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鳩鴿亞科Columbinae有29屬181種,為鳩鴿科的最大類群,包括鴿屬Columba、粉紅鴿屬Nesoenas、斑鳩屬Streptopelia、鵑鳩屬Macropygia、長尾鳩屬Reinwardtoena、蕉鳩屬Turacoena、森鳩屬Turtur、小長尾鳩屬Oena、金鳩屬Chalcophaps、白頂地鳩屬Henicophaps、銅翅鳩屬Phaps、冠鳩屬Ocyphaps、岩鳩屬Geophaps、栗翅岩鳩屬Petrophassa、姬地鳩屬Geopelia、巨地鳩屬Leucosarcia、哀鳩屬Zenaida、地鳩屬Columbina、藍地鳩屬Claravis、裸臉地鳩屬Metriopelia、印加地鳩屬Scardafella、長尾地鳩屬Uropelia、棕翅鳩屬Leptotila、鶉鳩屬Geotrygon、藍頭鶉鳩屬Starnoenas、尼柯巴鳩屬Caloenas、雞鳩屬Gallicolumba、厚嘴地鳩屬Trugon、冕鳩屬Microgoura等屬。其中斑尾林鴿Columbapalumbus和鵑鳩屬Macropygia所有種均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棕頭鵑鳩(小赤鵑鳩)Macropygiaruficeps體長30~32厘米。頭頂和頭側為棕栗色,背上部及兩肩呈棕色,並綴有黑褐色的細橫斑紋。背下部、腰部及尾上覆羽為暗褐色,兩翅主要為暗褐色。頦部及喉部為白色,其餘部分為棕黃色,胸部具有顯著的白色斑點。通常棲息于山區森林地帶,喜結成小群活動。主要以各種植物的果實、種子和嫩芽為食。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30厘米)、尾長的偏紅色鵑鳩。比栗褐鵑鳩體小,胸皮黃色,外側尾羽具黑色橫斑和深色的次端斑。
雄鳥頭頂側為栗棕色,上背及兩肩的棕色稍淡,具少量黑褐色細橫斑,並且具有金屬綠色光澤。下背、腰部及尾上覆羽暗褐色,尾上覆羽還綴有銹紅色。中央尾羽為棕紅褐色,沒有斑,外側尾羽為栗棕色而具有黑色次端斑,與斑尾鵑鳩不同,沒有灰色。翅膀大都為暗褐色。頦部、喉部近白色,其餘下體為棕黃色,胸部還具有寬的白色羽緣,形成顯著的白斑。胸側則雜有黑色的橫斑,尾下覆羽為深棕紅色。
雌鳥的羽色和雄鳥相似,但上背沒有金屬綠色光澤,胸部雜有較多的黑色。虹膜為珠灰色,嘴角褐色。腳和趾暗紫褐色,爪角褐色。
生境習性
棕頭鵑鳩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森林中,有時也出現於林緣和山腳平原。常成群活動。主要以植物果實、種子和嫩芽為食
叫聲為快速的wup-wup-wup-wup,每秒約兩音節,持續40分鐘以上,稍停又叫。主要以植物果實,種子和嫩芽為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尼西亞爪哇。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7月,常成對營巢繁殖。通常營巢於林中樹上枝杈間或灌叢與竹叢間。巢主要由細枝和苔蘚構成。每窩通常產卵一枚。卵的顏色為淡皮黃色,大小為29×21毫米。
分布範圍
棕頭鵑鳩在國外分布於緬甸、泰國、寮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共分化為八個亞種,中國僅有雲南亞種,分布於去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亞種assimilis,廣布並常見於東南亞、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及小巽他群島的亞高山森林鳥。中國為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的罕見留鳥,分布至海拔2000米。在森林中棲息覓食。中國國內見於台灣及蘭嶼山地。
物種保護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等級:二級亞種
棕頭鵑鳩雲南亞種(學名:Macropygiaruficepsassimilis)。分布於泰國、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Tenasser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