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羚

鬣羚

鬣羚[liè líng]也叫明鬃羊,屬牛科,典型林棲獸類,是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典型動物之一,主要活動于海拔1000~4400 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岩石的雜灌林。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人們據此將其與馴鹿、駝鹿和麋鹿一起稱為“四不像”。因其最早是在印尼的蘇門答臘被發現的,因此又叫蘇門羚。而浙江省個別地區稱之為牧羊。在中國,目前主要分布於甘肅、青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雲南、西藏、福建、廣東、廣西以及陝南等地,是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鬣羚 鬣羚

外形似羊,略比斑羚大,雄獸和雌獸之間的大小差別不顯著。 它的體長為140~190厘米,體重50~100公斤,肩高86~110厘米,尾長9~16厘米,兩隻耳朵特別狹長,似驢,可達19~21厘米,端部較尖,雌雄均有一對短而尖的黑角,短而光滑,介於兩耳之間,距離較遠,形狀較為簡單,兩角自額骨的後部長出後,平行而稍呈弧形往後伸展,角的橫切面呈圓形,末端較尖,角的表面具有環狀的棱及不規則的縱行溝紋,角尖處較為光滑,長度為20~26厘米,粗13~16厘米,最長的紀錄得自喜馬拉雅山地區,為32.4厘米。自角基至頸背有長十幾厘米的灰白色鬣毛,甚為明顯。頸背有鬃毛,吻鼻部黑色,吻端裸露,唇的周圍有髭毛,有明顯的球囊狀眶下腺,其開口處有一撮叢毛。

鼠蹊部具2對乳頭。身體的毛色較深,以黑色為主,雜有灰褐色毛,毛基為灰白色或白色。暗黑色的脊紋貫穿整個脊背。上下嘴唇、頜部污白色或灰白色。前額、耳背沾有深淺不一的棕色。頭後自角的基部到頸背的鬣或鬃毛很長,為白色或灰白色,也有的雜以棕色、黑色,長度約為15~20厘米,由頸部下披,成為其最為顯著的特徵。四肢的毛為赤褐色,向下轉為黃褐色。尾巴不長,與身體的色調相同   。

全身被毛以黑褐色為主,稀疏而粗硬,雜以灰褐色,毛乾基部黑,末端色淺,頸部有白色長毛,四肢由赤褐色向下轉為黃褐色。四肢粗壯,強健有力,蹄短而堅實,適於在山崖亂石間奔跑跳躍!被人或是家犬激怒時會主動發起攻擊 一般見人較淡定!

保護級別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7)——易危物種(VU)。

分布範圍

鬣羚 鬣羚

鬣羚是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典型動物之一,但也逐步北移到北緯33度左右的地區,分布範圍北起中國西北的秦嶺和青海的湟水河谷一帶,南至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包括中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和尼泊爾、克什米爾、印度、越南、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地。  

在中國則具體分布於西北、西南、華東、華南和華中地區。  

在陝西省 的商洛地區山陽柞水一帶深山老林高山 岩山區都有其蹤跡~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
1. 鬣羚甘南亞種 milneedwardi  
2. 鬣羚華東亞種 argyrochaetes  
3. 鬣羚墨脫亞種 jamrachi  
4. 鬣羚雲南亞種 montinus 
5. 鬣羚尼泊爾亞種 thar 

生活環境

鬣羚棲息于海拔1000~4400 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岩石的雜灌林,偶爾也到草原活動,生活環境有兩個突出特點,一個是樹林、竹林或灌叢十分茂密,另一個是地勢非常險峻。  

生活習性

鬣羚 鬣羚

一般結成5、6隻小群生活在一起,以各種雜草、樹葉為食。性情比較孤獨,除了雄獸總是單獨活動以外,雌獸和幼仔也最多結成4~5隻的小群,從不見較大的群體。早晨和傍晚出來在林中空地、林緣或溝谷一帶攝食、飲水,主要以青草、樹木嫩枝、葉、芽、落果和菌類、松蘿等為食。糞便呈散堆狀,每次排10粒。

夏季喜在大樹下、灌叢中及巨岩間等僻靜之處休息;冬季常到岩洞中避風、過夜。有較為固定的往來覓食的小路、休息場所及排糞地點,平時或出沒於懸崖絕壁之間,或隱身於密林之中   。

每個個體或小群都占有一定的領域,由於具有發達的眶下腺和蹄腺,可以用其分泌物在棲居範圍邊緣的樹木或灌叢上作領地的標記。極為善於攀登和縱躍,能在最陡峭的懸崖絕壁之間行動自如,或在亂石溪谷之間跳躍如飛。這是因為它的蹄子是由兩個緊密靠在一起的蹄組成,前端窄尖,後端寬闊,四周環以角質,中央為柔軟的部分組成,就像一個吸盤,使其能夠穩穩地站立或跳躍在陡岩之上。此外,在它的四肢底部還具有靈敏的外周感受器。在活動時,蹄子接受底部的刺激後,感受器可以將其轉換為一種信號,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又把接受到的信號轉換成控制信號,再傳遞給四肢上的各種不同的肌肉組,從而調節身體重心的平衡。在受到驚擾時,它能夠迅速奔跑,跳過險惡亂石,攀登到懸崖峭壁之上躲避敵害,逃脫之後便不會再返回   。

鬣羚 鬣羚

在被逼迫得無路可逃的時候,就用兩隻後蹄支起身體,直立起來,騰出兩隻前蹄拚命地往岩石上敲擊,發出“嘎嘎”的脆響,或者是往肚皮上像擂鼓一樣地“咚咚”敲打,聲音響徹山谷,藉以威嚇敵害。如果這一招不靈,也會奮起自衛,勇猛地用角進行堅決的反撲,攻擊對手。成年的雄獸性情較為兇猛,體強力壯,常常能衝出天敵的包圍,或戰勝體形不算太大的對手,將其頂到懸崖之下   。

2002~2004年採用檢查自然死亡個體的胃內容物和在野外直接觀察鬣羚(Capricornissumatraensis)採食植物種類中的兩種方法,在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鬣羚的食性進行了研究。在38隻死亡鬣羚的胃內容物和49個採食地中共記錄到鬣羚採食的植物121種,其中木本植物72種,占食物種類的60%;草本38種(包括2種竹子),占31%;其餘11種分別為藤本3種、苔蘚和蕨類6種、菌類2種,占9%。鬣羚在夏季採食的植物種類最多,有92種;冬季採食的只有43種。植物的嫩枝和樹葉是鬣羚的主要食物。在研究地區中,鬣羚和羚牛食物重疊比例超過30%,冬季重疊的比例高達48%   。

生長繁殖

鬣羚每年繁殖一次,在秋季的9~10月發情交配,逐偶時雄獸之間也有激烈的惡鬥,獲勝的一方才能與雌獸交配,敗者有時甚至會被頂死。雌獸的懷孕期約為8個月,幼仔多半於翌年5月下旬至6月初出生,每胎產1~2仔,幼仔出後毛一乾便能直立吃草,幾小時後便可隨母羊一起活動。幼仔2~3歲時性成熟,但2歲時仍然跟隨雌獸一起生活,3歲才開始獨立活動。壽命約15年。  

種群現狀

鬣羚在20世紀初時還很多,可是隨著近百年的捕殺,其數量正在迅速減少。最為稀少的是僅產在中國台灣的台灣鬣羚,據2007年調查,野生不足200隻。  

該物種的自然種群雖具有一定的數量,但由於多年年來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的濫捕濫殺,導致該物種的數量和分布面積正在減少。險峻的懸崖峭壁環境造就了鬣羚獨特的生存方式,但由於懸崖峭壁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限制,使人類對於該物種的研究和了解難以深入,許多方面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急需進行系統的研究。  

瀕危等級

鬣羚 鬣羚

鬣羚如同其他森林動物一樣,隨著其分布區內森林被大量採伐,使棲息地遭受破壞。此外,由於鬣羚體型較大,能提供較多的肉食,其皮板質量又屬上乘,常被過度獵殺。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將其列在附錄Ⅰ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受脅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將其列為易危級(VU)。

國內只有少量飼養供展覽。   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分化研究

測定鬣羚在中國的7個地方種群的線粒體DNA 細胞色素b 基因的419bp的片段序列,並分析其序列差異,構建了分子系統進化樹。結果表明:鬣羚各種群間的序列差異在0~14.31%。鬣羚種群最早在大約5.7百萬年有共同的母系祖先,並且在中國最早可能是從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區域開始演化的,隨後向周圍地區輻射擴散。日本鬣羚的分化時間大約在3.1百萬年前,並且可能是從中國大陸遷移過去的。白玉和道孚的鬣羚種群(與其它種群的鹼基替換率大於11.21%),日本鬣羚種群(與其它種群的鹼基替換率大於7.63%),洛扎的鬣羚種群(與其它種群的鹼基替換率大於4.05%)的分化估計已接近或達到亞種水平。鬣羚在中國至少存在3個進化顯著單元:A.白玉和道孚種群;B. 洛扎種群;C. 隆子、陝西、皖南和德格種群。應將它們分開管理,避免雜交,以保存遺傳分歧較大的類群及其進化潛力。  

人工飼養

成年餵養

鬣羚 鬣羚

成年鬣羚飼料以精飼料和青粗飼料搭配餵養,精飼料由麩皮、玉米粉、豆粕等配製成顆粒料;青粗飼料由新鮮植物根、莖、葉、塊根和果實組成,以胡蘿蔔、黃瓜、萵筍、土豆、南瓜、西瓜等為主。同時適量飼餵嫩樹葉,如杜英、女貞、構樹、桑葉等。日餵量為:精飼料1~1.5kg、青粗飼料2~3kg、樹葉5~10kg。投餵時間為上午9~10時,下午3~4時。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是每日清洗水槽,加強衛生消毒,籠舍每周消毒一次;定期檢查糞便,寄生蟲檢驗,防止傳染病發生。合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適當採集嫩草、樹葉、農作物莖葉,增加飼料多樣性。夏季抓好防暑降溫,冬季加強防寒保暖工作。

鬣羚屬神經質動物,應激反應強烈。因此要求飼養環境幽靜,空氣清新。由於鬣羚善於彈跳,行動敏捷,富有衝擊力,頭上長雙角,對建築物有一定破壞性。要求飼養籠舍有一定強度,能保證人畜安全。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哺乳動物

概述             1989年1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頒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在其列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6個種或種類和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0個種或種類中,哺乳動物共8目。
靈長目熊猴 | 自臀葉猴 | 自頰長臂猿 | 白眉長臂猿 | 長尾葉猴 | 裁帽葉猴 | 滇金絲猴 | 短尾猴 | 蜂猴 | 黑長臂猿 | 黑葉猴 | 黑葉猴的白頭葉猴亞種 | 灰葉猴 | 金絲猴 | 台灣猴 | 豚尾猴 | 倭蜂猴 | 白掌長臂猿 | 藏酋猴 | 獼猴
鱗甲目穿山甲
食肉目 | 棕熊 | 熊貓 | 黑熊 | 馬來熊 | 小熊貓 |石貂 | 大熊貓 | 紫貂 | 黃喉貂 | 大靈貓 | 小靈貓 | 熊狸 | 荒漠貓 | 叢林貓 | 猞猁 | 兔猻 | 金貓 | 漁貓 | 東北虎 | 華南虎 | 草原斑貓
長鼻目亞洲象
奇蹄目蒙古野驢 | 西藏野驢 | 野馬
偶蹄目野駱駝 | 鼷鹿 | 林麝 | 馬麝 | 原麝 |  河麂 | 黑麂 | 坡鹿 | 梅花鹿 | 馬鹿 |  白唇鹿  |  馬鹿 |  豚鹿 | 水鹿 | 麋鹿 |  野牛 |  駝鹿 |  野氂牛 | 黃羊 | 普氏原羚 | 鵝喉羚 | 藏原羚 | 藏羚 | 高鼻羚羊扭角羚 | 鬣羚 | 台灣鬣羚 | 赤斑羚 | 斑羚 | 塔爾羊 | 北山羊 | 岩羊 | 盤羊
兔形目海南兔 | 塔里木兔 | 雪兔
齧齒目河狸 | 松鼠

瀕危野生動物

銀帶魚
皇領蜂鳥
鉤喙蜂鳥
彩毛腿蜂鳥
四川哲羅魚
瘦小齒蒙
中澳粗尾鼠
白胸狐蝠
紅嘴官鳥
帶斑傘鳥
綠彩蛙
火冠蜂鳥
佩里輝尾蜂鳥
西太平洋卡洛島狐蝠
馬達加斯加大頭側頸龜
叉扇尾蜂鳥
金色曼蛙
綠喉毛腿蜂鳥
鹿羚
棉頂狨
馬島草鴞
西里伯斯野水牛
紅頭咬鵑
短角水牛
考布利牛
雙色獠狨
智利駝鹿
佛氏黃額長尾鸚鵡
普通鴞
喀拉米豚鹿
草原猯豬
白耳狨
褐漁鴞
辛氏蜥
獺狸貓
金狐蝠
楔尾綠鳩
瑪利安娜狐蝠
澳洲短頸龜
婆羅洲孔雀雉
愛德華雉
鳴官鳥
黑胸鳴官鳥
蒙面彩蛙
角官鳥
東方白背禿鷹
白腿小隼
西班牙帝雕
金色箭毒蛙
黃冠葉猴
錫爾河擬鏟鱘
林鵰
欖蠵龜
納吉夫陸龜
沙漠袋貂
大䴉
紅面吼猴
柴棺龜
蘇拉威西葉龜
巴拉望龜
大鼻羚
細角瞪羚
黑冠黃雀
白胸繡眼鳥
魯克氏仙鶲
科茲美鶇鳥
斑嘴犀鳥
紫喉輝尾蜂鳥
波斯鱘
金線䰾
長鬚鯨
雙辮八色鶇
綠喉蜂虎
鶴嘴翠鳥
猛鴞
長尾林鴞
烏林鴞
褐林鴞
黃嘴角鴞
縱紋角鴞
恆河江豚
鷹鴞
黃腳漁鴞
阿薩密兔
花頭鵂鶹
斑頭鵂鶹
林鵰鴞
烏鵰鴞
塔那河紅疣猴
縱紋腹小鴞
短耳鴞
草鴞
松雀鷹
黑冠鵑隼
棕翅鵟鷹
紅腿小隼
紅腳隼
猛隼
鷹鵰
漁鵰
靴隼鵰
白腹海鵰
捲毛蜘蛛猴
白腹鷂
烏灰鷂
白頭鷂
大鵟
印度鱉
菲律賓果蝠
短鼻大袋鼠
黑頭白䴉
黑䴉
尖尾兔袋鼠
條紋袋狸
菲律賓鱷
原麝
湄公河大鯰
庫氏硨磲
穗須原鯉
奧利諾科鱷
虹雉
太平洋鱘
紋背鱉
倉鴞
栗鴞
小鴉鵑
褐翅鴉鵑
花頭鸚鵡
紅帶箭毒蛙
紫紅頭鸚鵡
大紫胸鸚鵡
短尾鸚鵡
紅翅綠鳩
黃腳綠鳩
灰頭綠鳩
紅頂綠鳩
厚嘴綠鳩
橙胸綠鳩
針尾綠鳩
斑尾鵑鳩
棕頭鵑鳩
山皇鳩
綠皇鳩
小鷗
猞猁
星叢龜
印度陸龜
馬來西亞巨龜
百色閉殼龜
黃額閉殼龜
黑星額蜂鳥
栗腹蜂鳥
深藍吸蜜鸚鵡
窩瑪蟒
黃耳長尾鸚鵡
角鸚鵡
紅藍吸蜜鸚鵡
藍金剛鸚鵡
李爾金剛鸚鵡
灰綠金剛鸚鵡
紅冠亞馬遜鸚哥
帝鸚鵡
紅肛鳳頭鸚鵡
細嘴杓鷸
羅德哈威秧雞
白翅冠雉
白翼木鴨
夏威夷鴨
馬島麻斑鴨
藍岩鬣蜥
紐西蘭海燕
螺角山羊
爪哇野牛
侏儒野豬
安第斯山貓
長島長尾狸貓
達爾文狐
地龜
領角鴞
毛腿漁鴞
鵰鴞
白背兀鷲
雀鷹
蒼鷹
密蘇里鏟鱘
細嘴松雞
紅領綠鸚鵡
金肩鸚鵡
朱鷺
紅犁足蛙
蘇眉魚
褐耳鷹
白頭䴉鸛
斑羚
古巴鱷
金斑喙鳳蝶
達氏鱘
巨蜥
四川山鷓鴣
光面狐猴
鬣羚

分類社區自然生物

瀕危動植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表明,目前,世界上還有1/4的哺乳動物、1200多種鳥類以及3萬多種植物面臨滅絕的危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