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貌特徵
細嘴杓鷸是中等身形的杓鷸,長36-41厘米。翼展長77-88厘米。它們的大小如中杓鷸,但羽毛卻較像白腰杓鷸。繁殖時的成鳥上身呈灰褐色,下背部及臀部呈白色。下身呈白色,有深褐色的斑紋。兩側有圓形或心形的斑點。成鳥平時的羽毛相似,但兩側有較小斑點。雄鳥及雌鳥相似,但雌鳥的喙較長,目的是避免雄鳥及雌鳥爭奪食物。雛鳥的羽毛像成鳥,但兩側有褐色的斑紋,心形的斑點只在第一年的冬天才出現。與中杓鷸相比,細嘴杓鷸的胸部、尾巴及翼底較白,而喙較短及幼長,喙底較直。中杓鷸與細嘴杓鷸的斑點亦有所不同,中杓鷸的呈箭咀形,而細嘴杓鷸則呈圓形或心形。細嘴杓鷸的頭上有深色的冠,肩膀呈白色,有點像中杓鷸。細嘴杓鷸的外表在野外很難見到。
細嘴杓鷸比其他杓鷸較白,翼底呈白色,兩側有明顯的斑點。
生活習性
細嘴杓鷸的叫聲像中杓鷸,但較為高音,更有節奏及較短。
有關細嘴杓鷸的繁殖所知有限,只曾發現數個巢,平均每個巢內有4顆蛋。
細嘴杓鷸主要以喙在軟泥中覓食細小的無脊椎動物,也會在地面上找細小的食物。它們是高度群居的鳥類,在繁殖季節以外也會群居,甚至與其他如中杓鷸等其他杓鷸一起生活。
地區分布
一些細嘴杓鷸曾在歐洲西部、加那利群島、亞速爾群島、阿曼、加拿大及日本出現。在北美洲就只曾於1925年在渥太華出現 。
種群現狀
細嘴杓鷸經過長時間的減少後,數量已變得非常稀少,而且亦在繼續減少。估計現時只有少於50隻細嘴杓鷸,以及一些未確認的觀察報告。它們其實是繼大海雀於150年前消失後第一種正面臨滅絕危機的歐洲鳥類。細嘴杓鷸的衰落主要是由地中海冬天時過份捕獵所致。失去棲息地亦可能是成因之一,不過在西伯利亞仍有大部份適合棲息的地方。它們成功繁殖的比率不明,而現存有多少基因流動亦不明。理論上它們可能逃避至一些不能涉足的地方,但亦相信只存有很少數量。
唯一詳細紀錄的細嘴杓鷸巢穴是於1924年在西伯利亞鄂木斯克近塔拉(57°N 74°E / 57, 74)的地方發現。雖然曾進行詳細搜尋,但它們的巢穴自此不明。它們減少的程度亦可以從以往在摩洛哥過冬的候鳥的消失得知一二。
於1995年在義大利指發現有20隻細嘴杓鷸,在英國諾森伯蘭郡的德瑞里奇海灣亦有發現雛鳥的紀錄。在古北區西部的數個地區亦有指發現細嘴杓鷸,包括在義大利及希臘,但都沒有相片及跟進工作,當中其中一隻更認為其實是中杓鷸。另外在多瑙河三角洲亦有指見到它們。
故此,雖然沒有足夠證明,但基於可能的棲息地,相信細嘴杓鷸仍然存在。估計它們已逃避至歐洲東南部偏遠的地方過冬。
相關信息
細嘴杓鷸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類之一,自從1999年以來就沒有確實的紀錄。它的消亡速度很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於摩洛哥還可以記錄到過百隻的大群,但80年代只有103筆紀錄,90年代再降至74筆。99年以後就沒有訊息了。英國的皇家鳥類保護協會宣布一個尋找細嘴杓鷸的計畫。他們也懷疑細嘴杓鷸缺乏紀錄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沒有被鑑別出來,因為主要的越冬地中東地區的鳥類調查人員不多。這一點,可能跟黑嘴端鳳頭燕鷗一樣。在日本的鳥類名錄上面,細嘴杓鷸是有列進去的,因為在好久以前曾經採過兩個標本。所以不能完全排除它會在中國出現(特別是西部)。
文化
摩洛哥曾於1994年以細嘴杓鷸來發行郵票。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它們列為瀕危物種(C2a(ii); D),即估計只有少於50隻成鳥仍然生存,而且仍在減少中,可能只有一個亞群。
一些細嘴杓鷸曾在歐洲西部、加那利群島、亞速爾群島、阿曼、加拿大及日本出現。在北美洲就只曾於1925年在渥太華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