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常綠直立,有時是蔓生木本。地下莖可分為合軸型及單軸型(包括復軸型)兩種基本類型。合軸型由稈頸及根狀莖主體組成,根狀莖上的頂芽發育成稈,而其上的側芽則發育成新的地下莖。類型
此種地下莖又可分為兩種類型:
①稈頸不延伸,地下莖短而密集,
②有明顯延長的稈頸而形成“假鞭”,故節上無芽,罕可生有不定根。單軸型有橫向延長的地下莖,即竹鞭,其側芽發育成稈或新的地下莖,頂芽一般不出土,節處均環生有不定根。復軸型兼有單軸型及合軸型的特徵。單軸型在不良的生長環境中也可轉變為復軸的地下莖。地下莖的類型是竹類分類的重要依據,凡是單軸型(包括復軸型)以及合軸型而有假鞭的竹類,其地面稈散生或多叢散生,能形成大面積的竹林,通稱散生竹。合軸型無假鞭的竹類則地面稈成單叢生長,不能形成大面積竹林,通稱叢生竹。竹稈(竹鞭也如此)有明顯的節與節間。節又分為著生稈籜(即筍殼)的籜環及位於其上多少隆起的稈環。
每節的籜環與稈環之間稱為節內,分枝即自節內生出。節間通常呈圓筒形,很少呈方形,或在分枝的一側扁平或具縱溝。分枝每節為一至多數,常因屬而異。稈籜是生在主稈上的葉,它的各部分與禾草的正常營養葉一致,但其籜片(相當於葉片)無明顯的中脈。籜的功能主要是支持幼稈和保護幼芽。籜是分種、有時是分屬的重要依據。生於小枝上的葉如同一般禾草的葉,但在葉片基部收縮成一短柄,葉柄與葉鞘之間有關節,枯老的葉片即自此關節處脫落,而葉鞘則常宿存。竹類很少開花結籽,開花是竹叢衰敗的表現,有些竹類在花後通常整個竹林枯死,同一地區甚至不同地區但為同一種源的竹林也可同時開花死亡。竹類的花也是分類的主要依據。竹類的花序有真花序及假花序兩種基本類型。真花序的小穗常具柄,穗軸及花序軸無明顯的節環而與一般禾草的總狀或圓錐花序相同,通常側生於頂端具葉小枝的中、下部各節,或生於具葉小枝的頂端。假花序生於稈或枝的苞腋,其側生小穗無柄,基部常有具二脊的前出葉。頂生小穗常以分枝系統的最末一段節間為“小穗柄”。假花序的小穗多在其下方托有一組穎狀苞片。小穗、穎狀苞片與基部的先出葉一起形成所謂假小穗。假小穗的穎狀苞腋還常可有芽。小穗的形態與一般禾草相同,脫節於穎之上並於各花間斷落,也可整個小穗脫落。花有3鱗被,偶可缺失或較多。雄蕊通常3或6,稀為多數,具分離或有時聯合的花絲;雌蕊的柱頭3,有時2或1枚。果實為穎果,有時果皮厚而為堅果或漿果。胚小,竹型(F+PP),即進入盾片的與進入胚芽的維管束間無明顯的節間;有外胚葉;盾片下端與胚根鞘分離;胚葉具多數維管束並在邊重疊。澱粉粒為單純型。葉表皮細胞的外壁多小疣,側壁呈波狀彎曲。雙胞微毛長形。矽質細胞多變化,為四角形或馬鞍形,稀略呈“十”字形。葉片內部解剖結構為竹型,具大型半透明的紡錘形細胞。綠色組織為臂形細胞組成。每一維管束有細胞壁多少加厚的外鞘及厚壁的內鞘。染色體小型,基數以x=12為主。散生竹多為4倍體(2n=48),叢生竹多為6倍體(2n=72),2倍體僅存在於草本竹類中,但也有多倍體。竹類均為呌植物。
生態分布
已知的竹類約100屬1000餘種,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少數分布至溫帶,以亞洲最多,大洋洲及北美洲僅有少數種,歐洲無鄉土竹種。中國有近40屬約500種,分布在黃河流域及其以南各地,自五嶺山脈至武夷山脈為一分界線,此線以南、以東地區及西南各省區以叢生竹為主,其他地區則以散生竹為主。在中國以散生竹屬種最豐富。一些屬為中國特有或者其中絕大多數的種原產於中國,如剛竹屬(Phyllostachys)、箬竹屬(Indocalamus)、唐竹屬(Sinobambusa)、 倭竹屬(Shibataeα)、 方竹屬(Chimonobambusa)、 酸竹屬(Acidosasa)、玉山竹屬(Yushania)、 箭竹屬(Fargesia)、 短穗竹屬(Brachystachyum)等。竹類一般適生於溫暖濕潤的氣候及土層較厚、物理性能良好、有機質豐富的酸性土壤。散生竹類對溫度雖有較大的適應性,但不耐乾旱。
繁殖
人工繁殖主要是利用營養繁殖,具體方法因叢生竹及散生竹而有所不同,但分株繁殖則被普遍地採用。當竹林大面積開花時,竹林死亡,成熟的果實散落,在氣候、土壤適宜時即可自然萌發。
分類進化
竹類的花保留了較多的 3基數的特徵,如3鱗被,6或 3雄蕊,3 花柱或柱頭等,顯然較其他禾草為原始,但其木本習性、複雜的分枝系統及葉性器官有分化,則不一定是原始性狀。綜合多方面的性狀並與禾本科的其他亞科進行比較,竹亞科在系統上與稻亞科(Oryzoideae)較為接近。
根據花序及地下莖的類型,竹亞科在中國可分為4族。
箣竹族 地下莖為合軸型,葉片不具小橫脈,花序為假花序,雄蕊 6,稀為多數。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尤以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為多,中國南部、東南以及西南各地的平原及低海拔地區也很普遍。根據花果的不同,本族又可分 3亞族。本族種類多、分布廣的是箣竹屬,中國約有70餘種;單竹屬10餘種,主產中國;牡竹屬中國有近30種;勞竹屬中國約有 8種;泡竹屬僅1種,產南亞次大陸和緬甸,中國西藏南部和廣西、雲南也有。此外在雲南南部還有滇竹屬,約4種,空竹屬4種,牡竹屬 2種,中國華南、福建、台灣等引入栽培的還有南洋竹屬、梨竹屬等種類。
倭竹族 地下莖為單軸型(包括復軸型),稈的節間在分枝的一側常具縱溝或扁平,每節分枝為2、3或5枚,葉片具小橫脈,花序為假花序,雄蕊3或6。本族主產中國,分布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剛竹屬約50種,為本族最大的屬,絕大多數種原產中國。方竹屬近20種,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南。唐竹屬約 7種,主產中國。倭竹屬約8種,產中國和日本,中國特有7種,短穗竹屬僅1種,為中國華東特產。大節竹屬10餘種,主產中國南方。
節柱竹族 地下莖為合軸型,葉片常有小橫脈,花序為真花序,常生於具葉小枝的頂端,雄蕊 3。多生長於東南亞及中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高海拔山地,故通稱高山竹類,在中國主要分布於西南至中部各省。箭竹屬中國特產,70餘種,其中箭竹分布最廣,是大熊貓的主要食物。玉山竹屬約50種,香竹屬 7種,均主產中國。
北美箭竹族 地下莖為單軸型(包括復軸型),葉片具小橫脈,真花序常側生於頂端具葉小枝的中下部各節上,雄蕊3~6。本族分布最廣,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苦竹屬產東亞,中國約有20種。茶稈竹屬(Pseudosasa)20餘種,主產中國。箬竹屬20餘種,絕大多數種產中國。少穗竹屬約13種及酸竹屬7種,均主產華南。廣義的赤竹屬約60種之多,是分布最北的竹類,主產日本,向北可達蘇聯薩哈林群島中部,中國約10種,僅華赤竹有花。
經濟意義
竹材具有收縮性小,劈裂性好、彈性及韌性高以及稈中空的特點,因此用途極為廣泛,大至建造房舍、橋樑、竹筏,小至編制各種生產及文化生活體育用品、工藝美術品以及布置庭園等。多種竹筍是美味的食品。工業上是用以造紙、人造纖維的原料,竹稈的薄片可壓製成膠合板。由於竹類的地下莖盤根錯節,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堤護岸。在中國竹類中剛竹屬最重要,其中又首推毛竹,它的稈型粗大,篾性好,適於各種用途,而且筍味鮮美,是優良竹種,自長江流域以南至五嶺山脈均有大面積毛竹林,其中湖南、浙江、福建、江西尤多。台灣桂竹(簍竹)普遍生長於福建及台灣,在台灣它與樟、檜、相思樹等並列為台灣的五木,其稈粗雖不及毛竹,但篾性優良。此外水竹分布廣,篾性好,是湖南著名的益陽水竹蓆的原料。本屬還有毛金竹、桂竹、淡竹、美竹、剛竹、篌竹(槍刀行)等均為較重要的常見竹種。本屬各種筍均可食。在華南則以箣竹屬最為重要,此屬的各種通常稈粗壁厚,適用於建築及作農具柄,如車角竹、硬頭黃、撐篙竹、孝順竹等。青皮竹、粉單竹、慈竹等均為良好篾用竹。綠竹、牡竹又是良好的筍用竹。茶稈竹廣布於五嶺及武夷山脈,在廣西及廣東北部的相鄰地區有大面積竹林,其稈經水沙磨洗後呈美麗的白色,是中國傳統出口竹材。方竹屬稈無大用,但出筍在深秋,筍味特別鮮美;其中有些種如方竹姿態挺拔,稈略呈四方形,葉狹長下傾,為優美的觀賞竹種。生於西南高山林下的箭竹屬及玉山竹屬雖然種類眾多,但均未充分利用。
單子葉植物綱
單子葉植物種子的胚:具1片頂生子葉 ;莖內的纖維管束:為星散排列,無形成層和次生組織,只有初生組織。葉脈:為平行脈或弧形脈;花:基數常為3 ;根:主根不發達,常為鬚根系。
重要科 | 代表植物 |
澤瀉科 | 澤瀉 慈姑 矮慈姑 |
莎草科 | 香附子 荸薺 異型莎草 牛毛氈 蒲草(席草) 水莎草 扁稈藨草 風車草(傘草、旱傘草) |
禾本科 (根據莖是否木質化而分為竹亞科和禾亞科) | (竹亞科):毛竹 鳳凰竹 大佛肚竹 紫竹 闊葉箬竹 金鑲玉竹 (禾亞科):稞麥(青稞) 三叉大麥 野大麥 小麥 水稻 粳稻 秈稻 糯稻 雜交稻 粟 狗尾草 大狗尾草 甘蔗 竹蔗 斑茅 高粱 蘇丹草 假高粱 玉米(玉蜀黍) 黍稷 狼尾草 燕麥 野燕麥 毒麥 黑麥草 多花黑麥草蕎麥 牛筋草(蟋蟀草) 菰(茭白) 薏苡 白茅 蘆葦 看麥娘 稗 狗牙根 小黑麥 |
百合科 | 蔥 洋蔥 蒜 韭菜 金針菜(黃花菜) 萱草 百合山丹 卷丹 石刁柏(蘆筍) 黃精 玉竹 絲蘭 土麥冬 玉簪 鬱金香 |
棕櫚科 | 棕櫚 蒲葵 椰子 油棕 魚尾葵 檳榔 王棕 省藤 假檳榔 |
天南星科 | 芋 菖蒲 半夏 虎掌南星 異葉天南星 大漂(水葫蘆)魔芋 馬蹄蓮 龜背竹 廣東萬年青 麒麟尾 紅鶴芋 紅掌(紅燭) 白蝶合果芋 |
鴨跖草科 | 火柴頭 鴨趾草 吊竹梅 |
姜科 | 姜 蘘荷 砂仁 鬱金 艷山姜 |
薯蕷科 | 黃獨 山藥 |
蘭科 | 白芨 石斛 劍蘭 墨蘭 春蘭 天麻 蝴蝶蘭 大花惠蘭 |