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斑頭鵂鶹的頭、頸和整個上體包括兩翅表面暗褐色,密被細狹的棕白色橫斑,尤以頭頂橫斑特別細小而密。眉紋白色,較短狹。部分肩羽和大覆羽外翈有大的白斑,飛羽黑褐色,外翈綴以棕色或棕白色三角形羽緣斑,內翈有同色橫斑;三級飛羽內外翈均具橫斑;尾羽黑褐色,具6道顯著的白色橫斑和羽端斑;頦、顎紋白色,喉中部褐色,具皮黃色橫斑;下喉和上胸白色,下胸白色,具褐色橫斑;腹白色,具褐色縱紋;尾下覆羽純白色,跗蹠被羽,白色而雜以褐斑,腋羽純白色。幼鳥上體橫斑較少,有時幾乎純褐色,僅具少許淡色斑點。斑頭鵂鶹的虹膜黃色,嘴黃綠色,基部較暗,蠟膜暗褐色,趾黃綠色,具剛毛狀羽,爪近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50-210g,♀153-260g;體長♂250-260mm,♀241-260mm;嘴峰♂15-18mm,♀14-18mm;翅♂150-160mm,♀150-188mm;尾♂92-101mm,♀91-103mm;跗蹠♂26-31mm,♀29-33mm。
棲息環境
斑頭鵂鶹棲息於從平原、低山丘陵到海拔2000m左右的中山地帶的闊葉林、混交林、次生林和林緣灌叢,也出現於村寨和農田附近的疏林和樹上。
生活習性
斑頭鵂鶹為留鳥,大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大多在白天活動和覓食,能像鷹一樣在空中捕捉小鳥和大型昆蟲,也在晚上活動。主要以蝗蟲、甲蟲、螳螂、蟬、蟋蟀、螞蟻、蜻蜓、毛蟲等各種昆蟲和幼蟲為食,也吃鼠類、小鳥、蚯蚓、蛙和蜥蜴等動物。鳴聲嘹亮,不同於其它鴞類,晨昏時發出快速的顫音,調降而音量增。另發出一種似犬叫的雙哨音,音量增高且速度加快,反覆重複至全音響。在寧靜的夜晚,可傳到數里外。分布範圍
斑頭鵂鶹在中國以內分布於甘肅南部、陝西、河南、安徽、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廣西、廣東、香港和海南島。中國以外分布於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繁殖方式
斑頭鵂鶹的繁殖期在3-6月間。通常營巢於樹洞或天然洞穴中。每窩產卵3-5枚,多數為4枚,偶爾多至8-9枚和少至3枚。卵的大小為33-39mm×29-32mm,平均36.5mm-30.5mm。卵為白色。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為28-29天。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 | 中文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Glaucidium cuculoides austerum | 斑頭鵂鶹墨脫亞種 | Ripley,1948 |
Glaucidium cuculoides bruegeli | 斑頭鵂鶹滇南亞種 | Parrot,1908 |
Glaucidium cuculoides cuculoides | 斑頭鵂鶹指名亞種 | Vigors,1830 |
Glaucidium cuculoides deignani | 斑頭鵂鶹南泰亞種 | Ripley,1948 |
Glaucidium cuculoides delacouri | 斑頭鵂鶹中南亞種 | Ripley,1948 |
Glaucidium cuculoides persimile | 斑頭鵂鶹海南亞種 | Hartert,1910 |
Glaucidium cuculoides rufescens | 斑頭鵂鶹滇西亞種 | Baker,1926 |
Glaucidium cuculoides whiteleyi | 斑頭鵂鶹華南亞種 | Blyth,1867 |
種群現狀
斑頭鵂鶹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km²,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上升,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斑頭鵂鶹在中國種群數量估計為10000-100000個繁殖對。
保護級別
斑頭鵂鶹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斑頭鵂鶹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部、農業部1989年1月14日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保護動物。
瀕危野生動物
鴞形目的鳥類(三)
鴞形目Strigiformes有2科27屬205種。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營巢於樹洞或岩隙中。雛鳥晚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