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小河村是一個有著1600餘年歷史的村莊,2007年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小河村西與陽泉市區毗鄰,行4公里柏油路即可到達市中心。南距太舊高速公路平定出口8公里,北與牡羊墅火車站隔河相望,307國道在村西1.5公里處通過,交通十分便捷。
小河村國土面積17.83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氣溫17 ℃,年降水量976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小河村耕地面積1752.6畝,人均耕地1.2畝,林地16468.5畝。2007年小河村經濟總收入5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0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小河村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先有桃樹嶺,後有小河村”。說的是公元316年前後,石勒(上黨武鄉人,319年自稱趙王,建立後趙,329年滅前趙,330年稱帝,建都鄴城)曾屯兵於小河寨垴堰一帶,當時的小河村距平定州8里,整個村子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清澈的河水由南向北在溝底潺潺流過,村民們過著寧靜祥和的日子。但不知何時起,村北口一水潭中出現一隻巨蛙,村民稱其為蟾,因其經常攻擊人畜,不少村民不得不遷到村西的桃樹嶺。桃樹嶺一帶沒有水源,人們必須下山挑水。每逢挑水時,人們成群結隊,敲鑼打鼓,大聲吆喝才敢下山。巨蛙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石勒知道後,決心擊斃巨蛙,為民除害。每有空閒,石勒就到潭邊尋找。一天,他騎馬路過潭邊,正打算回營,巨蛙忽然從潭水中跳出,張著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石勒稍一定神,一箭過去,射死巨蛙,嶺上居民紛紛下山觀看,並殺豬宰羊答謝石勒,不久,石勒帶兵離開這裡,村民便把石勒駐兵的地方更名為寨垴堰,並在此修廟紀念。巨蛙被除後,村民紛紛返回,重建家園。於是就有了“先有桃樹嶺,後有小河村”的說法。
傳說歸傳說,據村中老人講,小河村最早只有石、竇兩姓,都是從洪洞大槐樹遷過來的。由此推斷,小河村應該建於明洪武初年至明永樂十五年。據石家家譜記載,石家於明初定居小河村,因其村前有小河,故稱小河村。
當時的小河村地理位置優越,商業繁榮。村落發展很快,規模不斷壯大,小河村逐漸名聲在外。清朝時,小河村的商業更加發達,僅石家在京城以及沿線就有不少商號,石家引以自豪的是,石家人到京城,一路住的都是自家的店鋪商號。此外,義園興韓家的醋品質優良,就連京城的人也讚不絕口。
自然地理
小河村群山環抱、依坡建村、小河穿村而過。山勢落差使小河村的建築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山村街巷結構和許多古建築依然保留,一派古村落氣象。現存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各類建築34630平方米,傳統院落178處,占地18.5公頃。其中寺廟建築有關帝廟、觀音庵等,祠堂建築有石家祠堂、李家祠堂、竇家祠堂等,商業建築有當鋪、商鋪、醋坊等,代表性的大型宅院有石家大院、李家大院、石家老院等,街巷有福地巷、李家祠堂巷、宜遠興巷、石家老擇巷東、石家老宅巷西等。另外還有古井、古磨等文物。這些歷史遺存,附帶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反映了當時的文化輝煌和明清時期該地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關帝廟位於小河村邊的山上,依山而建,高低錯落,規模輝煌;觀音庵坐落於村北口虎岩山半山腰,依山就勢,隨形生變。要去觀音庵,得先登31級台階走30多米棧道才能到達山門前的平台;李家大院空間豐富,院院相同,很好地展示了傳統的民居特色;巷道都是自然形成,一般較窄,用石材鋪就,經過千年雨雪風霜,表面都十分光滑,古韻十足。
石家大院是小河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的代表。
石家大院始建於清雍正年間,初為石顯玉家所建,後因顯玉家遭不測,便把正在施工中的大院賣給了石思虎家。石家大院坐落於小河村南口西山坡上,坐西向東,背山面水,既可防北方常見的西北風的侵蝕,又可納朝陽之瑞氣,既可疏宅第之污積,又可受泊水之潤澤。大院主宅面積1萬餘平方米,有窯洞65眼,起脊房112間,院中建一玲瓏剔透的小花園,頗有江南園林之風。終年神清氣爽,陽光燦爛。
站在石家大院大門口,抬眼望去,青磚灰瓦,古色古香,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從進院的第一個台階起,要登76級才能到達大院最上邊的正屋。大院中的一組組小院,呈階梯分布,從下而上分別為含清堂院落,三元堂院落,明遠堂院落。
石家大院院多、門多、台階多。花園主宅由21個小院組成,大院有前後大門9座,小院間由72道過門相連,院中有院,院旁有院,院上有院。
建築是無聲的長卷,悄悄記錄著歷史。小河村石家,從發跡到興盛,走過了一條經商起家,以商養農,以農促商,農商兼顧的道路。石家花園內的每一個器物後面都記錄著一段故事,這些故事凝固在一個個人的身上,又通過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鮮活地向我們走來。
其中,小河村中的幾個女人最令人敬佩,她們的身上凝聚了許多許多令人尊敬的品質,應該和石家大院一樣永遠不朽。
自然氣候
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且冬夏季較長,春秋季偏短。 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綿長寒冷。氣溫年差較大,丘谷較山地變化小, 南部較北部溫和。降水較均勻,屬半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0.1℃,年均降水540.2毫米,無霜期 160天左右。
春季 一般在4月中旬至 5月中旬。氣溫回升迅速,月平均氣溫可升高6℃~7℃。冷暖年際變化大,晝夜溫差大,其差值一般在 11℃~14℃。由於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常出現“倒春寒”天氣。多大風天氣,全年大風日數以春季最多。春季降水稀少, 平均降水量不達全年的15%。春旱嚴重,有“十年九春旱”之說。
夏季 一般在6月上旬至8月下旬。氣溫較高,且較穩定,大部分地區平均在22℃~35 ℃之間。受夏季風控制,常刮東南風。7~8 月是降水集中期,平均降水量達 29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一半左右。降水的年際變化大,多雷陣雨、冰雹天氣。
秋季 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入秋後由於大氣狀態比較穩定,雲量、大風、降水顯著減少,晴朗天氣較多。降溫迅速,天氣涼爽,冷暖適中,但持續的時間較短。10月中旬後,由於北方冷空氣入侵,有時出現寒潮霜凍天氣。
冬季 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 4月上旬。由於受北方乾冷氣團控制,冬季盛行偏西風, 冷空氣活動頻繁, 氣候寒冷。氣溫一般在-8.9℃~4.6℃之間,晴天居多,降雨極少,空氣乾燥。
自然資源
小河村有耕地總面積1752.6畝(其中:田467.4畝,地 1285.2 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 16468.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49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500畝,其中養殖面積 50畝;荒山荒地1000 畝,其他面積 7023.9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小河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小河村有401戶通自來水。有401戶通電,有35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7.28%和99.7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0戶(分別占總數的99.75 %和87.28%)。小河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公里。小河村共擁有汽車17輛,拖拉機20輛,機車 14 輛。小河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00畝,有效灌溉率為85.5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2畝。到2007年底,小河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戶。小河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小河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2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小河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水果、養殖業為主,主要銷售往省內。小河村目前正在大力發展水果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水果 產業。擁有專業合作組織2個,其中,已登記註冊2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50人 。
文化教育
小河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擁有教師26人,在校學生180人,距離鄉中學1公里。
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0人,其中國小生180人,中學生120人。
小河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小河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4 人,少數民族黨員1人,其中男黨員49人、女黨員1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等組成,下設 9個村民小組。小河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8人。
人文藝術
當地建有蘆笙歌舞表演隊,多次參加省、市、區演出和比賽。
一、打“耳兒”
工具:每人備“耳兒”一個,“耳兒”板一塊。用約2寸長、一寸粗的硬質木棒,兩頭砍尖,在石頭上再把兩頭磨光磨禿,成棗核狀,這就是“耳兒”。用約2尺多長的硬木板,砍成2、3寸寬的“耳兒”板。
玩法:在平地上劃一個圓圈,叫“城”。人數不限,每人輪流在城內向遠處打耳兒,打得越遠越好。打的方法是:把耳兒放在城中央,用耳兒板敲耳兒的一頭,耳兒彈起後,用耳兒板照準耳兒往遠處打(注意安全,小心傷人)。第一人打完後,其他人依次同樣進行。待全部打完後,從城內向每個人的耳兒落點處測量距離,一步為5尺,看打出去幾丈遠。打得最遠的為贏家,打得近的受罰,背上贏家從城內向耳兒落點處轉一個來回。
二、打“瓦兒”
人數不限,每人備“瓦兒”一塊(較硬的約半尺大的石片)。在平地上相距7、8尺遠劃兩條平行線,在一條線上栽幾個(按人數而定)小石片,叫“腦袋”,另一條線叫“剛”。各人單手拿瓦兒站在腦袋線,把瓦兒扔到剛上,誰的瓦兒離剛近誰就是第一。按離剛遠近排好次序,站在剛上投“波兒”,如能把腦袋打倒,就上到打倒的腦袋處“秧”。秧的方法是:一手拿“瓦兒”從同側腿下向內扔去,這隻手再過去接住,再從腿下向打倒的腦袋砸去,如果沒有砸中就算輸了,如砸準,全程無失誤,就取得了勝利。接著由第2、3……人同樣進行。最後看所有打“瓦兒”的人誰勝誰敗,如有的在某一個動作上丟了,如投“波兒”沒準或“秧”時沒接住等,這個人就受罰,背勝利者在場地上轉一圈。
“秧”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在腿下扔過“瓦兒”去接的時候,有手心、手背、酒盅盅(手握空心拳)、眉豆籽(握拳後伸出拇指和食指捏住)、三鍋足(中指和無名指圈住,其餘三指伸開)等。
三、打滑擦
冬天,結了凍的河槽里,下了雪的光滑平地上,都是孩子們“打滑擦”的好地方。在冰上或雪地上先挺開一條滑道,然後從滑道上方的跑道上跑下來,在滑道上以站著、圪蹴著或單腿獨立等很多花樣向下滑去,一個接一個進行。玩耍中有的還把前邊的挺倒,非常有趣。但是打滑擦是一項危險的遊戲,玩耍時要互相友愛,注意安全,尤其是深水坑上結了薄冰,千萬不能上去,以免冰塌落水。
四、“明子亮扛大刀”
最少6人參加,均分成兩組,每組手拉手臉對臉相距7、8尺遠站成兩行。甲組喊:“明子亮!”乙組接著喊:“扛大刀!”甲組再喊:“誰來呀?”乙組喊:“由嗯挑。”甲組朝乙組比較力氣小的一個人,喊:“要的就是×××。”然後乙組的這個人就挑甲組較弱的兩個人拉著手的中間猛衝過去,如把對方拉著的手沖開,就把甲組的人拉回一個來,如果沖不開,乙組的這個人就給甲組留下。接著按同樣方法進行,乙組先喊,甲組向乙組沖。就這樣交替進行,最後誰家僅剩1人為輸。
五、趕老牛
老牛就是市場上賣的陀螺。我們可以自制,用粗約1至2寸的木棒(吃木最好),一頭砍尖磨光,然後鋸下約2寸長的一截,在上平面用彩色劃幾個圈點綴一下(轉起來好看),這樣陀螺就製成了。再制一把鞭子,用較硬的木棍,一頭鑽個眼,用較寬的布條拴到上邊就行了。過去玩的時候是在打穀場上或較寬大的冰面上,現在的硬化廣場更好。老牛的啟動,一定要掌握好它轉的方向。用拇指和中指把老牛夾住,向外捻是順時針方向轉,向里捻就是逆時針方向。如不會手捻啟動時,可用鞭子把老牛纏住(注意方向),一手持老牛尖頭朝下放下,接近地面時,另一手猛拉鞭子,老牛就會在地上轉起來了。啟動後要不停用鞭子去抽打,要順著老牛轉的方向,否則一抽就倒。
在趕老牛時,可以多人在一面場上玩,各人趕自己的老牛或幾個人趕一個老牛都可。多人趕一個老牛時,大家要分站在場子邊角,老牛跑到誰跟前誰就趕,但一定要注意方向相同。
六、砭錢
人數不限,每人備一些現成錢(古硬幣)。遊戲方法是各人拿一個錢往硬牆上砭(扔),看誰的錢返彈的遠,遠的就用錢去砸近的。為了砭的遠,自己可制一個“鍋鍋錢”:用古幣大銅子,在碌碡軸心上用尖錘子砸成鍋鍋錢。按砭的遠近為序,先由第一名站在錢落地點上,去砸第二名的錢,如果砸準就贏一個現成錢,再繼續砸第三名的錢(以此類推)……如果砸不準,就由下一名砸下下一名,這樣類推下去……
七、進“卜兒”
在牆根刨一個“卜兒”(坑),離“卜兒”7、8尺遠劃一條線(剛)。人數不限,每人拿一個現成錢(硬幣),站在“卜兒”跟前“出剛”(扔到剛處),看誰的錢離剛近,按近遠1、2、3……排下去。排第一的把所有的錢,拿在手中進“卜兒”,進去幾個贏幾個,沒進去的,由第二人投,依次類推,直至投完為止。
八、彈球
人數不限,每人備玻璃小球若干(過去的球是石頭的)。在平地上刨一個“卜兒”,5、6尺遠劃一條剛。手拿球站在剛上進“卜兒”,如進不去的,球原地不動,讓進去的打。打的方法是:拇指和食指夾住球,照準對方的球,用力彈去,如把對方的球打準,你就贏一個球,如打不準,對方打你,輪流類推。
九、打游千
過去孩子們打游千,就是現在的鞦韆。過去窮得給孩子們制不起設備,就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在爬爬樹上拴上根繩子,兩頭拴上去,人站或坐在下邊的雙環頭上就可以打游千。
十、出溜坡坡
過去(或現在)農村的孩子們,在比較光滑的坡坡上,尤其是下了雪或結了冰後,從坡坡上邊往下出溜,有站著的、圪蹴的,還有墊著塊紙圪被被坐著的,甚至還有不怕髒了衣服睡著往下出溜的,你追我趕,一個接一個,非常有趣。
十一、壓甩
在石頭上、門限上或平放的樹桿上,橫放上一塊木板或木桿,兩頭分別坐上一個或兩個孩子。一邊的孩子一蹬地就翹起來,另一邊則落地,接著另一邊的孩子再蹬地翹起來,這邊跟著落地,就這樣一上一下地玩耍。
十二、轉花園
男女兒童手拉手臉朝里,圍成一個圓圈,單腳交替彈起左右移動,同唱:“轉、轉,轉花園,花園裡邊有什麼?紅貓貓轉,綠貓貓轉,吹笛打鼓往過鑽。”然後有兩個人把拉著的手舉起來,其他人都從下邊鑽過去,就成了背朝里的一個圈。接著按原來的方法繼續進行遊戲。
十三、掏吃魚尾巴
一群孩子們排成一縱隊,選一人掏魚尾巴站在隊前,選兩個比較靈活的當魚頭魚尾。魚頭伸開雙手,阻擋著掏魚尾的人,其餘的人依次站在魚頭的背後,彎下腰,雙手抓住前邊的衣服。掏魚尾巴的在魚頭前邊,忽左忽右想鑽過去抓住魚尾巴。魚尾可向左右擺動,不讓捉住,如果看到快要捉住的關鍵時刻,魚頭就大喊:“下水!”全體都圪蹴下。掏魚尾者只好重回到魚頭前,大家站起來,遊戲重新開始,直到把魚尾抓住後,再換人重新開始。
十四、丟沙包
男女兒童,各備沙包一個,人數不限。用約2寸大的方塊花色布六塊,12個邊縫住,縫成一個正方體,內裝沙粒,就做成沙包。 還可以縫更好看的花繡球:用12塊布,每2塊4邊縫住,內裝沙粒,然後把6個小方包,角對角縫住,就是一個空心花繡球。玩的方法是:甲拿沙包打乙,乙要想辦法躲避並盡力接住沙包。如將乙打住,就繼續再打,如果沒打住或是被乙接住,乙就返過來打甲。一面場上同時可以多人玩耍,2人為一組。孩子們在場上雀躍奔跑,花色沙包在空中飛舞,歡歌笑語,景色萬千。
十五、彈方
平地上劃方:離剛一段距離,由剛向遠處,連續劃六個長邊相連的長方形塊,第三塊和第六塊分別從長邊中間劃開,各形成兩個方形。然後給各方塊編號,從剛向遠處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五長方形為1、2、、5、6,第三、第六塊的兩個小方形分別為3、4和7、8。孩子們每人備“瓦兒”一塊(約一寸大的小石片),人數不限,依次進行。站在方1內“出剛”,誰的“瓦兒”離剛近,誰就是第一。先由第一人站在剛上,把“瓦兒”投到1內,然後單腳往上彈,彈到3、4時,雙腳落地於3、4內,5、6又是單腳,彈到7、8雙足落入後,跳起轉身180度,臉朝後雙腳再落到7、8內。然後原路原樣彈回去,彈到1時,把“瓦兒”踢出剛外去。如此,再投2-8。如果“瓦兒”沒有按順序投入方內、壓了線,彈方時落了蹄或踢“瓦兒”時壓了線,沒有踢出剛外就算丟了。接著由第二人彈,都彈完後,丟了的人返回來,再從丟的地方補彈,直到最後,誰先彈完誰就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十六、打子兒
男女青少年分2人為一組,每人備石“子兒”5粒拿在手內。拇指和食指捏起一粒,其餘的撒在地上,然後拋起捏著的一粒,用最快的速度抓起地上的“子兒”,並接住落下的那粒“子兒”。一次抓幾粒都行,抓起的“子兒”不能倒手,都拿在同一隻手內。依照以上方法,直到把地上的“子兒”,都抓到手內就算贏了。如果拋起的“子兒”沒接住,地上的“子兒”沒抓住或動了未抓的“子兒”就算丟了,由對方打。最後,誰贏了,就彈輸家三“牢”。
十七、挑籮架
用4尺多長的細繩子或線,兩頭拴住成一個大環,一個人撜住。撜的方法是雙手手心相對,把繩環套在雙手中間的三個指頭上,繞上兩圈,雙手的中指互挑出對手中指處的線並撜緊,就成了一個菱形網架,接著由另一個人去挑。挑的方法是:雙手的拇指、食指(有的還用小指),穿到籮架的網眼中,把籮架翻轉,撜到你的手上,網花就變了樣,對方再來挑你的,這樣二人交替進行。挑出的網花一次變一個樣,有“斜食片”、“麵條”、“板牛槽”、“柴疙瘩”等。有時挑出比較難挑的網花時,如柴疙瘩,對方挑不轉,可由對方照你的樣撜住,你去挑。這樣挑來挑去,直到最後挑亂,撒了架為止。
十八、拍手歌
男女青少年,人數不限,二人為一組。兩個人臉對臉坐著或站著,伸出雙手,互相交叉夾兩次對方的手。第一次甲的雙手夾乙的左手,乙的雙手夾甲的右手,第二次與第一次相反,夾兩次手抽回來後,各自雙手先拍一下,然後二人的右手互拍,各自雙手再自拍一下,二人的左手互拍,這樣交替拍下去。同時二人唱:“綿一綿二(二人夾兩手對唱)。”在互拍左右手時,拍一下唱一句:“你一我一大黑豆扁一,你二我二紅豆卯二,你三我三叫給銀匠打山,你四我四叫給學生寫字,你五我五吹笛打鼓,你六我六熘點饅頭熘點肉,你七我七天上下雨地下汔,你八我八大咕嚕手帕,你九我九金盆洗手,你十我十,我屙你吃。”
十九、走子兒
這是一項智力遊戲,老少皆宜。在平地上劃上相應的“子兒陣”,擺上“子兒”,根據相應的走法,二人輪流走,直到最後把對方的“子兒”吃完或堵死,使對方不能再走時為勝。“走子兒”的種類很多,有“擺三”、“擺方”、“狼吃羊”、“獨狼圍中心”、“雞毛蒜皮”、“跳茅坑”等。具體走法都不一樣,如“擺三”、“擺方”,擺成後就吃掉對方一粒子兒,直到最後,吃完對方為勝。(具體走法略)
二十、巧取三堆
用18塊小石子,按3、6、9塊分成三堆,二人輪流去取。取的方法是:每次只能在一堆上取,取幾塊都行,最後,給誰留下最後一塊時,誰就輸了。
二十一、瞎子逮拐
男女青少年,人數不限。其中有1人蒙住雙眼當瞎子,其他人把一隻手捆在同側的小腿上當拐。拐子躲避著不讓瞎子抓住,同時發出聲音“日道”瞎子,當瞎子追過去時,馬上跑開。這樣拐子在跑,瞎子在追,直到瞎子把拐子抓住後,可將瞎子和拐子換一下,繼續進行。
二十二、藏藏箍眉
一群孩子(4、5人最佳)嬉戲玩耍,平地上劃一個城(圓圈),有一人甲坐在城邊的石頭上,捂住另一個人乙的雙眼,其他人便跑到四周藏起來。甲就唱:“藏藏箍眉來,大頭不來小頭來,紅圪角然圪角,放出小鬼圪嘮!回城嘮!”然後放開乙去捉藏了的人,這些人躲避著往城裡跑,如都跑回城裡,一個也沒有捉住,就還把乙的眼捂住重來。如果捉住一個,就捂住這個人的眼重新開始。
二十三、堵清
靜靜的河槽里,小溪潺潺,一群青少年在堵清玩耍。人數不限,分成兩組,一組在上游,一組在下游,用石頭及泥沙,各堵各的清(水坑),堵得越大越實越好。堵好後,上邊的清內儲滿水,準備刮下邊的清,等下邊準備好後,上邊把清打開個大口,讓清內的水猛衝下雲。如果把下邊的清沖塌,上邊就贏了,如果沖不塌就輸了。
二十四、搧寶
人數不限,二人一組,小夥伴們用“裁!裁!裁!”、“錘子、剪刀、包”的方法決定先後次序。每人準備一些用包裝紙菸的軟紙盒疊成三角形的寶。先由第一人搧第二人平放在地上的寶,如果搧得翻轉,就贏得一個寶,第二人再放一個寶讓第一個人繼續搧,如果搧不轉,就由第二人搧第一人的。如此循環進行遊戲。
以上是一些我們窮孩子們小時候玩耍的活動,還有很多想不起來了,還有的是不科學、不健康、帶迷信色彩的和有危險不安全的。這些健身遊戲,有的現在已經絕跡失傳,有的仍在保留並進一步科學化、規範化,有的增添了完善的設備,成為幼稚園孩子們的健身娛樂項目。這些活動容易進行,不受場地、設備的限制,是農村尤其是貧困山區容易推廣的健身遊戲。
東莞行政區劃百科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北接廣州,南連深圳。1985年9月撤縣設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下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440個村委會,156個居委會。 |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