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余亞飛的《黃河頌》讚美了黃河的精神:“黃河浩蕩貫長虹,浪瀉濤奔氣勢雄;石障山屏難阻擋,千迴百轉總流東”。黃河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平均流量為1774.5立方米/秒。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30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黃河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恰如左河水詩曰:“幾環咆哮卷沙騰,一路狂濤氣勢宏。裂岸穿峽驚大地,帶雲吐霧嘯蒼穹。”在中國的歷史上,黃河對沿河流域的人類文明帶來了很大影響,它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祥地之一,因此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流域地形地勢黃河流經地區從河源至貴德多為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兩岸地形平緩排水不暢,形成大面積沼澤地,湖泊多;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為呂梁西波,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貌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占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窪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展。
名稱由來
“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崑崙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
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崑崙,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歷史發展
遠古時期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
110萬年前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蹟不僅數量多、類型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6000多年前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華夏族”。後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黃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鄭市有黃帝宮,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4000多年前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西安(含鹹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
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代魏惠王遷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多年。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
公元前2000年左右
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誌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都產生在黃河流域。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產生在這裡。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 ,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
河源探究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早期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水經注》有河出崑崙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于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隋唐至清以前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宗泐和尚奉使西藏歸朝,經過河源地區時,曾對其進行考察,並賦詩一首《望河源》,在詩序中他指出河源出自巴顏喀拉山的東北,而且是黃河和長江上源的分水嶺,這在河源認識上成為了一次突破。
清代以後
清國中原地區和河源地區往來更加密切,時人已經逐漸了解到在黃河上源區有“古爾班索羅謨”(蒙語意為三條支河),但具體情況並不清楚。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製出來。
清乾隆中期,齊召南利用《皇輿全覽圖》及其他資料,編著《水道提綱》,其中將黃河上源三條支流中間一支阿爾坦河(今天的約古宗列曲)定位正源。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由於黃河下游決口泛濫,難以堵塞,於是乾隆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中華民國建立後
19世紀未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蒐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新中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誌。
地理特徵
黃河流域橫貫中國東西,大部分區域位於中國的西北部。處於東經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緯32度10分~41度50分之間,東西長1900公里,南北寬1100公里,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流域地貌
黃河流域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差別很大。從西到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四個地貌單元。流域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河源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組成,常年積雪,冰川地貌發育;中部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為黃土地貌,水土流失嚴重;東部主要由黃河沖積平原組成,河道高懸於地面之上,洪水威脅較大。流域內1985年總人口8800萬人,耕地1.86億畝,糧食總產量2600萬噸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是中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中下游沖積平原為農業區。流域可開發水電站裝機容量約2800萬千瓦,主要分布在桃花峪以上河段;礦產資源豐富,稀土、鋁土礦、煤、石油等儲量在中國都占有較大比重;流域內有蘭州、西安、鄭州、濟南等重要城市,有隴海、蘭新、京包等重要鐵路交通幹線。
水文特徵
黃河流域東臨海洋,西居內陸,氣候、降水、蒸發、光熱資源及無霜期等差異明顯。流域內氣候大致可分為乾旱、半乾旱和半濕潤氣候,西部乾旱,東部濕潤。全流域多年年平均降水量466毫米,多年年平均蒸發量700—1800毫米。流域內平均氣溫上游1℃—8℃,中游8℃—14℃,下游12℃—14℃。下游無霜期為200—220天,中游150—180天,上游循化以上為50—100天。
流域水文特徵明顯,上游降水歷時長、強度小,形成的洪水徑流峰小量大;中游降水歷時短、強度大,形成的洪水徑流峰高量小、陡漲陡落,為暴雨洪水,危害較大。
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面積45.4平方公里,其中年平均侵蝕模數大於5000噸/立方米的面積約15.6lEm2。大量泥沙輸入黃河,淤高下遊河床,是黃河下游水患嚴重而又難於治理的癥結所在。
氣象氣溫
流域年平均氣溫在-4~+14℃,年降水量平均為478毫米,6~10月降水量占全年65%~85%,最大暴雨發生在7~8月。河南花園口站多年平均(1919~1974年)實測年徑流量為470億立方米,如包括上游被引用水量則年徑流量為560億立方米。對黃河防洪安全威脅最大的洪水發生在夏秋兩季,稱為伏秋大汛,其次為冬季的凌汛。黃河平均年輸沙量約16億噸,居世界大河之冠。每立方米水中含沙量在幹流龍門附近為30千克以上,在一些支流可達300~500千克。泥沙主要來自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東的黃土高原地區,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占43萬平方公里。黃河有水沙異源的特點。托克托以上來水占全河1/2以上,而來沙只占9%;三門峽以下來水約占10%,來沙不到2%;托克托至龍門來水占15%,而來沙占55%以上;龍門至三門峽來水占21%,而來沙占34%。泥沙粒徑大於0.05毫米的粗沙約占年沙量的1/4,有80%粗沙來自托克托至龍門區間,粗沙支流多在陝北,以皇甫川來沙最粗。
人文特徵
經濟概況
據1990年資料統計,黃河流域人口9781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8.6%。耕地面積1.79億畝,占全國的12.5%。黃河流域很早就是中國農業經濟開發地區。上游的寧蒙河套平原、中游汾渭盆地以及下游引黃灌區都是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之一。目前黃河上中游地區仍比較貧困,加快這一地區的開發建設,儘快脫貧致富,對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重心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戰略部署具有重大意義。
歷史上黃河流域工業基礎薄弱,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了很大的發展,建立了一批能源工業、基礎工業基地和新興城市,為進一步發展流域經濟奠定了基礎。能源工業包括煤炭、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等,原煤產量占全國產量的一半數以上,石油產量約占全國的l/4,已成為區內最大的工業部門。鉛、鋅、鋁、銅、鉑、鎢、金等有色金屬冶煉工業,以及稀土工業有較大優勢。全國八個規模巨大的煉鋁廠,黃河流域就占個。
防洪保護區概況
據1990年資料統計,12萬平方公里’的黃河下游防洪保護區,共有人口7801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8%。耕地面積10699萬畝,占全國的7.5%。黃河下游防洪保護區是中國重要的糧棉基地之一,糧食和棉花產量分別占全國的7.7%和34.2%,農業產值占全國的8%。區內還有石油、化工、煤炭等工業基地,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然資源
黃河流域土地、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氣、礦產等資源豐富,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發展潛力很大。流域內現狀有耕地1.79億畝,林地1.53億畝,牧草地4.19億畝。宜於開墾的荒地約3000萬畝。黃河流域上游地區的水能資源、中游地區的煤炭資源、下游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都十分豐富,在全國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被譽為中國的“能源流域”。例如,位於河口的勝利油田,為中國的第二大油田。黃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1990年探明的礦產有114種,在全國已探明的45種主要礦產中,黃河流域有37種。其中具有全國性優勢(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矽質原料、銳、煤、鋁土礦、鋁、耐火粘土等8種。黃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分布相對集中,為綜合開發利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漁業發展
黃河幹流總共有魚類121種(亞種),幹流中純淡水魚類有98種,占總數的78.4%。主要經濟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瓦氏雅羅魚、北方銅魚(鴿子魚)、鯉魚、鯽魚。黃河上游魚類種類只有16種,組成也較簡單,僅有鯉科、鰍兩科的裂腹魚、句、雅羅魚、條鰍等。中下游魚類大體相似,均以鯉科為主。中游有71種魚類,但缺乏自然的鰱、鱅、鯿、魴等典型平原類群的魚類,中游上段有與上游共有的裂腹魚和條鰍等,下游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較多,有78種,其中有多種過河口魚類及半鹹水魚類。對黃河支流的調查資料統計看,據甘肅洮河、陝西渭河、涇河的魚類統計看,以渭河水域種類較多,有30種,洮河次之有11種,涇河則僅有4種。上中游支流中多數是鯉科、鰍科的小型魚類,另外有少數嘗科及鯰魚等,經濟魚類為鯉、鯽、雅羅魚及鯰魚等。黃河主要漁獲物種類也有變化,幹流中的魚類,歷史上以鯉魚產量最高,“黃河鯉魚”聞名國內,進入二十一世紀產量已明顯下降。60年代以前中游陝晉河段鯉魚在漁獲產量中占60~70%,居漁獲物組成的首位,據81~82年對陝西黃河港口段漁獲的調查近十多年的變化,漁獲物中鯉魚僅占21%,而以鯰魚取代主要地位,占41.1%;其次為黃顙魚,占26.3%。1983年對山西省平陸縣黃河幹流漁獲物調查,其中鯉魚僅為20%,而鯰魚則多達60%,成為主要漁獲物。下游山東段50年代初鯉魚在總產量中占50~70%,到60年代則下降為15%,至81~82年據調查又降低僅占7.1%。黃河主要流經的八省、區漁業勞動力的狀況為:除青海省一直沒有統計外,甘肅、寧夏、內蒙、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七省、區漁業專業捕撈勞動力80年為26964人,83年降為11320人,占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比各為3.0%及2.1%;兼業捕撈勞動力80年為24843人,83年增為25873人,占全國同類勞動力總數的比各為8.9%及5.7%。30多年來,黃河漁獲物中主要經濟魚類鯉魚的資源數量下降幅度很大,其漁獲群體的組成也起了相應的變化,80年代初調查黃河潼關港口河段漁獲物中的鯉魚,多數為3齡,平均每尾0.7公斤的個體占44.7%,其次為4齡,平均體重1.5公斤的個體占28.4%。
主要漁法:黃河幹流漁業生產作業所使用的漁具漁法,為上、中游以刺網為多,也有地拉網,刺網有單層及三層之分,以三重流刺網效率較好。另外還有滾釣、釣鉤及卡子等種類來多,在中游地帶僅四、五種。
漁區特性:上游:裂腹魚亞科和條鰍亞科8種;中游:鯉、鯽、鯰魚;下游:刀鱭、鯉、草魚、鯰魚。
多次改道
黃河洪、凌為患,史不絕書。據記載,公元前602~公元1938年共2540年中,下游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災害影響範圍,包括豫、魯、冀、津、皖、蘇六省市,主要波及淮河與海河下游約25萬平方公里。旱災威脅也很嚴重,在7~20世紀,有95年發生範圍廣、歷時長、災情重的全流域大旱,其中17世紀就有22年。
區域水系
上游
內蒙古 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占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占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占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 、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 三部分。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省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淨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支流與湖泊
支流: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為黃河的最大支流。
湖泊: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乾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水利建設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準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舊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2013年3月26日,媒體報導稱中國將繼續通過修建大型水庫來治理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黃河。黃河幹流上已建成龍羊峽、劉家峽、三門峽、小浪底4座主要用於水沙調控的水利樞紐,這一數字未來還將繼續擴大。根據規劃,黃河幹流上還將修建黑山峽、磧口、古賢3座大型調節水庫以完善水沙調控體系。其中,位於晉陝峽谷末端的古賢水庫將爭取在“十二五”期間立項建設,2020年前後建成生效;磧口水庫規劃安排在古賢水利樞紐之後開發建設;黑山峽水庫的建設方案仍處於科學論證階段。除了這3座骨幹水利樞紐外,已開工建設的黃河幹流的海勃灣水庫、沁河河口村水庫,以及規劃中的涇河東莊水庫也是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組成部分。
未來中國將建成以幹流的龍羊峽、劉家峽、黑山峽、磧口、古賢、三門峽、小浪底等骨幹水利樞紐為主體,以海勃灣、萬家寨水庫為補充,與支流的陸渾、故縣、河口村、東莊等控制性水庫共同構成黃河水沙調控工程體系,由水沙監測、預報和水庫群調度決策支持系統等構成水沙調控非工程體系。
環境問題
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5世紀30年代全球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
1972年~1979年,斷流6次,平均斷流7天,平均斷流河段長130公里;
1980年~1989年,斷流7次,平均斷流7.4天,平均斷流河段長150公里;
1990年~1995年,斷流8次,平均斷流53天,平均斷流河段長500公里;
1996年,斷流達到136天,斷流河段長579公里;
1997年,斷流達到226天,斷流河段長700公里。
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這就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了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最終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2、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了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得更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經河道才能得以補充。
3、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懸河
由於泥沙淤積,全長5464公里的黃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於流域內的城市、農田 ,全靠大堤約束,否則就將給流域的當地人民帶來滅頂之災,它因而被稱為“懸河”。蒙古巴彥淖爾盟西南部的磴口縣,在這裡,黃河河道比縣城所在地平均高出4至6米。黃河奔流在中條山與秦嶺之間,東行經河南孟津。
旅遊
根據2002年進行的《黃河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北京北林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編制),黃河風景名勝區的規劃範圍是:東起花園口大壩,西抵漢霸二王城,南起紀公廟和大河遺址,北到黃河中心行政區界,規劃總面積108平方公里。黃河風景名勝區位於鄭州市西北三十公里處,它北臨滔滔黃河,南依巍巍岳山。這裡綠樹滿山,亭閣相映,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它雖沒有蘇州園林的小巧、杭州西湖的秀麗,但它卻有磅礴於世的氣勢。登高北望,黃河水無際無涯,浩浩蕩蕩。由於黃河在這裡衝出最後一個峽口進入平原,形成懸河,所以在這裡觀黃河別有一番情趣。觸景生情,令人聯想到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而使人產生一種民族自豪感。
黃河遊覽區是70年代才在黃河之濱的荒山上開始建設的遊覽區,經過近20多年的建設,建設者們在6000多畝的荒山上栽活了200多個樹種,60餘萬棵樹木,實現了大面積的綠化和美化,做到四季長青,三季有花,兩季有果。在這個基礎上又進行了一系列園林建設,使這裡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曲徑通幽,亭台樓閣點綴在綠海之中。遊人至此,在秀麗的園林中,觀賞黃河雄姿,會感到心胸分外開闊。在已經建成並對外開放的五龍峰、岳山寺、駱駝嶺景區近40處景點內,分布著“炎黃二帝”、“哺育”、“大禹”、“戰馬嘶鳴”、“黃河兒女”等塑像,黃河碑林,《西遊記》等古代名著大型磚雕,浮天閣、極目閣、開襟亭、暢懷亭、依山亭、牡丹亭、河清軒、引鷺軒等亭台樓閣,以及低空索道、環山滑道、黃河汽墊船等現代化遊樂設施。
已建成開放五龍峰、岳山寺、駱駝嶺、漢霸二王城四大景區50多個景點。
文化
相關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浪淘沙》
幾環咆哮卷沙騰,一路狂濤氣勢宏。 裂岸穿峽驚大地,帶雲吐霧嘯蒼穹。—左河水《黃河奔海》
相關文藝作品
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黃河協奏曲》
電影:《黃土地》
旅遊文化資源
黃河博物館-花園口-壺口瀑布-後岡遺址-柳灣墓地-北首嶺遺址-大河村遺址-平糧台城址-廟底溝遺址-陶寺遺址-老官台文化-賈湖遺址-仰韶文化-花樓子遺址-河南龍山文化-西水坡遺址-大地灣遺址-三門峽棧道遺蹟-元君廟墓地-姜寨遺址-半坡遺址-裴李崗文化-風陵渡-西朱封墓地-大汶口文化-大汶口遺址
與黃河有關人物
古代
大禹治水大禹:夏朝國君
田鼢:前漢武帝時期大臣
賈讓:前漢水利家
杜充:北宋開封留守
賈魯:元代工部尚書,都水使者
潘季馴:明代治黃專家
靳輔:清代治河名臣
嵇璜:清代治河名臣
劉鶚:清末水利學家,《老殘遊記》作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早有系統集結甲骨文的學者
現代
黃秉維:中國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萬里:中國水利專家
張光斗:中國水利水電專家
李儀祉:中國近代水利學家
錢寧:中國水利工程學家
錢正英:中國水利專家
張含英:中國水利專家
梁恩佐:美籍華人,黃河水土保持項目推廣者
王化云:冀魯豫區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1946年-1949年),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1949年-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