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奧里諾科鱷(拼音:àolìnuòkēè)是西半球最大的鱷,體長可達7米,其特徵與美洲鱷非常相似。奧里諾科鱷生活於哥倫比亞東部和委內瑞拉的奧里諾科河盆地中的安靜河流和瀉湖中,在奧里諾科河口一帶,與美洲鱷分享共同的棲息地,主要以魚為食,也捕食其他可以捕到的脊椎動物。形態特徵
一般成年奧利諾科鱷身長可達4.8米,雌性體重可達200公斤,雄性則有380公斤,雖然曾有發現過一個長6.6米大型標本,為目前所發現的最大體型的奧利諾科鱷,但此標本未經證實,而目前以其數量來說,要找到長5米以上的奧利諾科鱷,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地區分布
主要分布於南美洲北部的淡水地域(尤其是於奧利諾科河)。繁殖習性
奧里諾科鱷的繁殖習性可能與美洲鱷相似。奧里諾科鱷由於鱷魚皮貿易耳數量驟減,雖然受到法律保護,但是法律難以很好的執行,現在在委內瑞拉野外可能不及百隻。奧里諾科鱷在動物園沒有繁殖過,但在有些私人養殖場中可以繁殖。
這種生活在委內瑞拉的奧里諾科鱷魚。它是美洲最大的鱷魚,也是委內瑞拉動物中的珍品。多年來委內瑞拉有關單位採取各種措施保護處於瀕危的奧里諾科鱷魚,並取得了成效。
保護狀況
此物種屬於《華盛頓公約》附錄:第一類保護動物。是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之一,為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種。
物種現狀
為了得到製作手提包,皮帶和鞋子的鱷魚皮,南美洲的奧利諾科鱷幾十年來遭到無情地獵殺。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為止,他們已經幾乎在委內瑞拉的奧利諾科河盆地和哥倫比亞被消滅了。1976年,雖然禁止了獵殺,但是也造成了破壞:一組統計數字發現少於300種動物。自然資源保護學家和科學家已經努力挽救這種長度可能超過20多英尺(6米)的受困爬行動物。自從1990年以來,4個委內瑞拉的動物園飼養中心已經往奧利諾科河放養了1300多條鱷魚。
保護計畫
1990年由環境部和私人機構發出倡議,制定了保護奧里諾科鱷魚的計畫,通過人工保護和養殖,增加這一珍貴動物的數量。因為在自然環境中大量繁殖已不可能。這種鱷魚只生存在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原來估計只有250條。經過10年的保護工作,已繁殖和放回自然界2150條奧里諾科鱷魚,其中1400條在阿普雷州。估計一歲以上的鱷魚現在有3000條,也可能5000條。
為了保護鱷魚,有關部門在科赫德斯州和波圖格薩州建立了三個鱷魚養殖場,讓成年鱷魚在那裡繁殖,然後人工餵養一年,鱷魚長到80厘米後,在雨季開始時放回河裡。為了跟蹤觀察,技術人員在鱷魚腿上系一個環,在鱗片上作標記。保護鱷魚的活動得到了有關部門和私人企業的大力支持。餵養一條成年鱷魚每月需要15萬玻利瓦爾,它吃馬肉、魚等成本高的食物,養殖場還在食料中加入維他命,以增強鱷魚的體質。養殖場90%的預算用於購買鱷魚的食品。環境部正在尋求國際援助,以便增加資金更好地保護奧里諾科鱷魚。
瀕危野生動物
鱷形目相關類別
鱷形目 | 爬行綱古蜥亞綱的 1目 |
鼉科 | 北美的密河鼉、長江的揚子鱷(中華鼉) |
鱷科 | 侏儒鱷(Osteolaemus tetraspis )、美洲鱷(Crocodylus acutus)、非洲狹吻鱷(Crocodylus cataphractus)、 奧利諾科鱷(Crocodylus intermedius)、澳大利亞淡水鱷(Crocodylus johnstoni)、菲律賓鱷(Crocodylus mindorensis) 、瓜地馬拉鱷(Crocodylus moreletii) 、尼羅鱷(Crocodylus niloticus)、紐幾內亞鱷(Crocodylus novaeguineae)、沼澤鱷(Crocodylus palustris) 、灣鱷(Crocodylus porosus) 、古巴鱷(Crocodylus rhombifer) 、暹羅鱷(Crocodylus siamensis) 、馬來長吻鱷(Tomistoma schlegelii) |
食魚鱷科 | 印度有恆河食魚鱷1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