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卷丹鱗莖近寬球形,高約3.5厘米,直徑4-8厘米;鱗片寬卵形,長2.5-3厘米,寬1.4-2.5厘米,白色。莖高0.8-1.5米,帶紫色條紋,具白色綿毛。葉散生,矩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5-9厘米,寬1-1.8厘米,兩面近無毛,先端有白毛,邊緣有乳頭狀突起,有5-7條脈,上部葉腋有珠芽。
花3-6朵或更多;苞片葉狀,卵狀披針形,長1.5-2厘米,寬2-5毫米,先端鈍,有白綿毛;花梗長6.5-9厘米,紫色,有白色綿毛;花下垂,花被片披針形,反卷,橙紅色,有紫黑色斑點;外輪花被片長6-10厘米,寬1-2厘米;內輪花被片稍寬,蜜腺兩邊有乳頭狀突起,尚有流蘇狀突起;雄蕊四面張開;花絲長5-7厘米,淡紅色,無毛,花葯矩圓形,長約2厘米;子房圓柱形,長1.5-2厘米,寬2-3毫米;花柱長4.5-6.5厘米,柱頭稍膨大,3裂。
蒴果狹長卵形,長3-4厘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產地生境
生山坡灌木林下、草地,路邊或水旁,海拔400-2500米。產中國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四川、青海、西藏、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和吉林等省區。各地有栽培。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自然原生狀況下,百合是落葉植物,主要於嚴寒, 短日, 缺乏液態水的冬季休眠。 夏季短暫休眠後,秋季萌芽形成基生蓮座葉叢,越冬後莖伸長開花。夏末時種子成熟。百合喜涼爽潮濕環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蔭蔽的環境對百合更為適合。忌乾旱、忌酷暑,它的耐寒性稍差些。百合生長、開花溫度為16-24℃,低於5℃或高於30℃生長几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長,超過25℃時生長又停滯,如果冬季夜間溫度低於5℃持續5-7天,花芽分化、花蕾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開花甚至盲花、花裂。百合喜肥沃、腐殖質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土壤pH值為5.5-6.5。
繁殖方式
繁殖有分球繁殖 ,鱗片扦插 、播種繁殖和組織培養等方法。
播種
播種法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上套用。方法是:秋季採收種子,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後約天發芽。幼苗期要適當遮陽。入秋時,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鱗莖,即可挖出分栽。 播種實生苗因種類的不同,有的3年可開花,也有的需培養多年才能開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採用。
鱗莖
如果需要繁殖株或幾株,可採用此法。通常在老鱗莖的莖盤外圍長有一些小鱗莖。在9-10月收穫百合時,可把這些小鱗莖分離下來,貯藏在室內的沙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上盆栽種。培養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長成大鱗莖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適宜家庭盆栽繁殖。
扦插
鱗片扦插法。此法可用於中等數量的繁殖。秋天挖出鱗莖,將老鱗莖上充實、肥厚的鱗片逐個分掰下來,每個鱗片的基部應帶有一小部分莖盤,稍陰乾,然後扦插於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淺木箱中,讓鱗片的2/3插入基質,保持基質一定濕度,在℃左右的條件下,約1個半月,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溫度宜保持18℃左右,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溫度宜保持河沙不要過濕。培養到次年春季,鱗片基部即可長出小鱗莖,將它們分離下來,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護。
分珠
分珠芽法繁殖,僅適用於少數種類。如卷丹、黃鐵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將地上莖葉腋處形成的小鱗莖(又叫“珠芽”,在夏季珠芽已充分長大,但尚未脫落時)取下來培養。從長成大鱗莖至開花,通常需要2-4年的時間。
栽培技術
土壤
在種植百合前要進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汽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方法。蒸汽消毒由於耗能多,操作麻煩,很少使用。化學消毒是用 40%的福馬林配成1∶50或1∶100倍藥液潑灑土壤,用量為2.5千克/平方米,潑灑後用塑膠薄膜覆蓋5-7天,揭開晾曬10-15天后即可種植,或用多菌靈原粉8-10克/平方米撒入土壤中進行消毒。
解凍
種球的解凍和消毒:種球到貨後立即打開包裝放在10-15℃的環境下進行解凍,待完全解凍後進行消毒。消毒方法:將種球放入千分之一的克菌丹、百菌清、多菌靈、高錳酸鉀等水溶液中浸泡30分鐘,也可以將種球放入80倍的40%的福馬林溶液中浸泡30分鐘,取出後用清水沖淨種球上的殘留溶液,然後在陰涼的地方晾乾方可定植。國內有的種植基地,在定植前,剪去原有的基生根,這樣有利於促發新的基生根。
貯存
解凍後的種球若不能馬上種完,不能再冰凍,否則就有發生凍害的危險,可以存放在0-2℃條件下,但最多只能存放兩周;也可以存放在2-5℃環境中,最多可存放一周,同時必須打開塑膠薄膜包裝。
密度
春季和夏季定植,種植深度要求鱗莖頂部距地表為8-10厘米,冬季為6-8厘米。種植密度因品種、鱗莖大小和季節因素而有所不同。春季和夏季,可植密一些,冬季陽光較弱應植稀些。
溫度
要想獲得高品質的百合切花,溫室的溫度控制十分重要。在定植後的3-4周內土壤溫度必須保持9-13℃低溫,以促進生根。溫度過低會不必要的延長生長期限,而溫度高於15℃,則會導致莖生根發育不良。這些莖生根很快會代替基生根為植株提供90%的水份和營養,所以要想獲得高品質的百合,莖生根的發育狀況十分關鍵。生根期過後東方百合的環境溫度應控制在15-25℃,若白天溫度過高則應以通風、遮蔭來降低溫度;若夜溫達15-25℃,則百合切花花莖短,花苞少,品質降低,此時用赤黴素溶液噴澆植株以增加花莖長度的方法,具體用量因不同的生長期,不同環境溫度而有所不同,一般生長初期可少些,後期可多些。國內的日光溫室冬季溫度普遍會延長百合的生長期,並嚴重影響切花的品質,應增加調節溫度的手段。
濕度
定植前的土壤濕度為握緊成團、落地鬆散為好。在溫度較高的季節,定植前,如有條件應澆一次冷水,以降低土壤溫度。定植後,再澆一次水,使土壤和種球充分接觸,為莖生根的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以後的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標準,即手握一把土成團但不出水為宜。澆水一般選在晴天的上午。相對濕度以80%-85%為宜,相對濕度應避免太大的波動,否則可能發生葉燒。
肥料
開花百合球生長的前期主要消耗自身鱗片中貯存的營養,因此定植前不需加過多底肥,定植一個月以後,可視土地肥力追施一些肥料。百合對鉀元素的需求量很大,可按N- P2O5-K2O=14∶7∶21的比例配製復混肥料。按每畝每次10千克追施,每10-15天一次,直至採花前3周。同時也應注意微量元素的補充,如鐵、硼、鋅等。
光照
光是控制質量的重要條件,百合花芽發育尤其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並引起百合落芽,葉色、花色變淺,瓶插壽命縮短。在中國北方冬季種植百合,由於受玻璃或塑膠膜等保溫材料的影響,約有25-30%的陽光被遮擋,所以除了要保持玻璃及塑膠膜表面清潔,使之透光良好外,有些品種還需進行補光,補光可用白熾燈。在好的現代溫室中應使用園藝用高壓鈉燈。夏季生產百合還要避免強陽光直射,一般用遮陽網遮蔭.亞洲和麝香百合遮光40%,東方百合遮光50%。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對百合的生長和開花有利。晴天上午的8-10點,在不通風的棚內,施用二氧化碳氣丸以增加棚內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可用其它方法,例:每隔15-20米懸掛一個塑膠桶(桶到地面的高度為1米),桶內裝好20%的碳酸氫鈉(家庭常用的小蘇打就是碳酸氫鈉)溶液,然後逐漸將配好的10%的稀硫酸溶液分3-4次倒入各塑膠桶內,碳酸氫鈉同硫酸發生反應便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60米長,7 米寬的日光溫室需1.7公斤純碳酸氫鈉和1公斤濃硫酸(濃度為98%)。
切花採收
採收
至少有2-3個花蕾透色以後再採收。過早採收影響花色,花會顯得蒼白難看,並且一些花蕾不能開放。過晚採收,會給採收後的處理與包裝帶來困難,花瓣被花粉弄髒,而且已開放的花會釋放乙烯,大大縮短花的保鮮期。
處理
採收後,去掉下部10厘米的、葉子,然後分級和綑紮。以10厘米一個等級為宜。綑紮在一束中的百合,最長枝與最短枝最好不超過5厘米,花頂部對齊。
儲藏
綑紮後的百合應立即放入清潔的、預先冷卻的水中,再放進冷藏室,水和冷藏室的溫度最好為2-3℃。
病蟲防治
青黴病
症狀:貯藏期間,在鱗片腐爛斑點上長出白色的斑點,然後會長出絨毛狀的綠蘭色的斑塊。被侵染後,甚至在-2℃的低溫時,腐爛也會逐步增加。病菌將最終侵入鱗莖的基盤,使鱗莖失去價值或使植株生長遲緩。雖然受感染的鱗莖看起來不健康,但只要鱗莖基盤完整,那么在栽種期間植株的生長將不會受到影響。種植後,侵染不會轉移到莖桿上,也不從土壤中侵染植株。
防治:將種球貯藏在所推薦的最低溫度,不要種植那些基盤已被侵害的鱗莖,感病的種球種前必須用千分之一的克菌丹、百菌清、多菌靈等殺菌劑水溶液浸泡30分鐘,然後定植。定植後,保持適宜的土壤溫度。
絲核菌
症狀:如果感染輕微的話,只危害土壤中的葉片和幼芽下部的綠葉,葉片上出現下陷的淡褐色的斑點。一般來說,雖然植株的生長受一些影響,但仍能繼續生長。感染嚴重的植株,它的上部生長受到妨礙,地下部分白色葉片以及地上部最基部的那些葉片將會腐爛或萎蔫而落去,只在莖上留下褐色的疤痕。
防治:用土壤消毒劑消毒已被懷疑感染的土壤。消毒後必須保證土壤不再受感染;如果前茬作物已表現受感染,就不能施用一般的土壤消毒劑,那么在種植前用防治絲核菌的藥劑預先處理土壤(完全滲入土壤10厘米深處)。
疫黴菌
症狀:植株腳腐(疫黴菌)會妨礙生長或使其突然枯萎。在莖基部被感染處產生軟腐,成為暗綠色至黑褐色,並向上擴展,葉片變黃,在莖基部開始失色。在地上的莖部也常發生類似軟腐的感染,引起莖猝倒或彎曲。
防治:用一般土壤消毒劑消毒受感染的土壤;在栽培期間用控制腐黴菌的殺菌劑也能有效控制腳腐;保證土壤有良好的排水條件;防止作物在澆水後長期處於潮濕狀態:在夏季土壤溫度要儘可能最低。
腐黴菌
症狀:此類菌既侵害單個植株也侵害一個區域內的植物,植株矮小,下部葉片變黃,上部葉片變窄,葉色較淡,常萎蔫。受根腐的影響的植株,花芽乾縮。將植物拔起,在鱗球和根莖部可見透明的、淡褐色腐爛斑點,或者它們完全變軟腐爛。
防治:用一般土壤消毒劑消毒受感染的或懷疑受感染的土壤;在栽培初期保持低的土壤溫度,在整個栽培期間,採用正確的栽培步驟:在裝有盆土和泥炭的箱栽培能使腐黴菌得到控制。在作物長出之後或可能已發生腐黴菌感染的情況下,可以用易於噴灑到作物上的防治腐霉病的殺菌劑,最好在傍晚進行。噴藥前噴水幾分鐘(約三分鐘)將會顯著地增進殺菌劑的效應,還可以把作物沖洗乾淨。
莖部腐爛
鱗莖、鱗片腐爛和由鐮刀菌引起的莖部病害。症狀:鱗莖和鱗片腐爛的植株,生長非常緩慢,葉片呈淡綠色。地下,在鱗片頂部出現褐色斑點,側面或鱗片與基盤連線處,這些斑點逐漸開始腐爛,如果基盤莖被侵染,那么整個鱗球就會腐爛。鐮刀菌引起的莖產中病害是侵染地上部的病害。識別的標誌是基部葉片在未成年就變黃,變黃葉成褐色而脫落。在莖的地下部分,出現橙色到黑褐色斑點,以後病斑擴大,最後擴展到莖內部。以後莖部腐爛,最後植株未成年就死去。
防治:a、消毒被感染的土壤;b、儘可能快地把那些輕度或中度感染的鱗莖種完,土壤溫度要低。
葉片焦枯
症狀:首先.幼葉稍向內捲曲,數天之後,焦枯的葉片上出現黃色到白色的斑點。若葉片焦枯較輕,植株還可繼續正常生長,但若葉片焦枯很嚴重,白色斑點可轉變成褐色,傷害發生處,葉片彎曲。在很嚴重的情況下,所有的葉片和幼芽都會脫落,植株不會進一步發育,這稱之為最嚴重的焦枯。防治:種植前應讓土壤濕潤;最好不要用易受感染的品種:種植深度要適宜,在鱗莖上方應有6-10厘米的土層:在敏感性增強的時間裡,避免溫室中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有大的差異,儘量保持相對濕度在75%左右。
落蕾乾縮
症狀:在花蕾長到1-2厘米時會出現落蕾。蕾的顏色轉為淡綠色,同時,與莖相連的花梗縮短,隨後蕾脫落。在春季,低位蕾首先受影響,而在秋季,高位蕾將首先脫落。
防治:不要將易落蕾的品種栽培在光照差的環境下。為防止蕾乾縮,在栽培期間鱗莖不能幹燥。確保鱗莖的根系良好並讓它們生長在儘可能適宜的條件下,尤其要注意光照和蒸騰。
主要價值
經濟
卷丹鱗莖富含澱粉,供食用,亦可作藥用;花含芳香油,可作香料。在中國,百合的球根曬乾後更可用來煮湯,而且植株的多個部分可入藥。
園林
卷丹因為其花瓣向外翻卷的,花色火紅,故有“卷丹”之美名。將其地栽於庭院則夏季可觀賞花朵。國外已成為重要觀賞花卉。其花形奇特,搖曳多姿,不僅適於園林中花壇、花境及庭院栽植,也是切花和盆栽的良好材料。
醫藥
鱗莖(百合):甘,寒。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用於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弭民多夢,精神恍惚。
【藏藥】夏泡澤:鱗莖治月經,病淋癇《中國藏藥》。
【蒙藥】功用同有斑百合( L.concolor)《蒙藥》。
中國百合屬植物
觀賞植物(二)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很多觀賞植物,它們裝飾著我們的環境也裝飾著我們的生活,所以了解觀賞植物的知識,才能更好的改善我們的生活! |
百合目(一)
單子葉植物綱
單子葉植物種子的胚:具1片頂生子葉 ;莖內的纖維管束:為星散排列,無形成層和次生組織,只有初生組織。葉脈:為平行脈或弧形脈;花:基數常為3 ;根:主根不發達,常為鬚根系。
重要科 | 代表植物 |
澤瀉科 | 澤瀉 慈姑 矮慈姑 |
莎草科 | 香附子 荸薺 異型莎草 牛毛氈 蒲草(席草) 水莎草 扁稈藨草 風車草(傘草、旱傘草) |
禾本科 (根據莖是否木質化而分為竹亞科和禾亞科) | (竹亞科):毛竹 鳳凰竹 大佛肚竹 紫竹 闊葉箬竹 金鑲玉竹 (禾亞科):稞麥(青稞) 三叉大麥 野大麥 小麥 水稻 粳稻 秈稻 糯稻 雜交稻 粟 狗尾草 大狗尾草 甘蔗 竹蔗 斑茅 高粱 蘇丹草 假高粱 玉米(玉蜀黍) 黍稷 狼尾草 燕麥 野燕麥 毒麥 黑麥草 多花黑麥草蕎麥 牛筋草(蟋蟀草) 菰(茭白) 薏苡 白茅 蘆葦 看麥娘 稗 狗牙根 小黑麥 |
百合科 | 蔥 洋蔥 蒜 韭菜 金針菜(黃花菜) 萱草 百合山丹 卷丹 石刁柏(蘆筍) 黃精 玉竹 絲蘭 土麥冬 玉簪 鬱金香 |
棕櫚科 | 棕櫚 蒲葵 椰子 油棕 魚尾葵 檳榔 王棕 省藤 假檳榔 |
天南星科 | 芋 菖蒲 半夏 虎掌南星 異葉天南星 大漂(水葫蘆)魔芋 馬蹄蓮 龜背竹 廣東萬年青 麒麟尾 紅鶴芋 紅掌(紅燭) 白蝶合果芋 |
鴨跖草科 | 火柴頭 鴨趾草 吊竹梅 |
姜科 | 姜 蘘荷 砂仁 鬱金 艷山姜 |
薯蕷科 | 黃獨 山藥 |
蘭科 | 白芨 石斛 劍蘭 墨蘭 春蘭 天麻 蝴蝶蘭 大花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