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德主義

新康德主義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西歐各國,特別是在德國廣泛流行的一個提倡復興康德哲學的流派。

新康德主義

正文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西歐各國,特別是在德國廣泛流行的一個提倡復興康德哲學的流派。
形成 新康德主義最初形成於19世紀60年代的德國。1855年,德國自然科學家H.L.F.von赫爾姆霍茨(1821~1894) 在其《論人的視力》一文中,首先強調康德認識論的重要意義,並試圖利用感官生理學的成果證明I.康德的先驗主義。1860年K.費舍的《康德生平及其理論基礎》和1862年E.策勒的《認識論的意義和任務》這兩部著作的出版進一步引起了人們對康德哲學的注意和興趣。對新康德主義的形成起重大作用的是德國哲學家O.李普曼(1840~1912)和F.A.朗格。李普曼在其1865年出版的《康德及其後繼者》一書中,明確提出了必須“回到康德那裡去”的口號。朗格在其《唯物主義史及對其在目前的意義的批判》中,強調康德對於現代比對於他的那個時代具有更深的影響,並號召人們要象研究亞里士多德那樣探明康德體系的奧秘。這兩部著作的出現促進了當時在德國興起的復興康德哲學的運動,標誌著新康德主義的正式形成。
早期新康德主義 李普曼、朗格等人為代表的早期新康德主義在重新解釋康德哲學的過程中,只強調康德的理論哲學,不重視康德的實踐哲學。在對康德理論哲學的解釋中,他們一般都採取心理學或生理學的觀點,即用認識主體的心理或生理的結構說明知識的問題。李普曼把康德所謂的先驗性解釋為意識的生成組織。朗格把康德所說的先天的認識形式歸結為先天的生理結構,從而拋棄了康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使康德哲學徹底唯心主義化。
馬堡學派和弗賴堡學派 19世紀70年代以後,新康德主義獲得了廣泛的傳播,很快成為在德國占統治地位的哲學。它發展為許多學派,其中最主要的是馬堡學派亦稱西南學派,創始人是H.柯享,主要代表人物有P.納托爾普E.卡西勒、R.施塔姆勒和K.福倫德等人。另一主要的派別是弗賴堡學派,創始人為W.文德爾班,主要代表人物有:H.李凱爾特、E.拉斯克、B.鮑赫和H.閔斯特伯格等。這兩派的共同特點,是在李普曼和朗格所開創的道路上接受康德哲學,即否定康德關於“物自體”概念的唯物主義因素,發展康德哲學中的主觀唯心主義不可知論,同時還利用和發揮了康德的自律倫理學,提出了所謂倫理社會主義的理論。兩派也各有自己的特點。馬堡學派著重於認識論邏輯問題的研究。他們以邏輯結構來解釋世界的結構,企圖為數學和自然科學以至人類的普遍經驗找到邏輯根據。他們利用並改造康德的先驗邏輯學說,認為邏輯範疇是純粹思維創造的,雖是先驗的,但並非先天的。它們並無永恆的固定的意義,而只適應於一定的理論體系,並隨理論體系的改變而改變。弗賴堡學派則把倫理學美學作為自己的主要研究領域,著重從價值論上解釋康德學說,強調哲學的首要問題不是實在問題,而是應有問題即價值問題。以此出發,他們把自然科學和社會歷史科學對立起來,認為自然科學是關於事實的科學,社會歷史科學是關於價值的科學。前者利用一般化的方法,以探求普遍的規律;後者利用個別化的方法,以描述特殊的事件。這樣,他們就完全歪曲了社會歷史科學的性質,否定了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
其他的新康德主義學派 在德國,新康德主義還有其他一些學派,如以A.里爾為代表的實在論派,以F.保爾遜為代表的形上學派,以L.內爾遜為代表的心理學派,等等。不過,它們的影響都較小。1896年,德國哲學家H.魏亨格爾還創辦了《康德研究》這一專門刊物,並於1904年組建了“康德協會”。新康德主義在西方其他國家也有流傳。法國的 C.勒努夫耶、英國的 R.亞當森、義大利的C.坎托尼等,實際上都是新康德主義的代表。第二國際和德、奧社會民主黨內的E.伯恩斯坦、K.施米特以及俄國的"合法馬克思主義者"Π.В.司徒盧威等人,都是新康德主義的信徒。20世紀20年代以後,新康德主義逐漸失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又有復活的傾向。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