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
身體扁平,稜脊不明顯,背甲黃褐或棕褐色,頭頂為淺橄欖色,柴棺龜的提醒與顏色變異極大,背甲有時深褐色、黃棕色、紅棕色。
分布
中國東部及南部各省(海南島,台灣省)、越南北部及琉球群島南部的石垣島、西表島等少數島嶼。
中國台灣省低海拔靠近山區的池塘、湖泊、溝渠、水田等環境仍偶可發現,但野生族群的個體數並不多。在台灣南部地區,較少發現柴棺龜的野生龜群。
柴棺龜與其它本本產烏龜最大的分別特徵就具有大致為黃褐色的背甲,除腹甲盾板外緣具有大型黑斑外,頭部和軀幹四肢均為黃綠色,在兩側眼睛還分別各有一條向後延伸的黃色條紋,因此又被稱為黃龜。本種除了在台灣有出現,也分布於中國南部、越南北部和琉球群島等地,隨著環境的不斷開發,它在野外已難得一見。
面臨滅絕
柴棺龜是早年台灣農村時代十分常見的烏龜,它主要喜好棲息在平地池塘、農耕地水田等靜水域環境活動,不過由於七十年代的經濟起飛,大量的池塘和農田紛紛遭到填平,蓋起了工廠和大樓洋房,棲息環境的消失,柴棺龜的身影也變得越來越罕見。如今只剩下環境破壞較不嚴重的東部宜蘭地區還保存著較穩定的族群數量。
習性
在台灣北部、中部及東部靠近山區的水塘、溝渠等環境仍常見,但野生族群多不大。柴棺龜屬雜食性的淡水龜,以各種小型水生無脊椎動物與植物的根、嫩葉為主食。因習性屬半水棲性,有時可遠離水域環境,到陸地上甚至於森林底層活動。但也因有遷移的習性,在靠近山區的道路上,偶而會發現被來往汽車壓死的情形。
柴棺龜的產卵季約從五至七月,每窩產卵數約1~7顆,以4~6顆較為常見。
在台灣野生族群的活動中,有明顯的季節性,溫度較低的冬季,比較不容易發現柴棺龜的蹤跡,有些個個體會在溫度較高的陸域環境中過冬。
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養殖龜種,但至今有關柴棺龜野外族群的研究並不多,對其生態習性的了解仍較為有限。
保護級別
柴棺龜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EN(瀕危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