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錫爾河擬鏟鱘學名Pseudoscaphirhynchusfedtschenkoi.同義名Scaphirhynchusfedtschenkoi.又稱為錫爾擬鏟鱘、擬鏟鱘。
為世界瀕危物種其中之一,是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一種。
形態特徵
此鱘十分罕見,個體較小,經濟意義不大,與阿姆河大擬鏟鱘及阿姆河小擬鏟鱘的區別在於背、側骨板數目多,背骨板15-22枚,側骨板37-46枚。頭和吻突無刺,吻突形狀變化無常。胸鰭也有特殊的褶皺。關於名字的來源,在於此類鱘魚吻形似鏟,首先發現與錫爾河流域,故名。
分布
錫爾擬鏟鱘均分布於北半球,主要有3個分布密集區:
1、歐洲的東部,裏海、黑海,鹹海地區;
2、環繞北太平洋兩岸的亞洲東部和北美洲西部地區;
3、北美洲東海岸地區。
我國分布有8種鱘魚,主要分布在長江、黑龍江和西北的新疆三個區域。
年齡
發現的大個體長為27厘米,30齡體長70厘米,體重2千克。
攝食習性
擬鏟鱘主要以浮遊動物及水生昆蟲幼體為食。
生活習性
擬鏟鱘為淡水魚,生活在平原河段。發現的大個體長為27厘米,30齡體長70厘米,體重2千克。繁殖習性
擬鏟鱘6齡時開始性成熟,懷卵量為85-1500粒,卵徑小,為1.3-1.8毫米.在春季4月,在石礫底質河段產卵。
背景資料
擬鏟鱘屬包括3種:錫爾河擬鏟鱘Pseudoscaphirhynchusfedtschenkoi、阿姆河小擬鏟鱘Pseudoscaphirhynchushermanni、阿姆河大擬鏟鱘Pseudoscaphirhynchuskaufmanni。
分布:分布於中亞。
生物特性:前兩種為極危物種,後1種瀕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