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貂

石貂

石貂也叫岩貂、掃雪,體形比紫貂稍大,也屬於較大型的貂類,石貂生活多在溝谷、亂石山坡築窩,一般活動於夜間,但在育幼期間,也常在白天出沒,抗寒力極強。石貂主要以嚙齒類小動物為食,對保護草原有益,有時也會食鳥卵和雛鳥,偶爾也捕食青海沙蜥等小型爬行動物。石貂皮堅韌輕薄,毛被細軟、豐厚,具光澤,是有名的珍貴毛皮獸。由於20世紀80年代以前長期獵捕,石貂數量持續下降,現在在野外很難見到。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石貂
拉丁學名:Martes foina
俗名:岩貂,掃雪,櫸貂英文名:Stone Marten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二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未列入
瀕危等級:稀有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未列入
生態環境:多棲息於乾寒高原及山地
致危因素:因為貿易被捕獵

分類地位

分類地位: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哺乳綱 Mammalia → 真獸亞綱 Tberia → 食肉目 Carnivora → 鼬科 Mustelidae → 貂屬 Martes → 石貂 Martes foina
下屬分類:| 石貂北方亞種 Martes foina intermedia | 石貂青藏亞種 Martes foina kozlovi

形態特徵

石貂石貂體型細長似鼬
石貂的體形細長似鼬,一般在45~50厘米左右,尾長約30厘米,體重1.1~2.3kg。毛色單一,灰褐色或淡棕褐色;喉斑大,可延及前胸,通常白色或略帶棕色斑點。四肢短粗,皆具5趾,趾行性,各趾有趾墊,掌墊3枚。耳短而寬圓,四肢則較鼬略長,比鼬類多四枚前臼齒,腳下有毛。頭部呈淡褐色,尾部和四肢為黑褐色,尾毛蓬鬆,針毛棕褐,絨毛豐厚潔白,背部皮毛為灰褐色。喉胸部有一乳白色或繭黃色的不規則塊斑。頭部短、寬,鼻墊有較深的縱溝,耳殼短而寬闊,軀體細長,四肢顯短,尾長超過頭體長之半,呈圓筒狀,尾毛蓬鬆。毛色除耳緣、頜、喉和胸部白色外,其餘各處均為較一致的談褐色(談咖啡色)。它的尾巴的長度大約為體長的一半,尾巴上的毛非常蓬鬆,形狀好似一把掃帚,當它在雪地上行走或奔跑時,就仿佛在掃雪一般,因而有人又叫它“掃雪”。體毛為灰褐色或淡棕色,喉部、胸部有一個鮮明的純白色“V”形斑紋或繭黃色斑點,向後分叉,是它區別於其他貂類的主要特徵。

生活習性

石貂石貂生活在岩洞裡
石貂的分布區域較廣,生態環境各異,多棲息於多岩石的山林或開闊的草原黃土溝谷地區。石貂棲息生境多樣,多石林地、開闊草原、黃土高原的深溝谷地以及青藏乾寒高原皆有蹤跡。除交配和哺乳期外,多單個活動,無固定洞穴,喜居樹上。很少上高樹。巢築於樹洞或石縫中。石貂晨昏和夜間活動,聽覺發達,行動敏捷,石貂穴居洞內,多晝伏夜出,但晨昏活動較頻。善於攀爬跳躍,在高20m、傾斜90°的泥石壁上行動自如;如被追趕急迫,一跳可達2-3m。
主要以各種鼠類、野兔、小鳥、雞類為食,也覓食鳥卵、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除動物性食物外,還食漿果或其它果實。石貂主要捕食小型鳥獸為生,亦吃魚、蛙和大型昆蟲,在冬季食物缺乏時亦常進入村落盜食雞、兔。夏秋季節各種果實、漿果成熟,亦大量採食。尋食範圍最大可達800km2。
石貂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可以在各種各樣的生態環境中生存,但普遍棲息於海拔4800米以下的林地、草原、高原地帶。非繁殖季節單獨生活,多築巢於樹上或掘穴為家,晝伏夜出,晨昏活動頻繁,視覺和聽覺都很敏銳,行動迅捷靈活,一躍可達2米,善於攀援,可以在垂直的石壁上來去自如,但是奔跑速度比較慢。

繁殖習性

石貂是季節性發情的動物,性器官的發育也有明顯的季節性周期變化。每年7月,雄獸的睪丸已經充分發育,並且有彈性,雌獸的外陰部出現腫脹,這時它們彼此發出求偶叫聲,為一長一短的“哇喔,咯……”,短音聲高而響亮,長音為由高而低並且微具顫音的喉鳴聲,然後互相舔頭部和陰部。8月份發情交配結束,雌獸的妊娠期為8個月左右,翌年的3—4月產仔,每胎產2—6仔。 最多8仔。幼獸約15-16個月達到性成熟。在飼養條件下,壽命可達18年。

種群現狀

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石韶皮年產數百張,有些年多達2000張。忽視了加強資源保護、積極繁殖飼養、合理獵取利用的方針,以致石貂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很大破壞。根據野外考察,昌都地區年產僅100多張,巴青縣僅30張左右。初步估計西藏東、南部尚存4000—4500隻。

分布地區

石貂分布於山西河北內蒙古四川寧夏陝西甘肅青海雲南新疆西藏等地。在國外,還見於歐洲西部,克里米亞高加索小亞細亞伊朗阿富汗中亞阿爾泰蒙古等地。中國石貂在地理分布上可能有2個亞種,即北方亞種(M. f. intermedia)和青藏亞種(M. f. kozlovi)。

致危因素

石貂人為的捕獵嚴重影響石貂的生存
石貂皮堅韌輕薄,毛絨細而豐厚,張幅大,色調淡雅美觀,是毛皮中珍貴的高級制襲原料皮,價值不菲。正因為如此,石貂遭到人們的大肆捕獵,數量急劇下降,形勢不容樂觀。一般認為過度捕獵和生境破壞是導致本種受威脅的主要原因。但考慮到石貂的棲息範圍很廣,故長期以來作為主要毛皮獸而遭過度捕殺,也許是更主要的原因。作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受到一定的保護,但收效不顯。在一些石貂分布範圍內建立的自然保護區,當可對保護的石貂有一定作用。
石貂的毛絨細密、顏色素雅,毛皮業頗為珍視,故石貂在中國歷來是重要狩獵對象,但數量很稀少,許多地區已瀕臨絕滅,難以見到。一般認為過度捕獵和生境破壞是導致本種受威脅的主要原因。但考慮到石貂的棲息範圍很廣,故長期以來作為主要毛皮獸而遭過度捕殺,也許是更主要的原因。

保護措施

現有保護措施 作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受到一定的保護,但收效不顯。在一些石貂分布範圍內建立的自然保護區,當可對保護的石貂有一定作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受國家法律保護,所以濫食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其次,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由於環境的惡化,人類的亂捕濫獵,各種野生動物的生存正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
保護措施建議
1、嚴格執法,禁止任意獵殺石貂;應當考慮全面禁獵石貂若干年,如5-10年,以利其種群恢復, 並有利於生態平衡;2、組織專業人員調查野生種群數量,在有石貂分布的自然保護區內研究其種群結構和動態,為近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保護意義

石貂廣布於西藏東部地區,以各種齧齒動物為食,因而在控制鼠害方面有著積極作用。石貂皮堅韌輕薄,毛被絨細、豐厚,張幅大,色調淡雅美觀,是毛皮中珍貴的高級制襲原料皮。長期以來深受藏族人民喜愛,是主要對外貿易品種之一。
石貂是一種重要的毛皮獸,其皮草質量雖次於紫貂但優於黃喉貂等其它貂種,皮質柔軟堅韌,絨毛細密厚重,色調淡雅美觀,非常受毛皮商青睞。由此導致的濫捕偷獵造成短期內野生石貂數量急劇下降,初步估計在西藏東南部地區僅存4000~4500尾,已經被列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該物種消滅鼠害的積極貢獻遠遠大於其毛皮價值。
近100年,物種滅絕的速度已超過了自然滅絕速度的100倍,現在每天都有100多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中國也已經有10多種哺乳類動物滅絕,還有20多種珍稀動物面臨滅絕。而它們的滅絕會導致許多可被用於製造新藥的分子歸於消失,還會導致許多有助於農作物戰勝惡劣氣候的基因歸於消失,甚至引起新的瘟疫,由此所造成的損失是我們永遠也無法挽回的。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哺乳動物

概述 1989年1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頒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在其列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6個種或種類和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0個種或種類中,哺乳動物共8目。
靈長目熊猴 | 自臀葉猴 | 自頰長臂猿 | 白眉長臂猿 | 長尾葉猴 | 裁帽葉猴 | 滇金絲猴 | 短尾猴 | 蜂猴 | 黑長臂猿 | 黑葉猴 | 黑葉猴的白頭葉猴亞種 | 灰葉猴 | 金絲猴| 台灣猴 | 豚尾猴 | 倭蜂猴 | 白掌長臂猿 | 藏酋猴| 獼猴
鱗甲目穿山甲
食肉目 | 棕熊 | 熊貓 | 黑熊 | 馬來熊 | 小熊貓 |石貂 | 大熊貓 | 紫貂 | 黃喉貂 | 大靈貓 | 小靈貓 | 熊狸 | 荒漠貓 | 叢林貓 | 猞猁 | 兔猻 | 金貓 | 漁貓 | 東北虎 | 華南虎 | 草原斑貓
長鼻目亞洲象
奇蹄目蒙古野驢 | 西藏野驢 | 野馬
偶蹄目野駱駝 | 鼷鹿 | 林麝 | 馬麝 | 原麝| 河麂 | 黑麂 | 坡鹿 | 梅花鹿 | 馬鹿| 白唇鹿| 馬鹿| 豚鹿 | 水鹿 | 麋鹿| 野牛| 駝鹿| 野氂牛| 黃羊| 普氏原羚| 鵝喉羚| 藏原羚| 藏羚| 高鼻羚羊 | 扭角羚| 鬣羚 | 台灣鬣羚 | 赤斑羚 | 斑羚 | 塔爾羊 | 北山羊 | 岩羊 | 盤羊
兔形目海南兔 | 塔里木兔 | 雪兔
齧齒目河狸 | 松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