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中國考古學
公元前4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朦朧地懂得收藏古物的價值,甚至在當時東周京都洛陽建起了一個類似今日博物館的“守藏室”。至公元10世紀的宋代,我國金石學研究頗為發達,有志者開始編纂專注出版。例如:北宋元祐七年呂大臨編纂的《考古圖》,既繪有器形圖,還記錄了每器的尺寸、名聞和出土地點。它比起1842年丹麥青年考古學家沃爾索(worssae)所著的《丹麥早期古物》(The Prime Ual Anfig uifes of Denmark)一書足足早了11個世紀。此後,又有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圖》(1123)、薛尚功的《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歐陽修的《集古圖》、趙明誠的《金石錄》等等,不勝枚舉。清代一來,分門別類的著作如雨後春筍,除繼北宋以來的金石著作外,又增添了錢幣、玉器、陶瓷器、碑刻......等等,其中古文字研究成果尤為突出。因此,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是世界上建立博物館最早、 出版古物研究專著最早、萌發考古思想最早的國家。不過令人惋惜的是,這一切努力並不能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考古學,至多只能說為近代考古學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代考古學的傳入
19世紀末,歐洲的考古學已經日漸興盛。1901年梁啓超在《中國史敘論》中,講到19世紀中葉以來歐洲考古學家將史前時期劃分為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三期,並將中國古史傳說與此比附。1898年安陽小屯村再次發現有字甲骨文,1900年敦煌石窟發現儲存大量古代寫本文書和其他文物的藏經洞,這是近代學術史上的兩項驚人發現,為中國考古學誕生的前兆。第一次由中國學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是1926年從美國學習人類學歸來的李濟,在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進行的發掘。1927年,西北科學考察團成立,北京大學教授徐炳昶(旭生)被推選為中方團長,黃文弼代表北京大學考古學會參加該團去新疆進行考古工作。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和初步發展
1928年10月董作賓前往安陽小屯進行調查試掘,準備大規模地展開工作。這是中國考古學誕生的重要標誌。1929年,李濟作為當時中國唯一具有近代考古學知識和發掘經驗的學者,被聘任為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同年,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及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考古組分別成立。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從事考古研究的學術機構。新生代研究室的周口店發掘
1929年在裴文中的主持下,發現第一個北京人的頭蓋骨化石。隨後,發現大批石製品和人類用火痕跡,使北京人的文化遺存得到確認。1933年由裴文中和賈蘭坡發掘山頂洞人及其文化。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殷墟等項發掘
1928~1937年間進行了15次發掘,累計發掘面積達46000多平方米。開始發掘小屯遺址的時候,發掘水平不高,主要目標是有字甲骨,還缺乏分辨複雜遺蹟的能力。1930年,在國外專攻考古學專業的梁思永學成歸來,不久參與山東歷城縣城子崖遺址的發掘,辨識了仰韶文化以外的又一種新石器時代遺存,後被命名為龍山文化。梁思永後又進行安陽後岡遺址的發掘,從地層上解決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相對年代問題。他還參加小屯遺址的發掘,在發掘方法上有明顯的改進。從此,殷墟發掘走上科學的軌道,取得了較大的收穫。在小屯村一帶,先後發現50多座夯土建築基址,獲得22000多片有字甲骨和其他珍貴文物;又在侯家莊商王陵區發掘10座規模特大的商代大墓以及上千座“人牲”祭祀坑,從而為中國考古學和中國上古史的研究積累了極為寶貴的科學資料。與此同時,又發掘濬縣辛村西周衛國墓地、汲縣山彪鎮和輝縣琉璃閣的戰國時期魏國墓葬,以及日照兩城鎮、永城造律台等地的龍山文化遺址。北平研究院和其他單位的考古工作
除對燕下都遺址進行過調查發掘外 ,主要是1933~1935年在陝西渭河流域的活動。其中徐炳昶領導進行的寶雞鬥雞台附近的發掘,曾發現仰韶文化遺址、周秦時期和漢代的墓葬。後由蘇秉琦將溝東區的周秦墓葬進行整理和分期研究,並且提出探索周文化淵源的線索問題。該會又對河北邯鄲附近的響堂山石窟作過比較詳細的勘查。另外,西湖博物館於1933~1936年在浙江的一些地方進行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發現並發掘了良渚遺址。林惠祥等學者在東南沿海各省、台灣省和香港地區,華西大學的美國學者在四川廣漢和西康道孚附近,都先後進行了考古調查,還有人進行了六朝陵墓和古代窯址的考察。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的活動
1928年以前開始在新疆及鄰近地區活動,持續進行到1933年。中國學者所作田野考古工作,主要有黃文弼在吐魯番附近調查發掘高昌古城、交河古城遺址及 氏高昌墓地 ,在塔里木盆地周圍調查漢唐時代的城堡、寺廟、溝渠和屯戍遺址,在羅布淖爾附近調查發掘史前遺址和漢代烽燧遺址;袁復禮在吉木薩爾附近,勘察並實測唐北庭都漢代烽燧遺址,且獲漢代簡牘1萬餘支;貝格曼又在內蒙古和新疆發現一批以細石器為主要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存。日本學者在東北和華北地區的活動
九一八事變前,日本“東亞考古學會”在旅大地區發掘了牧羊城遺址及南山里、營城子漢墓等。九一八事變後,該會的活動擴大到東北其他地方,發掘了赤峰紅山後遺址、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及元上都遺址;同時,還發掘顧鄉屯地點、集安高句麗壁畫墓,並調查遼代帝陵。此後,原田淑人等又以該會和“東亞文化協會”的名義,發掘邯鄲趙王城和曲阜魯靈光殿遺址。還有水野清一等於1937~1944年間8次前往山西大同,對雲岡石窟進行詳細的調查和實測,並在附近作過一些發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工作
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合作,於1939~1940年在雲南大理附近發掘史前和南詔時期的幾處遺址;後又分別與中國營造學社、四川省立博物館、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先後發掘四川彭山的漢代崖墓和成都的前蜀王建墓,並兩次在河西走廊等地進行考古調查。1944年,夏鼐在甘肅寧定縣陽窪灣發掘齊家文化的墓葬,第一次發現齊家文化晚於仰韶文化的地層證據,糾正了安特生1925年在甘肅遠古文化分期問題上的錯誤論斷。在此以前,尹達曾於1937年根據器物形制的分析對安特生概括的仰韶文化內容和齊家文化年代問題提出過質疑。解放戰爭時期,田野考古工作陷於停頓狀態。在東北和華北解放區,民主政府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對吉林西團山石棺和邯鄲附近的漢墓作過清理髮掘,又曾收集景縣封氏墓群出土的文物 。在國民黨統治地區 ,僅裴文中於1947~1948年前往甘肅、青海進行過史前遺址的調查。從1928~1948年,經過20年的發展 ,中國考古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已經初具規模。儘管田野考古工作主要限於周口店、殷墟以及黃河流域和長江下游的史前遺址,未能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但終於摸索出了一套適合中國特點的田野工作方法,積累了一批通過正規發掘獲得的科學資料,並出版了《西陰村史前遺存》(李濟)、《周口店洞穴層採掘記》(裴文中) 、《城子崖》(梁思永等) 、《良渚》(施更昕)、《鬥雞台溝東區墓葬》(蘇秉琦)、《羅布淖爾考古記》(黃文弼)等著作,以及《安陽發掘報告》和《中國考古學報》等刊物 。尹達在延安期間 ,撰寫了《中國原始社會》一書。這段時間,有些學者對甲骨、金文、簡牘、墓誌等銘刻資料進行了研究,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郭沫若旅居日本時所著《卜辭通纂》、《殷契粹編》、《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和《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等書,為甲骨、金文的研究作出卓越貢獻。董作賓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對甲骨學研究也有較大推進。中國考古學的進一步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中國考古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人民政府頒布了關於保護古代文物的法令,恢復周口店、殷墟兩項中斷十多年的考古發掘。隨後,在中央文化部設立文物局,主管全國的文物保護工作,在中國科學院設立考古研究所,專門從事考古研究工作。各大行政區和各省、市、自治區,也相繼成立文物管理委員會,負責當地的文物保護工作,承擔配合基本建設的清理髮掘任務。北京大學創辦了考古專業,培養考古專門人才。在考古發掘和研究的實踐中,各地的考古隊伍日益健全起來 。1979年4月成立了中國考古學會,這是中國考古事業走向繁榮的重要標誌。以後又相繼成立了安徽、湖北、青海、吉林、黑龍江、江蘇、河南、遼寧、湖南、山東、陝西、內蒙古、河北、山西14個省區的地方考古學會(或文物、博物館學會),以及古文字、古陶瓷、古外銷瓷、銅鼓、楚文化等與考古學關係密切的研究會。田野考古工作的擴大和發掘水平的提高
50和60年代前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黃河、長江流域的部分省級文物單位,對史前時期的半坡遺址、北首嶺遺址、廟底溝遺址、大汶口墓地、屈家嶺遺址、北陰陽營遺址,商周時期的二里頭遺址、鄭州商代遺址、豐鎬遺址、洛陽東周城、侯馬晉城,以及漢唐兩京城址、元大都遺址和其他重要遺址,分別進行規模較大的發掘。但大面積揭露的遺址尚不甚多,各地田野工作的發展不平衡。近年來,幾乎每個省都曾選擇保存較好的史前遺址進行重點發掘。黃河流域所作重點發掘仍然較多,近年揭露面積一兩千平方米以上的遺址不下10餘處,其中姜寨遺址和大地灣遺址已發掘一兩萬平方米,分別發現一二百座房基。王因遺址和陶寺遺址則發掘了八九百座墓葬,柳灣墓地多達1500座 。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 ,也有多處遺址發掘,面積在數百平方米以上,關廟山遺址、河姆渡遺址、草鞋山遺址和石峽遺址曾發掘一兩千平方米。工作量最薄弱的西南邊疆和北方沙漠草原地帶,也都發掘過史前遺址,例如西藏昌都的卡若遺址就揭露了數十座房基。各地在此期間大面積發掘和勘察的重要遺址還有:登封王城崗城堡、淮陽平糧台城堡、二里頭宮殿遺址、偃師屍鄉溝商城、黃陂盤龍城遺址、周原遺址、紀南城遺址、曲阜魯城遺址、鳳翔秦國宗廟遺址、居延烽燧遺址,以及漢唐兩京的某些遺址。還發掘許多結構複雜、埋葬豐富的大型墓葬,例如隨州曾侯乙墓、平山中山王墓、廣州南越王墓、馬王堆漢墓、滿城漢墓,以及範圍很大的秦兵馬俑坑等。數量之多,分布之廣,工作規模之大,都是過去所無法比擬的。在此過程中,中國的田野考古更加完善,已達到較高的科學水平。50年代初期,在輝縣琉璃閣的發掘工作中,第一次成功地剔剝出一座完整的車馬坑,曾被西方考古學家譽為考古發掘方法的新進步。多年來,中國的細緻考古發掘,一直得到國際考古學界的廣泛好評。考古工作者進行原始聚落遺址和氏族公共墓地的發掘,力求比較全面地揭露布局情況,復原當時社會生活的全貌。進行古代城址的勘察,著重了解它們的整體規劃,先確定城垣範圍和城門位置,再以城門為基點探尋主幹大道和重要建築遺蹟。至於古今重合的城市,則充分利用文獻資料提供的線索,根據地面現存的古代建築和可以肯定的舊街道等遺蹟,結合以重點鑽探、發掘,也能較好地復原古城的平面布局。在清理許多大型墓葬的過程中,妥善地處理了糟朽不堪的漆木器、絲織品、帛書、帛畫,使之較好地保存下來;對於散亂的玉衣、鎧甲、簡牘,在清理過程中,特別注意各個零件的位置和相互關係,仔細觀察和做好記錄,以復原它們的整體。考古發掘還擴大到古代的礦場、鑄銅和冶煉作坊、燒制磚瓦和陶瓷器的窯址,以及造船工場、沉船、橋樑等。這些情況說明,中國的田野考古已經真正成為科學化的學術研究工作。現代自然科學方法的廣泛採用
國際上從50年代初期開始套用放射性碳素斷代的方法,被視為史前考古學中一場劃時代的革命。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8年後劃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於1965年底建成中國第一個放射性碳素斷代實驗室,1972年開始公布年代數據。後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等單位,也相繼建立這種實驗室。各實驗室已公布考古年代數據1000多個,其中絕大多數屬於史前時期。放射性碳素斷代已成為中國史前考古學的必要手段。這為建立各種文化類型的年代序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科學根據。在探尋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進行夏文化的探索和先商、先周文化的研究方面,放射性碳素斷代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其他幾種斷代方法,例如熱釋光斷代、古地磁斷代、鉀-氬法斷代、骨化石含氟量斷代、鈾系法斷代等,也都已陸續採用。為了鑑別各種遺物的原料、成分、產地和製造工藝,除繼續進行通常的化學分析及光譜分析、金相分析外,一些更為先進的測定方法,例如X射線螢光分析、中子活化分析、電子探針顯微分析、X射線衍射分析、穆斯堡爾譜分析、同位素質譜分析等,也已在中國考古學中套用。尤其是對於金屬品、陶瓷器、玻璃器和紡織品,進行了較多的分析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體質特徵和種系屬性的研究,基本上是近40多年開展起來的。對許多氏族公共墓地的人骨資料,都曾進行體質人類學的鑑定研究,目前已經積累了不少資料,開始對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的種系分布問題提出一定的看法。通過對孢子花粉的分析考察古代的自然環境,鑑定作物標本的品種、動物骨骼的種屬,探討中國農業和家畜的起源,也有相當的進展。中國考古學體系的逐步建立
舊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全國除福建、新疆兩地尚待探尋外,包括西藏、台灣在內的各個省、區都已找到舊石器時代遺存,並且發現了年代早於北京人的元謀人和藍田人,提早了中國考古學的年代上限。特別是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從喜馬拉雅山下至黑龍江畔,到處都有發現。各地發現的200多處人類化石和舊石器地點,代表了人類進化和舊石器文化發展和各個階段。比較完整的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的年代序列,利用各種手段復原古人類的生活環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使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傳統的探索有了一定成果。新石器時代的研究,全國已發現遺址7000多處 ,作過發掘的有400多處。其中一項重要的成果,是早期文化遺存的發現 。1977~1978年,發現了早於仰韶文化的磁山遺址、裴李崗遺址和大地灣遺址。此後又在黃河流域發現了幾十處類似的遺存,它們分屬不同的文化系統,彼此又有一定的聯繫,年代都距今七八千年,並且與仰韶文化有因襲發展關係。這就找到了仰韶文化的先驅,使中國考古學上最大的一段年代缺環日益銜接起來,對探討中國農業、畜牧業和制陶工藝的起源有重要幫助。在長江流域和其他地區也曾發現年代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中河姆渡文化的乾欄式建築遺構和稻作遺存尤為引人注目,表明這些地方和黃河流域一樣,從很早的古代就有中華民族的祖先進行開發。東南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東北至新疆的廣大邊遠地區,雖然未能完全弄清當地原始文化的序列和相互關係,但已開始發掘代表性遺址,提出幾種文化的命名問題,研究工作開始深入。各地的原始文化,既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又有密切的相互關係,共同組成豐富多彩的中華遠古文化。青銅鑄造業的出現和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取得了十分明顯的進展,現有早期銅器標本的科學鑑定表明,中國至遲在4000年前的齊家文化晚期已經進入青銅時代,比過去只知道殷墟銅器提早了好幾百年。為探討中國進入文明時代的歷史進程,已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和燦爛的殷墟文化之間的缺環連線起來。從1959年起,在同傳說中夏人活動關係密切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圍繞夏文化問題開展了較多的調查發掘,又對二里頭文化和龍山文化進行了分期和劃分類型的工作。目前雖未取得一致意見,但研究工作已進一步深入。1983年在偃師屍鄉溝一帶發現的商代早期城址,面積達200萬平方米,城內又有規模較大的宮殿基址,很可能是湯都西亳。這座城址的發現與研究,對夏文化問題的解決,將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殷商時代的考古研究,過去主要限於商代後期和殷墟一地。現已上溯到商代早期,先後發現兩座當時的都城遺址——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並在二里頭遺址發掘出兩座規模較大的宮殿基址。同時,擴大了對商人活動範圍的認識,北起長城內外,南至長江中游,都曾發現商殷時期的遺蹟或遺物。其中較重要的有:黃陂盤龍城遺址、清江吳城遺址、藁城台西遺址、銅山丘灣社祀遺址、益都蘇埠屯商墓,以及遼寧喀左、山西石樓、陝西城固、湖南寧鄉等地接連出土的銅器。對鄭州商代遺址和安陽殷墟都已進行詳細的文化分期,又分別發掘宮殿基址、鑄銅等手工業作坊、貴族和平民墓地。小屯附近還出土4000多片刻辭甲骨。對整個商殷時期的文化發展及銅器、甲骨、玉器等方面,都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居住在台灣省的考古學者整理過去殷墟發掘的資料,系統研究所出青銅器等重要遺物,也有很大的成績。
西周時期的田野考古工作,基本上是最近40多年發展起來的。50年代通過豐鎬地區的發掘,初步建立起西周考古的斷代標尺。70年代以來,在周原遺址先後發掘了西周早期和中期的兩處大型建築基址,並且出土一批周初的甲骨文,又曾多次發現銅器窖藏。其他地方的重要發掘則有:洛陽東郊的西周王室鑄銅遺址,北京琉璃河的燕國早期貴族墓地。各地成批出土的西周銅器,不少具有王世明確的長篇銘文,為西周銅器的斷代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據。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系列考古發現,是中國歷史上這個社會經濟大變革時期的實證材料,現已從考古學上明確,中國至遲在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晚期已掌握了冶鐵技術,並且是生鐵鑄件和塊煉鐵鍛件同時出現。戰國時期鋼鐵生產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出現以塊煉鐵為原料的滲碳鋼製品。集中代表當時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的列國都城,幾乎都曾作過勘察工作,對其布局情況已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各地發掘的幾千座東周墓葬,是研究當時不同地區社會經濟和禮制變化情況的寶貴資料,其中,春秋中期的淅川下寺楚墓和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所出失蠟法青銅鑄件,曾侯乙墓保存完好的整架編鐘、編磬和其他樂器,江陵楚墓出土的戰國晚期錦繡衣物,突出地反映出這個時期經濟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銅器銘文和竹簡、盟書的大量文字資料,既對文獻記載有重要的補充,又使中國古文字學研究中的薄弱環節得到加強。
過去不被重視的秦漢及其以後時期的考古研究,40多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年代下限延伸到明代。歷代都城遺址的勘察發掘已經全面展開。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進行工作的項目有:漢長安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遼中京遺址、金中都遺址、元大都遺址。這些城址的布局都已基本勘察清楚,並且分別對當時的宮殿和其他重要建築遺蹟作過大規模發掘。以後,陸續又對鄴城遺址、南宋臨安城、三國時代孫吳的武昌城、六朝的建康城、北魏的平城及北宋汴梁城等遺址作過考察。考古資料足以說明中國都城建制的演變輪廓,其中包括平面布局、宮城位置、主幹大道和里坊制度等,發展變化的規律非常明顯。此外,對歷代的地方城市也曾進行一定的考察。秦漢及其以後時期的陵墓制度,是歷史考古學的重要研究課題。歷代帝陵方面的田野考古工作主要有:秦始皇陵的勘察和陪葬墓、兵馬俑坑等的發掘,西漢諸陵的調查和杜陵門址、寢殿的發掘,六朝陵墓的調查和若干帝陵的發掘,北魏方山永固陵的發掘,唐代和北宋諸陵的調查,以及南唐二陵、西夏王陵和明定陵的發掘。通過這些工作,大體明確了陵園平面布局的變化情況。各地發掘的不同歷史時期的墓葬數以萬計,積累資料較多的地區都已分別進行了各代墓葬的編年研究,其中既有廣州南越王墓、馬王堆漢墓、滿城漢墓、大葆台漢墓及唐代昭陵、乾陵的陪葬墓那樣的高級貴族大墓,又有各級官吏、地主以至貧苦平民的墓葬。詳細考察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社會階層葬制的發展變化,有助於增強人們對不同時期社會生活的具體了解。各地墓葬所出數千方墓誌,又對文獻記載中的史實有許多補正。
手工業和科學技術方面的考古研究,是在有關科技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進行的。所做工作主要有:發掘漢代及其以後時期的冶鐵遺址,並對出土的鐵器作系統的工藝考察,揭示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歷代瓷窯遺址進行廣泛調查和重點發掘,結合工藝考察資料,研究中國瓷器的起源和發展歷史,探討不同窯系的燒制技術和產品特點,並結合各地墓葬出土的瓷器,進行瓷器器形和紋飾演變的分期斷代研究。積累資料較多、取得較好成績的還有絲織品、度量衡器、漆器、玻璃器等項研究。
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調查發掘,也取得重要收穫,例如,東北地區的東胡等族遺存,高句麗、渤海的城址和墓葬;北方地區的匈奴、鮮卑等族遺存;新疆的漢代西域諸國和高昌、突厥等族遺存;雲、貴、川地區的西南夷系統青銅文化及南詔、大理遺蹟;西藏的吐蕃和古格王國遺蹟等。另外,又對額濟納河流域和敦煌附近的漢代烽燧遺址、內蒙古等地區的秦漢長城遺址、新疆吉木薩爾的唐北庭都護府城址、東北北部的金代界壕遺址重新進行一定規模的勘察或發掘。這一系列工作,為研究各地古代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闡明廣大邊疆和內地悠久的歷史關係,提供了確切的實物證據。
中外關係方面的考古研究也備受重視。對同“絲綢之路”有關的考古發現,主要是波斯薩珊朝銀幣、金銀器、織錦和東羅馬金幣、玻璃器等文物。海上航路的考古研究也有相當程度的開展。
新出土的各種古文字資料,無論是過去已有相當積累的殷墟甲骨、商周金文、戰國秦漢簡牘、歷代石刻和璽印,還是前所未見的周原甲骨、侯馬盟書、馬王堆帛書,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都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代的發現。這方面研究的主要特點是,同考古學緊密地結合,在全面整理各方面資料的基礎上,開展更深入的研究。
考古書刊的編輯出版
歷年出版的重要考古報告,內容多屬最新發掘資料。重要者史前時期有《山西襄汾縣丁村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河》、《西安半坡》、《廟底溝與三里橋》、《京山屈家嶺》、《大汶口》、《元君廟仰韶墓地》、《寶雞北首嶺》、《青海柳灣》等;商周時期有《輝縣發掘報告》、《長沙發掘報告》、《鄭州二里岡》、《洛陽中州路(西工段)》、《上村嶺虢國墓地》、《四川船棺葬發掘報告》、《殷虛婦好墓》、《曲阜魯國故城》、《江陵雨台山楚墓》等;秦漢時期有《雲夢睡虎地秦墓》、《洛陽燒溝漢墓》、《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滿城漢墓發掘報告》、《廣州漢墓》、《沂南古畫像石墓發掘報告》、《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三門峽漕運遺蹟》、《鞏縣鐵生溝》等;唐宋時期有《唐長安大明宮》、《西安郊區隋唐墓》、《南唐二陵發掘報告》、《白沙宋墓》、《陝西銅川耀州窯》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的發掘材料,整理出版的有《濬縣辛村》、《山彪鎮與琉璃閣》、《吐魯番考古記》、《塔里木盆地考古記》、《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唐長安城郊隋唐墓》等。過去發掘的安陽小屯殷墟建築遺存、侯家莊西北岡商代陵墓,以及殷墟所出陶器和青銅器,則在台灣省陸續出版報告。新近出土和舊日傳世的各種考古資料的重要集錄,多屬古代銘刻方面。甲骨文、青銅器和其他古文字方面有《小屯南地甲骨》、《陝西出土商周青銅器》、《河南出土商周青銅器》、《商周青銅器紋飾》 、《侯馬盟書》、《古璽彙編》等;簡牘和寫本文書有《睡虎地秦墓竹簡》、《銀雀山漢墓竹簡》、《武威漢簡》、《居延漢簡甲乙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吐魯番出土文書》等;歷代碑刻有《漢石經集存》、《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千唐志齋藏志》等。又有漢唐壁畫、畫像石、唐三彩、銅鏡、瓷器、度量衡器和石窟寺等方面的資料集錄。集成性大型資料彙編的編輯出版方面,《甲骨文合集》13冊、《殷周金文集成》和《中國石窟》也已陸續出書。
考古學家個人的重要論著、論文集有《梁思永考古論文集》、尹達《中國新石器時代》、夏鼐《考古學論文集》及《考古學和科技史》、《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賈蘭坡舊石器時代考古論文選》 、安志敏《 中國新石器時代論集》、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等;專著有北京大學考古教研室《商周考古》、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王仲殊《漢代考古學概說》、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及《漢簡綴述》、郭寶鈞《商周銅器群綜合研究》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集體編著的《新中國的考古收穫》和《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二書,以及文物編輯委員會彙編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中國考古學研究進行了簡要的全面總結。
考古學刊物
《考古學報》、《考古》和《文物》合計已出刊600期以上,70年代以來又先後創辦了《 文物資料叢刊》、《考古學集刊》、《中原文物》、《考古與文物》、《江漢考古》 、《史前研究》等刊物 ,並出版了《中國考古學年鑑》等。中國考古學
概述
《中國考古學》(九卷本)對19世紀末考古學傳入中國後,近百年間考古學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做了系統全面的回顧、總結與研究,並對新世紀的中國考古學發展做了科學的前瞻。《中國考古學》自1996年開始組織編寫,歷時10年。全書分為九卷,分別為緒論卷、舊石器時代卷、新石器時代卷、夏商卷、兩周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卷、宋遼金元明卷。各卷獨立成冊。全書約1000萬字。各卷陸續出版。新石器時代卷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精裝: 85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0485391
條形碼: 9787500485391
產品尺寸及重量: 26.2 x 20 x 5.4 cm ; 2 Kg
ASIN: B0045UAR7C
內容簡介
《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全面系統、重點突出地介紹了20世紀20年代初以來80餘年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與研究的成果。《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的主體,以年代先後為經,以不同地區文化遺存為緯,縱橫結合,構建了全國各地不同時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時間、空間和內涵框架體系。時間方面,把大約公元前1001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按年代早晚和發展演變脈絡,大致分為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四個時期。空間方面,以黃河流域、北方地區、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四大區域為第一層次,再在四大區域內劃分不同地區為第二層次,然後以不同文化遺存為第三層次。內涵方面,在介紹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中,儘可能提供該文化全部的信息,同時注意勾畫若干重點文化區的文化譜系與文化關係及其重要發展成就;又在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的北南大區所分六章之末,都各列一節,來總結該時間段該大區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總的發展水平和面貌。《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首尾還有四篇專論,分別是綜述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發展歷程,以了解其學術史的一個側面;從地貌和氣候兩方面闡述新石器時代自然環境狀況,以了解當時人類生存和活動的地理背景;對新石器時代居民的種系研究,重點了解先民的體質形態類型和種族演變;最後總體考察中國新石器時代,探討了社會發展諸階段的概況和文明起源問題,證實連續、多元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孕育了日後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夏商卷
重點介紹了1928年以來的殷墟發掘與研究,二里頭文化與鄭州商城的發現與研究,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及夏文化的探索,偃師商城、安陽洹北商城以及商代其他城址、重要遺址和墓葬的發現與研究,夏商時期周邊考古學文化的發現與研究。兩周卷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外文書名: Chinese Archaeology
叢書名: 考古學專刊;國家"九五"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重點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研究課題 "十五"國家重點圖書規劃項目
精裝: 56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0448716
條形碼: 978750044871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6 x 19.2 x 3.8 cm ; 1.5 Kg
ASIN: B0011B3DWO
內容簡介
則從不同方面闡述了兩周時期先民們所創造的青銅文明。從中,可以看到它比夏商更加燦爛的文明,還可以洞察到春秋戰國時代的重大社會變革。秦漢卷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精裝: 102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0488538
條形碼: 9787500488538
產品尺寸及重量: 26 x 20 x 6.4 cm ; 2.4 Kg
ASIN: B0045FT61U
內容簡介
《中國考古學(秦漢卷)》內容簡介:秦漢時期,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歷經秦代、西漢、新莽和東漢四個朝代,止於公元220年東漢王朝滅亡,前後歷時440餘年。這一歷史時期,隨著秦始皇統一六國,東周時期諸侯割據的局面終於結束,一個多民族統一的、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國家出現在世界的東方,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帝國時代。秦王朝國祚短暫,但秦制漢承,公元前206年建立的西漢王朝以及後來的新莽、東漢王朝,繼承和完善了秦王朝建立的一整套社會制度,發展了帝國時代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鑄就了帝國時代歷史的第一個發展高峰,並對後來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直接的、極其深遠和極其重要的影響。秦漢考古,正是圍繞著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以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等為對象而展開的,並且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秦漢社會歷史的復原和解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考古學(秦漢卷)》作為《中國考古學》(九卷本)中的一卷,其主要內容是對20世紀初以來秦漢時期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的綜合性論述。基於對歷史考古學性質、任務和特點的認識,本卷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強調以考古資料為基礎並與文獻記載有機結合,突出兩個基本點:一是基本考古材料的梳理,一是從考古資料出發闡釋秦漢社會歷史的有關問題。由此,初步構建秦漢考古的學科體系,並儘可能反映秦漢考古的新成果、新進展。同時,《中國考古學(秦漢卷)》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還就秦漢考古理論和實踐的若干問題進行了闡述,就秦漢考古的主要研究課題進行了思考和展望。
《中國考古學(秦漢卷)》適合研究歷史、考古、文博和美術史的專業人員及廣大考古愛好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