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黃芩、沉香、明礬、皂角、青磺石、半夏、茯苓、陳皮、枳實、枳殼、炮南星、薄荷。
用法用量
上以生薑汁浸神曲末作糊為丸服。
功用
下氣消痰。
主治
虛勞。
附方
名稱:清化丸
組成:貝母、杏仁、青黛
用法:上為末,沙糖入薑汁泡蒸餅為丸,如彈子大。噙化
主治:肺郁痰喘嗽,睡不安寧
出處:《丹溪心法》卷二
名稱:清化丸
組成:燈籠草
用法:上為末,蒸餅為丸。或為細末,醋調敷咽喉。與青金丸同用
主治:熱嗽及咽痛
出處:《丹溪心法附余》卷五
名稱:清化丸
組成:貝母、知母、巴豆
用法:上同炒,去巴豆,只用二母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湯送下
主治:火刑肺金,咳嗽喘急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名稱:二參丸
組成:人參、桂、牡蠣、山芋、黃柏、細辛、附子、苦參、麥門冬、澤瀉、乾薑、生乾地黃、菟絲子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溫酒送下
主治:虛勞,小便餘瀝,尿精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名稱:二鮮飲
組成:鮮茅根、鮮藕
用法:煮汁常常飲之。旬日中自愈
主治:虛勞證,痰中帶血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名稱:二母安嗽片
組成:款冬花、紫菀、杏仁、知母、麥門冬、玄參、罌粟殼、百合、浙貝母
用法:將款冬花、紫菀用60%乙醇按滲漉法製成清膏;杏仁、知母、玄參、麥門冬,罌粟殼按水煮法製成浸膏;百合、浙貝母製成細粉,作賦形劑用。將浸膏、賦形劑及藥用澱粉混勻後,按水制顆粒法製成顆粒,乾燥後,壓片,每片重0.6克。每次服2片,溫汗水送下,每日二次
主治:虛勞久咳,春秋舉發,咳嗽痰喘,骨蒸潮熱,音啞聲重,口燥舌乾,痰涎壅盛
出處:《天津市中成藥規範》
功用:清肺化痰,止嗽定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