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風格
高椅原名渡輪田,在唐宋以前,是一處古渡,始為少數民族(南蠻)住所。高椅村保存著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到清光緒七年(1881年)間修建的民居104棟,建築面積達19416平方米。這些古民居以“五通廟”為中心,呈梅花狀外延分為老屋街、坎腳、大屋巷、田段、上下寨五個自然群落。西部俗稱“老屋街”,主要為明早期建築,北部俗稱“田段”、主要為明晚期建築,東部俗稱“大屋巷”,主要為清前期建築,南部俗稱“田段”,分“上、下寨”,主要為清中晚期建築。
修建歷史
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威遠侯楊再思的五世孫楊盛隆、楊盛榜落居高椅村。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前後,楊盛隆的後裔在北檣山腳下興業建房,逐漸發展成“老屋街”。
明正統二年(1437年),一甲鄉紳集資在老屋街村落北側的出村道口上興建了“一甲涼亭”。
明代中葉(1450—1465年)在老屋街的東側,全村的中心修建了後裔“五通廟”系道教神廟,始建於南宋末年(約1275年)。
明代晚期(1506年)至清乾隆年間,楊盛榜的後裔又向村東、村北方向發展,在田壠里占地建房,形成“坎腳”和“大屋巷”兩個建築群落。乾隆末年楊廷秀的後裔在“五通廟”東側修建了“一甲祠堂”。
清中晚期,隨著人口的繁衍,建築繼續增多,形成了“田段”和“上、下寨”兩個建築群落。這個時期是高椅的鼎盛時期。據調查考證,此期興建了院落近200多處,石質材料已作為用與建築對象。
清嘉慶初年(1796年),楊盛隆的後裔在下寨修建了“下寨家祠”,其過廳毀於1969年,正廳改作生產隊倉庫後,保存至今。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老屋街貢生楊盛之家塾三子,創辦學館。後三子楊躍楚拔貢,棄官還鄉,繼承父,開設學堂。題名“清白堂”。“清白堂”保存至今。據《紳衿錄》統計表全村先後出舉人3名、進士2名、貢生9名,其它廩膳生、秀才、乾總等總計293名。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2年),楊廷茂的後裔在“五通廟”北側修建了“十甲祠堂”(毀於六十年代)。
清同治年間(1962一1875年),由大屋街富戶方紳集資興建了“醉月樓”,作為文人學士聚會及娛樂消遣場所,宣統初年(1909年)改辦成女子學館,從外地請來一老秀才講學,由求學者(多為地主富豪之女)輪流供養。抗戰勝利後,洪江興辦了洋學堂,女子學館被廢止。“醉月樓”保存至今。
前來考察的文物古建專家評價:高椅古民居是一部古村落發展建築史書,對於研究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南方社會基層結構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學術價值。被譽為“古民居建築活化石”、“民俗博物館”、“耕讀文化完美典範”、“江南第一古村”美名。 |
生活習慣
高椅村民多少年來,保持著原始古老的生活習慣,燒柴草、住木屋。
凡有客人到來,侗家人總是用山歌和“攔門茶”招待貴客。高椅村是聞名的“長壽村”,村里到處可見身體健康的高齡老人。
特產
柚子蜜餞、玉蘭片、天麻、竹編工藝、寶田茶葉、臘肉、爆辣椒、血粑香腸、儺戲面具、沙溪辣椒、高椅紅坡貢米、金秋梨、桔子。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