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塘尾明清古村落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塘尾村,依自然山勢緩坡而建,圍前三口魚塘一大二小,分別代表蟹殼與兩隻蟹鉗,圍面兩口古井代表兩隻蟹眼,仿生喻意一隻巨蟹守護後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畝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圍牆、炮樓、里巷、祠堂、書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農業村落文化景觀。尤為可貴的是,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未經破壞的明清建築比較多,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灰塑建築構件,明、清、民國至改革開放前使用的生活和生產用具也有大量保存,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現今塘尾明清古村落居民多搬出外住,房屋空置或出租給外地民工居住,塘尾村民委員會協調村民進行古村落的保護與管理。2001年被廣東省政府評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宋末,李櫟因遭權貴排擠,隻身由東莞白馬逃來塘尾,被黎姓人家收留並配與女兒,子孫生息繁衍,經元、明、清、民國幾百年的發展,逐漸建成容1000多人居住的農業聚落。村落概況
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圍牆為界,依自然山勢而建,里巷布局合理,安全防禦設施齊全。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所建,紅石做門、窗框和砌牆基,水磨青磚清水牆,保存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築構件,遺留歷代眾多的生活、生產用具。祠堂建築除宗祠以三進布局外,各家祠則是二進四合院形式。民居布局多以三間兩廊、三間一邊廊為主,因與巷道的相對關係而有所變化。民居與書室結合、民居與祠堂結合是塘尾明清古村落的一大特點。
重點建築
以下是塘尾明清古村落重點建築
塘尾古圍牆、圍門和炮樓
始建於明,歷代有維修。圍牆繞古村落成封間一周,周長860.8米,高5米,寬0.35米,紅石牆基,青磚牆體,每隔4米有一附牆。在圍牆東南、西南、西北、東北角開有四個圍門,村民分別稱之為東門、南門、西門和北門。以東門規模最大,寬4.24米,長5.38米,高9.30米,為兩層青磚鑊耳山牆建築,圍門之上鑲“秀把東南”匾額。圍牆附有28個譙樓(當地鄉民稱樓斗、炮樓),以28個天文星宿命名,規棋有大有小,一般尺寸為長、寬各4.5米,高7米,圍牆、圍門和炮樓組成完整的防禦設施,保障塘尾古村落的安全,近百年來先後成功抵禦了1911年清軍的搶劫和1944年石碣吉洲土匪李朝的侵犯。現圍門完好,圍牆基本完整,炮樓尚存19個。
古巷道
塘尾古巷道成井字形網狀布局,主要巷道有南北走向的直巷7條,東西走向的橫巷4條。巷道由紅石條石鋪就而成,寬2米左右,巷道下面有完整的排水渠。至清末光緒年間,富紳李植忠改建部分紅石巷為花崗岩麻石巷,橫穿圍面,從東門出圍到牛過村,可達當時的南社火車站,由北門出圍直達當時的木排村石龍渡口,總長度近10公里,現僅存圍內300米。
古井
塘尾明清古村落有古井10眼,分布在各巷道旁公共使用或民居、家祠天井內私家使用。井壁用青磚砌築,井沿則用整塊紅石挖空而成,一般直徑0.87米,高0.40米。至清末採用花崗岩石。
李氏宗祠
始建於明,歷代有維修。五開二間三進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梁架結構,硬山頂。寬17.8米,長43.7米,占地面積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間李質中舉後,在宗祠追遠堂掛“文魁”木匾,文革期間木匾被毀。民間二十一年(1932)宗祠闢為東莞第十六間國小,為石排第一間國小。景通公祠
始建於清中期,為十世祖景通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硬山頂。寬9.5米,長17.1米,占地面積162.45平方米。封檐板、梁架木雕和犁頭、橫樑石雕工藝精美。
梅公祠
建於道光年間,為十二世祖家祠。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寬8.8米,長14.3米,占地面積125.84平方米。梅公祠保留從明代十世祖至清代二十二祖的祖先牌位原物,為東莞地區罕見。公祠還擺放了塘尾民間信仰神康王的神像,因而又稱康帥府。
守善堂
為家祠與民居結合的典型代表。家祠與民居是光緒年間建造的一體建築,有側門相通。家祠為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民居為三間一邊廊建築。家祠寬9.14米,長11.9米,民居寬5.8米、長11.23米。民居建築規模和裝飾工藝稍遜於家祠。家祠屏風、梁架裝飾精英。寶卿家塾
民國年間李冀南擴建祖居而成,寬8.85米,長9.5米,早期為家祠與民居結合的建築,學冀南與陳伯陶同中鄉試後,改家祠為書院。現存東莞清末探花陳伯陶1919年題書的“寶卿家塾”紅石門匾。
七房廳與墩睦堂
為家祠與家祠結合的典型代表。七房廳為李松石家祠(鄉民習稱家祠為“廳”),墩睦堂為李松石之子家祠,中間有房門和天井相通,建築總寬度為9.6米,總長度為20.95米,其中七房廳長10.31米、中間天井長1.04米,墩睦堂長9.6米。七房廳建於同治、鹹豐年間,墩睦堂建於光緒年間,皆為三開間二進院落布局。墩睦堂封檐板、梁架木雕工藝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