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吻絲鰺

長吻絲鰺

長吻絲鰺(學名:Alectis indicus)為鰺科絲鰺屬的魚類。分布於印度洋非洲東岸和北部沿岸、紅海至澳大利亞、南太平洋,包括南海、台灣海峽、東海、黃海等海域。主要以沙泥底或游泳速度慢之甲殼類為主,偶而捕食小魚。主要釣漁法以延繩釣或拖釣,亦常被定置網捕獲。一般以清蒸或紅燒處理,亦可加工醃漬或曬乾食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長吻絲鰺長吻絲鰺

英文名:Alectis indica
俗名:草扇、銅鏡魽仔、大花串、須甘、東京瓜仔、白須公

英文名:Oldmaid;Plumedtrevally;Talakitok;Threadfish;Diamondfish;Diamondtrevally;Horsemackerel;Largethread-finjackfish;Indianthread-finnedtrevally;Indianthreadfin;Mirrorfish;Mirrorfish;Indianmirrorfish;Indianthreadfish;Indianthreadfish

地區分布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大西洋、西太平洋區,自印度洋沿岸起,東至琉球群島,南至澳洲海域。中國主要產於南海、東海和黃海。台灣各沿海可見其蹤跡,是常見之魚類。

形態特徵

長吻絲鰺,幼時體甚側扁而高,體長與體高約等長,略呈菱形;隨著年齡的成

長吻絲鰺長吻絲鰺

長,魚體逐漸向後延長,最大體長可達165公分;頭高大於頭長,使得頭背部輪廓明顯陡斜。脂性眼瞼不發達。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21~26枝。側線直走部起於第二背鰭第9~10鰭條的下方,直走部後半部具有弱的棱鱗。第一背鰭在小魚時有6~7硬棘,隨成長而逐漸退化;幼魚時,第二背鰭、腹鰭和臀鰭前方數鰭條延長如絲狀,隨著成長而逐漸變短。體銀色,背側較深;幼魚體側具4~5條弧形黑色橫帶,隨成長而逐漸消失。

體高而側扁,略呈菱形。吻長大於眼徑。眶前骨的高亦大於眼徑。魚小時,體長與體高略相等,第二背鰭、臀鰭與腹鰭的前數根鰭條延長呈絲狀,體側有4~5條黃色弧形橫帶。魚大時,體延長,體長為體高的2倍以上,鰭條漸短,不呈絲狀。側線上棱印數弱。暖水性中上層魚類。體長200毫米左右,大者可達1500毫米。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所生態

成魚主要巡遊於近海及大洋中,有時會游於淺礁區至水深100公尺處,中、

長吻絲鰺長吻絲鰺

小型魚則較常聚集於內灣或沿岸沙質海灘。主要以沙泥底或游泳速度慢之甲殼類為主,偶而捕食小魚。

漁業方法

主要漁法以延繩釣或拖釣,亦常被定置網捕獲。一般以清蒸或紅燒處理,亦可加工醃漬或曬乾食之。

分類社區自然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