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閩西連城培田村,是至今保存得較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群落。
培田村在連城縣的西南部,離國家級風景區“冠豸山”約20公里。古代這裡是通往汀州府的交通要道。
整個培田村約有1000多居民,都姓吳。
現在培田村的古建築,共保存有30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家書院,2座跨街石牌坊和一條千米古街。古代的客家人,要到汀州考秀才,常常成群結隊地通過這條古街步行至汀州府,所以有人把這條街稱為“秀才街”。這裡的古建築具有鮮明的中國南方明清時期古建築的風格,一般房屋的外牆為青色的防火磚構成,內部多為木製架構,門樓泥塑加石雕,屋脊飛檐彩陶,內部的梁檁窗屏多用木刻雕花彩繪漆畫。
培田村的民居群落有“官家”與“百姓”之分。“官家”的房屋分別為“大夫第”、“進士第”門樓。樓內規模很大,多數是莊園休閒隱居式的建築,有所謂“九廳十八井”之稱。九廳,即指門樓廳、下廳、中廳、上廳、樓下廳、樓上廳、樓背廳、左花廳、右花廳等9個正向大廳。十八井即指五進廳共五井,橫屋兩直每邊五井共十井,樓背廳還有三井,總計“十八井”。
培田村的南山書院,被當地人稱為“入孔門牆第一家”。該書院建於500多年前,曾經為這個小小的山村培養過140多名秀才。
在培田村的古建築中,有一座很別致的“容膝居”,據說這是專為婦女構建的。房間不大,三開間,中間是用來講課的廳堂。這是婦女受教育的地方。由此可見培田村的客家人,對婦女的教育也相當重視。
在培田村的村頭村尾,各有一座石牌坊。一條千米長的古街貫通其間。古街並不寬大,一些古老的店面前常掛出一幅“酒”旗或“茶”旗。這裡有客家人喜愛的著名的老酒(糯米酒)和當地出產的茶葉。能在這裡飲酒和品茶,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培田古居民群以“大夫第”、“衍慶堂”、“官廳”等為代表,占地都在6900平方米以上,是著名的“九廳十八井”式客家鄉土建築。
“大夫第”又稱“繼述堂”,建於1829年,歷時11年才建成。因主人吳昌同榮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
“衍慶堂”為明代建築,建築結構與“大夫第”大體相同,但門外荷塘曲徑,門前石獅威鎮。一對“門當戶對”,喻示著客居異地的中原移民,在聚族而居中對宗族延綿的展望和追求。
“官廳”原稱“大屋”,因吳氏接待過往官員而稱“官廳”。高牆聳立,四周封閉,牆內特開寬約三尺水圳,專供婦女洗滌。“官廳”布局獨特,設計精巧,正廳設定“泰階”,對不同級別的官員有不同的約束和規定;中廳樑柱間、桎枋間的雕花,全為雙面對稱鏤空雕,工藝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後廳為宗族議事廳,左右花廳則專供主人休閒會友;樓下廳為學館,樓上廳為藏書閣,曾藏有萬餘冊古籍。
以千米古街為界,內側大多是祖祠。祖祠建築十分重視門廬構造,斗拱雕刻,木漆繪畫,都極為富麗堂皇。如繼承北京午門法式的“衡公”祠和“久公”祠,其工筆彩繪“三娘教子”、“狀元遊街”圖,線條明晰,人物栩栩如生,色調經久不褪,稱得上是難得的珍品。
如今,一切散盡,物是人非。絡繹不絕前來的遊人,讓培田沉寂多年後又熱鬧了起來。斜陽中,青磚、黑瓦、石門、深宅、幽巷,在藍天白雲下、青山環抱間,依然無聲地講述著培田的古老、恬靜與閒適。
古民居
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是個只有千餘人的小村莊,位於宣和鄉河源溪上游的吳家坊。明清時期這個村先後修建的村莊建築群,諸如宗廟、社壇、碑坊、書院、“九廳十八井”宅第等,是目前福建省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築群之一。
培田村的古民居建築群,大體由6座學堂、2座書院、3座庵、2座廟、2座碑坊和20座古祠、30餘幢民居,以及1條千米古街、5條巷道、2條貫穿村落的水圳組成。帶有鮮明明清建築特點的古建築群落,其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堪與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相媲美。漫步培田古街,衡公祠、久公祠等精巧華麗的百年古祠令人目不暇接。這些祠廟建築注重門廬構造,有“三分廳堂七分門廬”之說。
培田村的遊人不多,民風很淳樸。這些古老的建築里都有居民居住,他們在這裡燒水做飯、閒聊休息,對遠方的客人態度友好。這裡是私人住宅,但又是對遊客敞開的,可以隨意看看天井、廚房和院子。這裡明清建築的特色是“九廳十八井”,曾認真的到一棟宅院裡數了一下,還真有“十八井”,但很不容易找到。
“九廳十八井”是客家人參照北方庭院建築特點,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採用中軸對稱布局,廳與庭院結合的大型民居建築。其廳、井布局科學合理,九廳各有功用。上廳供祭祀、族長議事,中廳接官議政,偏廳會客交友,樓廳藏書課子,廂房橫屋起居炊沐,集政、住、居、教於一體。
廳堂後部往往有太師壁,供奉著神像或者是祖先的畫像,牆上常常貼著書法或者對聯。而無論大廳小廳,都有用磚頭架起的木條,上面擺滿了盆花。有的用臉盆,有的用奶粉罐做成很隨意的花盆,看起來樸實又別有情趣。
在院落與院落之間進進出出,當地的人們微笑著點頭致意。“耕讀為本”的客家思想,是造就一代賢人名仕的座右銘,並且這些思想仍然影響著現在的客家人。無論老人還是青年人都溫溫爾雅,很多人都會寫一手好書法,如果你與他們攀談,他們會很樂意告訴你他們家族和宅院的輝煌歷史,這曾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可是現在沒落了。這個小村莊是安靜的。大概青年人都出外打工或者求學了,這裡更多的是老人和婦女兒童。這裡的人們也許看慣了遊人,對我們是不太在意的。整個村子就我們一個旅行團,另外還有龍巖電視台來採訪培田村的記者們,我們作為遊客,也落入了他們的鏡頭中。
初看起來,培田民居破破爛爛,讓人沒什麼耐心。但若有時間慢慢逛,會發現這些不起眼的民房充滿了細節吶。比如說地面吧,很多院落用鵝卵石鋪地,並做成各種圖案,有金錢紋啊,有如意結啊,有松鶴圖啊,四周再用條石鑲邊,諸多考究。有一家大宅院,大門檻的外面是個半圓型的卵石地面,比院子的地面整整矮了一大截,當中還有個銅錢的圖案。每當下雨,這個半圓型的卵石盆就積滿了水,像個聚寶盆,這就有了吉利的意味。而中間那個銅錢也有個說法——閉著眼睛從屋外走到屋裡,第三步的時候若正好踏到銅錢上,就說明你有財運喔。我們抱著好玩的態度都踏了一遍,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踏到銅錢。看來民間工匠在那么早的時候就懂得樸素的人體工程學了。
培田人是喜歡種植花草的,除了在宅院的主要通道鋪砌石板道外,別處一律留泥土種植花草。在民宅的屋脊上,常可以看到一些裝飾,以動物中的龍、魚,植物中的卷草為主。這些吻飾,在麗江的納西族民居中也經常可以看到,但造型是不同的。
洋樓
培田,人們都知道它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其他的一些古建築,但不知道這裡曾經有一座象徵培田人接受現代文明的“洋樓”。
這座“洋樓”位於培田國小(即大名鼎鼎的南山書院)現教學樓舊址,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二層樓,有點像遵義會議舊址那種樣子。由於是仿西式建築,所以當地人稱之為“洋樓”。
這座樓由躲避戰火來到培田的鐵路工程師陳性園設計,他是當地名人吳乃青(和周恩來同窗的留法學生)的岳父。培田那么多知名建築,真正能確定設計者的只有這一個。“洋樓”作為培田國小的教學樓使用了近五十年,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被拆除改建。
很有趣也很有象徵意義的是這座“洋樓”用一座人行天橋和舊南山書院相連,體現兩種文化兩個時代的過渡。當年,洋樓後面是荷花池,前面是操場,操場前面還是荷花池,兩邊山上是茂密的古木森林,環境的確很美。
培田的“古民居”和古書院記錄了培田人發奮創業和“耕讀傳家”的歷史,培田的“洋樓”則記錄了培田人在上世紀初接受現代文明,力圖走向現代走向世界的歷史。
鴉片戰爭後,受盡屈辱的中國人在尋找出路。二十世紀初,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新政”。“新政”主要的一條即是廢科舉、興學校。培田人及時跟上潮流,1905年廢除科舉,1906年就把南山書院改為“二等國小”(即含初等、高等的完全國小),是當時長汀縣第一所新辦國小。首任校長是曾任松谿縣城教諭的吳震濤。一個清朝“儒學正堂”,居然首先倡辦新學,擔任校長,不拿薪酬,是多么難能可貴!
過了十幾年,新文化運動興起。“五四”運動前後,吳震濤及其兄弟吳華年、吳拔禎(光緒18年進士),大伯吳昌同的後代為了尋求科學救國、民主救國之路,漂洋過海去國外留學。他們是留學日本的吳建德,留學法國的吳乃青、吳墩、吳樹均。一個小山村竟有4人去海外留學,在當時是破天荒的事。
由於培田人較早接受現代文明,所以培田的新文化教育搞得很出色。這座“洋樓”培養了有別於舊書院出來的新一代知識分子。
吳氏故事
南宋末年,培田村吳氏開基祖八四郎公因避元兵之亂逃離官府,隱居上籬。後族譜載有“宦遊奇遇,丕其上籬”八字。傳到三世,文貴公才遷到上屋(原稱賴屋)定居。當時培田村已經住有 10 姓村民,即曹、林、魏、聶、 賴、張、溫、盧、馬、吳。吳和吳本屬同姓,培田人為了區分先後遷居吳姓,把原先定居的吳姓寫成“吳”,把八四郎公的後裔寫成“吳”,於是就成了11個姓氏。
八四郎公的後裔由於重視家教,個個知書識禮,樂善好施。傳至五代琳敏,更為突出。譜載:明成化年間汀州發生鼠疫,當時培田也鼠疫流行,不少農家因天災人禍造成斷炊。琳敏公主動捐出一千多石穀子接濟村民。姓曹、姓賴有幾戶全家滅絕,無人收屍,琳敏也主動捐資幫助處理後事。 善有善報。琳敏之子吳郭隆,成家立業後的一年秋天,從沙縣走來一位姓陳的風水先生,正好遇上熱情好客的吳郭隆。吳郭隆開始不知陳先生會看風水,只懂得祖有家訓:“來者皆是客”,又問知陳先生從沙縣遠道而來,所以把陳先生當作貴賓,熱情款待。主客交談,話很投機,酒過三巡,陳先生便推心置腹,傾吐真情。
他對主人說:“此屋場不能久住,否則,今後縱有子孫傳代也很難發跡。”吳郭隆一聽,方知陳先生會看風水,便再舉杯敬酒,對先生說:“今與陳先生相識,三生有幸。我正想擇地建房,請先生明日為我擇個風水寶地。”先生應許。於是主客倆人痛飲一夜。 第二天一早,陳先生就邀吳郭隆到村子四周看風水。兩人轉來轉去,整整找了三四個鐘頭。挨近晌午時分,陳先生才在臥虎山下(指現在衍慶堂處)對吳郭隆說:“你就在這裡建屋,包你一代勝過一代。”接著陳先生還解釋說:“背後這座山象一隻臥虎,你現有住地虎尾巴。在此建屋後,你再到南山口開一口井,臥虎就會漸漸醒來。臥虎醒來後,其他姓氏就會逐漸遷走,你的後代就會很快繁衍。但有一條,你必須教育子孫多做善事,千萬不能與人口角 …… ”吳郭隆連連點頭。 這年冬天,吳郭隆果真在陳先生指定地點建房,接著在南山口開了一口水井,與上祖在新福庵口開的井形成一對虎眼。此後,也確實應了陳先生的預言,居住在培田的其他姓氏陸續遷走。不上二百年,培田村就剩下八四郎公的後裔了。吳郭隆建的房子也就成了吳氏祖屋。
風景
據載,吳姓先祖早於1344年遷至培田,在此開基,繁衍至今已歷30世,時近700年。迄今,全村300餘戶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為吳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間被稱為“吳家坊”。
冠若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環抱,抵擋了寒流霜害、夏秋颱風的侵襲。村外五個山頭,又似五虎踞護,護佑著培田的一方安寧。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就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驛站。一條河源溪繞村而去,既供村邊農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內生活所需。村落南邊水口處,古梅、香楓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口,“保端避邪”。 培田就坐落於這塊如畫的風水寶地。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裡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牆,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蟲魚或歷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嚮往美好生活的石聯壁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哇哇稻田、如黛遠山,遙遠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裡村莊,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
村中心是一條千米長的古街,貫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鋪,是培田的主要商業集市。相傳,盛時街上商鋪數十間,客枝、轎行、賭莊、布店等等無所不包。
曲折古街,巷道,互為連通,把錯落的明清古建築有機連為一體,“雖是人工,宛若天成”。
街道邊有水圳相伴,穿街過巷,直通各戶,是古時自來水工程。村中老人回憶,過去圳水清澈見底,村里人就靠屋旁流動的圳水作為生活用水,洗菜淘米。村中還有一口口水塘、古井,見於房前屋後。
數百年前的建村者,極為講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古建築都布有暗溝,用來排泄家家戶戶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將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匯聚一處,順溝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滿足“四水歸堂,財源攘滾而來”的聚財心理。排水路徑講究宜暗藏,不宜顯露;宜彎曲而去,不宜直瀉而出,乃因“水為氣之母,逆則聚而不散;水又屬財,曲則留而不去也”。有的民居還在廳堂下設有陶製暗水管,放養烏龜在管內爬動,起著排污清溝作用,別出心裁。
如果說街是村的骨髓,水就是村的血脈。靈動的水賦予了村子水樣的靈性。
景區描述
30幢明清時建的高堂華屋,20座古祠,5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組成一個連片成群、規模宏大、布局講究、設計精美的古民居建築群村落。這便是“客家祖地”閩西山區連城一個古老的客家山村——培田。培田的客家古民居建築與永定客家土樓風格迥異。如果說土樓是古堡,封閉而堅固,那么培田民居就是莊園,豪放而優雅。培田民居是繼永定土樓、梅州圍攏屋之後發現的又一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築瑰寶。
據載,吳姓先祖早於1344年遷至培田,在此開基,繁衍至今已歷30世,時近700年。迄今,全村300餘戶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為吳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間被稱為“吳家坊”。冠若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環抱,抵擋了寒流霜害、夏秋颱風的侵襲。村外五個山頭,又似五虎踞護,護佑著培田的一方安寧。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就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驛站。一條河源溪繞村而去,既供村邊農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內生活所需。村落南邊水口處,古梅、香楓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口,“保端避邪”。培田就坐落於這塊如畫的風水寶地。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裡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牆,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蟲魚或歷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嚮往美好生活的石聯壁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哇哇稻田、如黛遠山,遙遠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裡村莊,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
村中心是一條千米長的古街,貫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鋪,是培田的主要商業集市。相傳,盛時街上商鋪數十間,客枝、轎行、賭莊、布店等等無所不包。 曲折古街,巷道,互為連通,把錯落的明清古建築有機連為一體,“雖是人工,宛若天成”。 街道邊有水圳相伴,穿街過巷,直通各戶,是古時自來水工程。村中老人回憶,過去圳水清澈見底,村里人就靠屋旁流動的圳水作為生活用水,洗菜淘米。村中還有一口口水塘、古井,見於房前屋後。 數百年前的建村者,極為講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古建築都布有暗溝,用來排泄家家戶戶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將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匯聚一處,順溝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滿足“四水歸堂,財源攘滾而來”的聚財心理。排水路徑講究宜暗藏,不宜顯露;宜彎曲而去,不宜直瀉而出,乃因“水為氣之母,逆則聚而不散;水又屬財,曲則留而不去也”。有的民居還在廳堂下設有陶製暗水管,放養烏龜在管內爬動,起著排污清溝作用,別出心裁。 如果說街是村的骨髓,水就是村的血脈。靈動的水賦予了村子水樣的靈性。建築魅力漫步古街,衡公祠、久公祠、昌亭公祠……20座百年古祠,緊緊相連;建築之精、數量之多堪稱中國之最。客家人→向重視門廬之構造,有“三分廳堂七分門廬”之說。培田各祠門廬精巧華麗,富麗堂皇,匠心獨運。其斗拱壘撐,立石柱雕梁,架飛檐翹角,懸金字牌匾,置紅門畫彩棟,樓雕窗脯牆屏,石柱刻植聯,木壁繪漆畫,石獅石鼓分踞兩側。衡公祠門廬斗拱上鑲嵌彩漆畫,歷300餘年而經久不褪,依然圖案線條清晰,人物栩栩如生。久公祠是村中保存最完好、雕刻最精美的祖祠之一,門廬五重斗拱,有大唐遺風,極為少見。
村中的明清時期深宅大院,一幢連著一幢,布局科學,緊密有序。它截然不同於以外御為特色的土樓和以內閉為特徵的圍屋。它沒有圍牆,沒有炮眼,而到處是讓人賞心悅目的宇坪、照牆、魚池、花圃,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個休閒和養生的美麗莊園。 村內的建築多為“九廳十八井”,規模宏大,最為典型的是“大夫第”、“衍慶堂”、“官廳”,占地都在6900平方米以上,廳高堂鬧,雕樑畫棟,縱主橫次,廳廂配套,主體附房分離,通風、採光、排水、衛生設施科學而完善,是建築工藝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大夫第”,取自《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所以又稱繼述堂。她是村中面積最大的一座九廳十八井式建築,歷時11年建成,占地6900平方米,距今有l60年歷史。走進“大夫第”,穿廳過井,是一進又一進的院落,一個又一個的天井、廳堂。迴廊曲徑通幽、四通八達3花廳雲牆飾以琉璃花格漏窗,旁邊題詩作畫、賦抒情對聯E天井中,魚池翔魚,花圃飄香,詩情畫意,如歌如夢。青磚封火牆高砌,各院落看似獨立分隔,實又相互連線成一座不可分割的整體建築。其堅實牢固,安逸舒適。嵌於牆內的窗戶,用磚砌成“福”、“壽”、“喜”等各種繁體字形或各種圖案,雅致美觀,寓意美好…… “大夫第”的地板,採用“三合土”即沙子、黃泥、石灰摻入少量紅糖、糯米夯實而成,看似石條地面,平整如新,堅硬如常,被法國建築學者驚嘆為“世界建築科學的奇蹟,中國古民居建築的藝術精品”。
“衍慶堂”門前一對“門當戶對”,蘊含男女和合、家業興旺、萬代興隆之理念,喻示著客居異地的客家先民在聚族而居中對宗族自治的展望和追求。這與北京四合院門前設定相差無幾,體現了對中原文化的傳承。“官廳”前設月塘,與徽派建築“四水歸堂”有異曲同工之妙。其用意在於,一取水克火之意,二取“九廳十八井,井井水歸塘”之緣,意即肥水不流外人田。 “雙灼堂”也是一座九廳十八井式建築,裝飾精細、考究。廳堂的屏風、窗扇、梁頭、雀替等部位精雕細刻,尤其堂前八塊精美的窗扇,每扇浮雕一個字,合起來為“禮、義、廉、恥、孝、佛、忠、信”,毫不掩飾其四維八德、以德治村、以德持家的信條。 古民居布滿雕刻、植聯、匾額,集工藝、美術、雕刻、書法、文學等藝術於一體,十分壯觀。每一幢古民居,都是藝術的結晶。每一幢古民居,都有著悠遠的故事。
傳統習俗
數百年來,客家人通過各種祖規祖訓、風俗習慣、續修族譜、民俗活動、教育活動,長輩言傳身教,晚輩耳濡目染,使宗族的認同心理由此不斷得到強化。例如在福建連城客家聚居地培田村,家家的天井前都有一個供桌,上面端正地擺放著香爐,插著線香;廳堂正中高掛著祖先端莊肅穆的遺像。特別是到了春節、元宵節,祠堂里高懸祖像,擺滿佳肴鮮果,合族聚祭,頌祖功德。不少宗族利用這個時機,召集全族男女老幼,請長輩講祖德,宣讀家訓或族規等,以激勵後輩忠以報國,孝以持家,睦鄰族內,耀祖光宗。客家人還十分重視教育,崇文尚武,提倡文武兼修。如連城璧洲巍峨雄偉的文昌閣,系清康熙年間當地十位科舉場中失意的秀才、童生各自捐資100兩白銀作為基金所建,成為以後歷代培養人才的搖籃,原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少年時也曾在此讀過書。又如璧洲林氏大宗祠,除了族人祭祀和議事外,平時就作為習武的場所,人們在此舞獅教拳學武藝。而明清時期連城培田村的書院、武館之多(平均十戶一所),更是堪稱全國之最。該村還有二處特殊的建築——容膝居與修竹樓,容膝居是專門對婦女進行道德、禮儀、文化、婚育教育的場所,修竹樓則是對婦女進行技藝傳授與交流的場所。
古村集萃
官廳
村中間一座高堂大展為“九廳十八井”建築——官廳,又稱侍衛府。九廳十八井是客家人結合北方庭院建築,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及自然地理特徵,採用中軸對稱布局,廳與庭院結合構造的大型民居建築。其廳、井布局科學合理,各廳各有功用,集政、住、居、教於一體。官廳四周青磚防火牆古樸厚重,門樓前兩坪石獅鼓危坐,石桅桿挺立,月增清碧,五進廳堂層層聳疊。整個“官廳”形同城堡,開闊、通暢、舒適安逸。中國紅軍北上前的溫坊、松毛嶺戰役中,“官廳”是朱、彭、林、羅指揮部。戰鬥結束,紅九軍團即由此出發,培田因而成為紅軍長征前夕的一個出發地。
繼述堂
村東南角是一座比官廳更大的九廳十八井建築——大夫第,又稱繼述堂。該建築始建於1829年,歷時11年建成,占地近7000平方米,距今有160多年歷史。據培田吳氏族譜記載,這個建築聚集了十餘家的基業和十餘山的樹木,可算是工程浩大。繼述堂設計構思秉承“先後有序,主次有別”的傳統觀念。縱主橫次、廳、廂配套、主體、附房分離。通風、彩光、排水、衛生,連同子孫的發展都納入規劃之中。挑梁式梁桎結構以其“牆倒屋不塌”的特點被中外專家稱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築。
容膝居
門口蜿蜒著一條清澈水渠的“容膝居”,是培田最小巧的民居,也是在清朝時培田村民辦的一個“前衛”的女子學堂。清朝時的培田處於鼎盛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都較發達,為了讓嫁出去的女兒和娶進來的媳婦能掌握必備的與大家族相稱的各種知識,培田的先民便在此作她們的培訓之處。容膝居其實是為男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女人而設的。
最有意思的是下廳的天井牆壁上的“可談風月”四字,體現了培田人開明的思想與風度,表現了男女之事的坦誠與自然。就是這裡培養出了優秀的培田女人,滋養了能幹的男人,成為培田數不勝數的英才的造就者。
旅遊指南
進出交通
廣州市至龍巖市每天有1班空調巴士直達。至龍巖後再轉汽車前往朋口,車程2小時,再從朋口轉車前往培田,車程半小時。若是從連城前往,最好在舊車站乘車,可直達。
氣候與游季
地處亞熱帶向南亞熱帶的過渡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8-20℃,氣候溫和,四季常青,全年均適宜旅遊。
特色美食
停留住宿
需回連城縣住宿,連城酒店、郵電山莊、溫泉賓館等,條件不錯。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