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尾村[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塘尾村]

塘尾村[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塘尾村]

塘尾村位於東莞市石排內,古村以古圍牆為界,全村總面積為39565平方米,現存古民居約268座,21座祠堂,19座書室,10眼古井,4個圍門,28座炮樓。塘尾古村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東莞現存較好,規模較大的古代村落。 塘尾古村於2002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公布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其後又被評為廣東省旅遊特色村,其民俗文化活動“康王寶誕”也被列入“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基本信息

塘尾概況

塘尾古村 塘尾古村

據族譜《隴西李氏家乘》記載,宋末李櫟囚遭權貴排擠,隻身由東莞白馬逃來塘尾,被黎姓人家收回並配與女兒,曆元、明、清近六百年的發展,李氏逐漸興旺,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人口增至1000多人,塘尾圍成李氏家族聚落。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勢緩坡而建,圍前三口魚塘一大二小,分別代表蟹殼與兩隻蟹鉗,圍面兩口古井代表兩隻蟹眼,仿生喻意一隻巨蟹守護後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畝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圍牆、炮樓、里巷、祠堂、書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農業村落文化景觀。尤為可貴的是,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未經破壞的明清建築比較多,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灰塑建築構件,明、清、民國至改革開放前使用的生活和生產用具也有大量保存,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現今塘尾明清古村落居民多搬出外住,房屋空置或出租給外地民工居住,塘尾村民委員會協調村民進行古村落的保護與管理。2001年被廣東省政府評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塘尾古村

塘尾古村 塘尾古村

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圍牆為界,依自然山勢而建,里巷布局合理,安全防禦設施齊全。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所建,紅石做門、窗框和砌牆基,水磨青磚清水牆,保存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築構件,遺留歷代眾多的生活、生產用具。祠堂建築除宗祠以三進布局外,各家祠則是二進四合院形式。民居布局多以三間兩廊、三間一邊廊為主,因與巷道的相對關係而有所變化。民居與書室結合、民居與祠堂結合是塘尾明清古村落的一大特點。以下對塘尾明清古村落重點建築進行描述:

(1)塘尾古圍牆、圍門和炮樓:始建於明,歷代有維修。圍牆繞古村落成封間一周,周長860.8米,高5米,寬0.35米,紅石牆基,青磚牆體,每隔4米有一附牆。在圍牆東南、西南、西北、東北角開有四個圍門,村民分別稱之為東門、南門、西門和北門。以東門規模最大,寬4.24米,長5.38米,高9.30米,為兩層青磚鑊耳山牆建築,圍門之上鑲“秀把東南”匾額。圍牆附有28個譙樓(當地鄉民稱樓斗、炮樓),以28個天文星宿命名,規棋有大有小,一般尺寸為長、寬各4.5米,高7米,圍牆、圍門和炮樓組成完整的防禦設施,保障塘尾古村落的安全,近百年來先後成功抵禦了1911年清軍的搶劫和1944年石碣吉洲土匪李朝的侵犯。現圍門完好,圍牆基本完整,炮樓尚存19個。

(2)古巷道:塘尾古巷道成井字形網狀布局,主要巷道有南北走向的直巷7條,東西走向的橫巷4條。巷道由紅石條石鋪就而成,寬2米左右,巷道下面有完整的排水渠。至清末光緒年間,富紳李植忠改建部分紅石巷為花崗岩麻石巷,橫穿圍面,從東門出圍到牛過村,可達當時的南社火車站,由北門出圍直達當時的木排村石龍渡口,總長度近10公里,現僅存圍內300米。

(3)古井:塘尾明清古村落有古井10眼,分布在各巷道旁公共使用或民居、家祠天井內私家使用。井壁用青磚砌築,井沿則用整塊紅石挖空而成,一般直徑0.87米,高0.40米。至清末採用花崗岩石。

(4)李氏宗祠:始建於明,歷代有維修。五開二間三進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梁架結構,硬山頂。寬17.8米,長43.7米,占地面積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間李質中舉後,在宗祠追遠堂掛“文魁”木匾,文革期間木匾被毀。民間二十一年(1932)宗祠闢為東莞第十六間國小,為石排第一間國小。

(5)景通公祠:始建於清中期,為十世祖景通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硬山頂。寬9.5米,長17.1米,占地面積162.45平方米。封檐板、梁架木雕和犁頭、橫樑石雕工藝精美。

(6)梅公祠:建於道光年間,為十二世祖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寬8.8米,長14.3米,占地面積125.84平方米。梅公祠保留從明代十世祖至清代二十二祖的祖先牌位原物,為東莞地區罕見。公祠還擺放了塘尾民間信仰神康王的神像,因而又稱康帥府。

(7)守善堂:為家祠與民居結合的典型代表。家祠與民居是光緒年間建造的一體建築,有側門相通。家祠為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民居為三間一邊廊建築。家祠寬9.14米,長11.9米,民居寬5.8米、長11.23米。民居建築規模和裝飾工藝稍遜於家祠。家祠屏風、梁架裝飾精英。

(8)寶卿家塾:民國年間李冀南擴建祖居而成,寬8.85米,長9.5米,早期為家祠與民居結合的建築,學冀南與陳伯陶同中鄉試後,改家祠為書院。現存東莞清末探花陳伯陶1919年題書的“寶卿家塾”紅石門匾。

(9)七房廳與墩睦堂:為家祠與家祠結合的典型代表。七房廳為李松石家祠(鄉民習稱家祠為“廳”),墩睦堂為李松石之子家祠,中間有房門和天井相通,建築總寬度為9.6米,總長度為20.95米,其中七房廳長10.31米、中間天井長1.04米,墩睦堂長9.6米。七房廳建於同治、鹹豐年間,墩睦堂建於光緒年間,皆為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墩睦堂封檐板、梁架木雕工藝精美 。

富而不貴

塘尾古村 塘尾古村

東莞富庶之地,水泥路筆直,一路上,車窗外掠過工業建築、修剪整齊的花壇、嶄新的住宅小區,鄉土氣蕩然無存。石排鎮離莞城一個多小時車程,再搭機車至塘尾村,當司機說到了,我與攝影記者方謙華都有幾分詫異,周圍是廣東農村的新式村屋,哪來古村落的痕跡?

老人和小孩簇擁在幾棵榕樹下玩耍,打聽之下,方知從旁一不起眼的門樓進入,對門牆上一溜釘著木牌,上刻“康真君座鎮”字樣;一旁牆上挖一小龕,內置男女社神,前垂紗質白簾,左右對聯“白髮知公老,黃金賜神人”,橫批“福德宮”,此福德正神即土地公。穿過門樓,清一色紅石基青石磚的古建築,樸實無華。

卻說這塘尾村民有經商的傳統,明清六百年間李氏人丁興旺,相對不足的田地難以承載人口發展,此處靠近東江,不少人於是出外謀生,近到東莞四大古鎮之一石龍,遠到廣州,香港未開埠前,已有塘尾李氏去做生意。清末民初,塘尾財力到達鼎盛,做船運、賣藥材、進行糧食貿易、開錢莊等,李氏族人紛紛在外賺到第一乃至不知第幾桶金,尤讓塘尾李氏引以為豪的是香港二十八“隆”,生意甚是興旺。

發達後的李氏回鄉建家祠書房,望後人在仕途上有所出息。然而李氏遵循著南方商人一貫的低調,縱然家境殷實,卻並不顯富張揚。保存下來的家祠書房,甚少有廣東其他地方農村富豪的做法:用鑊耳牆,在屋脊雕飾夔紋等,當然此舉一來由於李氏雖富卻不貴,較少在朝廷當高官之人;二來這些建築外表雖不奢華,真正精緻之處卻藏而不露。

村委特地讓我們看一堵半塌的黃泥牆,我們好生奇怪,不就一堵泥牆嗎,有什麼奧妙?原來這泥牆卻是村中唯一一堵,所有房屋,清一色紅石青磚,古時磚貴,非家底殷實,必難以支付建築成本。長老李陳焜說,看磚就知道一戶人家是否富裕。附近燕嶺盛產紅砂岩,故牆基多用紅石。富裕的人家,用青磚側放砌牆,牆體整整厚實一倍,而磚亦用多一倍。有人還在牆內夾層設機關防賊,賊人鑿牆至半,動及機關,則有地磚如鍘刀放下,將其手生生砍下。

而書房家祠的室內裝飾更顯精緻,在間隔上費盡心思,我們看過近十間家祠書房,沒有一家布局是一樣的,而門框、屋檐、樑柱的木雕或灰雕,雖談不上奇巧,亦無不是一刀一斧,精雕細刻。走進這些民居,雖然昔日容貌已只剩依稀,但那份滋潤、那份把家裡經營得一絲不苟的精緻,依然讓人不得不慨嘆低調的塘尾李氏確實懂得過日子。

祭祖儀式

塘尾古村 塘尾古村

清明後一天,到塘尾已近中午,村委急急通知全村男丁中午12點半在村口出發,去祭祖上墳,一時半刻不好安排採訪。我們一聽也來勁了,當下決定跟隨他們祭拜先人。

塘尾原有數個姓氏雜居,李氏六世祖從白馬遷至此定居後,李氏一脈發展迅速,很快成為當地第一大姓。六世祖墳選址在鄰村南社附近,背依一綠意盎然小山岡,面朝一水平如鏡碧綠湖。按傳統塘尾李氏應於每年農曆三月初一祭祖,因那天乃六世祖生忌,後把清明掃墓與本氏祭祖合而為一,選在清明後一日。

李氏子孫浩浩蕩蕩,車隊排開一長龍往祖墳開去。六世祖的墳用麻石修葺一新,到達後族人撿兩草垛壓在墓頭,祭品有一百來斤被剖開兩爿的大燒豬,用紅紙覆蓋,上插一刀,一雞,兩疊燒肉,三個蘋果,四個疊得整整齊齊的大包,幾杯米酒。上香,各人分一疊元寶點燃,幾枚紙元寶被滾滾上揚的煙氣吹起。

中途另一隊李氏抬兩隻稍小的燒豬加入,老人告訴我,那是橫瀝鎮水邊村與企石鎮南坑村的李氏分支。待燒過元寶,三個村老老少少的男丁紛紛聚到祖先墳前,稍稍作拜,然後,每人分得一個大白包,等包吃過,收拾殘局,把大燒豬抬回宗祠讓祖先繼續享用,到晚上大家再到村中食堂聚餐,分食燒豬。於是一年一度的祭祖,歷時一個多小時後結束。

主要景點

梅菴公祠

塘尾李氏十二世祖梅菴公祠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為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檐下彩繪均歷歷在目,左為黃初平(即黃大仙)叱石成羊,右為劉伶醉酒,兩則典故的主角,一超然物外,一任性狂放,梅菴公一族李氏之處世態度,從此可窺豹一斑。

祠內東北祭有康王神像,故此祠又稱康帥府。康王乃宋朝龍捷指揮史康保裔,河南洛陽人,據《宋史》記載,其人“謹厚好禮,喜賓客,善騎謝,弋飛走矢無不中。嘗握矢三十,引滿以射,筈鏑相連而墜,人服其妙。屢經戰陣,身被七十創”,與遼軍血戰死,被封為“威濟善利孚應英烈王”。後被神化為“康王”,又稱“康帥”,廣東東莞石排鎮、高土步鎮有康王廟,廣州的康王路亦典出於此。康王的塑像紅面怒目,以中指指賊。

東莞石排鄉民敬重康王。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至初七,石排一帶都有用“龍椅”抬康王出巡的祭祀活動。至於是否能從石排人所敬祭北方戰契丹的將軍,推測塘尾李氏之祖籍與身份,則是可交由民俗學家研究的課題了。

景通公祠

建於清朝中期,為李氏十世祖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祠堂大門緊鎖,無緣入內參觀。疑因年代之故,其大門檐下的彩繪木塑,保存不及隔壁的梅菴公祠,整體裝飾亦較簡單。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在塘尾村西北角,坐北朝南,五開間三進院落,占地770多平方米,建於明初,重修三次,最近一次維修是1999年。門外左右各遺旗桿夾,乃清光緒23年鄉試中舉第三名的舉人李衍廣所立。二進堂號“追遠”,前檐下還掛“文魁”、“經元”二匾,皆由後人仿造,原匾由明成化年間舉人李質立,已於文革被毀。裡間壁櫳滿置神主,兩邊對聯“舉目思言功祖德,存心為孝子慈孫”,其時從六世祖墳上擔回來的三隻乳豬靜靜躺在壇前,香火繚繞,供祖宗享用。

交通信息

自行駕車:走高速直抵東莞,後往石龍方向,石龍過後是石排,在石排鎮上,即可看到往塘尾村的指示牌。

公共運輸:

①坐車到石龍車站,乘坐計程車25元可到塘尾村。

②坐車到石排車站,乘坐計程車15元可到塘尾村。

瓜田夜話

焜伯在前面一邊走著,一邊講述每一間屋子背後的故事——這位名為樂平的李氏光緒年間在廣州河南擁有整條公正新街的商鋪;那家李氏在鴉片戰爭年間出國到了越南,做的是警務處長;還有一位李氏是大商人,家裡一條蛇養了幾十年,從手指粗細直到腰身粗如碗口,卻是十分懂人性,聽主人一聲喝令即蟄伏不動……數也數不完的家族故事,都從這些書房引申開去。

據焜伯說,從清朝順治一直到宣統年間,總共出28門文秀才,1門舉人,1門武秀才。值得玩味的是,中國古代歷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這下品之中,又是重農抑商。商人在主流社會中的地位一直受到壓抑,因而塘尾村人雖富,卻從沒有騎高頭大馬衣錦還鄉的及第狀元那般沸沸揚揚、沒有作為全村政治文化的狀元第一類的堂皇建築,因而建書房的舉動把商人心裡對讀書人的羨慕表露無遺。同時,塘尾村的經商傳統亦似乎已經根深蒂固。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從這村子四平八穩的格局,我們能看出一種和諧的力量,沒有等級限制,也就自由自在。

塘尾故事

尋根究底

當地人言,目前所能追溯最早的塘尾李氏,乃北宋靖康之亂時,逃難自南雄珠璣巷柯子裡。早年李氏住東莞長安,三、四世祖遷到白馬居住。根據族譜《隴西李氏家乘》記載,宋末李氏六世祖李櫟菴受權貴排擠,隻身由白馬逃到塘尾。當時塘尾雜姓混居,李櫟菴娶黎姓人家之女,在塘尾紮下根來。

在李陳焜老人口裡,這段“六世祖受排擠”的故事更顯傳奇生動:那年知縣夫人擺開排場,祭祖拜神,李櫟菴摘下一朵作祭品用的花,是因為淘氣還是別有用心,老人沒說明白,知縣因此大怒,認為受到侮辱,下令通緝李櫟菴。塘尾人的六世祖被迫逃到鄉下外公家,躲避風聲,結果在此娶黎氏之女為妻,安家樂業,繁衍生息,李家香火從此昌盛。

為塘尾李氏編寫新族譜的陳學偉對此廣泛流傳的說法提出質疑:李氏乃當地望族,三世祖李用為理學家,曾遠赴日本講學。四世祖為宋末特奏進士(特奏進士者,乃“貢於鄉而屢絀於禮部,或廷試所不錄者”,遇皇帝“親策士則籍其名以奏,徑許附試,故曰‘特奏名’”)。四世祖之兄李春叟是宋末嶺南名賢,有抗元詩篇和碑記流傳於世,當年元兵南下,他報必死之決心,撐一葉孤舟,獨闖元營,勸元軍莫濫殺百姓,史書記載其“有功於邑”。

李櫟菴生於1265年農曆三月初一,1277年間,他從白馬搬來塘尾,還是個孩子。陳學偉說,儘管家譜上書李櫟菴逃難到塘尾,也有資料記載李櫟菴遷居原因是在塘尾外公家住下後“愛其山水之盛”,後娶黎氏,更在此“開館授徒”,他遷到塘尾後,田產仍在白馬,李櫟菴三兄弟,每年祭祖收租,都會往來白馬,故“受權貴排擠”一說在邏輯上站不住腳。至於為何有此一說,陳學偉表示仍需作進一步考究。

游村驚夢

塘尾水鄉,又名蓮溪,老人說,當年東江邊有一大蓮塘,從樹下(地名)綿延至中坑(地名),長約一千公尺,他還是小孩時,夏天就愛鑽到蓮塘里玩,摘蓮花,採蓮子,挖蓮藕,十分痛快。人們可從“塘尾”之村名聯想村子的地理位置,現在蓮塘已經淤塞,此地縱然一馬平川,然再怎么極目遠眺,眼前也難現滿塘荷葉田田之景象了。

蓮塘已淤塞,難現荷葉田田之景象。

村內外的基本格局倒是基本保存完整。在修築圍牆之前,村里人已有意識在村落外圍種植榕樹,幾百年的老榕樹圍繞村落,早已亭亭如蓋,村里人愛在村下聊天打牌下棋打桌球,甚逍遙自在。村委說,全村共有大榕樹25棵,其中3棵為大葉榕。

明末亂世,盜賊橫行,劫掠之事時有發生,民不聊生,到清代康熙年間,太平盛世,李氏財力崛起,考慮築圍修樓,防禦日後不測。二十一世孫中有位大商家,他發動村民募捐,並出資補充不足部分,建圍挖塘,形成今日塘尾村之基本格局。

村落坐北朝南,圍牆繞村落一周閉合,周長860.8米,紅石牆基,青磚牆體,在圍牆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各開四圍門,村民稱之為東門、南門、西門和北門。這四角邊上的門,特別之處在於它們更像“樓”而不是像“門”。規模最大而最為典型的東門,為兩層青磚鑊耳山牆建築,圍門外牆鑲“秀把東南”匾額,從外觀看,更像一戶住有人家的房子而不是村落入口,從朝南的門入,穿過門廳,從朝西的門出來,才豁然開朗,看到一地草色青青,井然有序的古建築在眼前鋪展開來。圍牆附有以28星宿命名的28炮樓。

南面圍牆外,一大二小三個魚塘,按村里人的解釋,正中大塘象徵蟹身,兩邊小塘分別是圍攏的兩個蟹鉗;圍內東西門附近有兩口對稱的水井,那是蟹眼。大鉗對外,兩眼看護,整一格局具把守之態。

而令塘尾村人尤其自豪的是村內自發的布局,南北走向的直巷七條,東西走向的橫巷四條,呈網狀井型,巷道由紅石或麻石鋪就,“條條巷道都能通到外面”,焜伯強調了好幾次。

圍內正面朝南,正中乃文革年間建造的平房,現用作老人活動中心和飯堂,東邊為十二世祖梅菴公祠,西邊為十世祖景通公祠。正中巷道把地皮一分為二,1、4、6、7房分布東面居住,2、3、5房分布西面,有意思的是,正街以東的四房多出商賈富人,而正街以西的三房多出秀才文人。

相關介紹

東莞市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築群、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卻金亭碑等3個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石排鎮塘尾古村落舉行授牌儀式,至此,東莞的“國保”單位由原來的2處增加到5處。針對“國保”等文物古蹟出現受到遊客不同程度損壞的情況,東莞市文廣局文物科余春桂科長認為,除了加強各單位的日常監管和維護外,更需要在廣大市民和遊客中倡導文明旅遊行為。

石排

圍繞“國保”打造旅遊片區

石排鎮作為東莞的文物大鎮,除了“國保”塘尾村古建築群外,還有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鎮正圍繞塘尾村等文物旅遊遺產設施的修繕和開發,規劃建成以居住、商貿、旅遊功能為主、凸現嶺南“中國鎮”特色的塘尾古城片區。據了解,該旅遊片區將以紅石山為依託,借東江優美的風景,將鎮內的各個文物古蹟連成一片,重點凸顯該鎮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嶺南民俗特色。

茶山

古村落旅遊品牌逐步形成

茶山鎮南社村古建築群始建於宋代,占地面積10.9萬平方米,其中明清時期的祠堂有30座、廟宇3座、古民居250間、古井30多口,是嶺南地區保存規模最大的古村落。

南社村正在開發文物古蹟民俗游、生態觀光休閒遊。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3月份以來正式對市民開放以來,南社村接待的海內外遊客將近9萬人次,逐步形成了古村落旅遊品牌。

莞城

將建卻金亭碑主題公園

位於東莞老城區的卻金亭碑,立於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碑文記載番禺縣尹李愷與泰國商人文明貿易不收酬金的史實。

近年來,莞城大力改造舊城區。而在前幾年的一輪改造中,曾在卻金亭碑所在地段規劃設計了一條主幹道,按照規劃,卻金亭碑需要進行搬遷。在相關部門的建議以及文物專家的呼籲下,規劃部門決定對規劃道路進行改道設計,讓卻金亭碑避免了“遷家挪窩”之苦。

莞城區已明確提出規劃和建設卻金亭碑主題公園。而對“國保”進行全天候保護則預計年底可完工。

大嶺山

努力打造紅色旅遊景區

作為“東江縱隊抗日根據地的根據地”,大嶺山抗日根據地現存9處舊址,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日文物群體。去年9月,投資3000萬元興建的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正式對遊人開放,展示了大量抗戰時期舊址的歷史原貌。開館一年多來,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達15萬人次。據紀念館館長趙長慶介紹,今後該紀念館將進一步加強文物本體和周邊環境的保護,努力打造紅色旅遊景區。

文化局

需倡導遊客文明旅遊

據東莞市文廣局文物科余春桂科長介紹,除昨天公布的3家外,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和可園分別於1982年和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東莞還有13家單位正在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預計要到明年才能出結果。

據了解,塘尾古村等“國保”都曾出現過木雕、瓦當等古董被盜的情況,一些遊客還特意在古蹟上留下自己的“大名”,對此,余科長指出,除了加強各單位的日常監管和維護外,更需要在廣大市民和遊客中倡導文明旅遊行為。

東莞行政區劃百科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北接廣州,南連深圳。1985年9月撤縣設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下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440個村委會,156個居委會。
半仙山村
博頭村
寶石社區
博廈社區
北岸村
寶陂村
寶蓮村
沖美村
創業社區
超朗村
赤坎村
茶山鎮
村尾村
茶山村
城中社區
常平鎮
長山頭村
曹樂村
長塘社區
草墩村
昌平村
長安鎮
村頭社區
長盛社區
東正社區
鄧屋村
東平村
東江村
大洲社區
大龍村
單屋村
東坑鎮
大利村
大朗社區
大環村
大朗鎮
大嶺山鎮
大沙村
大井頭社區
大泥村
低涌村
道滘鎮
東太村
大流村
福隆村
鳧山村
富竹山村
佛子凹村
鳳崗鎮
浮竹山村
福祿沙村
鳳沖村
佛新社區
浮崗村
福安村
隔坑村
谷嚇村
高英村
高埗鎮
莞城街道
光明社區
崗頭村
高埗村
橫坑社區
黃江鎮
護安圍村
虎門寨社區
橫滘頭村
禾坑村
黃洞村
厚街鎮
華陽村
環岡村
橫瀝鎮
宏遠社區
恆泉社區
橫瀝村
黃屋村
合路村
虎門鎮
河田村
洪梅鎮
黃家壆村
橫江村
黃泗圍村
黃泥塘村
黃草朗社區
厚德村
潢涌村
厚街村
湖美村
黃麻嶺村
橫流社區
和安村
舊圍村
井美村
桔洲村
九鄉村
聚龍江村
金洲社區
江邊村
舊村
井巷村
逕聯社區
錦廈社區
京山村
角社村
金桔村
坑口社區
坑美村
嶺頭社
盧邊村
六甲村
林屋村
蓮城社區
劉屋村
梁家村
羅沙社區
李屋村
盧屋村
良平社區
朗廈村
嶺廈社區
寮邊頭村
寮步鎮
良邊村
荔橫村
連平村
林村社區
朱磡村
羅馬村
盧溪村
寮廈村
龍眼社區
蘆村
廟邊王村
莫屋村
繆邊社區
民田村
梅林村
民泰社區
麻一村
麻涌鎮
麻三齊村
南城街道
南社村
牛楊社區
南洲村
南城村
南五村
泥洲村
歐鄧村
埔心村
屏山社區
泉塘社區
清湖村
橋頭社區
求富路社區
企石鎮
企石村
清溪社區
齊沙村
清溪鎮
稔洲村
稔子園村
勝利社區
市橋社區
水邊村
邵崗頭村
桑園社區
山廈村
上截村
石排村
山和村
沙角村
孫屋村
石碣鎮
石水口村
水貝村
上元村
司馬村
松木山村
三中村
石龍坑村
聖堂社區
沙步村
松崗村
沙田鎮
三屯村
上角社區
三涌村
沙頭社區
雙崗村
穗豐年村
田新社區
塘尾村
田寮村
塘角村
太和社區
鐵崗村
鐵爐坑村
塔崗村
塘廈鎮
塘廈村
萬江社區
屋廈村
望牛墩鎮
五涌村
烏沙社區
謝崗鎮
霞朗村
下沙村
細村社區
新村社區
下朗村
興塘社區
西南村
下截村
向西村
新民社區
下嶺貝村
霞邊村
小坑村
巷頭社區
新馬蓮村
廈邊社區
小河村
新圍村
西太隆村
冼沙村
鹹西社區
廈崗社區
興隆社區
西大坦村
下蘆村
月塘村
涌口村
窯山村
楊屋村
燕窩村
洋坑塘村
楊涌村
洋烏村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三)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牡丹苑社區
睦崗鎮
睦崗村
睦民社區
木蚌村
蒙坑村
妙村
木格鎮
明星村
木源村
莫屋村
麻地村
馬頭村
木蘭村
馬寧村
馬寧鎮
麥村
民田村
莫村鎮
馬圩鎮
馬安村
茅崗村
廟村
南街鎮
坭塘村
牛圍村
南岸街道
南崗村
排沙鎮
平安村
平龍村
平南村
蟠龍村
芹田社區
前進社區
橋西社區
歧洲村
群力村
清水村
前途村
清湖村
錢村
橋頭社區
洽水鎮
仁尚里村
仁和村
石牌村
雙東北社區
沙街社區
三聖宮社區
沙街村
蘇二村
蘇三村
蘇一村
雙東南社區
沙上游社區
沙四村
三村
沙湖村
上水田村
水師營社區

沙心村
水寨村
石咀社區
水月村
上帶村
社崗村
石澗鎮
聖堂社區
三坑村
石咀鎮
寺灣村
沙坪村
四村
雙龍村
沙田村
上坑村
詩洞鎮
上洞村
昇平村
四保村
石龍村
雙興村
石灣村
石田村
上亭村
三聯村
松坑村
首嶺村
雙坡村
水邊村
石村
社坑村
石塘村
雙馬村
四聯村
山塘口村
石印村
三江村
桃二村
棠下村
塔腳社區
桃一村
同古村
塘尾村
塘角村
塘村
太和村
同文村
潭布社區
潭布鎮
塘下村
團結村
桃花村
文明社區
五和鎮
務水村
旺垌村
汶朗鎮
武壟鎮
文崗村
旺洞村

下黃崗二村
下瑤村
夏江村
杏花社區
星荷路社區
西江南社區
西江社區
新坑村
下寨村
湘下村
興義村
新田村
小竹村
徐豐村
下坑村
新龍村
小江村
謝屋村
新圩鎮[肇慶市]
新鄉村
秀林村
下帥壯族瑤族鄉
仙溪村
新洲村
孝友村
下坪村
仙洞村
躍龍社區
雅圖社區
依坑二村
崖洲村
雅韶村
義和村
永安鎮
嚴垌村
悅城鎮
永富村
魚田村
姚塘村
永平村
永紅村
姚村
嚴村
雲美村
正東社區
正西社區
洲仔鎮
中村鄉
鎮源村
中華村
鎮興村
閘崗鎮
鎮武村
中洲鎮
中和村
竹圍村
真竹村
灣邊村
新鳳村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爨底下村
西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西遞村
宏村
流坑村
田螺坑村
張谷英村
大旗頭村
鵬城村
党家村
靈水村
雞鳴驛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美岱召村
漁梁村
江村
培田村
下梅村
渼陂村
理坑村
朱家峪村
臨灃寨
大余灣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白霧村
楊家溝村
麻扎村
碗窯村
徐岙村
包宅村
俞源村
流坑村
肇興侗寨
張谷英村
諸葛村
淶灘鎮
棠樾村
田螺坑村
高山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隆里村
肇興寨村
白霧村
爨底下村
靈水村
琉璃渠村
雞鳴驛村
冉莊村
英談村
西灣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良戶村
郭峪村
小河村
美岱召村
五當召村
陸巷村
明月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深澳村
厚吳村
西遞村
宏村
漁梁村
江村
唐模村
棠樾村
屏山村
田螺坑村
培田村
下梅村
福全村
城村
桂峰村
流坑村
渼陂村
理坑村
賈家村
燕坊村
汪口村
朱家峪村
東楮島村
大余灣村
滾龍壩村
張谷英村
上甘棠村
高椅村
乾岩頭村
頭村
鵬城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大嶺村

靈水村
舉人村
爨底下村
桑峪村
楊家峪村
馬欄村
東胡林村
西胡林村
沿河城村
靈岳寺村
上清水村
燕家台村
杜家莊村
齊家莊村
張家莊村
塔河村
黃安村
田莊村
淞白村
韭園村
琉璃渠村
三家店村
櫻桃溝村
澗溝村
上葦甸村
石門營村
石佛村
萬佛堂村
魯家灘村
平原村
賴坊村
羅田村
嚴台村
白鷺村
延村
天寶村
雄崖所村
張店村
歇馬村
南崗古排村
前美村
秀水村
蘿蔔寨村
丙安村
增沖村
馬頭村
樓上村
鄭營村
東蓮花村
南長灘村
阿勒屯村
陂下村
師家溝村

岜沙苗寨
壩光村
長溪村
瓷器口鎮
從化溪頭村
大旗頭村
丹巴碉樓
德夯苗寨
都羅寨
俄亞大村
高椅村
貴州屯堡
洪坑土樓群
湖南洪江鎮
黃埔村
金帳汗蒙古部落
黎槎村
理坑
利加則
寧海前童
烏篷船
於家石頭民俗村
元陽梯田
芷溪村
中山鎮
竹溪村
大江埔村
橋溪村
崇武古城
曹家大院
常家大院
娘子關村党家村
楊家溝村
郭麻日村
麻扎村
臨灃寨
偏城村
北方城村
李家山村
夏門村
竇莊村
上莊村
三門源村
呈坎村
查濟村
南屏村
廉村
漈下村
翠亨村
大蘆村
塘尾村
諾鄧村
兩河口村

廣東東莞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