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瀝村

塘瀝村

塘瀝村位於東莞市鳳崗鎮中部,轄六個自然村,面積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53人,外來人口18000人。

地理位置

塘瀝村委會在東莞市鳳崗鎮中部,轄六個自然村,面積7.6平方公里,東至鳳德嶺,西至五聯,南至雁田,北至黃洞。地處南門山、鵝公山、蘆竹田山的環抱中,耕地面積還伸延到龍平公路旁的紅石橋、馬甲窩、老虎山下等處。東深公路和東深河(俗稱河瀝)從村中穿過。山水秀麗,交通方便。

人口數量

2004年底統計,常住人口1853人,外來人口18000人;此外,落戶國內外地的人口396人,旅居港澳台同胞1253人,旅居外洋華僑同胞2800多人。

發展歷程

塘瀝村委會所轄各村自建村以來已有350年至400年歷史。建國前,在封建制度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裡,塘瀝村一直是個貧窮落後、民不聊生的小山村。建國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通過土地改革運動,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完成了農村的民主革命任務;通過農業合作化運動,實現了土地私有制向集體所有制的偉大轉變,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其後,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塘瀝村跟全國許多地方一樣,曾有過“大躍進”、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和困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朝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光輝大道,實現由落後的農業經濟向工業化、城市化的巨大飛躍,逐步建設成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小城鎮,一個民主、文明、和諧的小康社會。
在這三四百年的歷史滄桑中,塘瀝人為求生存和發展,在艱難創業的道路上,留下了艱苦奮鬥,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歷史足跡。
塘瀝各村的本籍村民,都是客家人,在明末清初,塘瀝人的祖先從我國中原地區幾經戰亂逃荒,先後輾轉來到塘瀝村落戶定居。他們原在北方歷經頻繁戰亂、家園淪喪、遷徙流亡的艱辛;到了南方又飽受貧瘠山區、艱苦創業、頑強拼搏以求生存和發展的磨鍊。在這歷史長河中,基因的遺傳,村民的相互影響,社會環境的驅動促進,代代傳承,形成了這個地區的客家人高尚的民風和氣質。表現為:“特別能愛鄉愛國,特別能吃苦耐勞,特別能拼搏進取”。這樣的民風和氣質,造就了一批批參加革命、勇赴國難的仁人志士和革命烈士,讓家鄉贏得了“革命老區村莊”的榮譽;一批批不畏艱險、遠涉重洋去謀生的華僑,讓家鄉有了“僑鄉”之美稱;一批批出外求學、勤奮讀書、學有所成的知識分子,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小山村的塘瀝人,足跡遍布四方,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其不可磨滅的光輝業績。
塘瀝村的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有4000人以上,相當於本村常住人口的兩倍多。早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至民國初年,就有一批批青壯年飄洋過海到南洋和南美洲等地謀生。他們在海外克勤克儉,頑強拼搏,創造了巨大業績。他們身在異邦,心懷祖國。在國內經濟困難年代,他們送錢送物接濟鄉里的眷屬和親友;在改革開放以來,他們或積極投資辦企業,或牽線搭橋引進外資辦企業,或慷慨解囊興辦家鄉社會福利事業。家鄉人民對僑胞、港澳台同胞的巨大貢獻引以為驕傲和自豪。
留守鄉土的塘瀝人,在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也以其愛鄉愛國的革命精神、艱苦奮鬥的實踐創造了足以告慰海外僑胞,無愧於後代子孫的業績和榮譽。
在那“長夜難明”的年代,蔣介石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日本侵略軍的殘暴罪行,並沒有征服塘瀝人民,反而激起塘瀝人民反抗壓迫反抗侵略的艱苦戰鬥。當年,塘瀝的端風學校成為鳳崗一帶推動革命鬥爭的政治中心。自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先後有中共地下黨員梁金生張里夫、張如、張德生等以及東江縱隊的負責同志王作堯、楊康華、蔡子培、何通、張軍、張漢良等在這裡開展“反蔣抗日”的革命活動,啟發和吸收了塘瀝村一批青年投身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去,為打敗日本侵略者,打倒蔣介石的反動統治作出犧牲和貢獻。特別是蘆竹田村的張官球,他與黃友等抗日英雄一起血灑老虎山,成為塘瀝人永遠懷念的革命烈士。
建國以後,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塘瀝人沒有辜負“革命老區村莊”的榮譽,一直緊跟著中國共產黨走在時代的前列。
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樓廈村首先建立起塘埔鄉第一個農業生產合作社,是當年東莞縣五個試點社之一。樓廈村農業生產合作社是互助合作運動的一面旗幟,激勵著塘埔鄉各村在1953年至1956年的兩三年內就實現了土地私有制向集體所有制的巨大轉變。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糾正了經濟領域的“左”傾錯誤,實行改革開放,把農村經濟納入了有計畫的商品經濟軌道,為塘瀝人開拓了勤勞致富的廣闊天地。塘瀝人既有“大躍進”、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又有搞市場經濟的歷史傳統,塘瀝圩在20世紀上半葉曾經是繁榮的圩市,稱得上鳳崗一帶的經濟中心,因而塘瀝人不乏搞市場經濟的熱烈追求和聰明才智。塘瀝村委會、村小組兩級幹部審時度勢,充分利用改革開放的機遇和“僑鄉”的優勢,積極招商引資辦廠,帶領民眾朝著工業化、城市化道路突飛猛進。農田建廠工業化,農民洗腳上田市民化,至2004年底,塘瀝村委會轄區內有大小工廠企業70多家,大小商店500多間,初具工業化、城市化規模,其經濟效益在東莞市中居於先進行列。2002年至2004年,東莞市政府對全市570個村委會兩級經濟集體收入總額進行評比,塘瀝村委會2002年排第100名,2003年排第86名,2004年排第83名。2004年,塘瀝村委會人均生產總值是14798元,已超過一般的小康水平。到處舊貌變新顏。村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塘瀝人具有“重視教育,培養人才”的傳統。繼清朝中期各村辦私塾之後,清朝光緒年間(1880年前後)在塘瀝圩創建了端風書室,後為端風書院,民國二年(1913年)擴建為端風學校。這是當年鳳崗一帶第一所完全國小,頗負盛名。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學生來源已超出塘瀝八鄉,近的有浸校塘,遠至清溪的湖篤尾、寶安的鰲湖、布吉及龍崗的廻龍埔等地都有學生前來就讀。加上三四十年代,中共地下組織又以端風學校為活動據點,使當年的塘瀝圩不僅是鳳崗 一帶的經濟中心,而且是政治文化中心。20世紀90年代,端風學校建成新校舍,充實了現代化教學設備,於1995年被評為“東莞市一級學校”,是鳳崗鎮第一所、全市第三所農村國小有此榮譽稱號。塘瀝村地靈人傑,無論是僑居外洋的塘瀝人,還是留守故里的塘瀝人,都不斷湧現傑出人才。稱雄棋壇幾十年的特級象棋大師楊官璘,鳳凰圍美籍華裔核能科學家張斯倫,油甘埔村蘇利南總統顧問張豐年,他們少年時代都曾就讀於端風學校。是端風良好教育的栽培、塘瀝高尚民風的薰陶,為他們奠定了闖蕩世界、成名成家的人生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塘瀝村委會既抓緊經濟領域的物質文明建設,也抓緊文化領域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先後獲得了“先進黨支部”、“文明村”、“村民自治示範村”、“計畫生育合格村”、“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歷史的車輪在不停地運轉。回顧過去,塘瀝人滿懷著驕傲與自豪;瞻望未來,塘瀝人洋溢著自信與自強的豪情壯志。他們堅信,只要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共產黨指引的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向前進,塘瀝人一定能夠迎來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歷史大事

一、明朝時期
明朝萬曆十六年(1588年),碧湖村謝姓祖先(原系河南謝國後裔之一支,先於元朝末年遷居廣東五華縣)最早由五華遷居碧湖。
明朝萬曆二十年(1592年),蘆竹田村的一支羅姓祖先(原為北方南遷至興寧縣的客家人後裔)輾轉遷蘆竹田落居。 二、二、清朝時期
清朝順治九年(1652年),廣東南海衛的衛主蕭君“疏呈招耕”招募士兵和農民屯墾鳳崗一帶地區,有十三位屯長積極參與其事,前來黃洞南門山地區墾荒落居,是為鳳崗地區客家始祖之一支,後世尊奉為“十三位公”。同十三位公一起或隨後回響政府“招耕”號召來鳳崗屯田落戶的還有大批軍士和農民,他們也都是鳳崗塘瀝一帶許多村民的始祖。
清朝初期,塘瀝村隸屬東莞縣歸城鄉六都。
清朝中後期,塘瀝村改屬南海縣第七部,再後又改屬東莞戍廳。
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5年),塘瀝圩就有東和店、廣益店、楊丁龍、楊正合、仁和堂等十幾家商號,成為初具規模的圩市。
清朝同治年間,塘瀝村楊姓始祖楊悅華第七代傳人楊廷清分支建設正合村。
清朝後期(19世紀中葉),塘瀝各村先後成立私塾,如塘瀝村的養中書室、何屋蒙館、碧湖村的瓊英書室、蘆竹田村的樂賢書室、鳳凰圍村的育蓮書室、油甘埔的仕璘書室、鳳德嶺的文安書室、獅石廈的蘭芬書室、上村的纂香書室等。
清朝光緒初年(1880年前後),八約鄉紳協定在議事的會館中創辦端風書室。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維新之後,端風書室擴建為端風書院。
清朝光緒末年(1900年前後),塘瀝村出了一位秀才-楊喜春
三、民國時期
20世紀一二十年代,即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屬於亂世之年,塘瀝村有一批青年楊茂生、楊新喜、楊茂釗等人為逃避饑寒和戰亂而出國謀生。他們是塘瀝村華僑的先輩。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塘瀝八約改為八鄉,成立鄉公所,委派了鄉長,是所謂國民政府的最基層的政權組織。
民國初年,塘瀝高橋建成,塘瀝村人羅桐騫主持這一工程,方便一河兩岸民眾往來,對塘瀝圩的繁榮昌盛起了推動作用。
民國2年(1913年)6月,端風書院經東莞縣國民政府核准改名為端風學校。1918年第一屆畢業生只有3人。
民國14年(1925年),孫中山領導的黃埔軍校學生軍東征攻打惠州,討伐陳炯明叛軍,有一支東征軍曾路過塘瀝村。
民國21年(1932年),油甘埔村人張仲潛在廣州讀書畢業回鄉任端風學校校長期間,帶來一位老師梁金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後來是中共黨員。
民國22年(1933年)10月9日,塘瀝端風國小舉行20周年校慶紀念大會,特放影中日上海戰片及國思軍《涿州大戰》等片。當晚全校員生舉行提燈大會,巡行八鄉,宣傳抗日。
同年,塘天公路興建,是塘瀝村人羅振鵬(羅天鐸之父,時任東莞四區區長)主持規劃建造的。還有一節稱塘橫公路因在規劃建造中受阻攔而未建成(仍存有路基殘壁在1955年國防公路建造之時毀掉)。
同年,橫跨河瀝貫通東西走向的李鳳橋建成。
同年,張里夫來端風學校任教,他是中國共產黨組織派來端風學校以教師身份作掩護的一位共產黨員,曾住過正合村、上村,他與林錦華負責清塘黨支部,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5月,任中共東莞中心縣委委員兼清塘區委書記,是年6月,在前往東莞開會路經清溪時不幸被日本飛機炸死。
民國24年(1935年),鳳凰圍村一老富婆因夜夢懷疑黃才新、劉官英是偷錢人,這老富婆只憑“夜夢”就仗勢告狀到國民黨東莞縣政府,結果將黃、劉二人抓去坐了半年牢。
同年,鳳凰圍村巡丁隊李慶華在一個執勤的晚上,發現有賊佬(盜竊者)進村,在圍背樹山邊與賊佬武裝對峙,終於把賊佬趕走,村民盛讚李慶華勇敢負責任。
同年,蘆竹田村人張xx持槍打死其堂兄在田間。
民國27年(1938年)1月間,塘瀝、清溪、塘廈等地成立了由中共黨員掌握的抗日自衛隊,抗日救亡工作做得相當好。
同年,春節前夕,塘瀝圩開店的何運來去平湖買糖辦貨品,回程時路經蘆竹田村山坳打元坑轉彎路段時,被土匪打劫,搶走身上錢物,並被打死。此後村民稱打元坑為打人坑。
同年3月,張廣業(張如)為大隊長的政治工作隊先後到鳳崗、塘瀝、觀蘭等到地開展抗日宣傳活動。
同年10月12日,日軍在大亞灣登入入侵廣東。當日軍向南掃蕩進襲惠東寶地區時,農曆十月初三(公曆11月24日)塘瀝大批村民成群結隊向香港大逃亡,蘆竹田村張松的親屬盲佬(外號)一家4口逃至深圳曬布嶺地帶,被日軍飛機炸死。
1939年10月5日(農曆八月二十二日)下午,日軍由天堂圍入侵鳳崗。當時駐守鳳崗一帶的是國民黨軍某師(師長張光瓊,師部設在鳳德嶺阮定中家),一個團布防在清溪的三峰,一個團布防在碧湖的鵝公髻。當日軍進犯時,碧湖鵝公髻的國軍迎頭痛擊日軍。激戰一夜,雙方死傷慘重。另據傳聞,迎擊日軍的是國民黨軍隊一個營,死傷180多人,戰後殘餘部隊向清溪方向潰退。因此,抗戰勝利後,地方國民黨政府在鵝地排公路旁建了一座“國軍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註:此碑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掉。)
次日(農曆八月二十三日),日軍飛機多架次偵察和追擊國軍殘餘部隊。塘瀝村民為逃避戰禍在前一天下午就躲藏在細帳背松山溝,適逢雨過天晴,晾曬衣物於松丫,被日軍飛機發現,狂轟濫炸。結果被炸死33人(其中塘瀝村31人,碧湖村1人,鳳凰圍村1人),炸傷幾十人。村民稱此事件為“細帳背慘案”。
同年11月的一天,日軍經塘瀝往鳳崗方向行動,碰上國民黨軍隊,在白墳窩、橫片嶺一帶雙方對峙開火,激戰幾小時,結果國民黨軍隊被打死十幾個人,日本軍隊也被打死幾個人(即把屍首拉走)及打死一匹馬。
從1938年冬至到1945年夏秋間,塘瀝村一帶已成了半淪陷區。在此幾年間,盤踞在平湖的日軍藤本大隊,多次到鳳崗、塘瀝一帶進行掃蕩。村民終日不得安寧。
1939年秋天,有一次日軍來掃蕩,以搜查槍枝為名,抓了鳳凰圍六七十人關進張錦住宅,抓了碧湖村一百多人關進瓊英書室教室,分別用毒氣彈熏焗。結果,鳳凰圍村張煥粦第一個兒子被活活焗死。日軍收繳了10多支槍枝,抓了張錦、李偉良、張宛如三個村民為其背槍離去。
當年,塘瀝村羅生,因生活習慣有一哨子佩帶胸前,被日軍掃蕩時發現,涉嫌是國民黨線人之一,被縛至塘瀝圩高樓底下處殘忍砍頭。
當年,塘瀝村、蘆竹田村先後共有30多人被日軍抓去平湖駐地,嚴刑拷打,藉口清查支持游擊隊的反日行為,結果查無實據,只好釋放。
民國28年(1939年),塘瀝鄉抗日自衛聯防隊建立,大隊長是油甘埔村張定雄,副大隊長是蘆竹田村張唯晉。(現塘瀝村委會村志辦公室存有該聯防隊的公章,見 “彩頁專欄·歷史遺風”照片)。
同年,以端風學校教師及塘瀝鄉的社會青年為骨幹組織了大路劇團,演出話劇,配合宣傳抗日救亡運動。後來因國民黨頑固派於1939年冬至1940年春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共地下黨領導人建議不宜公開演劇免得暴露抗日力量而暫停活動。
民國29年(1940年)10月,蘆竹田村張炳能在對面嶺蔗地牧牛時,因蔗尾搖擺,招至日軍遠眺以機槍掃射身亡於蔗地。
同年,塘瀝村青年楊嘉訓參加中共抗日游擊隊。
同年,上村人張水在塘瀝圩開的一間布匹行店名叫新同春,被賊佬用炸彈炸開大門,搶了一批貨物。
同年,土匪蔡偉青(清溪人)及塘瀝村人黃XX,黃XX被國民黨軍抓捕解至塘瀝車亭,其中蔡偉青暗中解脫繩子逃跑時被打死在一塊蔗地里,其餘2人拉去荔果山處決。
民國30年(1941年),一個日軍離群的漢奸在獅石廈村被村民發現逃跑,村民隨即追趕不捨,當追趕至油甘埔村時由油甘埔村青年江凱、張友賢等將此漢奸抓獲,拉至鳳凰圍村頭田邊,用石頭等硬物打死。
1941年冬季某一天,日軍飛機在本地空中盤鏇,無的放矢亂投炸彈,碧湖村投下3枚,蘆竹田村投下2枚,幸無人傷亡。
同年,龍崗瀝廈村有兩兄弟來塘瀝趕集(投圩),在馬欄頭被國民黨軍抓獲,懷疑是游擊隊,被活活打死。
同年,塘瀝村在中共組織的教育下,有一批青年秘密參加了共產黨。其中有魏漢朋、呂慶銘、張定才、張唯晉等。10月下旬,中共東莞縣委為壯大抗日力量指令清塘區委爭取當地某些武裝人員組建一支灰色武裝,廖彪(小塘人)為隊長,活動在惠東寶交界地區。
同年,油甘埔村人張壬秀任國民政府塘瀝鄉鄉長期間,因他是中共地下黨員,曾組織進步青年教師張吉安、魏漢朋、張仲如等開辦鄉報《大路》報,轉抄由香港偷運進來的《華商報》中有關華北地區抗日訊息,用臘紙油印成小冊子,宣傳民眾,當時亦頗有影響。
民國31年(1942年),塘瀝村有楊丁桂、楊友才、黃昌、楊運勝、楊華等參加中共抗日游擊隊。
同年,鳳凰圍村有一個土匪頭目張康,曾經偷過外地人的耕牛成批拉回村,有一次,在寶安布吉行搶旅客時被國民黨新四軍某部打死。他是村人的領養子,死時20多歲。
同年冬,路西後方辦事處主任張作銘(油甘埔人)叛變革命,中共黨組織迅速疏散免遭破壞。
民國32年(1943年),鳳凰圍村李元,與國民黨關係密切,被中共游擊隊處決,死時20多歲。碧湖村張就,抗日戰爭期間參加過游擊隊,因病回鄉後,又當了國民黨聯防隊,在一次護送鄉長廖傳基開會途中被游擊隊打死。
同年,碧湖村發生了幾件事:有一村民因偷番薯芋仔充飢而被外村人xxx用槍打死在地里;另有一個外村親戚來探親,正值荔熟季節,偷摘荔枝,被業主xxx用槍打死在荔枝園;村民張福,因生活困難,餓死在老圍門樓內。此外,住在塘瀝青學社(楊姓公家屋)的單身漢楊盤生,將一位躺在青學社門邊的外地乞食的有病垂危被父母遺棄的小女孩投入河瀝活活浸死。
是年,大鬧春旱,連續幾個月未下大雨,不能播種插秧,三十六約鄉民,男性民眾,組成浩大隊伍,抬著十三位公靈位、關帝公靈位、三牲祭品游鄉(行鄉)求雨。是年,廣東大部分地區因旱災鬧饑荒,哀鴻遍野,路有餓殍。常有外地逃荒乞食的人餓死在塘瀝車亭附近。
大旱之後幾個月,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河水急促上漲,從塘瀝車亭穿壩而過,水深至車亭棚桁高處。塘瀝村民楊昆因路過時洪水突襲而急中生智爬上屋背後一棵大樹,才幸免於難。
民國33年(1944年)1月,何通率東縱獨立中隊(飛鷹隊)進入清塘地區,多次戰鬥,打開了抗日鬥爭新局面。7月22日,東江縱隊飛鷹隊黃友小鬼班共6人(其中一位隊員是蘆竹田村人張官球)在老虎山抗擊日軍戰鬥中全部壯烈犧牲。(詳見《專文十·抗日游擊隊的英雄史詩》)。
民國34年(1945年),夏秋之交,日軍在太平洋戰爭失利之後,曾進駐塘瀝村,河背黃滿(楊春和母親)家及鳳凰圍李日昌家等處都駐有日軍。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駐紮在塘瀝的日軍頓失往日兇惡的神氣,由國民黨軍隊於9月間接受其繳械投降。
民國35年(1946年)6月,蔣介石集團撕毀《雙十協定》,悍然發動全面內戰。是年,國民黨軍隊大規模進攻我清塘地區。7月初在清溪捕殺青塘村劉輝雲弟弟等民眾2名,毆傷數名,12日又槍殺了民眾10多人,燒民房五六間,毀炮樓一座,全村財物被搶去清溪賣。塘瀝村民聞訊驚恐萬狀。6月底,東縱依然執行《雙十協定》,北撤山東。從此,面對國民黨頑固派的猖狂進攻,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軍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艱苦卓絕的人民解放戰爭。
民國36年(1947年),樓廈村有一姓曾的漁民因在黃坳背處偷番薯被外村人xxx打死。
同年1月,中共黨員張福友、張爾(油甘埔人),回到清塘區,組織塘鳳武工隊,恢復武裝鬥爭。
同年,端風學校紀念堂二樓,當時是國民黨的塘瀝鄉政府辦公地方。鄉長黃青郁(獅石廈人),調塘鳳鄉(是塘瀝、鳳崗兩鄉合併)任鄉長,副鄉長羅丁奎(碧湖人)。1948年後取消塘瀝鄉,合併為塘鳳鄉,歷任塘鳳鄉鄉長有張三仁,廖傳基、彭新發、鄭范青、廖國漢、黃青郁。
同年4月,惠東寶人民護鄉團第三大隊在官井頭成立,大隊長關武(張軍),副大隊長李和,政委歐林(楊培),活動在惠東寶邊區。
民國37年(1948年),原東縱隊員黃亦群(寶安人)未有北撤留在村中,之後變成叛徒,組織賊佬隊,秋季中的一天做了兩件事:一是大白天下午搶了國民黨塘瀝鄉政府20多條槍,二是傍晚又燒了塘瀝圩一間鋪(即碧湖村張明頭之子張井安開的),鋪主張井安由瓦面天窗爬走才幸免於難。
同年,蘆竹田村人張木和在塘瀝圩李發理髮店工作,因住處有游擊隊人員出入過,一次國民黨159師來搜查掃蕩時以張木和涉嫌游擊隊將其抓捕,嚴刑拷打一晚,於次日被處決在何屋門樓前的路邊。
同年上半年,洋稠尾村彭玉雄是武工隊中隊長,被國民黨軍追擊打死在黃洞路邊的水涵洞內,並被殘忍地砍下頭顱掛在塘瀝圩豬崗廈伯公壇的榕樹上示眾。
同年5月,塘瀝鄉地下黨支部恢復後,建立了鄉民主政權以及農會、民兵、婦女會。
民國38年(1949年)3月,國民黨軍某部以搜查游擊隊檔案名稱義,抓了村民楊永強帶路去端風學校,在帶至紀念堂二樓時楊永強被游擊隊裝置的炸彈炸傷。後來楊永強被國民黨軍安排經石龍到香港輾轉去了台灣,成為國民黨老兵。
同年,塘瀝村又有張錦、李冠青、李官求、楊運平、張金鳳等一批青年先後參加游擊隊,投身到解放戰爭中去。
同年秋天,本地區解放前夕,大路劇團復團,油甘埔人江凱當團長,蘆竹田人張仲如當副團長,當年臘月演出《白毛女》話劇,轟動一時,還受邀於次年赴惠陽淡水鎮及寶安觀瀾等地演出。
20世紀30-40年代,塘瀝圩附近有幾股土匪:一是宋發為首的,一是袁哈苟為首的,一是李官姐為首的,一是廖安為首的。這些土匪經常打劫塘瀝圩店鋪,甚至輪流“坐莊”徵稅勒索。由於利益相爭,袁哈苟被李官姐部下打死。
當時,宋發為首的賊佬隊駐在樓廈村,其中樓廈村的李仔、正合村的楊xx在外地行動時被國民黨軍隊打死。後來這支隊伍部分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中共游擊隊策反收編入伍。
20世紀40年代,由於治安混亂,劫賊橫行。當年國民黨政府曾經抓過一批劫賊,其中有姓黃的、姓楊的共7人在塘瀝荔枝山被處決。
當年,碧湖村張官松,年僅17歲,偷雞摸狗成性,民憤極大,後逃至觀瀾,被國民黨軍抓獲處決。
碧湖村張庚友也是慣偷,民憤極大,被東縱部隊處決。
四、建國以來
1949年10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鳳崗、塘瀝一帶,鳳崗獲得解放。鳳崗解放後成立人民政府,設塘鳳鄉轄36個村,雁田鄉轄5個村。
1950年,塘鳳鄉開展肅反運動,碧湖村羅丁奎,在1947-1948年間是國民黨塘鳳鄉鄉長黃青郁副官,解放後接受黃青郁在香港的指使,在內地發展反共救國軍組織,被人民政府抓獲在東莞處決。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帝國主義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塘瀝村民眾同仇敵愾,踴躍捐款捐物,有些婦女把出嫁時的金銀首飾也拿出來捐獻,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購買飛機大炮。端風學校女學生制扎紙花,向行人獻花募捐支援志願軍作戰。
1950年農曆9月4日在塘瀝端風學校操場開斗霸大會,鬥爭地主黃本昌。
1951年冬,開展“八字(清匪反霸,減租退押)運動”。鳳崗地區劃分成5個小鄉:雁田、塘埔、嶺山、竹排、五堂,隸屬塘廈區管轄。
同年秋季,在塘廈區政府的領導下,建立塘廈供銷合作社,是集體經濟組織性質,並以集資形式,村民入股每股股金二萬元(舊幣),鳳崗地區在塘瀝圩設立營業網點,地點設在塘瀝圩內橫頭街。供應日常生產、生活用品,並組織貨郎擔下鄉供應。
1952年,開展土地改革運動。農村劃分為地主、小土地出租者、富農、中農、貧農等階級成份,分田分地,給貧苦農民實現耕者有其田。
1953年,土改複查。同年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建設第一個五年計畫。中共中央公布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三大改造(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目標。塘瀝村民積極投入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去。
同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實行糧食的計畫收購和計畫供應的決議(簡稱統購統銷)。塘瀝村民從此根據統購統銷政策,按田畝交公糧,按既定產量賣餘糧,積極支援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同年冬季,塘埔信用合作社在鄉政府主持下建立,是集體經濟組織性質,並以集資形式,村民入股每股股金一萬元(舊幣),辦公地方設在塘瀝圩的一間租用的三層橋房。
1954年,東莞縣五個低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低級社)試點之一的樓廈村低級社成立,為塘埔鄉農民走上合作化道路樹立了榜樣。
1955年,碧湖村建立了塘埔鄉第二個低級社。其他各村相繼組織了互助組。
同年2月,中國共產黨塘埔鄉支部成立,有5個共產黨員,張桂生任支部書記。
同年7月,塘瀝村貫徹執行國家對農民養豬實行“購六留四”政策。
同年,國家實行新版人民幣兌換舊版人民幣。(新版一元等於舊版一萬元。)
同年秋季,掀起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高潮,塘瀝各村在原互助組基礎上紛紛成立低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次年塘埔鄉農業社分割合併轉為規模較大的4個高級農業社,完成了土地所有制由私人所有制到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的轉變。
1956年,塘瀝村人楊官璘奪得新中國第一屆象棋賽冠軍,從此揚威棋壇幾十年。
同年至1965年十年間,塘瀝村民先後積極參與修建了正坑水塘、碧湖水塘、官井頭水庫、雁田水庫等一系列農田水利工程。(詳見專文五《農田水利建設的成就》)。
1957年,塘埔鄉4個高級農業社合併為塘埔大社,社主任由鄉長羅宋兼任,下半年社主任是張官祥。
同年夏收後,塘瀝地區第一次出現逃港風,當年政府機關和文教系統正值開展反右派鬥爭,農村開展大鳴大放大辯論,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同年冬,鳳崗地區撤5個小鄉,並大鄉,成立鳳崗鄉人民政府。
1958年國家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畫,塘埔大社拆解為五個大隊,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碧湖村與蘆竹田村為一個大隊,塘瀝村與樓廈村為一個大隊(鳳凰圍村當時劃入黃洞),鳳德嶺、獅石廈、上村為一個大隊,油甘埔為一個大隊,蝦公潭、南岸村為一個大隊。
同年秋天各個自然村組織民辦學校,結合國小教材學習“漢語拼音方案”,各村選派一位民辦教師到端風學校學習後回村傳授漢語拼音知識,並開展民眾性推廣國語活動。
同年9月下旬起至11月下旬,掀起全民大煉鋼鐵高潮,全村砍伐原始樹山林木燒炭,並把鐵門、鐵窗枝拆下來,賣給收購部門,用松枝燒熏所謂煉鋼,結果煉出的是廢品,勞民傷財。
同年10月,成立由鳳崗、清溪、塘廈三個鄉合併的人民公社,稱塘廈人民公社。
民國36年(1947年),樓廈村有一姓曾的漁民因在黃坳背處偷番薯被外村人xxx打死。 同年,除老弱病殘者及孕婦外,所有青壯年勞力參加官井頭水庫建設。
同年,出現了“三化”(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五風”(共產風、浮誇風、瞎指揮風、強迫命令風、幹部特殊化風)的異常現象。
同年11月,塘瀝農村掀起了深翻改土高潮,打亂了耕作土層。隨後,又搞大兵團作戰,放“衛星”意圖創造畝產萬斤糧的幻想。
同年11月1日,全體社員集中到各村的集體飯堂吃飯,開頭是三餐乾飯任人食,後來便鬧糧荒、餓肚子。
1959年秋,廬山會議之後,反對右傾機會主義鬥爭在全國城市、農村開展。塘瀝村也有幹部受到衝擊。
同年,糖、油、魚、肉等副食品類實行憑票供應
1959年-1961年,由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重大失誤,全國出現“三年經濟困難時期”, 市場商品供應緊張,連肥皂、火柴、火水等日用品也要憑票供應。糧食不足,營養不良,塘瀝地區許多人患了水腫病。
1960年,省委號召大抓養豬事業,規定各級領導機構增設一名養豬書記。塘瀝大隊有幹部專責抓養豬。
1961年,塘廈人民公社拆解為三個公社,鳳崗人民公社成立,實行體制下放,貫徹三級所有,隊為基礎,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
同年,鳳凰圍村脫離黃洞體制,獨立成為一個鳳凰圍大隊。
1962年5、6月間,塘瀝地區出現了第二次逃港風。傳聞邊境管制放鬆,民眾蜂擁逃港。
同年冬季,原塘瀝大隊用柴油機進行榨糖生產,從此結束了用牛榨蔗產糖歷史。
同年,以修理鐘錶作掩護、在塘瀝村塘水邊一民房居住了3年的暗藏特務分子趙連興(外地人),被東莞公安局抓捕。
1963年2月,塘瀝、鳳凰圍、碧湖三個大隊合併為一個大隊,稱塘瀝生產大隊。從此形成了至今塘瀝村委會所轄區域。政權建制名稱雖幾經變易,但所轄區域固定下來。
同年碰上天旱,合併後的新的塘瀝大隊購買一台30匹柴油機抽水抗旱。
1964年春夏間,塘瀝大隊在上級的領導下實行小“四清”運動(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也指清理帳目、清理倉庫、清理財物、清理工分),主要針對農村基層幹部“四不清”現象進行清理,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當年冬季,省辦的東深供水工程動工,至1965年竣工,從此東深河水倒流供香港,其中流經鳳崗地區有三個抽水站,塘瀝的農田和生活用水也大受其益。
1965年在全國掀起學習毛主席著作新高潮,倡導反修、防修、斗私、批修,塘瀝大隊每戶人發一套《毛澤東選集》四卷。
1966年5月之後,在全國開展所謂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各級領導許多人被打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塘瀝大隊成立文化革命委員會,生產隊設文革小組,一些大隊幹部被指為“走資派”靠邊站。
同年10月,塘瀝大隊進行憶苦思甜教育,在青學社(即珠江隊的楊屋炮樓)召開四員(會計、出納、保管、記分)以上幹部及塘埔國小高年級學生參加的會議,當學生上到樓上由老師整隊時木製樓板突然倒塌,有幾十人受傷,幸無人死亡。
1967年,以塘埔國小和鳳崗中學為基地組織紅衛兵,掃“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華僑中學學生進行全國大串連。塘埔國小以紅小兵取代少先隊。
1968年,提倡“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塘埔國小戴帽子辦國中班,貧下中農進駐學校,管理學校,取消校長負責制。
同年,農村實行農民合作醫療制度。塘瀝大隊設衛生站,配赤腳醫生。
同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塘瀝大隊接收第一批來自廣州等地的24位知青。
這期間,“文化大革命”運動如火如荼,塘瀝村民人人胸前掛上毛主席象章,集會時手捧一本《毛主席語錄》,到處出現“忠”字海洋。農村社員每天早上跳忠字舞,叫早請示;飯前三句話,叫晚匯報。全國派性鬥爭激烈,塘瀝大隊也有兩個派別的農民捲入派性鬥爭。
同年秋季,“文化大革命”進入清理階級隊伍階段,“懷疑一切,打倒一切”。在塘瀝大隊製造了一批冤假錯案,有3人在受隔離審查過程中含冤自殺。
1969年春季,受上級指示,塘瀝大隊組織勞工80人參加在企石的東引工程建設。夏季,國防施工埋設地下電纜,塘瀝派基幹民兵參加。
同年,“文化大革命”進入 “向走資派奪權”階段。塘瀝大隊革命委員會成立,取代大隊管理委員會。
1970年2月,全國開展一打(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三反(反貪污盜竊、反投機倒把、反鋪張浪費)運動。塘瀝乾部參加公社在雁田召開的三級幹部會議,批鬥黃洞神婆及有投機倒把行為等人物。
同年,塘瀝大隊受命派5名共青團員參加省建工程的龍門楓樹壩水利工程建設。
1971年9月13日,反革命集團頭子林彪乘飛機叛國外逃,墜死於蒙古溫都爾汗。11月初,鳳崗公社在雁田部隊營房4號工地召開三級幹部擴大會議,傳達中共中央關於“九·一三”事件的檔案,塘瀝乾部民眾才獲悉此事,無不感到意外和驚訝。
同年冬季,又有一批東莞知青共28人下鄉到塘瀝,分別安排在各個生產隊。
同年,每個生產隊派1人,全鳳崗公社87人,參加惠陽地區規劃的為排除潼湖地區積水的淡澳工程建設。
同年夏季,河源發生小地震,塘瀝村民惟恐仍有地震發生,紛紛搬到室外露宿一個星期。
同年,鳳崗公社修築黃洞水庫,塘瀝派200勞工參加。
1974年8月,東莞縣組織基本路線教育工作隊下鄉,塘瀝每個生產隊進駐1名工作隊員。
1975年,根據上級部署,開展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繼續“批林批孔”,在塘瀝到處可見,大字報普天蓋地。
1976年,國家主要領導人,周總理1月8日逝世,朱德委員長7月6日逝世,毛主席9月9日逝世,全國人民沉痛悼念,塘瀝村民進行各種悼念活動。
同年10月,反黨集團王洪文、江青、張春橋、姚文元“四人幫”垮台。訊息傳來,塘瀝民眾紛紛參加慶祝會。
1977年春季,全縣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進行“割資本主義尾巴”,社員自留地作物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叫做“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
同年秋季,第三批知青22人,下鄉到塘瀝,全部集中住宿在碧湖下圍隊借住張漢的房屋,並安排在大隊的茶場工作。
同年冬季,在東莞縣委的領導下,塘瀝村跟全縣農村一樣開展平田、改土,為方便機械化操作將大小不一的田塊合併成方塊。
1978年12月,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給塘瀝村民帶來振興農村經濟的新希望。
1979年10月,塘瀝又出現了第三次逃港風。當時改革開放政策在塘瀝地區尚待落實執行,生活仍較困難,傳聞港英當局將於12月1日起停止給偷渡者發身份證,民眾搶先逃港。
1980年晚造季節,塘瀝大隊在珠江生產隊試行分田到戶,為鳳崗公社召開現場會議提供經驗。
1981年,塘瀝大隊普遍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所有生產隊分田到戶管理。同年引進了全大隊第一間布朴廠。塘瀝大隊從此進入 “改革開放”新時期。
1983年,塘瀝大隊引進了一間塑膠五金電子廠。
1984年,塘瀝大隊又引進了一間較具規模的塑膠綜合廠。是年撤社改區,鳳崗為區,下設鄉政府,塘瀝大隊稱塘瀝鄉人民政府,並實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同年,逐步安裝程控電話入戶,當時價格昂貴的“大哥大”每部25000元,固定電話每部5000元。
同年夏季,原東江縱隊副司令員、武漢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作堯將軍前來端風學校視察,與當地幹部及教師進行座談,重敘革命戰爭年代的軍民魚水情。
1986年,塘瀝鄉政府開始頒發居民身份證。
1987年,蘆竹田村引進一間規模較大的塑膠製品廠。其經濟發展之快,曾被鳳崗區政府稱讚為“三塊田”(雁田、竹尾田、蘆竹田)之一的典範。
同年,撤區改鎮,鳳崗為鎮,下設管理區,塘瀝鄉稱塘瀝管理區,下屬各村設村民委員會。
1989年,經東莞市人民政府批准,確認端風學校所在地的塘瀝村為“革命老區村莊”。
1991年,正合生產隊從塘瀝村分離出來,獨立為一個自然村。
1993年初春,塘瀝管理區舉辦首屆敬老會聯歡活動,從此形成一年一度的敬老會制度,至2004年已是第12屆。
同年,各村開始用校車接送學生。
1996年,端風學校新校舍落成,並獲得 “市一級學校”光榮稱號,是當時鳳崗鎮第一所、東莞市第三所獲得“市一級學校”稱號的農村國小。
同年,塘瀝各村所屬松林發生松材線蟲,蟲害蔓延,被稱為松樹的癌症,無藥可治。在東莞市林業局的指示下,用二年時間將全部2430畝松林徹底砍光,改種馬占相思樹。
同年,塘瀝管理區辦公大樓建成。
1998年,塘瀝撤消管理區改為村民委員會,下屬各村設村民小組。
2000年,塘瀝已有66家工廠和企業,人均生產總值達12983元,已超過一般小康水平。
2001年至2003年,塘瀝村先後被鎮、市領導機關評為“先進黨支部”、“文明村”、“村民自治示範村”、“計畫生育合格村”、“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2002年,塘瀝村委會“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村”掛牌。
2002年至2004年,東莞市政府對全市570個村委會二級經濟集體收入總額進行評比,塘瀝村委會2002年排在100名,2003年排在86名,2004年排在83名。2004年的人均生產總值已達14798元。
2004年6月15日,塘瀝村委會實施《塘瀝股份經濟聯合社與合作社章程》。根據資產評估結果,將股份量化到人。確定2004年6月15日24時為配股對象界定日,成人和小孩均享受同等配股權利。並從此實行“生不增、死不減、進不增、出不減”的股權制度。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後,塘瀝村委會利用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僑鄉條件,發揮集體智慧,推行優惠政策,貫徹兩個輪子齊啟動的做法,積極招商引資辦廠,於是各類來料加工企業、三資企業、私營企業應運而生。
1980年,塘瀝大隊利用原來農具服務站的舊房子及養豬場辦了一間布朴廠,挖了第一桶金。 1982年,塘瀝大隊自建300平方米的石棉瓦廠房,辦了第二間廠──塑膠五金電子廠。在私人住宅劉肖芸家辦了一間車衣廠,在大隊磚瓦房辦了一間膠花廠。1984年,塘瀝鄉政府自籌資金建了5000多平方米廠房,辦了第三間較具規模的塑膠綜合廠。1987年,蘆竹田村,貸款240萬元,自建12000平方米的較大廠房,辦了一間塑膠製品廠。碧湖村在對面墩辦玩具廠,鳳凰圍村也自籌資金在相思坳辦了一間近2000平方米的五金廠。 1990年,正合村,推平嶺背山丘,建了十幾間鋪位,出售鋪位換回一批資金,並向銀行貸款,建了一間頗具規模的益宏紙品廠。
此後,村委會和各自然村小組兩級各顯神通,自1990年後又陸續辦成了一批工廠,如碧湖塑膠玩具廠、佳景成衣廠、合豐紙品廠、金石玩具廠、利達五金廠及鳳凰圍、正合村的新華工業區、村委會的冠亞皮件廠、全尉陶瓷廠、蘆竹田村福民工業區、碧湖村沙徑工業區、樓廈村的老虎山、青塘面工業區等等。
至2004年底,整個塘瀝有規模大小不等的工廠企業70多家,其中不少是港商、台商的合資或全資企業。在對外引進的企業產品中,有塑膠、五金、製衣、玩具、鞋業、電子、紙箱、陶瓷工藝、電器、裝飾品、手袋、家私等,產品遠銷香港、美國、德國、日本、英國、墨西哥、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地。現在的塘瀝基本上已形成了以現代製造業為中心的繁榮城鎮。
在眾多工廠企業基礎上,突出抓了大型工業園區的建設:
一是金鳳凰工業區。占地160萬平方米,屬塘瀝村和樓廈村、鳳凰圍村管轄的土地545333平方米,三村占總股份的21.65%。其中塘瀝村小組占10.65%,樓廈村小組占6.46%,鳳凰圍村小組占0.928%。該工業區地處東深河東岸,原來只有一條狹小的機耕橋接通西岸的東深公路,交通受阻,要開發這塊土地,人們只有望河興嘆。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深化改革開放的春風勁吹南粵大地,這塊未開發的黃金寶地才獲得新生。是年,由鳳崗鎮政府策劃,聯絡塘瀝、黃洞、鳳德嶺三個管理區合辦金鳳凰工業區。經過十年的努力,已初具規模。而今,一座6車道的金鳳大橋橫跨東深河東西兩岸,以銜接東深公路。大橋東邊延伸2公里的金鳳大道直抵工業區邊緣的南門山下。園區內廠房林立,港商、台商紛紛前來投資設廠;商業一條街,兩邊五、六層高的商住樓宇對稱排列,有200多戶鋪位,已有不少商戶開張營業,一個多功能的園區經濟嶄露繁華景象。醫療及文娛設施以及金鳳凰國小等文化設施也已逐步配套,營造了一個美好的投資創業環境。這個工業區2003年開始有了收益分配,其中塘瀝村小組分配所得64萬元,樓廈村小組分配所得38萬元,鳳凰圍村小組分配所得5萬元。2004年又比上年有所增加。
其次是宏盈工業區。該工業區地處原來的樹板橋、馬甲窩、紅石橋一帶,面積50萬平方米,其中屬塘瀝村70373平方米、正合村141807平方米、蘆竹田村130529平方米,三個村管轄的土地一共有35萬平方米,占工業區總面積的38%。這塊沉睡在龍平公路西北面的處女地,是90年代乘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春風給驚醒起來的。1993年由鳳崗鎮府牽頭由塘瀝村委會與雁田村委會、鳳崗居委會合作,共同籌建大型工業區。經過十年努力,現已建成一個頗具規模的工業城。6個外商集團包攬了全部工業區。2005年實現收益分配。塘瀝村分配11萬元、正合村分配22萬元、蘆竹田村分配20萬元。
三是位於蘆竹田的福民工業區,占地35萬平方米,2000年以來,已有4間工廠投產。2005年在政府支持下十幾間工廠拔地而起;四是碧湖生態工業園,占地80萬平方米,是2003年鎮政府與塘瀝村委會共同籌劃開發,修築了3公里6車道公路,東至鳳德嶺上河,與東深公路相接,西至五聯光頭嶺,2005年底竣工,該園區2005年開始招商引資,協定簽約達50000平方米。
塘瀝地區的工業,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小到大,到2000年前後,已經發展為“滿天星斗”(眾多工廠企業)和“兩輪明月”(金鳳凰工業區與宏盈工業區),基本上實現了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飛躍。由於生產方式的轉型,塘瀝村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的質的變化。

著名人物

特級象棋大師楊官璘
1987年12月,第六屆全國運動會中國象棋比賽,在廣東省番禺體育館舉行。年過花甲的中國特級象棋大師楊官璘作為廣東代表隊的主力,奪關斬將,為廣東隊奪得本屆全運會中國象棋團體賽冠軍立下汗馬功勞,使已經闊別了廣東多年的冠軍杯重新回到南粵的懷抱。為此,《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均發表專訪,高度評價了楊官璘在本屆比賽中作出的貢獻。
楊官璘是東莞市鳳崗鎮塘瀝村人,生於1925年5月。他自幼在鄉下生活,四五歲便會下棋,經常與哥哥楊官壽學奕。1933年,楊官璘剛滿8周歲,進入端風學校讀書。雖然這時他還是個乳毛未脫的兒童,但他已經能夠戰勝當時端風學校校長黃紹衡。有些外村的棋迷經常到塘瀝圩來,在圩內的攤檔擺棋壇謀生。8歲的楊官璘放學後常和這些人下棋,而且連連告捷,斬馬拉車食炮將軍,三下五落,輕易取勝,驚得那些棋迷目瞪口呆,從此再也不敢來塘瀝圩擺攤,連自己宗親長輩也十分驚嘆。1939年,楊官璘國小畢業後,在父親開的瑞合裁縫店當小夥計,協助父親做生意,有時協助家裡耕田種地。當時他能一面裁縫,一面同時和十個人下棋,而且從來不輸,百戰百勝,故村民贊之為“鄉下棋王”。
1949年開始,他在香港、廣州、上海等地,以表演象棋為生。當時只不過是個二十餘歲的青年,早已名噪省港澳,一度在香港天虹娛樂場、上海大新遊樂場負責棋壇。1950年在象棋研究會會員賽中首次奪魁,榮登冠軍寶座。1951年,又在上海舉辦的華東、華南名手賽中奪得了冠軍。1955年,在廣州舉辦的七雄奪鼎賽又榮獲冠軍,成為七雄之冠。
1956年,第一屆全國象棋賽在北京舉行,這是解放後國家體委首次舉辦的全國性正式比賽,他以廣州冠軍的身份參加比賽,並奪得了本屆象棋賽冠軍。自1956年到1982年,他四次奪得全國個人賽冠軍。1965年、1974年、1978年三次獲全國個人賽亞軍,1958年、1960年、1975年先後三次奪得全國個人賽第三名。1980年至1982年,他作為廣東的主力,為廣東隊連續三屆蟬聯全國中國象棋團體賽冠軍作出了貢獻。他從1977年開始,先後三次到菲律賓、澳門、新加坡等地參加菲律賓、中國、香港、馬來西亞選手賽,亞洲團體賽,國際名手賽,均奏凱歌獲冠而歸,為炎黃子孫爭光。他棋風穩健,著法細膩,能攻善守,精於中炮,對屏風馬的各種布局變化,對殘局攻力深厚,運子得當,用兵如神,出奇制勝。196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領導人在廣東迎賓館會見優秀運動員,愛好象棋的古大存副省長當即邀請楊官璘對壘,曾生和李嘉人兩位副省長當“軍師”加入戰團。“三省長大戰棋王”,遂成羊城棋壇盛事。
楊官璘從1956年開始,便擔任《象棋》月刊主編,一直到“十年浩劫”期間,《象棋》月刊被停刊。“文革”後期,《象棋》月刊復刊,他擔任編委會第一編委,並以主要精力從事編刊物工作。他從1959年開始擔任省體委工作隊象棋教練兼運動員,1973年起任廣東省政協委員,1979年被選為廣東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常委,1980年被授予國家教練員職稱,1982年獲特級象棋大師稱號,同時獲國家體育運動成績榮譽獎。 並歷任亞洲象棋聯合會副會長、中國象棋協會副主席等職務。1983年,他參加編寫《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一書,負責撰寫“中國象棋”部份,此書於1985年問世,被國務院授予集體獎。他還把自己的心得編寫成《奕林新編》、《奕林精華》兩書,已銷售80多萬冊。最近,他又出版了評註象棋古譜《橘中秘》、《中國象棋譜》等書,為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棋藝而孜孜不倦地探索。
他對東莞有深厚的鄉情,經常回故鄉探望親人,關心故鄉的體育事業。1987年5月,他受東莞市體委聘請,兼任東莞市棋類協會顧問。1988年春節,他還偕同兒子楊子平回東莞市工人文化宮,為家鄉父老作了精彩的表演。楊官璘是鳳崗人民特別是塘瀝人民的好兒子,他光輝的象棋事業照躍著鳳崗人民的體育事業向前發展,是鳳崗人民的榮譽,是鳳崗人民的驕傲。鳳崗鎮人民政府為了發揚全鎮的體育精神,於2002年興建了一座較有規模的體育館,並在該館內莊重地另設一間“楊官璘象棋館”以資激勵,流芳千古。

著名景點

萬的英才,為國家為人民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端風的歷史千古流芳。
1640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滿州人做了皇帝,他們吸取了蒙古人的教訓,還是尊重漢人文化,讓我們讀聖賢書,尊孔子為至聖先師,像以往皇朝那樣開科取士。這對我們漢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大家期望著有朝一日,一舉成名,“學而優則仕”,“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祿”,光宗耀祖。可惜在滿清時代,塘瀝一帶五社中,連七品官兒都沒有一個,八約中連秀才也難有幾個。不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仍是人們的希望所在。當時,各個村靠一些大姓祖償出資辦起了蒙館、書房、書室,請來蒙館老師,讓本村的子弟有書可讀。可是,塘瀝的鄉村,人口並不多,大的村五六百人,小的村二三百人,由於多數家庭貧困,大多數小孩又要放牛,兼顧農耕,十多歲就成為家庭勞動主力,以致有的孩子沒有進過書室的門。因此,有的村的學子才有五六個,多的也不過二三十個。
19世紀中葉,各村先後辦起了書館、書室,如上村纂香書室,碧湖瓊英書室,鳳凰圍育蓮書室,塘瀝養中書室,蘆竹田樂賢書室,雙石廈蘭芬書室,鳳德嶺文安書室,油甘埔仕璘書室等等。清光緒初年(1880年前後)八約鄉紳商議決定,在鄉紳議事的會館中辦起了端風書室,讓各村上了年紀的孩子到這裡讀書。到了十九世紀後期,鄉中學子越來越多,鄉紳黃俊林先生(今獅石廈村黃伯輝祖公)召集八約鄉紳商議,將鄉社會館拆除,在原地建起了一座兩進式的太平房,以便招收更多學子就讀。這時已是清朝光緒維新之後,這種新潮書館的規模已有點氣派,為了有別於各村的書室,遂取名為“端風書院”,在當時的五社中,竟是獨一無二的。(參見端風書院舊貌圖)
端風書院建築面積170多平方米,大門的上方是清溪人氏余林芬書寫的“端風書院”四個大字,兩旁是一副對聯:“端正校堂宏教育,風清雅卷植人才”,字型剛勁有力,對聯含義深遠,反映了當時前輩鄉親熱心辦學的宗旨。邁進大門是兩進廳,中間一個10多平方米的天井,正中有一個約5立方米的金魚池,兩廂分別是二大三小的教室。正廳上面是祭典的靈位,是每年春秋兩祭的聖地。平時用屏風擋住後用作學生圖畫習字貼堂之用。
後來由於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將此建築物拆除,建了廠房,失去有如此文物價值的古蹟頗有遺憾。
追溯書院年代,早在明末清初的省城、縣城的大街大巷已設有書院,小街小巷設書室。那時是科舉制,學子除了“四書”、“五經”必讀之外,還要學八股文,才能進科場考試,廢除科舉制後才沒有學八股文。
1840年,鴉片戰爭,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開放了五口通商,西方傳教士來了,西方文化隨之流入中國,從那以後,省城書院已有了新的教科書,例如常識、衛生、英語等。但是塘瀝這樣偏遠的窮山區直到20世紀一十年代還是學“卜卜齋”那一套,可見城鄉差別之大。據蘆竹田村張仲如先生回憶,1939年,他和上村的張英發先生同在端風任教時,聽英發先生說:我很小的時候,已有這所書院了。依此推算,端風書院的成立,應是十九世紀末年的歷史了。
辦學是需要經費的,端風學校的辦學經費從書室到學校一直都是塘瀝圩的秤架(相當於當今的市管會)的收入撥作學校之用。一直維持到建國後的1951年。
20世紀30年代,東莞縣衙前有一間“蓮如書室”的老婦說,她在這裡已住兩代人了,以前五社中的端風書院的學子到莞城考試都在這裡出入。廣州市中山四路秉正街44號有一間“大同學社”(前身是慶茹書室,成立於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是塘瀝一帶學子,特別是端風學子去廣州讀書出入之地。端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桃李滿園,由此可證。
端風學校教學質量優異,有個典型事例:
20世紀20年代,端風學校學生李緝光(本鄉蝦公潭村人),勤奮好學,成績優異,某年他剛讀完五年級就隨同六年級畢業的學長前往省城(廣州)投考中學(省立第一中學),待學校放榜時,他自卑地從榜尾開始觀看,意想不到自己的名字竟名列榜首,獨占鰲頭。 “李緝光考中學”的故事在塘瀝鄉一時傳為佳話。(註:李緝光學有所成,曾於1944—45年任端風學校校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