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學名:領角鴞
同物異名:OtusbakkamoenaPennant,1769
拉丁文種名:bakkamoena
英文俗名:CollaredScopsOwl
形態特徵
小型猛禽。領角鴞體長20一27厘米,體重110—205克。體形和普通角鴞非常相似,體羽多具黑褐色羽乾紋及蟲蠹狀細斑,並散有棕白色眼斑。但後頸的基部有一個顯著的淡色翎領,是它與其他角鴞相區別的主要特徵。前額和眉紋為皮黃白色或灰白色。上體通常為灰褐色或沙褐色,並雜有暗色的蟲蠹狀斑和黑色的羽乾紋。下體為白色或皮黃色,綴有淡褐色的波狀橫斑和黑色羽乾紋。有的亞種跗跖上被羽到趾,有的趾裸出。虹膜黃色,嘴角色沾綠,爪角黃色,先端較暗。
初級飛羽黑褐色,外翈雜以寬闊的棕白色橫斑。尾灰褐色,橫貫以6道棕色而雜有黑色斑點的橫斑。頦、喉白色,上喉有一圈皺領,微沾棕色,各羽具黑色羽乾紋,兩側有細的橫斑紋,其餘下體白色或灰白色,滿布粗著的黑褐色羽千紋及淺棕色波狀橫斑;尾下覆羽純白色,覆腿羽棕白色而微具褐色斑點,趾被羽。
幼鳥通體污褐色,雜以棕白色細斑點,腹面較淡、呈灰褐色,除飛羽和尾羽外,均呈絨羽狀。初級飛羽黑褐色,內翈具灰黑色橫斑,外翈具棕白色大斑;其餘飛羽淺黑褐色,具污灰色和棕色斑;尾黑褐色,具淺棕色蟲蠹狀斑。覆腿羽白色。
生活習性
領角鴞棲息于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於山麓林緣和村寨附近樹林內。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通常單獨活動。白天多躲藏在樹上濃密的枝葉叢間,晚上才開始活動和鳴叫。鳴聲低沉,為“不、不、不、不”的單音,常連續重複4一5次。飛行輕快而無聲。會站在顯眼的地方,好奇心強,並不怕人。主要以鼠類、甲蟲、蝗蟲和鞘翅目昆蟲等為食。生肉且須帶骨,否則易因缺乏鈣質造成無法站立。
繁殖
繁殖期為3一6月份。通常營巢於天然樹洞內,或利用啄木烏廢棄的舊樹洞,偶爾也利用喜鵲的舊巢,亦會利用樹洞及人工巢箱。巢距地面的高度為1.2一5米。通常洞內沒有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2一6枚,但多數為3一4枚。卵的顏色為白色,卵圓形,光滑無斑。大小為35-38mm×30-32mm,平均36mm×31mm,重17-19g,平均18g。雌雄親鳥輪流孵卵。
地區分布
領角鴞有6個亞種分布於中國境內,其中東北亞種除了在上海為旅鳥,以及偶見於重慶外,其他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山東、四川、陝西等地均為留鳥。
華南亞種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為留鳥。
台灣亞種為我國的特產亞種,僅分布於台灣。
海南亞種也是中國的特產亞種,僅分布於海南。以上4個亞種都比較常見。
另外在我國還記錄有日本亞種和滇西亞種,日本亞種是僅見於上海和河北沿海的極為罕見的冬候鳥,滇西亞種分布於雲南西部騰衝,潞西,盈江,粱河等地,為罕見的留鳥。
分布於俄羅斯遠東、日本、菲律賓、中南半島、緬甸、泰國、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研究進展
台中縣野鳥救傷保育學會籌備會研究人員林文隆,在霧峰鄉山區掛設領角鴞人工巢箱;發現領角鴞捨棄龍眼樹的天然樹洞,進駐人工巢箱繁殖成功,孵化出兩隻幼鳥,生長情況十分良好。
台中縣野鳥救傷保育學會研究組長林文隆,從84年起開始在太平市車籠埔掛設約40個人工巢箱,成功之後才開始推廣至霧峰山區。3年前說服霧峰鄉山區果農於在自家檳榔園、果樹吊掛人工巢箱;目前為止,已經成功吸引大赤鼯鼠、赤腹松鼠、麻雀與領角鴞等鳥類與動物,利用人工巢箱或繁殖。
林文隆於2007年2月間掛設的領角鴞人工巢箱,已成功孵化出兩隻幼鳥。有趣的是,此對利用人工巢箱繁殖成功的領角鴞,每年原本利用高度不超過2公尺的龍眼樹洞;2007年度吊掛試驗性人工巢箱後,意外發現領角鴞竟捨棄天然樹洞,而改擇人工巢箱繁殖。這種現象是否顯示,大多數次生林、果園的天然樹洞質量的不佳,領角鴞可能是勉為其難地使用;人工巢箱輔助天然樹洞的成效,究竟能幫助多少比例的領角鴞繁衍?由於這項由台中縣野鳥救傷保育學會與霧峰山區居民自費進行的人工巢箱實驗計畫,尚無費用進行針孔影像記錄它們的生活、覓食、繁殖及撫育過程。期盼保育相關單位補助人工巢箱製作與研究經費,其成果將增進助於推展霧峰山區生態意識及生態教育的推展。
瀕危等級
1.CITES瀕危等級:附錄II:生效年代:1997
2.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生效年代:1989
3.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一種
4.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之一
作用
過去是中醫師給風濕和肺結核病人藥方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