則預計年底可完工。
大嶺山
努力打造紅色旅遊景區
作為“東江縱隊抗日根據地的根據地”,大嶺山抗日根據地現存9處舊址,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日文物群體。去年9月,投資3000萬元興建的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正式對遊人開放,展示了大量抗戰時期舊址的歷史原貌。開館一年多來,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達15萬人次。據紀念館館長趙長慶介紹,今後該紀念館將進一步加強文物本體和周邊環境的保護,努力打造紅色旅遊景區。
文化局
需倡導遊客文明旅遊
據東莞市文廣局文物科余春桂科長介紹,除昨天公布的3家外,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和可園分別於1982年和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東莞還有13家單位正在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預計要到明年才能出結果。
據了解,塘尾古村等“國保”都曾出現過木雕、瓦當等古董被盜的情況,一些遊客還特意在古蹟上留下自己的“大名”,對此,余科長指出,除了加強各單位的日常監管和維護外,更需要在廣大市民和遊客中倡導文明旅遊行為。
東莞行政區劃百科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北接廣州,南連深圳。1985年9月撤縣設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下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440個村委會,156個居委會。 |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三)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