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藏經》

《龍藏經》

《龍藏經》,公元1669年製作完成,是中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佛學大百科全書,它是清代唯一也是中國最後一次官刻漢文大藏經,因奉雍正皇帝御旨而雕刻,每卷首頁又均有雕龍萬歲牌,故又名龍藏,也稱清康熙朝內府泥金藏文寫本,全套經文108冊,經文檢索1冊,圖像2冊,總計111冊;翻開書本,文字皆選用金絹印刷,蔚為大觀。

概述

《龍藏經》《龍藏經》

《龍藏經》,是清朝第一部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迄今已有342年,計10萬頁、108函,是台北故宮典藏極為重要的珍貴文物,《龍藏經》原藏於北京紫禁城,1949年隨故宮文物遷至台灣,《龍藏經》中有700多張佛祖、菩薩畫像,因此藏傳佛教信徒深信看過《龍藏經》會得到福報。

龍藏經版

該藏始刻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於乾隆三年(1738年),歷時五年之久。全部經板均選用上好的梨木雕造,正反兩面均雕有文字,刻工精細,刀法洗鍊,字型渾厚端秀。每函經的第一冊扉頁有釋迦說法圖、萬歲牌,最末一冊尾頁有護法的韋馱,以白描手法雕刻了莊嚴而又生動的畫面,代表了當時版畫藝術的高度造詣。
經板雕造完工後曾印刷一百部經書,分賜全國各大寺院。此外還有少量刷印,累計總數約150至200部。乾隆後期遷入柏林寺存放,由僧錄司和柏林寺住持共負保護之責,仍由內務府監督,得到了妥善的保存。
由於印刷量極少,至今經板字口鋒棱俱在,完整如新。世界上只有兩部漢文大藏經板(另一部在韓國),龍藏是保存到今的一部(現藏於北京智化寺),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藏文龍藏經

《龍藏經》《龍藏經》

藏文龍藏經康熙八年(西元一六九九年)於紫禁城製作完成。清初為了統治人口多滿族兩百倍的漢族,急需籠絡同是少數民族的蒙族與藏族,而這兩族都信奉藏傳佛教。康熙皇帝遂在祖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大玉兒)鼓勵下,下旨撥款、以泥金將年久破損的明代藏傳佛教經典“甘珠爾”,以藏文重新抄寫一遍,祈求佛恩廣布、國泰民安,並賜名“龍藏經”。
藏文龍藏經收錄一千一百種藏傳佛教經典,分成一百零八函(冊),象徵治療眾生的一百零八種煩惱。而每一函平均有五百多頁,加上兩層書蓋,重達五十公斤。
藏文龍藏經是金粉加上膠和成泥狀,書寫於深藍色的磁青紙上,並在側面畫上藏傳佛教八寶圖。書寫經文需黃金五千兩,如以一位精擅藏文書法的喇嘛每天抄寫四頁經文的速度來算,要抄完全部經書十萬頁,共需七十年的時間。
藏文龍藏經藏於慈寧宮佛堂多年,逢特別節日,由宮中高級喇嘛開書誦念,歷時三百年。對佛教徒來說,加持法力驚人。據說有緣親睹全套書的人,將可獲七世平安。藏文龍藏經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遭遇盜印

2011年11月14日台北故宮博物院聲明該院查扣《龍藏經》和《永樂大典》等上千件電子檔案及76片文物光碟,初步確認陳耀東從2008年起,以DVD光碟逐次複製故宮耗費巨資製作的影像數字檔案,攜出後由其公司接洽買主進行倒賣。由於最少發現有10餘萬元的印製費用流向大陸,“廉政署”人員懷疑已有盜版流入市面,且不法獲利驚人。
這次涉及被盜印文物中的《龍藏經》,是清朝第一部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是台北故宮典藏極為重要的珍貴文物。台北故宮2008年以授權方式,委由台灣龍岡數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印製出版210套,是台北故宮繼《四庫薈要》和《四庫全書》之後,最大的一次出版計畫,每套售價188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