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李爾金剛鸚鵡](/img/a/2a1/nBnauM3X1QDNyQzMxATOyITNzMTM5kjM5ADMxADMwAzMxAzLwk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整體概述
![李爾金剛鸚鵡](/img/3/0b7/nBnauM3XwEDM4EDMwgDN2QzM1ITM0kzMwUzMwADMwAzMxAzL4Q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很難想像,在七八零年代時因為棲地與主食的流失,加上人為捕獵買賣,李爾金剛鸚鵡的數量竟然僅剩70多隻瀕臨絕種邊緣,處境極為極為艱難與緊急,更成為許多富有的收藏者覬覦的目標,也因為國際間保育團體努力不懈的保育措施與行動,再加上國際法條和巴西政府的明訂嚴格保護,九零年代野外數量上升至一百多隻,根據報導,時至今日由於保育行動的落實與嚴禁盜捕與買賣的政策,再加上保育團體爭取擴大保護區的範圍,讓李爾金剛鸚鵡的數量復育到估計有700多隻的數量,這是個非常鼓舞人心的數據與案例!一度為世界上最瀕危的鳥類之一的李爾金剛鸚鵡得到了重生的機會,更是給人們一個正面的教育與觀念,即便數量上升,李爾金剛鸚鵡的籠養數量依舊非常稀少。
李爾金剛鸚鵡的棲息地是乾燥、像沙漠般的沙地地區,該地區無雨林里的高大茂盛植物,而主要是零散的矮灌木叢,主要食物是利科瑞棕櫚樹(LicuriPalm)的果實為主,其食物來源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利科瑞棕櫚果實,是相當特別的飲食習慣,但這種高度依賴單種食物的特性也導致李爾金剛鸚鵡的生存困難,棲地破壞與利科瑞棕櫚樹的脆弱生長環境造成這種棕櫚果實一直沒有充分的供給李爾金剛鸚鵡,所以保護利科瑞棕櫚樹也是李爾氏金剛鸚鵡保育的重要一環;由於棲息地地形的關係,李爾金剛鸚鵡主要築巢於岩洞中,繁殖期通常是利科瑞棕櫚樹果實盛產的時期,大約為1-5月較潮濕的季節,牠們偶爾也會到玉米田中覓食,活動時通常成群,儘管群體活動數量都相當少。
地理分布
![李爾金剛鸚鵡](/img/a/2a1/nBnauM3X1QDNyQzMxATOyITNzMTM5kjM5ADMxADMwAzMxAzLwk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外形特徵
![李爾金剛鸚鵡](/img/d/8f5/nBnauM3X3UzMxQzM1kDN2QzM1ITM0kzMwUzMwADMwAzMxAzL5Q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環境習性
青藍金剛鸚鵡目前只棲息於巴西東北部的砂岩峭壁,這樣可以讓它們在晚上免於天敵的侵害,它們清晨在天還沒亮就離開峭壁覓食,黃昏才會回來。它們尖銳刺耳的大叫聲往往響徹整個峽谷,也因此很容易被人類和掠食者發現。它們通常不成對活動,一般是一群8到30隻集體行動,它們和藍紫金剛一樣喜愛棕櫚樹,在樹上進食完畢後,會成對理毛社交一番。
喜食棕櫚樹的果實,尤其是一種名為licuri棕櫚樹的果實。有時候會尋找牧地上被牛羊反芻過或是排泄出來的licuri棕櫚樹的果實,因為這樣果實會變的比較軟。同時也以其它樹上的水果、堅果和灌木叢的漿果、蔬菜為食。
飼養摘要
如上述所言,李爾氏金剛鸚鵡的籠養數量相當相當地稀少,且有許多是在特定合法機構與動物園裡,所以其人工圈養的信息相當有限,但與其表親藍紫金剛相差不遠,強而有力的喙部需要堅固的籠舍與巢箱,飲食上宜提供多一些高能量的堅果與各類穀物、種子,各類蔬果也是日常必備食品,籠舍需寬敞且通風。
人工繁殖
李爾氏金剛鸚鵡的繁殖因其籠養數量極低的原因所以很少見,其中著名的成功案例發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也是第一次人為繁殖成功的案例,由布許花園 (Busch Gardens)在1982年繁殖成功,他們的種鳥當時均超過二三十歲,使用的籠舍不大,巢穴入口由水泥造成相當堅固,一次約產下3-4顆蛋,孵化期大概 28天左右,幼鳥羽毛長成需3個月,待其斷奶需更久時間。現狀及保護
1.屬《華盛頓公約》I 級保護的極瀕危物種。
2.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3.瀕危(IUCN3.1)
4.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一種
5.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之一
背景資料
第一個關於李爾氏金剛鸚鵡外型的描述早在超過一個世紀前出現,但其野外的群族依然無人知曉。直至1978年,於巴西東北部內陸的Licurí棕櫚樹上被發現。Licurí的果仁為其主要的食糧,Licurí本來遍布當地達250,000平方公里的面積,但放牧活動破壞了絕大部份的Licurí。現時正計畫種植50,000棵Licurí。李爾氏金剛鸚鵡棲息及築巢於砂岩峭壁,當地的峭壁亦已被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