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毛腿漁鴞(英文:Blakiston'sFishOwls;拉丁語:Ketupablakistoni),又叫巴君之雕梟,是棲居在日本北海道、俄羅斯東部沿海地區以及庫頁島、國後島、擇捉島的世界上最大的貓頭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之一。
曾經生息在北海道全境的毛腿漁鴞被居住在那裡的少數民族阿依努人尊崇為村莊的“守護神”。
主要分布
分布範圍
中國東北的大小興安嶺、長白山、俄羅斯的庫頁島(薩哈林島)、烏蘇里流域、日本的北海道及北方四島上。
分布狀況
全球性瀕危種(Collaretal.,1994)。罕見,僅在中國東北有分布。亞種doerriesi為內蒙古東北部呼倫池地區的留鳥,並由從大興安嶺至黑龍江的哈爾濱。
形態特徵
外形毛腿漁鴞是大型鳥類。體長71一77厘米,體重1500—5500克。耳羽長而尖,長度約為90—108毫米。面盤不明顯,面部羽毛鬆散,羽枝分離,呈灰褐色,羽乾和羽端為黑褐色。頭頂的中央有白斑。趾不被羽,底部有鱗片和細的刺突。通體大都暗褐色,具黑色羽紋。虹膜橙黃色,嘴角灰色或灰白色,基部沾藍。與林雕鴞區別在灰色較重,眼黃,趾灰。少雕鴞那種胸部寬縱紋,但耳羽簇較寬,黑色少。
叫聲短促、深沉的boo,uoo聲;有別於雕鴞的兩音節叫聲。
生活環境
毛腿漁鴞在中國是留鳥或夏候鳥,但極為罕見。棲息於低山闊葉林、混交林和山腳林緣與灌叢地帶的溪流、河谷等生境中,也出現於海岸和林區漁塘,特別是富有水生動物而隱藏條件較好的林區河流附近。白天多隱藏在河邊的樹上或河流沿岸的懸崖上,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有時靜立在河中的石頭上,也可以在淺水中涉水而行。
生活習性
沿兩岸有林的河流棲居。常單獨活動和棲息,很少成群活動。飛翔時兩翅煽動很快,但毫無聲響。常貼著水面或地面低空飛行,每次飛行的距離也不遠。叫聲拖長而嘶啞。
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喇蛄、蝦、蟹等水生動物。有時為了恐嚇對手,它還能擺出一種可怕的姿態,稱為恐嚇炫耀。先將羽毛豎起,特別使頭部和頸部的羽毛,然後頭部猛向前伸,部分或全部地張開雙翅,同時不斷地發出刺耳的叫聲,使對手感到非常地恐怖。
繁殖
繁殖期在3一4月間。求偶炫耀行為雖然也同其他類一樣,比較簡單,但它的鳴叫聲卻非常頻繁而喧鬧,雖然不算十分動聽,但在粗獷之中也頗具特色,在水邊的林中不停地迴響。
營巢於森林中。巢多置於樹洞或倒木下地上,可以多年利用。
每窩產卵2枚。卵為污白色,表面光滑無斑。
亞種
分兩個亞種,大陸亞種(K.b.doerriesi)和指名亞種(K.b.blakistoni)。
保護狀況
1、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一種;
3、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之一。
瀕臨滅絕
瀕危原因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讓山林日益枯竭,其生息環境惡化使毛腿漁鴞的數量日漸減少。雖然從20世紀80年代起開展了保護、增殖事業,毛腿漁鴞的數量有所恢復,但又面臨著外來種侵害等新的威脅。在中國,1982年,在小興安嶺帶嶺地區獲得一隻標本,現存於東北林業大學。多年來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和呼倫湖地區多次鳥類調查鳥類工作者都期待著再見到它的蹤跡。
被列為瀕臨滅絕種該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IUCN)的瀕危動物紅皮書名單中被列為“瀕臨滅絕種”(Endangered),也就是說,在不久的將來,它們是野生種滅絕的危險性極高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