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民族
村民以霍姓居多。據說霍姓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先祖子中公北宋進士,於熙寧年間南下為官,至南海東村衲子山(磨筍崗)居住,漸成村落,上元霍氏乃佛山、番禺、窖口、順德、南海等霍氏之大宗。
著名人物
霍華鵬(生卒不詳),字偉衣,號伭覺,溶洲堡人(今上元村)。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舉人,中舉人後就職教學官,屢赴會試不第,萬曆四十一年中三甲218名進士,初任溫州府永嘉知縣,有民望,晉南京戶部郎中,奉命督辦鳳陽糧倉和浙江北新關稅務,任內奉公清廉,名聲顯著。以年老辭官歸故里,卒時65歲。著有《社倉條議》、《燕台稿》、《金陵稿》、《詩文集》
霍偉南(生卒不詳),號小芙,溶洲堡上園鄉(今上元村)人,居住在佛山廣德里。自小受父親的教育,學識淵博,文章寫得很好,特別善於作詩。20歲時,受到學使胡瑞瀾賞識,補了博士弟子員,領取廩俸。清光緒八年(1882年)鄉試舉人。5次上京應考都落選,便打消了做官的念頭,毅然從事文化活動。又協助成立“連峰七堡局”,制止械鬥,平息爭訟,排解事端。鄉里人很敬佩他,霍偉南生平講義氣,重情義,每有感觸,即作詩寄意。辛亥革命爆發後,他感到悽愴,與鎮上文人成立詩社,有時連吟,有時作詩互贈。1921年他參加編寫《佛山忠義鄉志》負責蒐集散失材料,所撰集的材料都有依據。可惜因病重,未能夠完成修訂成作。74歲時逝世。霍偉南的居屋名叫“雙柳堂”。他晚年號“柳園逸叟”“衲麓散人”。著有《晚禪吟詩草》。
經濟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上元村才抓住時機,大力發展以陶瓷為主的工副業,建成了上元建築陶瓷總廠和實業公司。以“SY牌”的品牌獲得市場認可,多次獲省、市優質獎,產品直銷全國,遠銷港澳以及東南亞地區,從此,上元村的村民一天天走上小康之路,成為南莊鎮經濟強村之一。
20世紀60年代,上元村以農業生產為主,村民以種菜、耕田為主要謀生手段。1966年人均年收入只有20元,生活十分艱苦。
時逢改革開放,上元村大膽投資陶瓷工業,建成上元陶瓷廠,主要生產琉璃瓦、瓷片等。經濟收入逐年增加,隨後又興建起電瓷廠、電木廠、五金廠。經濟實力不斷增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之後,集體經濟雄厚起來,於1982年又正式創辦上元建築陶瓷總廠,後又將幾間小廠合併,逐步形成上元陶瓷工業區,實現了經濟的再騰飛。村職工就業率達100%。村民生活已初步達到小康水平。
醫療衛生
上元村很早就建立了衛生站,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可以治療。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建立了醫療保健制度,改善了醫療條件。本村村民看病取藥全部免費,只收1元掛號費,若外出看病則可報銷50%醫藥費,若惡性腫瘤患者可全部報銷藥費。
教育事業
1992年建起了合乎國家標準的農村一類國小——上元國小,其建築面積達13000平方米,設備齊全,有教學樓、辦公樓、教師宿舍及游泳池等,近年又添置了電腦室。現有教學班13個,學生500人,教師25人。連續6年教學工作都排在鎮的前列,連續三年被評為“一類學校”。
南莊鎮上元幼稚園創辦於1985年,1993年集資各方人士捐資800多萬新建園。
全園占地面積10667平方米,建築面積9707平方米;綠化面積6112平方米,園舍獨立完整,環境優美,充滿童真、童趣,各種設備設施齊全;
幼稚園開設大、中、小共10個班級,教職工達45人,適齡幼兒入學率達100%。
2004年,上元幼稚園被評為 “ 佛山市一級幼稚園”,2013年7月通過佛山市一級複評,辦園條件不斷完善,教育質量穩步提高,以 溫馨的育人環境創設、優質的服務、出色的保教質量不斷贏得家長的信任和歡迎,在社會中樹立了較好的品牌形象。
在全園教職工的努力下,獲得 省、市、禪城區巾幗文明崗; 區愛國衛生標兵單位; 文明幼稚園、 優秀家長學校等榮譽稱號,受到社會各界的讚譽。
文化體育
1999年興建一座五層、有多功能設備的文化大樓。同年聘請專業教練開辦“太極拳”、“健美操”學習班,學員非常踴躍。學校舉辦了“少年醒獅隊”、“鼓號儀仗隊”,村中成立“上元龍舟隊”,這些隊伍建成後,通過練習,技藝大進,參加市、鎮各級比賽都獲得名次和獎勵。
村政建設
上元村很早就重視村容村貌的建設,以高標準規劃建設改建住房408間;1996年修一條2.5公里、寬17米的環村公路,沿路進行綠化美化。全村共建公廁10座,改變了飲水習慣,全部安裝了自來水管。村中主要街道鋪成水泥路面,改建了貿易市場。
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新型學校,搞好綠化美化公共設施,重視文化、娛樂、體育活動,興建了高標準的燈光球場3個,足球場、溜冰場、游泳池各一個,大面積的村中心公園2個,並建有壽星娛樂中心。使上元村成為受上級經常參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成為全國百強村之一。
風物風情
上元村開村已有938年,當時建有多間寺廟,每逢初一、十五香火旺盛。農曆還有祭神活動,民風淳樸。後經過多次運動而毀。鼎盛時期建有大小宗祠二十一座,僅存四座,現存舊社坊挺瞻霍公祠、白屋坊的允懷霍公祠、還有多處宗祠已改建或面目更改,傳世文物有一口古井,稱“太婆井”,距今已有800多年了。現村村里霍氏族人已籌集多方鄉親以弘揚祖德,於2015年1月10日重建霍氏大宗祠,坐落於村中部,坐北向南子午線,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主體建築占1500平方米,為仿明清古建築,計畫耗資不少於3000萬元。集宗睦族、祭祖、村民活動、擺酒於一體。計畫工期兩年。
民間藝術
上元秋色上元秋色是南莊鎮上元村一項傳統民間藝術活動,與佛山秋色一脈相承。相傳在明代永樂年間形成,迄今有500多年歷史。每年到了農曆八月十五至十六日晚上,村民都會組織龐大的隊伍,載歌載舞,歡樂遊行。由100多米長的火龍開道,接著村民推著裝飾華麗的車色,手捧精緻的果籃,裡面放著各式各樣的仿製水果、食品,在左右兩條沙龍的引路之下繞村一周。村里無論男女老幼齊出動,穿街過巷攜兒帶女打著花燈爭相前來觀看,許多村民爭著在停下來的火龍身上播香許願,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新中國成立後,每年中秋期間上元村都舉行“秋色活動”。
上元舞火龍舊時上元村四面環水,村民出行非常不便,就醫也很困難而求神拜佛祈福,南莊卻沒有廟宇,人們乾脆在手工龍身上插香,以祈求安康。從此,上元先祖就把燒香祈福和舞火龍結合起來,在每年中秋節八月十五日和十六晚上,先給火龍王燒香,祈求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祈求霍氏家族老少平安身體健康,隨後開始舞火龍。後來,舞火龍逐漸發展成上元的一項節慶民俗活動,之後代代相傳延續,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
現在,舞火龍主要是由新社坊負責,每逢農曆八月十五、十六晚舉行,入夜後,當鞭炮鑼鼓聲響起,村中較有聲望的人士裝完頭柱香之後,人們隨即一擁而上,爭先在火龍上插香祈福,其中又以龍頭上插上長壽香最為難得,相傳在龍頭插香祈福最為靈驗。起龍後,圍觀的人群會擠到火龍下來回穿梭,這種儀式被稱為“穿龍棍”,寓意為穿過火龍,運勢興旺紅火。除龍頭由村中較為強壯的青年擔抬,整條火龍巡遊都靠村中的青少年完成,每條龍棍由三人輪流擔抬。火龍從新社祠堂前出發,最前方由路徑牌開路,數十個小孩舉著彩旗,彩旗後為上元國小的儀仗隊,其次是火龍,後面還跟有醒獅隊二十餘米的夜光龍和以八仙過海、四大美人等為主題裝飾的花車,各種神話、歷史人物,隊伍最後還邀請佛山黃飛鴻醒獅隊專業的醒獅表演。火龍歷時近三個多小時,途中需要加換香火兩次,總共要用約700斤長壽香。每當火龍巡遊隊伍停下,周圍的民眾就會走上前去,重新為火龍添香,村民以此祈求身體健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東莞行政區劃百科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北接廣州,南連深圳。1985年9月撤縣設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下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440個村委會,156個居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