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學名 Cyclura nubila lewisi
拼音:lányánlièxī
原產地 開曼群島
棲息環境 乾燥多岩灌木林區
體長 全長130-150公分
適溫 攝氏20-33度
物種簡介
藍岩鬣蜥棲息在乾旱森林或近岸的岩石及遼闊地區,雌蜥會於6月及7月在沙上挖穴生蛋。到了9月可能會生第二批。藍岩鬣蜥是草食性的,主要吃植物、果實及花朵。它們呈黃褐色至灰色,雄蜥在繁殖季節有一種藍色調。它們很大及重型,由頸底至尾巴端的背冠上有短棘。
藍岩鬣蜥的化石紀錄顯示它們於歐洲殖民時代甚為豐富,但到了2003年野外卻只餘下少於15隻,於21世紀初更相信它們已經滅絕。它們的衰落主因是被野生寵物掠食及失去棲息地。自2004年起,就有219隻飼養的藍岩鬣蜥釋放到野外。
分類
藍岩鬣蜥是大開曼的特有種。屬名是古希臘文的“圓尾”,意指其尾巴的厚環。其種小名是取自最先描述它們的科學家BernardC.Lewis。其近親是古巴鬣蜥及突棱圓鱗鬣蜥,三者都是從3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分化出來。它們的遺傳多樣性很低,但卻不像其他岩鬣蜥般缺乏生命力。其中一個理論指它們是從單一的雌性古巴鬣蜥演化而來。它們與小開曼及開曼布拉克的開曼鬣蜥不同。
於1938年,BernardC.Lewis到了開曼群島進行研究。他發現了兩隻藍岩鬣蜥,一雄一雌,後來被送到了大英博物館。[4]ChapmanGrant於1940年正式描述了它們並命名為Cycluramacleayilewisi。後來於1977年,將藍岩鬣蜥分類為古巴鬣蜥的亞種。後來於2004年確認了它們的獨特性而成為獨立的物種。
特徵
藍岩鬣蜥是大開曼上最大的陸生動物,全長達2米及重14公斤。它們的體長51-76厘米,尾巴與體長相若。它們的趾是互相緊扣,有利於挖穴及攀樹。雖然它們並非棲於樹上的,但有時也會攀樹達5米或以上。雄蜥較雌蜥大三分之一。成年雄蜥的皮膚呈深灰色至藍綠色,雌蜥則呈橄欖綠至淡藍色幼蜥呈深褐色或綠色,有一些較深的斑紋。初出生幼蜥的背上,由頸部至臀部的冠上有八道深色的山形斑紋。這種斑紋隨幼蜥1歲大後逐漸消退,變成灰色及奶白色,最終退成藍色。成年藍岩鬣蜥一般呈深灰色,配合周邊喀斯特地形的岩石顏色。當它們保護地盤發出警示時就會轉變為藍色。雄蜥的藍色較為明顯。它們的腳呈黑色,與身體顏色形成對比。雄蜥大腿上有結節可以釋放費洛蒙。雌蜥沒有這些結節,背冠也沒有這么明顯,故它們是兩性異形的。
眼睛及視覺
藍岩鬣蜥的眼睛有金色的瞳孔及紅色的鞏膜。它們有極好的視覺,可以偵測遠程的形狀及運動。由於它們只有少量的視桿細胞,在昏暗環境下的視覺很差。它們有雙重的錐狀細胞,對顏色非常敏感,甚至可以看見紫外線。這種能力對於它們曬太陽以吸收紫外線來生產維他命D非常重要。
藍岩鬣蜥的頭頂上有一個光敏的器官,稱為顱頂眼。這隻眼只有基本的視網膜及晶體,故不能生成影像。它只會對光暗敏感,可以用來偵測運動。
分布及棲息地
藍岩鬣蜥棲息在大開曼。藍岩鬣蜥只分布在大開曼。與其他同區的岩鬣蜥屬比較,藍岩鬣蜥應該也曾有群落棲息在海岸,但被人類殖民及建築道路所軀逐而消失。[1]它們現只分布在叢林、森林、農地等。它們可能是因食物及土壤而被吸引到農地附近,但卻因而與人類及野生寵物有所接觸。雌蜥一般會走到海岸邊生蛋。
雌性藍岩鬣蜥的地盤約有2400平方米大,雄蜥的地盤平均大5700平方米。雄蜥與雌蜥的地盤可以重疊,所以每一公頃約有4-5隻鬣蜥。
藍岩鬣蜥棲息在岩洞及樹穴,成年主要是地盤性的。幼蜥傾向棲於樹上。雛蜥會獵食當地的古巴游蛇。成年沒有天敵,但卻受野狗的威脅。3-4歲大就已經達至性成熟。
食性及壽命
藍岩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吃多達45種植物的葉子、花朵及果實。它們有時也會吃昆蟲幼蟲、蟹、蛞蝓、死鳥及真菌。它們在滲透調節上有一種問題:因為所吃的植物有較高含量的鉀,但平均養份卻較少,它們要吃很大的份量才能達到代謝的需要。由於它們不能製造濃度高於體液的尿素,故會在鹽腺排出氮化的尿酸。所以它們兩側的鼻腺可以補助來排出體內多餘的鉀及氯化鈉。
野外藍岩鬣蜥的壽命不詳,但估計也有幾十歲。於1950年在大開曼捕捉到的一隻標本,就被送到美國,最後於2004年才死亡。估計這隻標本於被捕捉時就已有15歲,故它的壽命達69歲,是世界最長壽的蜥蜴。飼養下的開曼鬣蜥就有33歲的壽命。
繁殖
藍岩鬣蜥於5月至6月間繁殖。雄蜥首先將不斷顫動頭部,接著會圍在雌蜥背後,再攬著雌蜥的頸部交配。雄蜥會壓制著雌蜥,限制其尾巴的動作,方便交配。交配一般需時30-90秒,一天很少會交配多於1-2次。雌蜥會於6月或7月在有陽光的地上生蛋,每次生1-21隻蛋。雌蜥會先選擇幾個地點才會生蛋。生蛋的巢穴約長0.41-1.5米長,末端較大可讓雌蜥轉彎。巢內的溫度保持在35℃,孵化期為65-90天。藍岩鬣蜥的蛋是所有蜥蜴中最大的。
藍岩鬣蜥約於3個月大就會保護自己的地盤。不論任何年齡的雌蜥都會棲息在重疊及約大2400平方米的地盤,雄蜥的地盤會較大,隨著年歲增長,重疊度亦會增加。
保育狀況
瀕危狀況
在大開曼的藍岩鬣蜥。藍岩鬣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群落只限制在大開曼的東部,於1998年就衰落至極為危險的情況,只餘下3隻。它們的分布地於過往25年就縮減得很厲害,很多位點都已經沒有它們的蹤跡。於2003年就發現它們的數量只有5-15隻。[18]2005年前就認為它們的野生群落已經滅絕。它們是地球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於2008年,有6隻藍岩鬣蜥被殺,令它們的情況更為衰落。
藍岩鬣蜥的草食性可以幫助在大開曼內傳播種子。研究發現經過藍岩鬣蜥消化道的種子發芽較快。它們亦可以將種子帶到新的地區,可以幫助平衡惡劣環境的氣候及植物生長。
自2005年從伊莉莎白二世植物園(QueenElizabethIIBotanicPark)及薩利納保護區(SalinaReserve)釋放了到野外後,藍岩鬣蜥發展了一個約有125隻的群落。伊莉莎白二世植物園的群落是自2001年起就已經開始培育,而薩利納保護區的則是自2006年從3隻蛋孵化後開始培育。2007年亦有一次大規模的放生行動,令野外的藍岩鬣蜥數目增加至299隻。
衰落原因
棲息地的破壞是藍岩鬣蜥面臨滅絕的主因。它們的棲息地被清除作為農地、公路及地產項目發展。另外,傳統的農地變更成畜牧的草場也影響藍岩鬣蜥的次級棲息地。
大家鼠、野貓及流浪犬會掠食及傷害藍岩鬣蜥,令野生群落的生存倍感壓力。路殺亦是另一增加死亡率的原因。雖然當地有法律保護,但仍舊會有獵殺藍岩鬣蜥的情況。
美洲鬣蜥成功由宏都拉斯引入到大開曼,成為了入侵物種,數量遠遠超過藍岩鬣蜥。雖然這並沒有對藍岩鬣蜥帶來直接的影響,但美洲鬣蜥的出現卻減低了公眾對藍岩鬣蜥的關注。公眾會被大量的美洲鬣蜥誤導,以為藍岩鬣蜥並非如報告般瀕危。藍岩鬣蜥經常會被售賣給旅客作為寵物。199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就指英國政府超過20年忽視海外領地的自然保育。很多物種因而滅絕。英屬加勒比群島在生物多樣性方面非常豐富,有很多特有的瀕危物種,但當地卻沒有實施及執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保育計畫
美國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mericanZooandAquariumAssociation)自1990年起就已經將藍岩鬣蜥列為最高級的保育對象。他們首個計畫就是希望培育藍岩鬣蜥。計畫初期就已經要面對捕獲回來的藍岩鬣蜥並非純種的問題。.經過5年的研究,終於成功發展了兩個培育的群落,讓群落互相繁殖來改善遺傳多樣性。另外,在美國本土的25個動物園也有培育藍岩鬣蜥的計畫。例如印第安納波利斯動物園(IndianapolisZoo)自2000年起就兩次成功培育藍岩鬣蜥。
2006年首次有幼蜥被放生到野外。每一隻放生的藍岩鬣蜥頸上都帶有識別帶,並植入了晶片,其獨有的頭部鱗片亦有紀錄。
私人的培育亦有進行。由於只有非常少量的純種,私人培育的多為與開曼鬣蜥及古巴鬣蜥的混種,這可以減低寵物市場對藍岩鬣蜥的需求。
藍岩鬣蜥保護計畫
藍岩鬣蜥保護計畫(TheBlueIguanaRecoveryProgramme)是源自開曼群島1990年的計畫。保護計畫連合了開曼群島的環境部門、國民信託、伊莉莎白二世植物園、澤西野生動物信託基金(DurrellWildlifeConservationTrust)、國際爬蟲類保育基金及歐盟委員會。這個計畫得到豁免於現行開曼群島禁止捕獵或飼養藍岩鬣蜥的法律。其保育政策包括培養幼蜥至2歲大,在保護區建立亞群落。工作包括研究、保護巢區及監察放生的動物。
在伊莉莎白二世植物園及薩利納保護區已成功復生了兩個亞群落。保護藍岩鬣蜥的棲息地仍然很重要,而薩利納保護區就只有36萬平方米的叢林,並不足以供1000隻藍岩鬣蜥居住。其他地區也會引入新的亞群落。長遠來說整體的飼養群落仍未能造到遺傳多樣性。個別的藍岩鬣蜥會被帶到不同的群落,以確保整體群落的基因流。當野生亞群落到達飽和狀態,計畫就會停止放生,讓它們自行繁殖。透過研究、監察及控制掠食來保護幼蜥的生存率及亞群落的發展。
藍岩鬣蜥的保育需要積極管理。為確保保育的運作,需要基金的資助;另外教育及宣傳亦需要提高公眾對保育的意識及支持。
保護狀況
是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之一,為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