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四川哲羅魚(拼音:sìchuānzhéluóyú)(學名:Huchobleekeri)又名川陝哲羅鮭。
分類
為鮭科哲羅魚屬的魚類,俗名花魚、貓兒魚、大口魚、虎嘉魚、貓魚,川陝哲羅鮭。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略側扁,腹部圓。口大,斜裂,向後延伸至眼球中部或後緣的下方。上頜稍突出,略長於下頜;上頜骨細長,向後伸過眼後緣。頜骨、犁骨和舌骨均有較多的粗壯牙齒,齒錐形,末端鋒利,斜向內方。犁骨軸部每側有4大牙齒。鰓孔大,鰓膜和鰓峽不相連。眼較大。鱗小,側線鱗125-152,腹鰭基具腋鱗3枚。側線平直。背部藍褐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和鰓蓋上分布有呈小十字形的不規則灰黑色小斑點。幽門盲囊65-120。
生活環境
屬冷水性魚類,喜棲居於深水河灣或有流水環境,底質為礫石或砂石,海拔700-1200米的山麓溪流、兩岸多高山遮蔽、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溶氧量、水溫較低的水域。
生活習性
性活潑健泳、兇猛,喜單獨活動。為兇猛肉食性魚類,其食物主要是魚類和水生昆蟲的成蟲及其幼蟲。幼魚階段以水生昆蟲為主,其次為小魚和底棲動物。成魚則以魚類為主食,也食水生昆蟲、蝦和水蚯蚓等。性成熟年齡大部分為3+齡。
生殖
生殖時期約在驚蟄到春分季節。產卵場多在深水潭附近灘口處的淺水區,水流稍緩,河底多礫石和砂質。親魚有二次築窩產卵的習性,產卵前親魚先在適宜的河底挖掘圓形或橢圓形的淺窩,然後再行產卵。
分布
分布於岷江、青衣江上游和大渡河中上游,陝西省太白縣和青海省的斑瑪亦產此魚,常棲息于山區急流以及深水河灣。
川西北岷江上游,沿大渡河中上游達青海省境內;秦嶺南麓漢江上游支流的湑水、太白河等水系。
產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汶川、灌縣。
保護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等級:二級。
為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一種,是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種。
瀕危因素
棲息地破壞:虎嘉魚為孤立的分布於一些支流的上游。由於河流上游攔河築壩,興建水利工程,以及河道兩岸大量砍伐森林而引起水土流失等原因,使虎嘉鮭的生活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造成其數量大為減少。環境污染:河流沿岸工廠的排放污水,使虎嘉魚生存環境遭到破壞。過度捕獵:虎嘉鮭的自然種群中雄性遠多於雌性,而雌性的懷卵量少,而當地漁民在產卵期大量捕撈產卵親魚,甚至採用毒、電、炸捕撈方法,使己日趨減少的資源受到更嚴重的破壞。
最大貓魚
中國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柯河林區發現青藏高原邊緣山區唯一的,現處於瀕危境地的珍貴魚類——“貓魚”(學名川陝哲羅鮭),這也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貓魚”。2009年1月9日,青海省果洛州班瑪縣加布村牧民在瑪柯河林業局可培苗圃河流處發現了一條已經死亡的魚。經鑑定,這條魚為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魚類川陝哲羅鮭。據測量,這條魚長114厘米,體重約20公斤,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最大的川陝哲羅鮭。
川陝哲羅鮭是中國大型土著鮭魚類,也是青藏高原邊緣山區唯一的哲羅鮭屬珍貴魚類。據魚類學家分析,川陝哲羅鮭是第四紀冰川時期由北方擴散而來,冰期結束後停留在海拔較高、水溫較低的河流中生存下來,並成為現在的一個獨立物種,它是歷史上氣候變化的一個有力物證,在研究動物地理學、魚類系統發育與氣候變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目前川陝哲羅鮭已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1960年以前,中國川陝哲羅鮭的數量還比較多,之後由於一些河流上游築壩,興建水電站及其他水利工程,加上沿岸工廠向河道排放污水,以及在河道兩岸大量砍伐森林等原因,使川陝哲羅鮭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陝西、四川一些地區多年採集不到標本,甚至在一些地區已經絕跡。目前瑪柯河是唯一能夠發現川陝哲羅鮭的水域。但由於瑪柯河自然環境的惡化及人為活動的加劇,使得川陝哲羅鮭棲息水域污染,產卵場嚴重萎縮,產卵洄游通道被阻斷,造成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現已處於瀕危境地。中國漁業部門在1998年至2004年進行的四次川陝哲羅鮭專項調查中,均未採集到活體標本。
這是青海從1999年以來第一次看到川陝哲羅鮭魚體標本,而且有如此大的個體,證明了川陝哲羅鮭在瑪柯河水域還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