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下梅村占地面積為220141平方米,村落建築面積為124802平方米。全村現有人口2000多人,有村民500多戶。全村目前僅有一所村級國小,醫療點4處。村民多為漢族,也有畲族。主要姓有:鄒、江、方、陳、林、張、李、吳、王、彭、孫、岳、衷、郎、袁、黃、趙、鄭、劉、周、祝、范等。該村除江姓自宋代入居外,明代隆慶年間各姓遷入較多,如孫姓等。清代鄒姓又從江西南豐遷入,民國初期浙江龍泉各姓大量遷入下梅,上個世紀60年代閩中南地區貫徹國家移民政策,福清、惠安等移民入遷下梅,上個世紀70、80年代四川人口大流通時,有不少四川籍人口遷居下梅,使下梅形成多籍貫、多姓氏、多方言、多習俗的一個人口密集型大村落。經過一代代人的聯姻磨合,村落語言、民風、習俗趨於一致。村民具有多重信仰,大都以信仰佛、道教為主,有不少村民信仰基督教。
下梅村落生態環境好,具有獨特的風水意象。山護村落,水養邑人,山環水抱營造了一個封閉安寧型的村落。下梅歷史上除土地革命時期發生過幾起國共之間的戰火劫亂外,從沒遭遇過嚴重的戰爭外患,日寇戰機轟炸赤石、公館、城關、星村、五夫時,也不敢貿然闖入下梅上空。平安祥和的下梅村,使村民擁戴社稷,守土勤耕,紳士、賢人注重村落禮教,辦學堂、私塾,修廟宇,捐公益。村民們恪守農事節氣,春種秋收。農閒之餘,參加鄉村寺廟的迎神賽會。下梅歷史上曾展示了民風蔚然的好風尚。
解放後,修建了赤(赤石)白(白水)公路,公路沿梅溪繞過下梅西南、西北面,從此結束了出行坐竹筏的歲月。以梅溪為主要交通運力的下梅水路,成了歷史的記錄。那種日出進百餘張竹筏、商販們擁著河埠碼頭的繁榮場面,如今成了美好的回憶。過去熱鬧的河埠如今只是村婦們滌洗衣物的地方。如今,村民飲用水得到了改善,再不用飲溪流水,已引自來水入戶。公路交通、通訊設施已完善。村里仍延續著五日一墟的農貿活動,凡逢農曆每月中的二、七五日,就是下梅的墟日。原墟場在當溪南北兩街,為最佳化旅遊環境,趕墟現遷移至農貿市場。村民大都以農耕為主,兼茶果栽培和養殖。下梅山地資源豐富,林果業得到發展,茶葉栽培、食用菌種植、烤菸生產、家禽養殖日漸成為村民的主體經濟走向。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武夷山旅遊業剛起步時,開發下梅村民俗旅遊就得到村里文化人的熱心關注,只是當時開發鄉村旅遊市場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才遲遲啟動。由於下梅村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1987年10月,來自14個國藉的武夷山國際蘭亭學院30多位學員,在下梅鄒氏大夫第舉辦民俗旅遊活動,成為下梅歷史上首次對外開放的一次重大活動,改寫了下梅自清代茶市蕭條以來二百多年的封閉歷史。從而讓古老沉寂的下梅得到國際友人、文化界、旅遊界人士的關注,為下梅村的旅遊開發奠定了基礎。
由於下梅人文景觀資源豐富,1992年7月,福建電視台《同安主簿》劇組在下梅拍攝以朱熹為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同年秋,江蘇電視台在下梅拍攝電視連續劇《范仲淹》。下梅古民居首次作為外景在電視劇中得到宣傳。
1998年11月,為申報福建歷史文化名村,下梅村首次進行大規模的村落環境整治,清洗磚雕門樓、收集牌匾文物、確定參觀景點戶、編寫下梅村文史資料、撰寫申報文本的工作全面展開,順利地迎接省文化廳、建設廳領導的觀光考察。
1999年10月20日,中央電視台《天涯共此時·中國百家姓》攝製組一行到下梅村拍攝《下梅鄒姓》,於翌年3月在國際頻道播出。2000年6月,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成立“福建省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領導小組。下梅鄒氏大夫第與餘慶橋列入申報對象。2001年得到省政府批准,在鄒氏大夫第所在地立碑確認。2000年12月5日,《福建日報·鄉村發現周刊》專版刊登《武夷山下的“西遞村”——下梅》一文後,國內各旅遊傳媒紛紛轉載此訊息,各地旅行社組織了大量的遊客來參觀下梅村。引起了中央電視台二套《為您服務》欄目的關注,2001年4月,該欄目攝製組到下梅村攝製介紹旅遊觀光服務的內容。同時引起關注的媒體還有香港鳳凰衛視。2001年8月,香港鳳凰衛視副台長趙力群率領《尋找遠去家園》攝製組到下梅拍攝專題片,在港播出後,吸引了不少港澳遊客來下梅遊玩。2003年4月22日,中央電視台又派出七套《致富經》欄目組編導一行到下梅拍攝《閩北第一家:村民投資辦旅遊》專題片。2004年3月,為全面對外宣傳武夷山,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專題攝製組到下梅村拍攝《古民居探密》、《武夷竹韻》等。2004年10月,福建電影製片廠在下梅拍攝電影《春天的熱土》場景。
2004年,下梅村在獲得福建歷史文化名村的基礎上,著手申報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村,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實現了下梅人最難得的目標:2005年9月16日,經國家文物局、國家建設部的批准,下梅村榮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從此下梅有了一張通向世界的“國家名片”。
居民建築
下梅民居建築門面多飾磚雕、吊樓,青瓦屋頂起架平緩,牆體採用立磚斗砌,木柱板壁。利用挑梁減柱,擴大屋宇建築空間,東閣西廂,書屋樓台一應俱全。外部結構以高大的封火牆為主,體現村民封閉、保守的意識。各民居布局錯落有有致,巷道曲徑通幽,結構精巧的閨樓、書閣、別業、花園、廂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下梅民居的獨特風格。為了採光、集雨、通風,各民居都設定了四方天井,天井下一般都擺設長條石花架,供戶主養花、賞花。一重天井一重廳,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磚雕、石雕、木雕和牆頭彩繪是下梅古民居的一枝奇葩。民居門樓無一例外地飾以精美的磚雕,體現豪華和富貴。磚雕以浮雕為主,也有鏤空雕。內容多取自歷史人物、神話傳說、民間吉祥風物花卉等。圖案講究精雕細刻,人物造型逼真,環境描繪貼切自然,寓意深刻氣韻靈活,展現了豐富的文化韻味,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美好的願望。在磚雕圖案中,比如雕刻著書香門第家,房中的琴棋書畫,天空翩翩飛來5隻蝙蝠,謂之“五福臨門”,蝙蝠頭勢朝下,與我們現在過年倒貼“福”字含意相同。壺裡冒著的熱氣與蝙蝠相匯象徵著“福氣”;瓶里插著如意,象徵“萬事如意,吉慶平安”,瓶里插著一劍,叫“品(瓶)升一級”;一個人一腳站在一隻怪獸頭上則是“獨占鰲頭”,另有花卉祥雲等圖案,象徵“花開富貴”、“紫氣東來”之類,則不一一介紹。
石雕主要用在礎石、門當、石鼓、花架、池欄、井欄、水缸等物,既是實用品,又是裝飾品,不失為賞用兼備的工藝精品。下梅古民居的木雕亦是精彩紛呈,有挑梁、吊頂、桌椅、欄桿、窗欞、柱礎等,尤以窗欞為最,窗戶以透花格式為主,是四扇、六扇、八扇為一樘的格扇窗。窗欞有敘欞、平行欞等,最大限度地加以藝術化。木雕圖案多以民眾喜聞樂見的動植物、人物、祥云為題材,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向善、忠孝等傳統美德。
古村集萃
鄒氏家祠
是下梅鄒氏在與晉商經營武夷茶葉獲得巨大利潤後,耗巨資建成的創業豐碑。也是雄踞於村落中心的標誌性建築。鄒氏原藉江西南豐,公元1694年,鄒元老帶著他的兒子們入閩,來到下梅村擇居創業。經歷了幾代人的艱苦創業,鄒氏才發展為閩北有名的商賈。地方史料載,下梅鄒氏與晉商合作每年獲利百餘萬兩銀子,取得成功後,建豪宅七十餘座,修當溪建碼頭,立家祠設文昌閣,大興土木,傳教化,重教育。鄒氏家祠是下梅村標誌性古建築,也是武夷山境內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築。祠堂門樓氣勢宏闊,磚雕圖案豐富多彩。門兩側的“木本”、“水源”,是兩幅篆刻橫披。意思是說一個家族的繁榮昌盛,如樹木一樣,有賴於深深遍布在鄉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賴於源頭的涓涓細流,揭示了鄒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我們看門樓左右兩側圓形磚雕圖,分別刻著“文丞”、“武尉”的象徵意義,希望子孫後代能文能武,人才輩出。家祠的門礎上,立著一對抱鼓石,構成了“戶對”,門楣的上方原來是四隻半尺左右長的雕花石柱,叫“門當(或門簪)”,門當戶對是建築部件,起著鎮宅求安的作用。
大廳正堂原有二十四孝木雕鎏金門四扇,雕刻著我國傳統孝道的二十四個經典故事。神壇上供著祖先靈位和鄒氏艱苦創業時的扁擔麻繩。每至清明祭祖時,都要供奉扁擔麻繩,藉此激勵後人要知道創業的艱辛,不忘祖先功德。
家祠下廳是用於搭建臨時戲台的場所。頂上構建是藻井,兩側是廂樓,供聽戲時用。鄒氏家祠每年舉行春秋兩祭(春祀秋報)活動,活動期間除祭祖飲胙外,還請戲班在家祠內唱大戲。一切費用開支,皆由祖宗公產照田的年田租提供。管理照田事務按房輪值。鄒氏照田很多,不僅下梅有,還在曹墩等地購置田產,並設莊收取田租,用於家族公共開支。
達理巷
在下梅村,有一條很特別的巷子,叫達理巷,它與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座巷子緊挨著方氏參軍第的巷子,原來有一段曲折感人禮讓故事:鄒氏與晉商經營中,學到不少為人處事的美德。鄒氏深知禮讓是美德,雖然當時為村中首富,但富而且仁。
鄒氏建豪宅於方宅參軍第南面,兩戶人家後牆緊貼,都無法開後門。因門第觀念互不相讓,甚至還發生過多次爭執吵鬧。方參軍在新疆伊梨鎮守邊關,在戰場上犧牲了,因此方氏是忠烈門第。但是方氏經濟不景氣,家眷處於貧困之中,一時拿不出錢共同修巷子,鄒氏不忘扶貧濟困,就出錢幫助方氏度過生活中的困難,方氏也十分感激,不計較以前兩家人的恩怨,馬上作出讓出封火牆的決定,鄒氏主動承擔了修建巷子的全部費用。鄒氏的後門開通了,方氏與鄒氏又成為友好的鄰居,所以這條巷子就叫做“達理巷”,意思是兩家人在處理鄰里之間的利益關係時都能通達理。
當溪
從源頭算起全長2000多米,當溪原是一條自然過水坑,發源於蘆峰南脈大元崗,穿過下梅村,將村莊一分為二,因流經村落之中,故宋時下梅稱當坑坊,後更名為當溪。一些勘輿家認為:當溪是下梅村落的“中軸線”。
當溪流至下梅匯入梅溪,全長900多米。在上游的坑頭,建有提水工程,灌溉著八仙堂、雞公壠等400多畝農田,並建有水碓,用於碾米。今水碓已廢棄,遺址尚存。中游建有烏龍壩、壩灘頭等蓄水工程,灌溉著曬穀岩、中坂、龍對仔、方坂等1500多畝農田。
至宋代時,下梅首富江、張二姓,掌握著當坑坊三分之二的土地,為減輕洪澇災害,江、張二姓開始疏浚當溪河床,為增強當溪排泄山洪的功能,合力投資壘砌岸陂。至明代,洪水多次將當溪岸陂沖毀,周、王、李、方四姓家,再次集資將當溪下游加寬、加深,疏浚支流瓦河溪,增大排洪量,並用石塊壘砌岸陂。同時在上游、中游建坑頭提水工程和烏龍壩、壩灘頭等蓄水工程,使下梅2000多畝農田的水旱災害基本得到解決。
清康熙年間,下梅鄒氏出巨資對當溪進行全面改造,除將當溪南北岸陂改造成街路外,還在當溪各段修築埠頭,共有九處。使之更適合發展水運。人們將它稱為“小運河”。商販們就是用竹筏這一水上交通工具,載著茶米油鹽、布匹五金,進入當溪進行交易的。此時,下梅己形成武夷山重要的茶葉集散地“日行竹筏300艘,轉運不絕。”武夷山茶葉等貨物流通,自下梅集運,過梅溪水路,匯入崇陽溪,經閩江下福州入海,運往廣東遠銷東南亞。
當溪為下梅營造了水鄉風貌,與梅溪構成和諧的水運環境,促進了下梅街市的發展,兩岸店鋪林立。清初至民國,下梅成為有名的商業集鎮。數百年來,當溪承載過多少財富?只有南北兩街上那七十餘棟規模宏闊的古民居知道。如今,由於商業集市轉移,當溪水位下降,失去昔日的輝煌,但當溪在排洪、灌溉和方便村民生活方面,仍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梅溪
是武夷山東部有名的溪流。因它發源於梅嶺,因此叫梅溪。梅溪全長50多公里,它的上游叫上梅,下梅村位於梅溪下游,故名。梅溪兩岸有許多村落以梅命名:如梅嶺、上梅、下梅、梅溪村。理學家朱熹當年常往返於上梅、下梅,過梅嶺時,觀村野農家、山岡田塍梅香飄逸,留下了“曉登初移屐,寒香欲滿襟”讚美梅香的詩句。梅溪它不僅養育過北宋著名詞人柳永、南宋理學家朱熹,還涵養了清代繁榮的茶市下梅。下梅村四面群山環抱,梅溪擁護著下梅整個村落,與村中的人工小運河當溪交匯,形成丁字形水網。如棋盤布局的下梅村,就安臥在山環水抱中。梅溪在清代中晚期,發揮了重要的商貿水運作用。清代下梅村是武夷山茶市。《崇安縣誌》載:“康熙19年,武夷岩茶茶市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轉運不絕。經營茶葉者,皆為下梅鄒氏。”
水運十分繁榮的下梅茶市,其主要水運通道是當溪與梅溪溝通,直達崇陽溪。當溪是一條人工小運河,穿過下梅村,將村莊一分為二,營造了水鄉風光。
梅溪有許多優美的傳說。梅溪流經遙山,對岸就是五興亭。五興亭的名字由來,傳說與朱熹有關。遙山是下梅的一道風景,此山如一具屏風,橫遮西照。當年朱熹前往武夷宮授課,中午途經遙山頂上,駐足路亭處歇腳時,忽然被梅溪灣和渡津頭的景致吸引住了,他來了興致,問弟子:“吾看此處景致絕佳,頗具文昌意象”。弟子問:“先生從何說來?”朱熹說:“我等儒生,心境興致常被山光水色所引發,吾今興致所在,便是一興《詩》,二興《書》,三興《禮》,四興《易》,五興《春秋》,可謂五興也。”從此,後人便依了朱熹的意思在遙山頂上修了一座“五興亭”。五興亭,是朱熹提示後人不能忘了《五經》這個的經典。如今遙山古道已荒廢,公路從山腳經過,伴著梅溪水逶迤西去。
梅溪一度成為山西榆次車輞的常氏,進入下梅茶市採購武夷岩茶的重要水路,梅溪是晉商常氏與下梅鄒氏聯合販運武夷茶到恰克圖起程的“茶商水道”。
風水碑
山環水抱聚寶盆,青龍白虎遙山橫。財源廣進流不去,鄉關肘里雞犬聞。
這是一首描寫下梅村風水意象的詩。清嘉慶年間,大學士軍機大臣王傑來過下梅,他讚美下梅道:“雞鳴十里街,日出千鼎煙”。據此可知,清代的下梅已有千戶人家了,人口編圖已是“萬戶候”的十分之一了。從白岩崗俯瞰下梅,四面八方向下梅延伸的九座山岡似九條蛟龍,同時潛首下梅村盆地,因此,清代下梅首富鄒氏茂章,為了以文韜武略來涵養九隻蛟龍,建了文昌閣,藉此鎖住蛟龍的靈性,讓它接受文昌帝君的教化,讓下梅村的後人文運亨通,科第崢嶸。
下梅地形,是武夷山典型的一個小盆地。下梅俗稱“鍋莊”,意指下梅地形如一口鍋,村莊座落其中。下梅村四面山環,一面水抱。四周山麓層疊,內層山峰的海拔平均高度在600多米以上,南面的蘆峰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北面的夏主嶺峰也在800米以上。而東面的黃竹嶺與西面的後山嶺海拔高度只有400米左右。下梅先民為什麼要選一個南、北兩面高而東、西兩面低的盆地作為村落居住地呢?一是勘輿家們考慮到日照因素。東、西方向是太陽升落位置,下梅東、西方向山峰相對低矮,有利長時間日照,最大限度地為村落全方位提供長足的日照。而南、北山峰相對高,有利於減弱秋冬冷空氣對流的侵擾。下梅村落中有當溪穿村而過,又有梅溪環繞村莊南北,村莊整體上蘊藏著“山氣剛,川氣柔”的風水意象,堪稱“鍾靈毓秀”之地。
鄉俗風情
君山與宋徽宗的一道聖旨也許人們更懂得,名揚天下的洞庭湖中的那座君山,可是下梅的君山卻鮮為人知。在下梅南面的君峰半麓,有一塊高3米,寬4米左右的形似帽狀的巨大岩石,“君山”二字就刻在它的上面。君山石刻,傳說是宋朝理學家江贄所勒。
清代學者董天工在《游雲窩有感陳司馬》一詩中寫道的詩句:“誰道遺徽今變遷,幼溪書屋叔圭傳”,叔圭是誰?是北宋政和年間下梅村的江贄,號少微先生,字叔圭。據清雍正《崇安縣誌》載:“北宋政和年間(約1115年),少徽星現,特舉遺逸。邑宰親詣其廬,聘以殊禮,復以詩勉其行,曰:‘帶經鋤曉碧溪灣,遺逸高名達帝關。不琢鳴騶趨北闕,卻隨文豹隱南山。身閒懶綴三千履,道在寧須五兩綸。奈何少微星已現,丹墀要地久虛班。’贄和詩曰:‘一室蕭然傍水灣,自知窮達不相關。釣魚溪繞黃沙路,種粟原通白馬山。有命幸逢天子招,無材休望嗇夫綸。佳編勸獎非吾事,已許巢由廁我班’。凡三聘不起,賜號少微先生。立注微坊以旌之。”
江贄這位理學名賢,宋徽宗三聘其入朝均被他拒絕。江贄這位窮究理學的才子,婉言謝絕了朝廷的三次命召,不肯為官,而寧以古代隱士巢父、許由為榜樣,隱居南山廬峰。朝廷賜其號為“少微先生”,並令本地縣令陳難在江贄的故鄉建少微坊坊門。欽差翰林院士蘇德輿奉旨旌表先賢江贄,於北宋政和5年(即公元1115年)在下梅立少微坊。
乾隆年間,江氏後人把少微書院坊門移至武夷九曲雲窩,取名為“叔圭精舍”。表示對江少微的敬仰。江贄平生不求宦達,長久歸隱南山廬峰。由於他平生注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種德行的修養,後人稱君峰的君山一處凹窠為“八行窠”。以讚美江贄的高尚德行。
宋徽宗下詔要請江贄去當侍讀,一位普通的鄉賢,卻能享有一折聖諭的御請,也算是下梅的無限榮光。江贄故居位於下梅北街方家門巷。如今僅剩有門坊一座。少微坊西面有一口“天一井”,體現《周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色彩。
祖師橋,行幫業會的舞台小橋,流水,人家,風雨廊,美人靠,展示出下梅宛若水鄉般的風情。但最經典的古建築是祖師橋。它是下梅清代最具廊橋建築藝術特色的標誌性公共建築。祖師橋高30多米,雄踞於梅溪與當溪交匯的水口。1958年修建赤白公路時被拆毀。
祖師橋不在了,可是輝煌的歷史還積澱於此。清康熙年間,由20多個行幫業會的工匠們共同捐資修建的下梅祖師橋,成為村民演社戲、行幫業會敬奉祖師爺的公共舞台。
正月初二,下梅街的鹽幫要在祖師橋舉行管仲會,祭祀祖師爺管仲。
正月十五,茶水幫舉辦三元會,他們請來戲班,歌舞歡慶,祈求天官賜福。
二月初三日,原在文昌閣(已毀)舉行的文昌帝君生日廟會——文昌會,現已併入鎮國廟、萬壽宮。
下梅街坊的紅白紙幫、香燭紙火幫要在祖師橋祭祖師爺文昌帝。
二月十五日,五金幫則在祖師橋上熱鬧吹打,這是他們在舉辦老君會。
六月二十三日,街坊肉鋪關門歇業了,原來今天是他們祖師爺張飛的祭日,得停業一天,到祖師橋舉辦王爺會。
六月二十四日,下梅街坊經營水食(餐飲)業主,為了敬重糧食,這天要到祖師橋舉辦雷祖會,祭他們的祖師爺雷公。
七月十五的上元節,是巫婆遊方和尚的聚會日,他們邊念咒邊在祖師橋邊燒路頭紙、在橋下放水燈,為村落中不幸喪生者驅鬼送行。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祖師橋最輝煌熱鬧的日子,人們白天趕會買月餅、蓮角,晚上來到橋上參加賞月賽詩會,看戲,一般由村落中最有文化權威的人主持。
九月初七日,是下梅街坊釀酒幫舉辦杜康會的日子。他們要在祖師橋上祭拜祖師爺杜康。
九月九日重陽節,祖師橋上由各商會、會館舉行同鄉拜祖會。如溪畔萬壽宮等江西籍人就要將許真君抬到祖師橋上,各義演戲劇一場。然後在望鄉亭上放鞭炮,慶祝人在他鄉的安寧。
九月十三日,下梅從事廚師的廚倌們,要聚集在祖師橋上祭舉辦詹皇會。祭祖師詹廚子。據漢史載,詹廚子專為皇帝做御膳,因敢於直諫無鹽做不成佳肴,遇皇帝口忌被殺。後皇帝才意識殺錯,遂誥封詹廚子為“詹皇”。
十月,又是村野之民舉辦秋社活動的繁忙日子。
還有一些手藝人的祭祀祖師爺活動,也在祖師橋上舉行。剛出師的年輕木工要在祖師橋上與師傅舉行拜別儀式,以祭祀祖師爺魯班。同樣,剔頭匠教出的徒弟,也要在祖師橋上和師傅拜別,共同叩首祖師爺愛新覺羅。
祖師橋是一座行幫業會祭祖的聖壇,也是一座鄉井百姓文化娛樂文化舞台。
茂章伯母的傳說清朝時下梅村大商人鄒茂章外出與山西榆次車輞的常氏做生意,他的妻子茂章伯母每天就坐在當溪兩邊的長凳上,盼望丈夫回來,常常是等到黃昏日落,那夕陽的餘輝映照在她的臉上,當溪潺潺流水又倒映著茂章伯母姣好的身姿,顯得嫵媚,楚楚動人。然而丈夫常因忙於手頭商務,誤了歸期,苦苦等丈夫早歸的茂章伯母時常落了空。不甘寂寞的她,卻變成了一條鯉魚,悄悄地從這條當溪游出去。去跟隨鄒茂章的商船,等鄒茂章做完生意回來時,嫵媚迷人的茂章伯母又從鯉魚精還原成富貴女子,斜著美麗的腰肢靠在這風雨欄上,回眸一看,實在美麗。後來人們就把這風雨欄叫做“美人靠”。
不過,茂章伯母那個年代已經過去了,風雨欄成了村民歇息談天說地的地方,大家有空就到這兒坐坐靠靠,村民們就叫它“每人靠”,你們遊客每個人都坐一坐,靠一靠,體驗一下鯉魚精流連過的地方。當溪水比起過去雖然淺了許多,但許多迷人的故事卻源遠流長,你可以遙想到當年梅溪水運之路的熱鬧,下梅街市的繁華,也可以感覺出當溪小碼頭擠滿了進進出出的茶商,米販,生意人,一座座小巧的木拱橋橫在當溪上,真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景畫。
購物美食
特色美食
因緊靠武夷山景區,這一帶的菜餚以山珍野味為主,武夷山還有不少富有特色的“宴”。
幔亭宴是武夷山最具傳奇色彩的神仙宴;八卦宴盛行800年而不衰;蛇宴花樣繁多,鮮美無比;如果你能喝兩盅的話,那么武夷留香、武夷沁泉、菊花酒、五步蛇酒以及十月白米酒都是不錯的選擇。
紀念收藏
當地的剪紙工藝較有特色,另外,紅菇、筍乾(玉蘭片)和武夷岩茶也是當地的特產。
旅遊指南
路程嚮導
1、渡假區(三菇)→下梅
遊客自駕車或打的由武夷山國家渡假區(三菇)出發,經戰備路北行4公里,見下梅嚮導牌,再往東行3公里,到下梅。
2、市區→下梅
遊客自駕車或打的從武夷山市區出發,轉戰備路南行5公里,見下梅嚮導牌,再東行3公里,到下梅。
交通站點
火車站:武夷山火車站,距下梅約10公里。
飛機場:武夷山飛機場,距下梅約8公里。
長途汽車站(市區西們):武夷山汽車站,距下梅約14公里。
下梅短途侯車站:市區環島停車點。
食宿安排
遊客可住下梅農家客房,吃農家宴,嘗鄉村生態食品。
購物指南
土特產品:村民自產自製武夷茶;野生紅菇、香菇、木耳;農家佳釀米酒;當地生產的季節水果;旅遊工藝品及古玩;看家草藥鳳凰蛋。
娛樂活動
山歌對唱;嗩吶演奏;參與農事活動;團隊還可以預訂龍舞表演。
氣候與游季
四季溫和濕潤,年均溫度17.6℃,降水量大,一般說來,前旆旅遊四季皆宜。但由於夏季為臨近的武夷風光最具特色之時故此時前往是最好不過的。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