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斑尾鵑鳩不常見,生活於海拔800~3000米間的山地森林。亞種tusalia為四川中部的夏候鳥、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的留鳥;少數為留鳥。國內分布於華南一帶,北抵四川寶興及福建西北部,西抵雲南,南至海南島;國外分布於克什米爾、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緬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數量稀少,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鳥種描述
斑尾鵑鳩,體大(38厘米)而尾長的褐色鵑鳩。背及尾滿布黑色或褐色橫斑。頭灰,頸背呈亮藍綠色。胸偏粉,漸至白色的臀部。雌鳥無亮綠色。背上橫斑較密,尾部橫斑有別於同地區的其他鵑鳩。
虹膜-黃色/淺褐色;嘴-黑色;腳-紅色。 叫聲:響亮的kro-uum或u-wa聲,第二音節比第一音節更響更高,僅在近處可聞。雄鳥前額、眼先、頰、頦和喉皮黃色,微沾紫色,頭頂、後頸和頸側綠紫色而具金屬光澤;上體餘部,包括翅上小覆羽、中覆羽及數枚內側飛羽黑褐色,密被以棕栗色細橫斑。其餘翅覆羽和飛羽暗褐色。中央尾羽與背同色,亦為黑褐色而雜以棕栗色橫斑,外側尾羽暗灰色而具黑色次端斑。上胸紅銅色,具綠色光澤,下胸較淺淡。腹棕白色,尾下覆羽棕色。雌鳥和雄鳥相似,但上體少光澤,頭頂與胸具黑褐色細橫斑。虹膜藍色,外圈粉紅色,嘴黑色。跗蹠和趾暗紫紅色,爪角褐色。
野外鑑別特徵:中型鳥類,體長32-41cm。上體大都黑褐色而具栗色細橫斑,尾較長,亦具黑色和栗色橫斑。前額、眼先、喉皮黃色,頭頂、後頸和頸側金屬綠色。上胸紅銅色,腹棕白色。嘴黑色,腳紫紅色,野外特徵極明顯,容易識別。
分布範圍
喜馬拉雅山脈至東南亞、爪哇及巴厘島。分布於自克什米爾地區、至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緬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華南一帶北抵四川、福建等地,主要生活於丘陵的樹林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尼西亞爪哇。 分布狀況:不常見,于海拔800~3000米間的山地森林。亞種tusalia為四川中部的夏候鳥、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的留鳥;minor 為留鳥,見於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廣東,於海南島也有分布;上海有過迷鳥記錄。
生活習性
生 境
通常成對活動,偶爾單只,很少成群活動。行動從容,不甚怕人,見人後並不立刻飛走,總要停留對視片刻才起飛。叫聲低沉似’coo-um-coo-um’聲。
習 性
結小群活動。疾速穿越樹冠層。落地時尾上舉。
體 型
體重雄性160-220g,雌性165-230g;體長雄性333-371mm,雌性324-410mm;嘴峰雄性14-16mm,雌性15-22mm;翅雄性166-184mm,雌性168-183mm;尾雄性158-185mm,雌性149-201mm;雄性跗蹠20-24mm,雌性17-27mm。
食 性
主要以榕樹果實和其他植物漿果、種子、草子為食,有時也吃稻穀等農作物。
生長繁殖
繁殖期5-8月。成對營巢於茂密的森林中,有時也在竹林中營巢,通常置巢於樹枝椏上或竹椏上。巢甚簡陋,主要由枯枝和草構成。每窩產卵1枚,偶爾2枚。卵的大小為30-38mm×20-28mm。
亞種
斑尾鵑鳩華南亞種(學名:Macropygiaunchallminor)。在中國大陸,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上海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
斑尾鵑鳩西南亞種(學名:Macropygiaunchalltusalia)。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大吉嶺。
相關信息
江西武夷山保護區篁村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黃沙坑龍潭巡護時,發現大種群數量的斑尾鵑鳩。據管理站工作人員觀察,該斑尾鵑鳩種群數約有200至300隻,活動範圍只有1至2平方公里。
篁村保護管理站鄭站長介紹,斑尾鵑鳩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列為稀有種。從2006年開始,武夷山科考局鳩鴿科就開始記錄斑鳩在武夷山的活動,以前只有關於火斑鳩、朱頸斑鳩和山斑鳩的鳩鴿科鳥類的記錄,這次發現的大種群斑尾鵑鳩填補了該斑鳩在武夷山記錄的空白。此次發現的大種群數量的斑尾鵑鳩有成體和亞成體,屬於亞種留鳥和繁殖鳥,但並不是向武夷山遷徙。斑尾鵑鳩通常成對活動,偶爾單只,很少成群活動,此次發現大種群數量斑尾鵑鳩實屬罕見。龍潭周邊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森林生態保存完好,較適合斑尾鵑鳩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