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uángzuǐjiǎoxiāo外形特徵
黃嘴角鴞,體長19~21cm。上體棕褐色,具有細的黑褐色蟲蠹狀斑。肩部有一系列白色的斑點。耳羽簇明顯,呈棕褐色,具黑色橫斑,看上去象角一樣。面盤也是棕褐色而具黑色橫斑,下緣綴有白色,但後頸部沒有顯著的翎領,是它的主要特徵。初級飛羽上有3條白色橫斑。尾羽棕栗色,上面有6道黑色的橫斑。下體為灰棕褐色,有白色、黃白色的斑紋。虹膜黃色,嘴角黃色,跗跖灰黃褐色。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泊爾、錫金、孟加拉國、越南、寮國、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中國為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台灣等地留鳥,分為2個亞種,台灣亞種僅分布於台灣,分布於其他地區的是華南亞種,二者之間的主要區別是華南亞種的後頸沒有灰白色的頸圈,下體為灰棕褐色,較為斑雜,而台灣亞種的後頸有灰白色的頸圈,下體為白色而有淡褐色的蟲蠹狀斑。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600~2600m的橡樹、杜鵑、雪松等常綠針、闊林中。夜行性,在台灣、則棲息在低海拔的樹林中以及繁殖上升至800米的高度。主要吃大型昆蟲——甲蟲、蟬、螳螂等,亦吃小型嚙齒類、小鳥和蜥蜴。叫聲為銀鈴似的雙間音節的嘯聲,酷似“tunk-tunk”或“phew-phew”叫聲,可延續幾個小時之久,幾隻鳥相互呼應。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大吉嶺。
生長繁殖
繁殖期一般3~5月。巢營造在離地面2~7m高的樹幹、沒有鋪墊的洞裡。每窩產卵2~3枚,有時4~5枚。雙親孵卵。通常營巢於天然樹洞或啄木鳥廢棄的洞中。每窩產卵通常3-4枚,有時多至5枚和少至2枚。卵的大小為31-34mm×27-29mm,平均32mm×28mm。
保護級別
1.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10年鳥類紅色名錄。
2.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1995年列入附錄Ⅱ。
3.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之一。
4.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種。
亞種
黃嘴角鴞包括以下亞種
1、黃嘴角鴞台灣亞種(學名:OtusspilocephalushambroeckiSwinhoe,1870),是台灣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台灣本島,多見於低海拔的樹林中以及繁殖時升至800米的高度。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
2、(學名:OtusspilocephalushuttoniHume,1870)
3、黃嘴角鴞華南亞種(學名:OtusspilocephaluslatoucheiRickett,1900)。分布於中南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廣西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
4、(學名:OtusspilocephalusluciaeSharpe,1888)
5、(學名:OtusspilocephalussiamensisRobinson&kloss,1922)
6、黃嘴角鴞指名亞種(學名:OtusspilocephalusspilocephalusBlyth,1846)
7、(學名:OtusspilocephalusvandewateriRobinson&Kloss,1916)
8、(學名:OtusspilocephalusvulpesOgilvie-Grant,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